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1977壮壮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子学习成长记(2006.6)

[复制链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07:2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4 1977壮壮妈 的帖子

五岁半学的,已学半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23:36:4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记录:早晨听:《岳阳楼记>,ABC bakery
    上午到少年宫上声乐课,今天是下半年的第一节课,壮壮自己在台前唱了一首歌,竟然还带了几个动作,让我感到惊喜,随后的围棋课,老师只是领着孩子们做了几道题,就是孩子们随意下棋玩。这种风格已经引起一些家长的不满了。
   下午从少年宫走到家,因为楼盘问题,交通瘫痪。回到家孩子拿起变形金刚,研究为什么朋友给他买的玩具不能变形,昨天晚上已经研究到眼睛睁不开的程度了,最后终于整明白了,才深深吸一口气,小男孩对变形都很感兴趣。
   随后看了两集ABC bakery,
    看了NCE lesson11-lesson14,接着分角色一遍
  读绘本故事1500字
  听绘本故事,听评书,林冲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hbmiaomiao11 + 2 + 2 我们大10天,共同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0:30:33 | 只看该作者
很久没有记录孩子学习,感觉现在孩子的学习有些走样了。
    今天读几个故事给孩子听,读了一会让孩子说说讲什么故事,孩子却说:“我不会,怎么讲”我当时懵了,感觉到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事情,我还自以为他会很容易回答出来呢。看来教育孩子父母一定要细心,孩子的一句话,让我感觉到孩子汉语学习存在很大问题。真得需要好好学习了。
    孩子的汉语学习还是处在愿意听故事,喜欢听下载的故事和大人讲得故事,就是不愿意自己读,自己讲故事。对书的感情始终没有建立起来,不像是对足球,画画,围棋,一天不做,等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就说,我今天围棋题没做,今天的球忘踢了,今天的画还没画呢,但是有一点等到听故事时候就央求我打开故事听。看来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真的需要父母多动脑筋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寺男 + 2 + 2 我家的也是,叫他讲一个故事来听,永远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0:48:4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孩子的识字量是可以的,大约1000字吧(孩子读1000字的故事几乎都能认得),只是对读书不敢兴趣,为了建立孩子对读书的兴趣,打算每天指读半个小时的故事给孩子听,讲完一个故事还让他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然后,还让他读1000字故事,每周读一篇《古文观止》,每周背一首到两首诗。听故事继续。趁着孩子没开学,希望能坚持下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寺男 + 2 + 2 每周一篇古文观止???哈哈,真不错哦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10:31:26 | 只看该作者
z转自飞飞妈
家长请走好奖励这步棋
  丁万涛
  每一个人都需要获得别人的肯定,小孩当然也不例外。在人的教育成长过程中,如果对其奖励使用得当,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引导、提升的作用,如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那么我们如何正确使用它呢?究竟什么样的奖励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呢?首先,家长应该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奖励?其实每一个孩子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其次,要让孩子知道如何才能得到他期望的东西,也就是奖励规则,否则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赏识作用大于物质奖励
  人的基本物质需求满足后还会有特殊的欲望,人皆有之,孩子当然也不例外,如一款时尚的MP3、向往已久的游戏机、一件漂亮的衣服等等。可是我们都知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物质的需求早已不再是什么奢求了,实际上有些孩子物质的享受已经远远超出了成人。
  临床实践告诉我们:几乎没有因为物质的贫乏或没有满足而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相反在心理问题的人群中,富家子弟明显多于穷人。尤其是现今,很多父母外出,孩子留守家中或委托他人照看,这一部分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物质享受一般都不算差,然而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却明显偏多,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当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后,就有了更高的需求,那就是精神的需求,人人都有被人关注、肯定和接纳的渴望(请注意是渴望而不是一般的希望)。这是一个人内心最本质的东西,这种渴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剧增,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别人一句真心的赞美、一个肯定的眼神和表情或翘起大拇指赞赏的举动等等,无一不是对他很好的奖赏。这种赏识是对人的能力、价值、品格的全面肯定、接纳和欣赏,能不断地催生和强化他们优良行为,最终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
