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paisle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资料] 别忘了这些优雅古典的传统文化童书(资料帖)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9-22 09:33:17 | 只看该作者

推荐一个读库出品的老课本

感谢楼主的分享, 好东东真多. 我也来凑个热闹, 推荐一个读库出品的老课本. http://www.duku.cn/
最近刚入手, 只是课本, 教学法还没收到.

    《共和国教科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首版于1912年,其后十年间,共销售七千至八千万册之多,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套教科书。这是读库计划修复整理的老课本系列中的第一套。我们的整理再版工作,主要分为两项:一是对教科书部分的还原与修复,二是对教授法部分的校订与编注。
    本次再版,我们尽力实现了如下三个目标:
    一、以“全貌”、“原貌”来再现这些百年前的教育经典与出版硕果。教科书部分,我们将原属初小、高小的《新国文》《新修身》共计二十八册,及《公民须知》一册,合并为初小部分六册、高小部分五册,仍以繁体线装方式出版,原书的封面及内文所有内容均在各分册中予以保留。
    二、整理扫描之后,我们又对这些页面进行了力所能及的细致修复。拜现代技术条件所赐,使得我们的修复工程得以超越传统影印书的概念。教授法部分,我们将与教科书相对应的二十八册教授法,合并为六册,凡百万余言,以简体横排方式再版,以利当代读者理解,并方便与教科书对照阅读。
    三、由于这套老课本风行若干年,版次众多,不同版本间有诸多内容变动,往往出现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之间、教科书与教授法之间内容不尽一致的情况,有的只是简单的字词或句读差异,有的则是内容有较大增减;有的是内容相同而标题不同,有的则是标题相同而内容不同;有的是不同版本之间某课内容全换,有的则是不同版本之间连续几课内容全换。凡遇这种情况,简单的字词或句读差异,我们遵循教授法服从教科书的原则(除非教科书有明显错误);内容不同之处,有的依从现代社会的观念(如《新国文》初小第七册第二十四课选了《鲍氏子》而非有捕鲸说法的《鲸鱼》),有的资料搜集困难,则视版本保存情况,以教授法能与教科书相配为宜,同时兼顾页面质量。经多次努力,至少我们目前整理的这一整套《新国文》与《新修身》,其教科书与教授法的内容是对应一致的。

这是初小、高小的教科书部分(教授法图片容出版后奉上)。

全套共有十一册线装,分初小部分“新国文”四册、“新修身”二册;高小部分“新国文”三册、“新修身”二册。

十一册线装教科书部分,还特制了一批宣纸版,呈现中国传统出版工艺的魅力。

宣纸版分为两个函装。

原书的封面及内文所有内容均在各分册中予以保留。

原书的各分册目录。

宣纸版(上)与普通版(下)的页面对比。普通版的内文用纸是俺奔赴山东纸厂调配出来的手感和颜色,所以看起来效果还不错。不过也有一些家伙不怀好意地问起一个色盲怎么能掌握好颜色,俺不得不骄傲地说,省掉心思去辨析色彩,我们色盲界更容易专心追求美好的意境。而宣纸版,我们则是完全按照中国传统的印装方式,中规中矩做出来的。

