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4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也可以尝禅:中国禅宗演义(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9 16:5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也可以尝禅:中国禅宗演义(1)  

作者:也可以尝禅

前言
  
  也可以尝禅。
  禅也可以尝。
  尝禅也可以。
  以尝禅也可。
  可以尝禅也!
  
  一条平静的小河。
  清澈见底却又深不可测。
  波澜不惊却又暗流涌动。
  这是一条流淌了千年的河。每一朵浪花都蕴涵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斑斓。
  
  人们都在传说着禅宗。禅宗是什么?千百年来有谁说的清呢?无论如此如彼,不管这般那般,禅在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留下这样那样的印记。
  
  因为它是一种对于虚幻生命的超越和对于真实生命的把握,所求的就是一个无所求而又无所不求的智慧。
  
  无论一个人是狡黠还是敦厚,是圆滑亦或木讷,是乐天还是悲观,是灵动亦或沉稳,禅都在你我的生命中流淌着。什么是禅,或许你就是禅。
  
  大哥,究竟什么是禅啊?能不能来个干脆、明白的?不要这样云里雾里的。
  
  不可说,不可说,说了就不是真禅了。
  
  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自己看了,悟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6:52:27 | 只看该作者
1、
  
  公元前400年左右,战国时期宋国,蒙城。
  
  蒙城的老百姓都知道城里有家知名的装修公司。公司知名倒不是因为这是一家国有企业,而是因为公司中有一位怪异的员工。
  
  茶余饭后人们都在谈论该公司的那位油漆工,那是一名有公务员编制的行为艺术家。他的名字叫庄周。
  
  现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这位油漆工的手艺如何,因为他没给我们留下什么工程。我们能够判断的是:他经常消极怠工,年终表彰大会上从来没有他的名字。他常常在上班时间玩游戏,而这种游戏既无助于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不能改善政治理论水平。这种游戏是做梦。
  
  日上三竿,庄周上工又迟到了,工友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们也无动于衷,谁叫我们吃的是大锅饭呢。不识趣的庄周睡眼惺忪,拎着油漆刷子,却还在喃喃自语说自己又做了一个梦。请注意,又。
工友们来劲了,他们知道晚上下班回家又有笑料带回去和老婆共享了。“小庄,你做了什么梦啊?”众人笑嘻嘻地问道。“我做梦变成蝴蝶。但我实在没明白:到底是我变成蝴蝶?还是一只蝴蝶变成了庄周?”这位老兄嘟哝着,好象还没睡醒。
  
  艺术家是不会在乎世俗眼光的,庄周生活着、做梦着、快乐着,然后工作着。艺术家的老婆往往不是艺术家,因为两个尖锐的艺术家如果长期生活在一起极其容易碰撞出足以烧伤自己的火花,那是很危险的事情。民政局一般也不会批准这样的婚姻组合。庄周的老婆就不是什么艺术家,所以她对自己丈夫种种怪诞的行为艺术有些烦。终于有一天,她被烦死了。
  
  庄周怪是怪了点,但是怪人也有好朋友啊。
  
  他的一个朋友施惠听说庄周的老婆过世了,就前往吊唁。一进门,我们善良的施惠先生大吃一惊。庄周正在岔着双腿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他唱的不是哀乐,而是古典摇滚。
  
  施惠似乎从他的音乐中听出了骑士般的勇敢精神和游吟诗人的回旋曲。打击乐的运用、对话式的吟唱使庄周的重型摇滚乐听起来象一锅大杂烩汤。
  
  他对庄周这样难以言状的兴奋和快乐感到相当不满,忍不住批评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停止了手上的摇滚乐器,一本正经地说:“不对哩。她刚死的时候,我也感慨伤心啊!然而我仔细考虑之后觉得……”如此这般说的施惠先生有点头晕。
  
  最后,他还是听明白了,庄周准备去参加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他所选的曲子是他字写的,名为《逍遥游》。
  
  庄周继续唱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6:53:17 | 只看该作者
2、
  遥远的楚王也不知道从哪些狗仔队那听到了庄周的事迹,顿时觉得仰慕之情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他马上派了两位部长级的高官去聘请庄周来楚国当总理。
  
  这两个使者一路上忐忑着,这很好理解,换了谁要和顶级的行为艺术家打交道都会有些许不安的。
  
  看到庄周的时候,他们稍稍舒了口气,因为这次庄周没有在做梦。他们原计划要拐弯抹角地搞一些脑筋急转弯,测试一下庄周的水平。但他们马上就明白这样的想法是愚蠢的,因为他们看到的景象清晰地说明没有这个必要了。眼前这人正在看这烂泥塘中的一只乌龟在打滚,很入神。英明的楚王已经告诉过他们,这种旁若无人的派头只有庄周才会有的。这就是大师的的真实身份和水平。
  
  两人小心翼翼地说道:“庄先生,庄先生…我们的老板楚王很仰慕先生您啊…他想请您去我们那边当总经理啊…待遇按年薪计算,怎么说也得来个百八十万吧…社保、医保都有啊…住房公积金也有啊...一般要求要研究生以上学历,但是,没关系,你要是来的话连面试都不要,直接上岗。庄先生…庄先生啊?”
  
