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三十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29 10:2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十岁是个令人尴尬又让人羡慕的年龄,有的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犹豫、徘徊,有的已在思想和物质上具备了原始积累。传统的思维方式说的是“三十而立”,不立似乎没了颜面,从生理上说人生临近一半,心理年龄难测,有的还如淘气的孩童,有的已日暮西山垂垂老矣。三十岁不管是心理年龄还是生理年龄应该是人生最辉煌的时候,已摆脱了无知、愚昧和幼稚,有人说是个坎,这个年龄段成了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除了那个臭名远扬的五十九岁现象,又有人提出二十九岁现象,当然这两个不能相提并论。那意思是说二十九岁还没有“成事”的迹象,此生也就不过如此了,其实这是危言耸听,是屁话。年轻人喜欢“做梦,”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梦想成真,报刊杂志中比比皆是,但好事者搞的“钱榜”不敢苟同,不如镶上黑边,因为真正垂涎欲滴的……这些幸运儿的共同特点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想象力异常丰富;勤于思考记忆力超群,判断正确观察敏锐;针对问题决断迅速。知道自己的角色点在哪里,生活态度即严肃又风趣、幽默,交友慎重不纠缠在无聊庸俗的小事小非上,他们年轻气盛又不恃才傲物,他们视野开阔,富有人情味儿,上下级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家庭生活快乐、丰富,夫妻关系和谐美满,他们明白光自己感觉良好还不行,大家都开心才算到位。另一些人虽然“野心”不小,但心态不正且莫名其妙地烦,如果有一天不烦了,到让他们不习惯,经常抱怨天上的馅饼为什么总是掉不下来。没有目标思想混乱与他们交的朋友很有关系,经常在这种环境中和黑暗思维的人在一起,渐渐自己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在单位和领导对着干与同事关系紧张,四处树敌,他们不切实际的想着大房子,小车子,美妻子,他们以为有“文凭”就是时代的“宠儿。”可是现代的生活节奏太快了,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已不是过去的单一视角而是三百六十度。生下来就面对眼花缭乱的信息时代,没有品尝过生存的艰难,倒霉的事已被他们的父辈“温柔”的没收了。当懵懵懂懂地跨入社会时,许多人不知事业中的风险,猝短的青春在脸上悄悄隐退,经济上压力颇大,什么时候出人头地遥遥无期,再加上爱情受阻,不少人开始沉沦。不信请看,有人在书城孜孜不倦,亦有人在小酒馆醉生梦死。世界上许多名人都有过相同的经历,譬如低微的出身,丑陋的相貌,痛苦的遭遇,莫扎特面对冻、饿、病创作出不朽之作《安魂曲》,孙中山十五岁前穿不起鞋子,安徒生幼年以棺材板为床,牛顿是遗腹子,范仲淹、夏衍、居里夫人、达尔文等都是年幼丧母,为什么成功了呢?永不放弃是他们始终坚持的理念。有一个小故事:一个乞丐站在地铁出口卖铅笔,一名商人路过,向乞丐杯子扔了几枚硬币,匆匆离去。过了一会商人回来取铅笔,说:“对不起,我忘了拿铅笔,因为你我毕竟都是商人。”几年后,这位商人参加一个高级酒会,遇见一个衣冠楚楚的先生过来敬酒,说:“先生您还认识我吗?”商人用诧异的眼光看着他说:“我们认识吗?”“当然,我就是在地铁出口卖铅笔的乞丐,谢谢你的提醒,我现在也是一名商人。”故事告诉我们,他定位于乞丐,他就是乞丐,他定位于商人,他就是商人。先成家还是先立业并不矛盾,有人在爱情上遇到挫折,从此一蹶不振。在高中或大学期间,经历了“爱情速配”品尝了“爱情快餐,”当他们离开了那个环境后又陷入困惑,真“爱”到底在哪?听到的,看到的,感觉到的,怎么……惶恐中又把“爱情的予期”的“鸟儿”锁入心中的牢笼,在“爱”的云海中寻寻觅觅,有的迷失了方向。美好的婚姻是事业的润滑剂,娴慧的女士是男士渴望的配偶,谁愿独身闲云野鹤般地流浪,除了耐心和付出相当的代价外,他们的资本和实力厚实吗?他们表现出来的是自尊、自信、欢乐、刚强、勇气还是吝啬、贪婪、冷漠、懒惰、绝望。当一个女孩把自己的终身托付与他们时,这神圣的责任他们敢承诺吗?人类社会是相当残酷的,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竞争肯定分输赢,不必苦恼,不必耿耿于怀,态度决定成长,要清楚“老鹰有时飞的比鸡低”,失败或暂时的失误并不可怕,关键是学到了什么。拿破伦说:“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创造机会。”走入社会,什么年龄起步都不晚,努力了就会有结果,智者曰:“有人半辈子都走错了,但他一个决定就创下人类历史的奇迹。”这样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年轻人就像顺势而下的激流,带有野性的躁动和不安,随着岁月流逝和路径的拓宽,趋缓、放慢、体谅、宽容,对内心的隐秘开始认真的探索和揭示。认准了就坚持走下去,古人讲的好:“早晨明白的道理,即使是晚上死了也是值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11-29 22:29:25 | 只看该作者
  有个富家子弟特别爱吃饺子,每天都要吃。但他又特别刁,只吃馅,两头的皮尖尖就丢到后面的小河里去。  好景不长,在他十六岁那年,一把大火烧了他的全家,父母急怒中相继病逝。这下他身无分文,又不好意思要饭。邻居家大嫂非常好,每餐给他吃一碗面糊糊。他则发奋读书,三年后考取官位回来,一定要感谢邻居大嫂。  大嫂对他讲:不要感谢我。我没有给你什么,都是我收集的当年你丢的饺子皮尖,晒干后装了好凡麻袋,本来是想备不时之需的。正好你有需要,就又还给你了。        。。。    有一个有名的三八理论: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工作,这个人人一样。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是在于业余时间怎么渡过。时间是最有情,也最无情的东西,每人拥有的都一样,非常公平。  拥有资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资源的人才会成功。  白天图生存,晚上才是求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5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6 13:37 , Processed in 0.07417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