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WINGO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岁齐,读经法。。。学琴摸索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1-5-20 13:57:50 | 只看该作者
从您第一次上课描述看,齐应该是害羞。
我的这边的钢琴课都是一对一上课的,钢琴课一对多怎么教啊?不是很浪费时间吗?
以前上的小提琴课是小班授课,感觉同样是浪费时间,一节课下来,老师指导自己孩子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原帖由 WINGOO 于 2011-5-20 12:33 发表
要不是现在齐中英经似乎让人觉得小子蛮进步,
我非得被他昨天上课的表现雷S。

老师,上音在读硕士,
齐不知道是害羞还是多动?
上课开始,就开始踢小凳子,踢了20分钟;
老师跟上次那个不同,教了1,2,3,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铃木老师好像都开集体课,当然,同时也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1-5-20 13:59:2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这个俺信命
原帖由 毛毛2006 于 2011-5-20 12:48 发表


这个虎妈对待小人的这一套太厉害了。
她的两个女儿确实钢琴弹得不错,不过有人也质疑了这个真得算成功嘛。当然和铃木法无关。
用什么方法都可以让孩子进入钢琴的神殿,也可以永远进不了~,
齐妈妈很执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1-5-20 13:59:59 | 只看该作者
訓練好耳朵的聽音能力是鈐木很重視,听CD,GROUP LESSON,父母的參與
我朋友會寫一個她的小小心得,她們只學了半年,會轉鈐木是因傳統的方式不適合她的小孩,現在她的小孩很享受彈琴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仔细做功课,争取也能快乐
fanguoyun + 2 + 2 弱弱地问,可以把她的心得贴到这里来吗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1-5-20 14:12:39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有關鈐木教學法的理論

(意念源自 <<當代四大音樂教學法>> 復文圖書出版)

鈐木主張才能音樂教育, 所謂才能, 並非只培育天才兒童, 而是指深藏每個孩子的內在潛能. 而這種潛能教育, 即如母語教育, 故有關鈐木音樂教育的哲學思想基礎, 可以形容為母語哲學 -- 根據學母語給我們的有關潛能開發的啟示.

1. 母語的學習不曾有失敗的例子: 語言這麼複雜卻每一個正常發展的兒童都會學會, 音樂也應該如此

2. 母語的學習是運用環境來教學的: 整個環境都是孩子的老師, 美好的音樂環境就具有美好的音樂才能的孩子. 所以學音樂不應在教室, 而是在家中

3. 母語的能力由不斷聽開始: 嬰兒也要聽一整年的說話, 才開始吐出第一個字, 學習經由不斷聽, 模仿和重複而得來的. 如果孩子從來沒有在學樂器前聽過那種音樂, 一開始就對著琴 (或其他樂器), 就有違了學習的規則.

4. 母語學習是孩子能力來決定進度的, 有些孩子未足歲可以說單字, 有些過一歲, 有些則差不多兩歲. 而音樂教育同樣不能由老師決定何時學懂什麼, 考什麼, 那會揠苗助長

5. 母語能力在快樂的環境下所培養出來的: 沒有爸媽教孩子說話時打罵孩子, 或過份要求他要說什麼, 不會因為不能說什麼而罵他, 而是講到新字而讚他. 所以學母語的過程是自然愉快的, 那為什麼要令學樂器會是痛苦的??

6. 母語是由小能力累積成大能力: 學語言也是由單音, 成詞, 成字組合, 再成句子, 音樂的成就也是如此.

那我們可以做什麼發掘孩子的音樂潛能呢 ? 試看看以下鈐木的主長是否值得參考.

1. 多播放cd給孩子聽, 讓美好的音樂成為生活一部份. 不要怕孩子聽不懂古典音樂這麼高深的東西, 語言也是這麼高深的東西, 但他就是從不斷聽中學會的.

2. 掌握孩子學習的兩大關鍵 -- 模仿與重複. 正如之前所述, 0-6歲的學習不怕重複的沉悶的. 老師不停重複演奏, 小孩模仿, 而不是看著譜學彈奏, 再經過重複的模仿, 模仿力和學習力便跟著進步.

3. 由聽覺來引導孩子學習 -- 學一首樂曲前, 先讓孩子聽熟曲子, 先用感官體驗, 再後認知和概念化.

4. 要求父母一同上課 -- 媽媽先學, 孩子看到媽媽奏出好音樂, 自然想去學.