  可是我们的庄先生连眼皮都不抬一下,他指着污泥里面的乌龟说,你们觉得乌龟是喜欢被宰杀以后供在朝堂之上,还是喜欢在烂泥里打滚呢?
  
  两位使者马上感到一股难以言状的压力朝他们逼近,他们对视了一眼,心里都在想着: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杀气!这是一个看似粗浅却深奥的问题,于是他们也没有轻易作答。交头接耳一番之后,他们统一了口径:“我们喜欢在烂泥里滚。”庄周先生微笑地纠正了他们的错误:“是乌龟和我,不是你们。”
  
  两位也是经过长期学习和改造的人,见识和经历过不少的风雨,于是很自然明白了庄周先生的意思。
  
  两千多年之后,我忍不住想:他们没有把庄子带回去见楚王,但不知道他们把他们自己带回去没有。
  
  公元19世纪,印度,泰戈尔。在他的《吉檀迦利》第35首中,这样写道:
  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得高昂;
  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
  在那里,理智的清泉没有湮没在积习的荒漠之中;
  在那里,心灵是受你的指引,走向那不断放宽的思想与行为。
  
  庄子和禅宗有关系吗?
  没有吗?
  有吗?
  我只是说说而已,何必这么认真呢?没有吗?
  
  当然,蜿蜒流淌了千年的禅宗与佛教最有关系。那么,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又是如何自西而东地,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是某个印度大叔听到了东方神奇土地的呼唤?
  还是我们的先祖感应到遥远国度的气息?
  亦或是两人的不期而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你带来的幸福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6:53:59 | 只看该作者
3、
  关于佛教东传的各种版本:
  
  镜头一:男主角—周穆王,女主角—西王母。原著---《山海经》,片名---《大话西游》。
  
  周朝的时候,有个天子叫周穆王,他特别喜欢玩耍作乐和到处巡游,作为一个国王拥有这么高品位的业余爱好是很不简单的。
  
  一个不简单的国王就应该用一段不简单的传奇经历。
  
  那时,从西方一个很远的国度,来了一个很会变戏法的人,人称“化人”,但谁也说不清楚这个“化人”究竟是什么人。
  
  身份不明,西方来客,会变戏法,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个十分适合充当卧底角色的人。他是卧底吗?他究竟是不是卧底?这人本事很高。他跳进火里却不伤毛发,他会跃上高空站立云端,能将一座城市从东方搬到西方,还会轻松自如地穿墙进壁等等。
  
  有一天,化人建议穆王去西方转一圈溜达一下。于是,穆王就准备驾着他那八匹骏马拉的车子,去周游天下。宫廷弼马温的总管,第一驯马师,造父先生替他驾了八匹骏马拉的车子,出发了。
  
  一路上穆王游历颇多,他在阳纡山见了水神河伯;在休与山见过性情平和温良的帝台;在昆仑山游览过黄帝的宫殿;在赤乌族接受了赤乌人奉献的美女;在黑水封赏了殷勤接待他的长臂国人……最后,到了大地的西极——崦嵫山,见到了他思慕已久的西王母。
  
  穆王见到西王母的这天确实是个好日子,因为西王母的家属不在家。一个英俊潇洒的男人在一个草长莺飞的日子拜访了一个妩媚妖娆的女人。
  
  但是,请记住,我们的穆王是一位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大哥。于是在明媚的阳光下,在美丽的瑶池边,伴着盛开的鲜花,和着鸟儿的歌声,穆王大哥忍不住高歌起来:今天是个好日子啊,哎!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月光的水彩涂亮明天的日子哟,美好的世界在我们的心中,唉……
  
  针对穆王的浑厚雄壮的通俗唱法,高贵的西王母用美声加以应对:白云高高悬在天上, 山陵的面影自然显现出来。你我相去,道里悠远,更阻隔着重重的河山。愿你身体健康,长生不死。
  
  悠扬的歌声在朵朵白云间荡漾着,两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宾主之间深情的对歌结束之后,他们还在山上种下了友谊树。
  
