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五下午先是开亲子运动会。学校每学年有两次运动会,上学期是亲子趣味运动会,下学期是正儿八经的有纪录的竞技型运动会。我们家历来都是妈老汉儿参加这个亲子运动会比娃儿积极。初二是他爹上阵,这次是俺上阵。
小得意的一个是,基本上每次去学校,都会有孩子找我借手机用一下,给父母打电话。这次又有一个孩子来借,还没打呢就开始说谢谢,我笑说:“你都还没用呢,谢啥?”孩子回答:“我上周用过的。”这时另一孩子走过来问“阿姨好!”借手机的孩子接话说:“阿姨一直都很好!”说完还回头来问我:“是吧?”呵呵,小小男孩嘴真甜呢,以后肯定得女朋友欢心。回头又担心上俺家那位了,天天见了女生脖子一梗,或者是嘴角一撇,以后咋娶得上媳妇哦……
亲子运动会后是家长会。因为班上这次考得不是很好,而且有一些事情,家长们虽然没有在明处说,但估计腹诽的也不是一个两个,所以运动会前一打照面,就都已经小声嘀咕上了数学另一班讲题的事情了。而还有一位家长则爆了试卷判阅的不公。但整体上来讲,本班的家长倒也不是盯着成绩看的样子,大家也就讨论讨论,末了再一碰大家都是怎么跟孩子说的,却都差不多:人家题做得多,遇上原题的机率是要大些;中考阅卷时也难免有标准不一的时候,再说人家不也有被多扣的分。
家长会上,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师都一改以往讲问题的作风,都是肯定了孩子们的成绩和进步,讲了问题,重点放在怎么解决的措施上。(现在本子在客厅包里,明天翻看着细细地补上)
儿子上周数学又整了个倒数前十,原本说去找数学老师的,但科目增加后,每科老师说两句,等散会时,已经是数学老师离开学校去准备晚上超班讲课的时间了。只好去找了班主任老师和英语老师。班主任老师说孩子还是耍小聪明的毛病,但凡那里有个空子,他不去钻似乎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聪明才智。 英语老师问他现在在家里还有没有抱怨英语作业多,我说没有了。但是也告诉老师他现在也不跟我们顶嘴了,我们说什么他都应着,但就是不见行动。英语老师立马就笑了,说:“看嘛,这娃儿就是聪明三,说明他好狡猾嘛。”
周六接他,在街对面就看他和几个好朋友边走边多激动地说什么。接到后问他,他说是在对答案,超班分班考试了,他考得还可以,自己估计扣12分。我说那别人也考得可以,他马上说YNY就扣了20分。我说Y同学估计扣多少分,一般没得走展,你娃那就说不清楚了。他有些泄气的样子,但还是争说这次半期物理就只走展了1.5分。呵呵,这小子从小就是个不怕打击的主儿。
回家的路上跟我汇报说上周的化学小测试考得可以,班里第四名,98分。我说没收到成绩。然后笑说:“你们学校真有点扯拐哈,每回你考得好的都不发成绩,一发成绩就是考得不好的。”路上又告诉我说,这次考试年级上有个人做弊,被老师逮到了,还处分了,但不知道是哪个班的哪个人。从他的语气听来,这简直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不可思议之事。
开家长会时就问过他作业多不多,跟他说如果能行我们就去看派的故事,他说没时间,说作业多。回家路上再次核实,还是说作业多,不得行。结果等到吃晚饭时,又说可以了,我上网去查,时间合适的场次就没有票了。于是,吃完饭洗完碗,人家又去折腾上了化学试验。
仍然是在我的催促下来完成了英语听力练习。http://www.hxen.com/englishlistening/cet4/lianxi/2011-12-01/161908.html单词错了一个,把row写成roll了。句子没有像前几次那样在同一个地方反复听,而是就从头到尾放了三遍,让他自己写,但每次都留出了写的间歇时间。
our second rule of learning is this, it's better to study fairly briefly but often.
Let's say, you're trying to some new and rather difficult English vocabulary using a stamp of cards. 不用stack这个单词。
The answer is it's better to s...... up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word you are to learn.短语space out不会,也完全没有听出来。
星期天这家伙一下子就睡到了九点半,起来摸摸索索地吃饭看报纸,开始做作业已经是十点过了。然后没多久就催促去买电影票,说是下午有时间去看。怕临时去换不到票,只好我老人家又跑一趟去换票。
午饭他爸和我都吃完放下筷子好一会儿了,这家伙还慢条斯理地吃着。我笑跟先生说:“你儿绝对有大将风范。”他爸问为啥,我说:“你看嘛,还要去看电影,他还洗碗,他一点都不急,还夹了一根金针菇去蘸蘸水。”臭小子立刻说:“不是金针菇。”我警告他说:“先跟你说哈,我宁愿电影晚到场也不会不让你洗碗,也要你洗完碗才出发哈。”“嗯,晓得。我很诧异你还没有说‘碗要洗干净’”唉,这臭小子,让我抓狂啊
电影很好看。看完出来,臭小子逮着我不停地问究竟哪个故事是真的。我说我倾向于第二个,问他呢?他犹豫半天,说:“都是假的,因为这部电影就是假的。”我说可能成年人里认为第二个故事是真的者居多,儿童们则会更倾向于认为第一个是真的,很不幸,他现在处理这个交替期。然后我又说其实两个故事反映的人心中的善和恶,第一个故事反映的人心中的善,后一个则反映的人心中的恶,这或许就如中国历来的“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本恶”之争吧。臭虫没接腔,心事重重地走着。
回家,还有点时间,接着做原打算返样后再做的作业,然后收拾东西返校。回校的路上给外婆打电话。
送他回来,想起来他又没带备用的感冒药去学校。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