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悠悠冉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转贴一位妈妈所说的话,检视我自己、我的亲朋的现在和当下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1-10-8 13:28:14 | 只看该作者
怎样才能在REX的情况下, 小孩子还有后劲呢?这位妈妈平日在怎样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3:3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javanaise 的帖子

呵,是啊。你说得对。

其实我也一样,也想我儿子上名校呢。——天下的父母,谁不想孩子的人生煊赫灿烂呢?

只是,为了上名校要做的那些事,到底是不是适合他,他为此要付出多少,我现在更看重。

这位说话的妈妈,她自己到底是怎么做的,我还真是不知道。
只从她说的“很谢谢大家的一直以来的对我的一些关心,甚至把我与虎媽來相比”,这句话,似乎说明,她的作为和虎妈有得一比,只是这个比,是50步与100步比,还是彻底的相反的比,就不清楚了。

我说过的一个要孩子从小习惯第一的妈妈,她的做法想必很多人也觉得和虎妈有得比呢。
只是我们外人看他们,那就总是隔了一层。

还记得看过这里有同学提到,有些妈妈高明的有技巧的灌,恰好孩子又是肯配合的类型,就一直这么上去了,我们旁观者也不太会觉得这孩子是灌出来的。
说不定这位妈妈,也是如此?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榴琏 + 10 + 10 事实上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孩子。能配合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10-8 14:12:32 | 只看该作者
名校和工作的贵贱有着天然的联系吧。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工作贵贱可能不明显,但是在中国,这个太明显。所以不去挤名校的父母和孩子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10-8 17:35:14 | 只看该作者
人都是这样的,在名校中觉得这不重要,上车的抱怨车太挤,没上来的抱怨为什么上不来。国内当不上小官的一心想当,当让又容易抑郁了。
    一个人从没有追求过上进,再谈什么放松,有什么意义?从没有抓到过东西,如何谈放弃。只有得到,才存在放弃的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如果 + 10 + 10 很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10-8 22:15:03 | 只看该作者
有些小孩
天生就有读书的天份

其它小孩
就是陪着它们在读书

各位家长
是不是这样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ddmaomi + 1 + 1 俺家是陪读分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00:45: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avidzsguo 于 2011-10-8 14:12 发表
名校和工作的贵贱有着天然的联系吧。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工作贵贱可能不明显,但是在中国,这个太明显。所以不去挤名校的父母和孩子很少。



其实我身边的人,有名校毕业而工作很好的,但也有很多(甚至更多——也正常,因为非名校的群体数量更大)不但不是名校毕业,而且甚至连大学都没上过的。

我没法举出太具体的细节的例子,因为涉及了别人的隐私。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句:名校只是进入工作岗位的敲门砖,进了门之后,这个名校学历就不再有用了。

如果一定要说这个敲门砖多么重要,我还想说:敲门砖多的是呢,何必一定是名校?
超女快男也是敲门砖啊。
诚恳踏实的做一些事,无意间给人知道了,那也是敲门砖啊。
……

陪孩子去参加网球大师杯外围的活动时,看到赛场上捡球的球童,大的十四五,小的也许就是十二三。这,难道就不可以成为他们的一个机会么?
生活里的机会太多了,关键是,你要能把握得到。
而抉择取舍的能力、实施的能力,恐怕就不是名校能带给你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10-9 00:5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victorpen 的帖子

来复习。感慨颇多。

[ 本帖最后由 ddmaomi 于 2011-10-10 04: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10-9 08:03: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新叶 于 2011-10-8 13:09 发表
很想看她push的过程


同感。

PUSH,是我最短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10-9 08:58:05 | 只看该作者
“在他给博士生上课的时候,讲他曾经做过并得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时,他从来不说“我那个时候是这么这么做的。。。”,而是说,“那个时候,有人是这么做的。。。”。一个人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不是他的所做,而是他的所是`;真的谦卑,让人亨通一生。”

这句话,今天我学习到了。
我也经常对孩子说“我那时怎么怎么……”

多谢楼主转这么好的贴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10-9 21:09:2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帖子
引人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1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0:02 , Processed in 0.078493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