  告别之前,西王母觉得应该送点土特产让穆王带回东土。居住在佛祖老家西天的西王母会拿出什么最具特色的产品呢?我想大家都明白了,那自然是几部佛经和几套修行的密法。
  
  当然,这部影片放映之后受到了广大影评人士的抨击,主要对影片的结尾部分的无厘头感到强烈不满。众所周知,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将佛教定为国教并开始向国外传播,所以公元前10世纪的周穆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不大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6:54:51 | 只看该作者
4、
  镜头二:男主角—释利防,男配角--秦始皇。 原著---《历代三室记》,片名---《金刚》。
  
  公元前261年,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超级猛男阿育王发动了远征孟加拉沿海羯陵伽国的战争。这次战争使孔雀王朝基本完成了统一印度的事业,但也造成了10万人被杀,15万人被掳走的人间惨剧。
  
  这一战之后,阿育王被伏尸成山、血流成河的场面所震撼。两行清泪沿着他刚毅的面庞悄然流下,这是他悔恨的泪水。他痛苦地思索:我小时侯上幼儿园那会儿,连蚂蚁都舍不得踩死,老师总是给我戴小红花表扬我爱护小动物,今天怎么一不小心就杀了这么多人啊!
  
  从小埋藏在他心中的佛性,曾一度被权欲所遮盖,这时终于被恻隐之心所唤醒。他同佛教高僧优波毯多次长谈之后,终于被感召,决心皈依佛门,彻底改变统治策略。
  
  阿育王宣布佛教为国教,将他的诏令和“正法”的精神刻在崖壁和石柱上,成为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阿育王石柱法敕。
  
  从此之后,大批的佛教土在国家优惠政策和大量资金的扶持之下纷纷打起包裹,背上行囊,踏上了漫漫传播佛法的征程。他们中有一部分走出了国门,在异域他乡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在这支庞大的传教队伍中有一个人,他叫释利防。
  
  神秘的释利防,此前江湖上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但是,中土一战,释利防和他的印度十八骑一夜之间名动江湖。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那一战之后,释利防就此消失,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处,这成了江湖上最大的谜之一。
  
  江湖上记得这一战的人也不多了。释利防带着他的十八骑对遥远东方的秦国发起了长途奔袭。他的十八骑到底是骑着大象还是骆驼已经无从可考,总之历经各种艰险终于到达秦国。那时候秦国的领导叫嬴政,江湖上人都叫他秦始皇,可怕的秦始皇。
  
  多年之后有个叫迈克而.哈特的美国人写了一本全球兵器谱,秦始皇排名第十八,评语是:“他用武力统一了中国。中国人口实际上并不比欧洲多很多,两者的差别在于欧洲总是分裂成许多小国,而中国则是一个统一的大国,使西方人对庞大的中国一直怀有恐惧心理。”
  
  此人对文化人士绝无好感,据江湖传言,此人曾经一次杀死了四百六十多位文化人士,还把他们用于学习的连环画都烧了。
  
  尽管如此,释利防还是来了。他带着经书来和一个不爱文化的人谈佛教文化,而这个人可以轻易杀死他。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
  
  结果毫无悬念,秦始皇把他和他的十八骑投入大牢,囚禁起来。
  
  释利防镇定自若,他在监狱中狂念佛经,招来了金刚,金刚带着他破门而出。
  
  影片在秦始皇满脸真诚的歉意以及“和平”的念叨声中结束,释利防和金刚也渐渐隐去……
  
  难道佛教就是释利防先生带到中土来的?或许是,或许不是。影评人士对此片的看法很简单,两个字:鸡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6:55:32 | 只看该作者
5、
  镜头三:男主角—霍去病,男配角—汉武帝。 原著---《史记•匈奴传》,片名---《夺宝奇兵》。
  
   公元前121年,初春。西汉都城长安。
  
   潮湿的空气中略微有些寒意,深宫大殿之内更是凉飕飕的。
  
   汉武帝起了个大早,刚刚刷完牙,他披着一件厚实的草绿色军用大衣坐在办公桌旁,翻了翻文件,有点无所事事。
  
   打了几个哈欠之后,他觉得有必要找点活干。他托着下巴,思量着:去年多收了三五斗,马儿也多长了几斤膘,军饷也给士兵们足额发放了,该让大伙儿动动身子骨了。眼瞅着春天就要过去了,真是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啊,汉武帝叹了口气。
  
