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933|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女儿学传统文化带来的改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8 12:5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家小女学传统文化已经1年半多了。最初是看过清净心老师在论坛的帖子,看到在时下的教育体制下,有那么一个从容的孩子,心为所动。后来因缘际会,在古琴雅集那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氛围和魅力,非常的受吸引,所以几个趣味相投的朋友把几个孩子召集起来,组了个班跟随刘老师开始诵读经典。
   从开始,女儿就因为有这些相处得来的同伴,很喜欢去。而且我们最开始选的是《弟子规》,一是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较押韵,二是语言浅显,意思简单明了,和孩子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孩子们都很喜欢,没有枯燥乏味的感觉,加上刘老师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爱心和责任感,并且采取了很多灵活有趣的方法,让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她和她的课。
   就这样我们学了2个月左右,期间孩子经常会在生活里发现我的问题,并且直接背出《弟子规》的原文,告诉我错在哪里。比如有一次考试后,我随口问起女儿好朋友考得怎么样,女儿直接就说:“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有时候,她也会把班里同学的某些行为跟我一起探讨,并且引用原文加以佐证。女儿的这些举动,我很满意,但是我觉得这些很容易理解的东西,对她来说是很自然的输出。  学完了《弟子规》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老子》,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刘老师从讲经逐渐过渡到背经,我们几个家长一起探讨,这样只背不讲解,会不会孩子不理解?会不会枯燥?后来我们也咨询了一些专门的人士,得到的回答就是只背诵,不需深入讲解。原因是这样的:第一,孩子们记忆的黄金期就是12岁之前,这段时间很宝贵,大量的背诵会增强他的记忆力,而且这个时期背诵的东西,终生不忘;第二,这些经典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对于这么小的孩子,他暂时理解不了,即使讲解他没有一定的阅历也是接受不了的,而且,如果讲解,必然会把老师的一些个人理解加入其中,每个人都是有局限性的,这样容易把孩子的思想给框住,随着孩子的年龄阅历的加深,他对这些话的理解是逐步深入的,每过几年,他可能就会有新的解读,若干年后,他或许可以超越自己的老师,所以最好不讲解。我们都觉得说的很有道理,就这样继续着。因为读经这件事,是个慢功夫,需要不断积累,我们谁也没有心急。但是突然的一个惊喜,让我改变了当时的观念。


[ 本帖最后由 小红帽AA 于 2011-10-14 14:0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Avatarfly + 2 + 2 只读?不讲解?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9:08:50 | 只看该作者
继续更新.
  就在读经后的3、4个月,女儿那时正在读《老子》(《道德经》)一次,我和家人正在聊天,记不清具体是什么事情了,好像是说某个有钱人,也好像是富二代,记不得了,我们大人正聊着,女儿插了一句“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当时真的一下子把我镇住了。我愣了半天神儿,才想起来问女儿说的什么,女儿说“是《老子》第九章里说的,意思就是即使家里很有钱,也不一定会长久。”我又问:“是刘老师讲的吗?”“不是,是我自己猜的!”
  可以想象我当时的心情,激动,兴奋,惊喜,感叹。。。。。。我们学的时间并不久,短短的几个月,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深度,这是大大出乎我意料的。于是和朋友们分享了我的感受,由此我也知道了,孩子的能力完全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弱,他们对经典有自己的理解,只不过是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虽然有些孩子不善言辞,不能太恰当地表达自己,也不能说明他们没有自己的理解。
  和我们读经一起的孩子,也有类似的经历。但家长一定不能急功近利,读经典就是慢功夫,前期的输入达到一定的量,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 本帖最后由 小红帽AA 于 2011-10-14 14:0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雨心2006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9:12:57 | 只看该作者
穿插一点小趣事,我和女儿的一段对话,读经大约十个月。

女儿:“妈妈你说说,老子是不是圣人?”人家睡前正在背《老子》,基本快背完了。
  我:“当然是圣人啊。”
  女儿:“那孔子呢?”
  我:“当然也是啊,孔圣人啊,这我还是知道的,嘿嘿。”
  女儿继续:“老子和孔子是一个时期的人物,老妈,你说为什么几千年前的古人,能出 好几个圣人,而如今的社会,却出不了圣人?”(原来前面的都是铺垫啊)
  我狂汗“。。。。。”
  女儿继续发表她的大论:“因为现在的社会,人都太贪了,贪欲之心太强,所以出不了圣人。”
  “老妈,我怎么觉得我说的有点像名人名言呢?嘿嘿,啊,我沉浸在幸福之中,陶醉啊。。。。。。”
我吓坏了,赶紧转移话题:“哈哈,你说不定将来真可以当名人呢,宝贝,咱别陶醉了,快睡觉吧,行吗?”
女儿斩钉截铁:“不,我不想当名人,只想当一名守本分的医生,对自己的病人负责任,挽救他们。”
看来今晚没完了。
女儿:“现在的人都太贪了,我可不想那样,我不要很多钱,钱够基本生活就好了,那些贪婪的人,为了钱,不择手段,他们不知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本帖最后由 小红帽AA 于 2011-10-14 14:0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tiantian03 + 5 + 5 好孩子!!!
wynnzhang + 2 + 2 哇, 真棒!!!:victory: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0-10 12:20:01 | 只看该作者
真好,准备利用明年暑假让孩子系统背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0-10 12:33:43 | 只看该作者
说的真好啊,看了感动!经典能带来这么大的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4:4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chenlili75 的帖子

谢谢支持,欢迎继续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4:4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babywhale 的帖子

还有呢,孩子的变化越来越让大人吃惊,请继续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4:46:2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背《老子》的时候,穿插着读了一点《笠翁对韵》,孩子们也很感兴趣。朗朗上口,韵味十足。没想到这也能派上用场。去年中秋节前,在学校发生的小事。我当时的日记这样写的:
   吾家小女8周岁,刚升入二年级。昨天晚上放学回来,兴奋地展示:“妈妈,我会写小诗歌了,快看。”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品德书上有一课《秋天的节日》,课后一个题目要求续写儿歌,给出了第一句“八月中秋月儿圆”。
女儿是这样写的:
    八月中秋月儿圆

    家家团圆欢乐多

    人人都吃团圆饼

    家里欢乐笑声多

哈哈,自己美得不行,继续吹牛:“老师要求5分钟写完,我3分钟就写完了,嘿嘿,老师夸我写的最好,让我起来读了三遍,最后还问同学们,背过了没有,哈哈哈。”2010.10


  这件小事,让女儿得意不少,我想跟她学的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倒不是写的多好,但对于孩子来说,这就是自信的来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4:50:40 | 只看该作者
紧跟着的一段时间,得到表扬的女儿那段时间很是迷恋自己创造作品。有日记为证:2010.11
  昨晚洗漱完毕,女儿趴在床上,忽然说想写点什么,哈哈,摇头晃脑几分钟,大作出炉了
   

      月儿弯弯挂天边

    小溪弯弯穿校园

    小路弯弯树相伴

    眉儿弯弯笑开颜


生搬硬套的就这样了,估计是传统文化惹的祸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hidream + 1 + 1 有趣有益,继续分享更多的经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0-12 09:3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头让我孩子也试试~~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5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18 , Processed in 0.097613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