5. 注意音色品質: 不管是拉奏, 吹奏或彈奏, 都應養成仔細聽聲音, 並進一步自我要求.

6. 提供高品質的學習教材:選出優質的樂曲, 民謠, 童謠, 名家作品等,為了提升孩子的品味.

7. 製造亙相觀摩的機會: 團體上課, 適當競爭, 讓小朋友聚首一堂, 共同上課等, 都可以令小朋友亙相觀摩.

8. 鼓勵背譜彈奏: 開始時可能有點難, 但習慣了卻會變得自然的一件事. 自小學習有這種習慣, 當曲子越來越難, 就會變得容易.背誦後才能專心彈奏出好音樂.

9. 充份掌握上課的時間及充實上課內容: 上課時間應包括視譜練, 技巧練習, 彈奏曲復習及預習. 上課不應是單是老師聽聽學生有沒有彈錯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1-5-20 14:22:04 | 只看该作者
學習鈴木教學法~我究竟怎樣學,學了甚麼,在教甚麼?
在這兒我想交代一下我在澳洲學鈴木教學法其實學了甚麼,又在那邊完成了甚麼作業才有能力教授鈴木,讓在學鈴木鋼琴的學生家長更加清楚我在做甚麼。(因為課堂上和傳統的學習方法有點不同,同樣是學音樂,但是學法有點不同)

首先,我們要上總共超過12小時的lecture,去了解鈴木教學法的理念,課後要再看參考書,寫一篇1000字關於鈴木教學理念的論文。

在那一年的學習中,我們每星期會到教授家裡學習兩小時。教授會逐一將教材上所有歌曲講解。講解的時候十分詳細,會細心將每首歌的學習重點,技巧重點,教的步驟,甚至是哪一個小節會容易出問題的地方也會講解。教授將多年的心血都傳授給我們,例如學生何時才應該雙手開始彈 Honey Bee 也會教我們。我每次都帶了錄音機將內容錄下然後做筆記,將重點記住。筆記也是功課的一部份,到最後也要交。

除了聽課之外,我們每一個老師在課堂的下半部份要輪流彈奏鈴木的曲目,要確保我們的技巧是正確無誤。雖然我們每一位上鈴木的老師的鋼琴技術已經有一定程度,但是我們還是要像學生一樣從基本學起,也是這樣,我可以改過以前的陃習。

課程的另一個部份就是要觀課。我覺得從觀課所學得是最多。觀課的要求很高。最少要有10 小時,我觀了超過四個老師,十次的課,其實是很多的。觀課之後還要交報告,將觀課的得著寫下。

課程到完結之前,我要到教授家裡作一次演奏,將鈴木Book 1-Book 4的Graduation pieces 彈奏作評估,教授會評審我彈奏的節奏,音色,樂感是否達到可以示範給學生的水平。

到獲得初級資格之前,我們還要Keep 教學日記,寫教案,錄影。

鈴木教學是十分嚴謹的,不能隨便去購買一本鈴木教材教學生就自稱為用鈴木教學法。希望鈴木家長們現在會對我的背景和學習經歷更了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他们的教案啊,日志啊都写哪里了啊。。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1-5-20 14:24:18 | 只看该作者
Suzuki's teaching philosophy~Listening. Listen, listen and listen!
和讀經方法一樣..哈

問大家一個問題,繪畫是一項視覺的藝術;那音樂是一項甚麼類型的藝術?

沒有人不知道,音樂是一項聽覺的藝術。

問題就在這兒了。有沒有發覺我們把很多時間放在閱譜,讀拍子和手型訓練上,就好像只是教學生操作一件樂器,而忽略了教音樂的最重要一點~就是音樂自己本身!

學習語言要學得好,首先就是要多聽純正的語音。既然語言尚且如此,學習音樂豈何不聆聽呢?