   一口气还没有叹完,探子就飞奔进来了,他带来了一个令汉武帝有点愉快的消息:匈奴人又在边境搞事了。
  
   汉武帝忍不住有点兴奋,他马上宣来了两个人,飞将军李广和骠骑将军霍去病。他也没做什么战前动员,直接下达了指令:老李,小霍,你们一起带些人马,去把匈奴人打发了。
  
   李广:
  个人武力八级。大内箭术第一高手,出箭势如闪电。以这样的速度,他能够将箭轻易地射入石头,用事实证明了动能定律的准确性。他曾经单枪匹马擒杀三名匈奴射雕手。
  领军技能九级。曾经率领一百名士兵抵抗千余匈奴骑兵,射杀敌军白马将之后全身而退,无一死亡。唐朝诗人王昌龄对飞将军李广的评价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运气一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后面半句说的就是他了。
  
  这次李广的运气依然不好,他的东路军四千骑兵按照计划只负责牵制,却遭遇了匈奴左贤王的主力部队。在被四万骑包围之后,李广血战两天,汉军死伤过半,杀敌亦相当。后来幸亏张骞的援军赶到,匈奴退走,才得以保全。
  
  霍去病:
  个人武力十级。战斗勇气十级。领军技能十级。真正的战神,在他之后“封狼居胥”和“马踏匈奴”成了中原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
  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进攻匈奴。霍去病的兵马跟匈奴接连打了六天,匈奴兵抵挡不住,向后败退。霍去病和他的骑兵越过了燕支山,追击了一千多里地,深入匈奴休屠王腹地,斩杀折兰王、卢侯王,活捉八千九百余人。在休屠王国,汉兵俘虏了浑邪王的王子和相国,把休屠王祭天的金人也拿来了。
  
  这尊金人貌似西域的佛像。好学的汉武帝花了许多时间琢磨这尊金人,最后还派人去西域收集资料回来研究,佛教的观念也随之而来。
  影评人士认为此片演员阵容豪华,但是主线模糊,尤其是男配角有喧宾夺主之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6:56:27 | 只看该作者
6、
  镜头四:男主角一 —景庐,男主角二 —伊存。 原著---《魏略.西戎传》,片名---《东成西就》
  
  大月支国原属月支国,月支国本来在今敦煌、祁连山一带,汉武帝时被匈奴打败而西迁。进入塞种故地的称大月支,少数南迁进入祁连山的一支称小月支。大月支在征服大夏国(今阿富汗一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接受了原大夏国的佛教信仰。
  
  公元前2年,大月支国里有个叫伊存的人。
  
  不久前,他遇上一个人,那人送给他一坛酒,他说那叫“指点迷津”,喝了之后,可以让你明白你要做的事。伊存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酒。
  
  虽然有点犹豫,伊存还是喝了那酒,醉了一整天。酒醒之后,他觉得自己思绪异常清晰,有个声音在呼唤着:你应该往东走。于是,他往怀里揣上几本经书和几块烧饼就出发了。
  
  花什么时候开是有季节的,要等的人什么时候会出现却没有人知道。
  边境的小城,三个月前来了一个年轻人。他不爱说话,只有经常在城外打柴的几个樵夫和他说了几句话,知道他叫景庐。他每天都在城外等,他越等越晚。晚上,他会点起一盏油灯,可是他晚上看不见东西。
  
  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只有他自己明白,因为有人告诉他,有个从西边来的人会在那里与他相遇。
  
  风尘仆仆的伊存走到了这座边城的城门前。他抬头一看,一个俊朗的年轻人坐在城墙上,灰白长褂的底摆随风飘动着。年轻人冲着伊存高声说道:“你干吗瞪着眼睛看我,你不要喜欢我呀!虽然我平易近人天生丽质,但是山鸡哪能配凤凰呢?你想也没有用想也有罪,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伊存心头暗自一动,“莫非就是他?”他微笑地说:“几年不见,发育的很好嘛!浑身都是肌肉!”
  
  景庐从城墙上一跃而下。
  “你为何朝东而来?”
  “你为何面西而坐?”
  “我等东来人。”
  “我寻向西者。”
  
  伊存笑了,他笑的很愉快,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么笑了,因为他听到了花开的声音。风起云涌之间,伊存和景庐谈了良久。伊存把他带来的经书和仅剩的半块烧饼交给了景庐。之后,一个往东一个往西。
  
  该影片上映之后得到了普遍认可。这部作品揭示了审美的本质并开辟了人本主义美学的先河,具有很强的思想意义。它告诉人们小成本小制作的影片也可以既叫好又叫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6:58:01 | 只看该作者
写得挺有趣的, 不知这边的MM喜欢吗?  还有一些, 要是喜欢, 我继续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0-9 17:58:54 | 只看该作者
是挺不错的
欢迎继续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0-11 10:47:11 | 只看该作者
小故事很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2 08:46 , Processed in 0.082173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