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2011-10-9 16:56:27
|
只看该作者
6、
镜头四:男主角一 —景庐,男主角二 —伊存。 原著---《魏略.西戎传》,片名---《东成西就》
大月支国原属月支国,月支国本来在今敦煌、祁连山一带,汉武帝时被匈奴打败而西迁。进入塞种故地的称大月支,少数南迁进入祁连山的一支称小月支。大月支在征服大夏国(今阿富汗一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接受了原大夏国的佛教信仰。
公元前2年,大月支国里有个叫伊存的人。
不久前,他遇上一个人,那人送给他一坛酒,他说那叫“指点迷津”,喝了之后,可以让你明白你要做的事。伊存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酒。
虽然有点犹豫,伊存还是喝了那酒,醉了一整天。酒醒之后,他觉得自己思绪异常清晰,有个声音在呼唤着:你应该往东走。于是,他往怀里揣上几本经书和几块烧饼就出发了。
花什么时候开是有季节的,要等的人什么时候会出现却没有人知道。
边境的小城,三个月前来了一个年轻人。他不爱说话,只有经常在城外打柴的几个樵夫和他说了几句话,知道他叫景庐。他每天都在城外等,他越等越晚。晚上,他会点起一盏油灯,可是他晚上看不见东西。
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只有他自己明白,因为有人告诉他,有个从西边来的人会在那里与他相遇。
风尘仆仆的伊存走到了这座边城的城门前。他抬头一看,一个俊朗的年轻人坐在城墙上,灰白长褂的底摆随风飘动着。年轻人冲着伊存高声说道:“你干吗瞪着眼睛看我,你不要喜欢我呀!虽然我平易近人天生丽质,但是山鸡哪能配凤凰呢?你想也没有用想也有罪,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伊存心头暗自一动,“莫非就是他?”他微笑地说:“几年不见,发育的很好嘛!浑身都是肌肉!”
景庐从城墙上一跃而下。
“你为何朝东而来?”
“你为何面西而坐?”
“我等东来人。”
“我寻向西者。”
伊存笑了,他笑的很愉快,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么笑了,因为他听到了花开的声音。风起云涌之间,伊存和景庐谈了良久。伊存把他带来的经书和仅剩的半块烧饼交给了景庐。之后,一个往东一个往西。
该影片上映之后得到了普遍认可。这部作品揭示了审美的本质并开辟了人本主义美学的先河,具有很强的思想意义。它告诉人们小成本小制作的影片也可以既叫好又叫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