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unxian1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成长记录] 新的征程,新的开始---阳阳的初中生活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12-2-23 09:58:07 | 只看该作者
阳阳似乎语文英语上花的时间较多,向阳阳妈学习,呵呵,我也要找空开个贴,记录下儿子的学习情况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unxian128 + 2 + 2 原来数学是阳阳的强项,现在看看,啥都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12-2-23 10:21:44 | 只看该作者

表达敬意

新人报到,表达敬意,在非常努力的学习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unxian128 + 2 + 2 常来,常来,欢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12-2-23 10:30:17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看不到我发的帖子

不熟练,有点着急,郁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unxian128 + 2 + 2 不急,不急,慢慢来,多来来,就熟悉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12-2-24 08:25:5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问题。
首先看说文的解释
===========
【卷十二】【戈部】或
汉 典
邦也。从囗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域,或又从土。于逼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胡國切。以爲疑或不定之意。臣鉉等曰:今無復或音。
===========
再看康熙字典
〔古文〕𢈿《集韻》越逼切,音閾。《說文》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 又《廣韻》胡國切《集韻》《韻會》《正韻》穫北切,𠀤音惑。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易·乾卦》或躍在淵。《朱子·本義》疑而未定之辭。 又與惑通。怪也。《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按六書有假借,或本是邦或字,借爲疑或字,後人加土爲域,加心爲惑。而於或字,止作或人或曰之用,幷其本義而忘之矣。
===========

这里说文讲的‘邦也’应该是本意。而‘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应该是引申义,两者之间的联系好像要靠臆断了。
所以‘宋人或得玉’中的‘或’,应该与‘闕疑之辭’的意思相近。把‘或’解释成‘有人’,感觉勉强可以,但‘也许’‘传说’可能更好一点。‘偶然’的解释恐怕不太贴切

又查王力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第二册,第七单元,‘或’的解释如下:
1)无定代词:表示‘有人’,但不知道姓名,或不指称姓名。

2)副词:也许,或许。
===============

我觉得,答案为‘有人’不是特别贴切,还是‘或许’,‘传说’更好一点。

理解字词应该以‘说文’为本,再意思引申,这样可以更透彻些。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unxian128 + 2 + 2 谢谢1122爸爸,非常感谢!
enshoken + 3 + 3 1122爸爸,高手哇。以后中文就向您请教啦
happy_99 + 5 + 5 哇,不看不知道,古文真奇妙!谢谢1122爸爸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12-2-24 08:41:29 | 只看该作者
古文的现代白话解释真是要小心,推荐看中华书局出的“古代汉语”。其中‘常用词’的现代汉语解释很好,共一千余个单词解析,应该算是权威了。
只是这本书虽有新版,但仍是繁体。有一点难度,但中学生应该可以读。
当然,如果有时间的话,读一读‘说文’更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unxian128 + 2 + 2 准备下手买书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12-2-24 10:15:2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看来古文真是深奥啊,慢慢摸索走走。我们读的都是泛泛而读的,读过了孩子看看解释,知道大体意思就可以,现在看来,不严谨不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2-2-24 11:30:17 | 只看该作者
除了文选应该认真朗读学习外,词法也是很重要的。
古文中的常用字也就是一千来个,其用法更接近本源,当然与今天的现代汉语有些差别。学习古文的词法,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不仅是建立坚实的古文基础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对现代汉语的学习也十分有意义。
其实古汉语并不神秘,重要的是系统的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enshoken + 3 + 3 1122爸爸,这书我去当当看了,有四本。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13:2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enshoken 2012-2-24 10:16 威望 +3 请问这是哪本书上的题啊?
就是这本书:《历代文言小故事—先秦两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09:09:12 | 只看该作者
2012-2-23
语文:
       《历代文言小故事—先秦两汉》29、子路见孔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09:11:41 | 只看该作者
2012-2-27
语文:  
       《历代文言小故事—先秦两汉》30、颜回好学
英语:           
       《初中生必做的阅读理解与完形填空》八年级 第四周2
       《精讲精练》八年级UNIT 16 Ⅱ 阅读理解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34 , Processed in 0.079907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