  孩子渴望被成人肯定和赞赏。事实上,任何物质利益都终将被更好的、更大的精神力量所取代,因此物质奖励的作用只是一时的,有限的,应适当加以限制。而精神的东西往往可以滋生无穷的内在动力,从而影响人的一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赏识多多益善,可以随时随地给予我们的孩子,无论是他们做出我们所期望的行为还是在获得重大成绩时,家长都应该及时给予应有的回馈。
  物质奖励应有一定规则
  我认为,当孩子做了两种事可以给予物质奖励:其一是当他们获得新的技能;其二是他们有特殊表现的时候。前提都是表现在前,奖励在后,而不是先有奖励才有好的表现。我不赞成孩子仅仅做了一般同龄人应该做的事,如一般的生活技能或者社会期望他们必须做到的事情,就给予奖励,相反,如果能够做到而没有做,就应该让他们知道其行为的后果,并为此付出代价,例如我们可以奖励2岁的儿童独立上厕所或自己睡觉,但不会对能够持续这样做的大孩子也给予同样的奖励,正如成人不能指望准时上班也能得到奖励一样,他们需要牢记的则是迟到的后果。
  当今崇尚商业精神,指望付出后就能很快获得物质回报,很多父母与孩子之间也玩起了这种商业游戏。如果你考高分我就给你何等奖励,可谓明码标价,这样必然导致孩子为家长出的“奖励价码”而学,如果目标达到,双方交易成功,皆大欢喜,然而交易往往水涨船高,价码也越来越大,因此这种交易关系是很难长久维系的,结果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如果一方有失,协议告吹,交易失败,彼此受挫,这种为交易而学、为他人而学自然是一点乐趣也没有,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我们必须注意:不要给孩子那种“唯有付给他报酬,他们才需要有好表现”的态度。他们需要学习的是如果不好好表现,就要付出代价,这样才能避免孩子认为自己“受之无愧”或者出现拿学习作为筹码威胁他人的态度。
  家长声音
  教育孩子不必逢事表扬
  及时表扬孩子的优点
  张优:我侧重于对孩子精神上的激励,也就是口头的表扬。我认为,表扬是当孩子把事情做对时或取得成绩时,家长应该及时做的反应,表扬也是让孩子继续努力的有效手段。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位专家提供的有效表扬公式:表扬=陈述事实+确认事实的可贵性+表达感受+表达期望+身体接触。像孩子爱偷懒,很少整理房间,偶尔他整理了一次房间,我就会说:你把房间整理了呀!被子叠得很整齐,书桌也变干净了,整个房间看起来很清爽(陈述事实,让孩子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被表扬,他下次可以继续做下去)。真是个爱干净、爱劳动的好孩子(确认事实的可贵性,让他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产生自豪感)!妈妈真的为你高兴(表达感受,家长为孩子高兴,表明良好的行为和成绩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只是替孩子高兴)。我相信你以后会做得更好!(表达期望,暗示孩子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得继续努力。)说完了之后,我会摸摸他的头发或抱抱他(身体接触,据说身体的接触会比语言更让孩子明白家长的喜悦和肯定)。
  把目光盯在缺点的改进上
  健健妈:我认为适当的奖励是必须的。不过,在奖励的范围,我不大赞成以学习成绩为重点。否则可能会产生一个误区:为了奖励而学习。
  健健身上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不够自信,不敢到新的领域里去尝试。我就有意安排他参加一些比赛,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我明确告诉他参与是一种锻炼,过程就是收获,只要在比赛的过程中尽力了,名次不是重要的。而且只要参加了,我会许诺给他一些奖品。我的出发点是为了让他真切感受到我对他参与精神的一种鼓励和在意。至于以后获奖了,我倒基本上是以口头表扬为主。他沉浸在一种成功的感觉里,不太提及奖品。
  不过,上学期期末成绩出来以后,虽然成绩和以前差不多,我倒是主动问他要什么奖励。因为上学期,有一段时间他的学习状态不好,考试经常出现无谓的差错和漏题,有一次甚至忘了交卷。在我不断地“唠叨”下,期末考他终于摆脱了这种迷糊状态。我觉得应该给予一些奖励,同时强调了人总有起伏的时候,关键是能从困境中走出来。结果他要求的是玩电脑游戏的时间。
  奖励要投其所好
  努努妈:这真是个好话题,已经实行的妈妈可以总结经验,还没实行的妈妈可以借鉴经验。
  上学期我就开始用星星奖惩制度来纠正努努的不良习惯,但没坚持多久就放弃了,原因是孩子不感兴趣,我也很失望。这学期开始,我又重整旗鼓,投其所好,改用漂亮的贴贴纸作为奖励的标签,而且改为由他自己总结每天的表现,决定可以得到几个,应该扣掉几个,对于扣掉的,我们会一起分析原因以及想出明天不被扣掉的办法,而且所有奖励的贴贴纸都贴在卫生间的镜子上,每天晚上不用提醒,他自己刷牙时一看到,自然会想起该做总结了。呵呵。到目前为止,效果不错。
  我的经验是:投其所好,推陈出新,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的兴趣。
  物质奖励加说理教育
  CYN:女儿3周岁了,跟许多小孩一样,她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总是乐此不疲,对不喜欢的事物则不屑一顾。比如她不喜欢吃饭但喜欢吃糖,不喜欢洗澡但喜欢玩水,不喜欢认字但喜欢看动画片。这时,我就会在限制或倡导的同时,许诺以物质奖励并辅以认真严肃的说理。
