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03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克妈妈:我陪女儿学英语,让孩子快乐自信地成为英语尖子 (连载分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 14:3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林克妈妈教孩子的方法真是让人喜出外望,我几乎每天追着她的博客看,很多观点震撼着我。总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该改变点什么,能够让可爱的孩子们学习英语更快乐,更有成效!


因此,把林克妈妈的博客文章分享过来,希望对大家有用。让孩子快乐,让家长轻松,在学习英语这条路上少走弯路,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二十多年前,我刚从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就被分配到浙江省一所重点中学担任高三毕业班的英语教学工作,被推到了应试教育的第一线。那年我19岁。
在中学教英语的八年里,我目睹了我的学生们,因为没有打好听说基础,英语学得很是艰辛,即便是考试成绩出色的学生,也大多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
离开中学后,我又教了几年大学英语,再次目睹了我的学生们,将大学生涯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用在了学英语上,但还是学不好英语,不但听不懂、说不出,甚至连写出来的句子也是错误百出。
中国学生学好英语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英语教育没有遵循应有的规律:在初学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听说基础,而把大量精力用在了背单词、学语法上。这就像一栋没有筑好地基的大楼,表面上一层一层在往上盖,最终也一定会是楼脆脆、楼歪歪。
这种陈旧、低效、摧残学生兴趣和发展潜力的应试教育让我感到厌倦,但却无能为力。
2007年,当读小二的女儿林克英语成绩不及格,并出现自卑、厌学等问题时,我开始陪女儿学英语。在这个过程中,我又一次目睹了小学生们,在家长和老师的逼迫下,沿用着过去那种以背单词、学语法为中心的错误方法苦学英语,在大量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中,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面对和女儿同龄、过早承担学业压力的孩子们,面对和我一样为孩子的学习焦虑万分的家长们,我决心要做点什么。女儿为我提供了研究少儿英语教育的契机,我想在女儿身上,探索一条有别于传统方法的少儿英语学习新途径。
女儿厌学英语,也曾让我一度感到“黔驴技穷”。但我没有强迫女儿学习,而是努力寻找方法,让她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我开始“投其所好”,尝试着自己编写教材,把女儿感兴趣的游戏和运动编写成学习材料。
女儿喜欢做脑筋急转弯题,那我就让她背英文脑筋急转弯;女儿喜欢和我挠痒痒、捉迷藏,那我就把和游戏相关的句子编成英文,一边玩一边学;女儿喜欢跳绳,那我就把和跳绳相关的句子编成英文,一边跳绳,一边说英语……
此外,我还把女儿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编成实用性很强的英文对话,使女儿在“学以致用”的语言实践中体会用英语表达的成就感,逐渐培养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渐渐地,英语对林克来说,不再是对字母顺序、语法规则的死记硬背,也不是面孔吓人的考试题目,而是她所喜欢游戏和运动,英文字母原来是神奇的魔法大师,英文句子原来具有神奇的魔力……。在潜移默化中,林克的英语学习,从以往被“逼”着学,变为积极主动地“求”学。
女儿在我的陪伴下,终于走出了英语学习的恐惧。虽然我付出了很多,但看到女儿学习英语时的那份快乐,看到出色的英语成绩给女儿带来的自信,看到女儿那张逐渐开朗的小脸,心中的那种喜悦和骄傲真是难以言表。
我希望把我教女儿学英语中的体会和家长们分享,希望我为女儿编写的教学材料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人反思现行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避免孩子们重蹈我们这代人所走过的老路。
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也曾经犯过一些错误,希望家长们能够从我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尊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和个性发展,避免发生在林克身上的心理问题在您的孩子身上重演。对于儿童来说,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是惟一的,不容许我们犯错误,因为我们犯不起错误。尤其是,如果因为家长的疏忽,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甚至使孩子产生心理问题,那么,影响将终其一生。这个代价,将会是非常沉重的。
我们的孩子可以不上耶鲁哈佛,可以不读北大清华,可以不成为“人上人”,但他们一定要自信和快乐,内心始终充满阳光,一定要成为快乐的普通人。
我希望看到孩子们那张纯洁的心灵白纸上涂满鲜艳的色彩,而不是暗淡的刻痕。
马丁•路德 •金有一篇著名的英文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这段演讲的录音我听过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我。他的梦想是美国的黑人能享有自由和平等。我的梦想没有那么高远,我只是用一个英语教育研究者的经验,以一个普通妈妈的心情,呼唤着孩子们自信的笑脸,期盼着孩子们能从英语学习中收获一份快乐和自信,期待让英语学习成为每一个孩子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这就是我的梦想,以此与各位深爱着孩子的妈妈们共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ovecheesecake + 1 + 2 15岁就读大学的妈妈,过然厉害。 谢谢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4:14:47 | 只看该作者

“小升初”催生拔苗助长

2009年9月,林克在进入小学五年级之后,我就经常接到林克班同学家长的电话:“林克妈妈,我女儿在课外报的小升初班,怎么要上被动语态和虚拟语气啊?!这不是大学的语法内容吗?”“林克妈妈,我儿子连主动语态、现在完成时都没整明白,小升初辅导班里却要讲被动语态的现在完成时,这是不是疯了?”……

    我连忙在网上输入“小升初语法”,进行关键词搜索,查询是否属实。情况完全像家长们所说的那样。是啊,这些原本应该出现在高考、甚至是大学英语考试里的题目,竟然会出现在小升初的试卷上!