整理扫描之后,我们对这些页面进行了力所能及的细致修复。

初小部分的内文为手书楷体,修复效果如上。

高小部分为宋体字,年级越高,字号越小。这是高小《新国文》第六册的内页,真正难度大的是这样的页面。

   “共和国教科书”,乃是原名。这是中国百年教科书史上唯一一套以政体命名的教科书,是中国最早的几套教科书之一,也是创造了中国百年历史上版次最多的出版神话的教科书。
    这套书并非如一些朋友所想当然,是叶圣陶、丰子恺先生编的。它初版于1912年,两位先生出生于十九世纪末。民国肇始,国运一新,当时洋溢的光明正大、率真坦荡、兼容并包之风,是我们的母语文化中少有的气象。
    原书为线装繁体竖排(后期因版次太多,改为普通装订),我们依照原样修复再版,是因为倘若改为如今的排版方式,文字和图画的空间感全部破坏殆尽。我们已尽量提高这套书的性价比,也请诸位读者相信,如此铺张的印制是必需的一种致敬方式。
    要想这套书真正能被小朋友(包括大人)读进去,并走进心里,必须要配备教授法。教科书中几十字的一课,在教授法中则铺陈出几百甚至几千字的内容。所以,尽管教科书和教授法是分为两个书号分别出版,但我们则打包在一起销售。
    这套书并非几幅幼童喜闻乐见的浅显图文而已,配合的是较为系统而完备的七年学制(初小四年、高小三年)。按当年编纂者的初衷,教人识字之外,还要教给生活及百科知识,培养较为完善的人格德量、伦理观念和处世原则。所以,这套书并非让小朋友短时间内一口气看个过瘾,而是需要几年时间的浸润,使阅读伴随成长。各位可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初小套装还是全部套装。根据我们的编辑心得,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的搭建,其实靠的是高年级的课本。
    百年前的这套老课本,当然有其时代局限,但书中大多数内容,放到今天非但不过时,反而弥足珍贵。半文半白的文字,对小朋友的阅读是个考验,只能由家长辅导阅读,并且对诸多父母来说,门槛同样高了些,也是个学习提高的过程。买下来容易,读下去难。接受挑战罢。

传统线装书的封面用纸叫“瓷青纸”,制作工艺迥异其他。其实俺对这个封面的花纹不是很满意,但如今做宣纸线装的,基本不是家谱,就是个人文集诗集,或大公司的宣传册,为这些用户考虑,瓷青纸的纹路也多是金元宝、如意结之类,可选择的余地太少,我们需要的量又没到可以订制的地步,只得从权。

如这两页内容所示,图画、版式所营造的空间感,只有依原样恢复才能体现出来。

《新国文》初小第一册第一课,只是一个“人”字。教授法中这一课的内容,有上千字。

提到老课本,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这些让人赏心悦目的内容。

事实上整套书有着循序渐进的深度,而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的搭建,靠的正是高年级的课本。

《新国文》初小最后一册的最后一课,如今的读者,能够从这套书中顺利毕业吗?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27 金币 +27 收起 理由
月下小楼 + 3 + 3 我好喜欢。。。
wynnzhang + 2 + 2 有点小贵,观望中,
新叶 + 10 + 10 昨晚收了这套!
paisley + 2 + 2 这太棒啦!还是繁体字的呢。
果行育德 + 10 + 10 以前听说他们在整理,没想到这么快就出书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9-22 10:20:18 | 只看该作者
看到shopping66200的书单,想起我也有几套 “老课本系列的”,在小学生课本里面百年来也算公认的经典。
    不过,这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出的影印版感觉字体太小了,不知原版怎么样。

    开明国语课本(上下)(小学初级学生用) [平装]     叶圣陶 (作者)    图片介绍我这就不多说了,很多人都知道哈
    这是卓越网址
    http://www.amazon.cn/%E5%BC%80%E ... 16657638&sr=8-1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上下)(小学初级学生用) [平装]        魏冰心 (作者), 等 (作者)
    http://www.amazon.cn/%E4%B8%96%E ... 16657638&sr=8-2

    商务国语教科书(上下)(小学初级学生用) [平装]        庄俞 (作者), 等 (作者)
    http://www.amazon.cn/%E5%95%86%E ... ef=pd_sim_b_cnclic2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ynnzhang + 2 + 2 这套早就收了,可是宝宝不咋喜欢看,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9-28 11:22:03 | 只看该作者
好喜欢这些书啊,并且庆幸:我拥有一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9-28 12:51:46 | 只看该作者
看着好诱人!待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9:54:03 | 只看该作者

补充

绘本中国神话故事 水晶卷

语言纯正,绘图优美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692098






绘本中国神话故事 宝石卷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692097




绘本中国传说故事 宝瓶卷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692099




绘本中国传说故事 魔镜卷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692100




绘本中国寓言故事 益智卷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692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10-14 10:27:45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多好书,准备近期入一些,谢谢斑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10-15 12:02:38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有些看过动画片,很怀念,一直想买这类的书给孩子看,竟然真有,谢谢楼主分享宝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11-22 15:00:03 | 只看该作者
好壮观,为中华传统文化自豪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11-23 10:13: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的,要让我们的孩子继续学习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1-11-25 17:3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别忘了这些优雅古典的传统文化童书(资料帖) 

路过,开眼界了,学习了,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56 , Processed in 0.100030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