  单纯的说理教育对一个3岁的小孩来说,很难一下子理解和接受,我一般都是先许诺以物质奖励,再耐心严肃地讲道理,我觉得这样既达到了眼前的目的,也做到了长远的教育,使孩子知道自己应该做一件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做一件可以得到奖励的事情。但注意的是,物质奖励必须是有益于孩子的,比如买一本孩子喜欢的故事书、一个向往已久的模型、参观一次展览、看一部电影、一次短途旅游等,而不能一味地许诺以好吃、好玩或高价的事物,否则会养成孩子不良的嗜好,无异于饮鸩止渴。而在说理教育孩子时,要耐心而认真,深入浅出,帮助提高孩子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06:12:13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现在不愿意读那些短故事,而是倾向于有故事情节的书,但是不愿意读,每次读书,都需要和他商量,讨价还价,然后才能读书,让孩子喜欢书真是很难呀,不过,现在讨价还价地时间越来越短了,我想这就是有进步吧。
   小一马上就要开始了,孩子需要养成固定的学习时间,我希望孩子能早点接受。
   汉语方面孩子只做到读故事,听评书,《古文观止》只是听了几篇,能读下来的寥寥无几,更不用说解释了。
   英语主要还是看动画片,读下来的英文绘本只有几本,需要加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11:29:48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已经上小学一年级,已度在学校度过半个月了,通过观察和老师交流,孩子几本能适应小学的生活了。不过家庭学习的节奏始终没用定下来,始终是跟着孩子的情趣走,没有任何时间观念,这让我很头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13:05:14 | 只看该作者
转自1122阅读:
1.识字:我是比较认同多识字,尽可能多的识字,如有可能应给孩子适当解字说文,使其了解中国字作为象形文字的演变发展、相互之间的派生关联,这对于孩子初识中国文字文化,深扎语文基础会有帮助,而这些是学校老师少有涉及的(通常只讲部首,避谈偏旁)。
2.解词:白话文中单字可以成词,但更多的是使用多字词组,小学生经常出现词组用字错误--别字,应该和孩子词义不解有极大关系。解词非常重要,但由于课程的缘故,小学新词短时间大量出现,可谓排山倒海,老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很多的讲解,往往只是追求进度。家庭辅导应该及时补上这一课,但凡学校要求的词组,无论AABB,ABAB...之类,尽可能讲解使孩子有所明白。当然更重要的是多读书,在句中、文中了解词义,熟悉用法。
3.阅读:在小学低段(一二年级),孩子们的阅读往往被赋予很大的责任,认为只要开始阅读,“大量”的阅读,语文的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我自己也曾一度这样认为。事实上,小学低年级孩子的阅读能够承担的十分有限---熟悉所学词语、了解字面含义、培养阅读兴趣,而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恐怕应该是更高年级要做的事情了。至于阅读与作文的关联,我自己感觉在这一阶段甚至更高年级应该是有限的,间接的。阅读应该是放松心情,长短结合,精粗搭配。
4.作文:我感觉应该是先质后文,孩子的心性决定文品的高下,生活的历练产生笔下的生动,行文的日积月累保证表意的舒畅通达。而我们往往忽视心性的培养,少有生活的体验,只注重知识的积累,潜心于技巧的培养,追求短期分数,可谓舍本逐末。
5.古文:只要学习汉语,古文就无法回避,印象中09年上海高考古文部分占了47分,而且还是《汉书》之类,其他地区也近似,很恐怖。古文是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点难点,而现在小学阶段往往只学习古诗词,到初中面对一堆堆的古文通常会有恐惧之感,说明上下衔接的不好,唐诗宋词作为初期铺垫的作用十分有限。无论是为了应试,还是修身,或许乐趣,古文应该早读,多读,多背。读古文《古文观止》是第一要典,再涉猎其他就看个人兴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3:48:18 | 只看该作者
转载:
让孩子学英语固然重要,但培养兴趣应该是首位的。如何培养孩子学英语的兴趣呢?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孩子3岁左右的时候尽量给孩子听英文歌谣,英语原版故事。这个阶段孩子主要是在玩耍的时候无意间听了很多东西。只要他在玩积木的时候或坐在那里玩东西你都可以给他放CD。这个阶段尽量不要让孩子看电视。让他炼出一副金耳朵。
  2、4-5岁的时候尽量给孩子听英语原版的故事,这里你可以选取外研社引进的美国原版的hello reader。我选取的这套配乐朗读,很好。我的孩子大 概在4岁半的时候可以把第三集里面的很多故事背诵出来,而这些故事大概需要7-10岁的孩子才能够读懂。当然她在那个时候只是锻炼了记忆力,意思现在才理解了。但是孩子的听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这个阶段还是尽量让孩子远离电视。
  3、6-7岁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看原版动画片,当然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看,看得时候尽量选取原版的原汁原味的碟片,例如:粉红猪小妹、建筑师巴布、查理和罗拉、小恐龙历险记等等。这几个是我首先推荐的,这几部发音纯正,具有教育意义,而且在网上就可以购买,给孩子播放的时候尽量放英语,孩子在英语环境中不知不觉学到了很多东西,当然 需要多次重复看,每次最多看40分钟到一小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22:15:1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上午和壮壮一起看了几本harcourt,壮壮很喜欢读,而且每本都能大声地读出来,孩子很有兴趣,读了半个小时,嗓子都哑了,还想读, 。在这里非常感谢坛里的丰富资源。
   今天下午壮壮学第一堂乒乓球课,学乒乓球只是为了掌握技巧。
   壮壮现在学得东西确实不少,但是壮壮从来都没说累,每天晚上我们需要学英文,汉语,练琴,下围棋,打乒乓。时间真得需要好好计划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0:40 , Processed in 0.082989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