    2010年3月,在林克的要求下,我给她报了一个“占坑班”(不上“占坑班”将意味着连市重点、区重点中学的考试资格都没有)。但林克只去上“占坑班”的语文课,英语课我没让她去上,而是让她把老师上课用的资料——“小升初英语复习要点”拿回来了。这份“复习要点”其实就是“语法要点”,数十页的纸上密密码码地写着数百条抽象、晦涩的语法规则,有的语法规则后面还有一些帮助记忆的“顺口溜”。而语法内容则包括了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被动语态(被动语态的现在完成时)、各种从句、倒装句、独立主格结构等语法规则,几乎囊括了英语中所有的语法现象。这虽然是一套小升初复习资料,无疑还是一分中考、高考,甚至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语法复习资料。

    拿着这份“小升初英语复习要点”,我的心里沉甸甸的。我真为孩子们感到痛心啊:要浪费多少时间,才能背完这上百条干巴巴的语法规则,背完之后,英语学习的兴趣早已被折磨得一干二净,而且,还将永远学不好英语。

   小升初不仅在内容的难度上,而且还在题量上考验着孩子们的极限。2010年下半年,林克曾先后参加过两所中学的小升初考试。这两所学校都是数、英、语一起考,英语考试时间均为30分钟。一所学校的考试题量为200道选择题,另一所学校的考试题量为5张A4纸,其中还有一篇作文。考200道选择题那次,林克和我说:妈妈,我只做了前面20道题,一看时间来不及了,后面的我全部选B,写完所有的B,时间刚刚够用。

    在小升初的指挥棒下,家长们真的无所适从。明知苦学语法掌握不了英语,又不得不让孩子死记大量的语法规则;一边抱怨“题海战术”把孩子造就成没有思想的做题工具,一边又在懊悔平时没有让孩子多做题,没有把自家的孩子也训练成做题工具。

    要应对小升初,考上理想的中学,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就不得不从一开始就走上我们过去那条已经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老路。我们知道,过去的那种以背单词、学语法、做练习为教学核心的传统英语教学法已经使两代人成为“聋哑”英语。不幸的是,到了视听工具高度发达、视听材料异常丰富的现在,我们所用的英语教学法甚至比传统还要传统。因为,过去的传统教学法在背单词、学语法、做练习题上至少还是循序渐进、适可而止的,而现在的传统教学却要求刚入门不久的小学生学习高难度语法,并把他们迅速地抛入“题海”之中。

    那么,这种比传统还要传统的教学法对孩子们的英语学习究竟有什么危害呢?

我们暂且把孩子学英语和人体生长发育做一番比较。从运动技能和营养需求来看,小学生的英语水平正好处于婴儿生长发育期。

    婴儿成长发育是有客观规律的。比如:先学走,后学跑;走多了以后,跑自然而然就会了。如果一定要违背这个规律,没学走,先学跑,一定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

    小学生学习英语,也是有客观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听、说、读、写”的先后顺序,就是先有语感,再有语法。“听说”掌握好了,“读写”就能水到渠成;有了深厚的语感,语法就会不约而至。

    如果一定要违反这个规律,那就等于犯了让婴儿“没学走,先学跑”的错误。

    我们再来看一看婴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大家知道,婴儿在不同成长期所需的营养不同,家长给婴儿买奶粉时,要根据年龄,挑选婴儿一段、二段等配方奶粉。

    英语学习也一样。语言能力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初学阶段就是要以培养兴趣、练好听说、建立语感为主要目的。如果不尊重这个客观规律,忽视对听说和语感的培养,而直接进行大量的语法讲练,就等同于让婴儿食用中老年奶粉,甚至是有毒奶粉。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在孩子们的英语学习上,确实是犯下了大错,这个错误就是:婴儿在还没有会走路的时候,就逼迫他们先学跑步,同时还要不停地喂他们劣质奶粉,甚至是有毒奶粉。这样的婴儿,怎么能健康成长呢?

    谁都知道,以这种方式喂养婴儿,婴儿是不可能健康成长的,甚至还有可能丢掉性命。同样,以这种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方式学语言,将会扼杀孩子未来英语学习的潜力,无异于拔苗助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6-13 14:21:09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7-2 11:25:07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有了,还想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5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9:49 , Processed in 0.123870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