每一個學習鈴木鋼琴的學生都有一隻CD,這隻CD收錄了他們所要學習的曲目。學生未學習怎樣彈奏以先已經將這些樂曲的旋律記熟,孩子對這些樂曲已有概念。於是學習彈琴的目的是要學怎樣用自己的手指去再創造這些音樂。

鈴木鎮一要求學生經常地聽CD,或者是一些好的音樂,因為每一次學生聽進去的,不單只是旋律,還有旋律的高低起伏,節奏的變化,情感,強弱等,所以他們慢慢會吸收了這些音樂的表達,到後來,他們可以建立自己的情感表達系統,這些都是發是內心,而不是老師強加上去的。

鈴木鎮一相信,音樂感就是這樣培育的,所以他相信人人都有學習音樂的能力,而這樣聆聽去配合器樂教學,學生的學習才不會忘了最終的目的~聲音的藝術。我希望自己是一個音樂老師,而不是一個教操作鋼琴的老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是的,听很重要,还在功课ing。。。。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1-5-20 14:29:05 | 只看该作者
在澳洲學習鋼琴教學法一年,影響我最深的不是俢讀大學碩士的課程,而是於大學畢業後參加的鈴木鋼琴課程。我發覺,學習鋼琴是一項很靠示範的學科,太過理論性對我們沒有甚麼幫助,但是自從我上了鈴木鋼琴課程,從資深的猶太裔鋼琴教師身上學會怎樣使學習鋼琴變得有趣味。那時我們差不多每星期都會去她的家中學習,一班大約有八至九位鈴木教師。課堂中老師會將鈴木鋼琴系列的樂曲逐一分析,並親自示範教法。從分析和示範一首首樂曲之中,我們慢慢掌握了教學的方法。我覺得自己有機會成為一份子很幸運,因為在香港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觸這一類的教學法。

她叫Nehama。 在她的鋼琴Studio 裡,你不難發現她有多不勝數的顏色筆和小道具,她很會善用小道具去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當你放在琴鍵上的手又扁又平的時候,她會拿出一個單車的氣泵,為你的手泵泵氣!又會用比賽的模式去引導小朋友去重覆彈奏正確的樂句。我那隻會吃扁平手指的怪獸布偶也是從中偷師的!

最近,我卻發明了一項我認為很得小朋友受落的一套方法,就是音樂停止魔法。

你看,聽上去就覺得很有趣,是嗎?其實,初學鋼琴的時候,左右手需要慢慢學習協調,有時音樂會變得不流暢,但是人總是心急的,只會不停地重覆錯處,而不是糾正錯誤,又或者,老師有時會略過這些不流暢的地方,容許小朋友由一開始就彈不流暢,每一首所學的歌曲都是只有七成彈得對。難怪當他們要上台表演時,總不能好流暢地彈好一首歌。因為他們慣了彈錯。

我們的教法就是要小朋友學會一首歌都學得全面,完整,不會有錯。方法其實只得一個,就是正確的方法和不斷練習。最難的地方是如何令小朋友不會厭惡,還要愛上練習。

於是,音樂魔法就出現了!我要小朋友處理一些較複雜的樂句的時候,不容許他們因為技巧複雜而使樂句停頓。她的困難就是雙手和腦子於短時間內未能消化樂句和轉位。於是,我索性讓他們停下來。我會跟他們說,現在我們用音樂魔法,當彈到要轉位的地方時,讓時間停頓。然後他們要思考下一個手位的位置。清楚之後,解除魔法,讓音樂繼續。之後,我會跟他們說,用魔法的數量慢慢降低,直至不需要停止魔法都可以流暢地彈好樂曲。她真的做到!

其實這只是一個很普通的練習竅門,但是經過我包裝後,就變得很好玩。音樂停止魔法比其他玩具還要有趣,就是這樣我的學生一邊使用魔法,一邊享受她不斷練習之後的成果!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也可以用在读经纠错上呃。。。谢谢:)——
olive448 + 2 + 2 谢谢tracylin2002hk,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1-5-20 14:37:07 | 只看该作者
在澳洲每一次觀老師教琴時,都會被啟發.我不會忘記她們的教學.

今次我想分享的是,就是第二課鋼琴課,我們便已可以教學生不同的調性.

調性在學習古典音樂中的重要性無可致疑,但是我們的觀念覺得,這是很難的槳理,要學生有理解能力才明白,所以往往很遲才開始教不同的調性.

今次有趣的體験,打破了一些傳統觀念,令課堂變得很有意思.

事緣,四歲半的學生初初學鋼琴,我教他彈 Mary Had  a Little Lamb.(這是一首引子,讓學生覺得頭一課己經有歌仔彈,而不是叮叮噹噹中央c就算)通常我會教學生先彈黑鍵,因為它們容易辨忍.

學生很快己跟到了頭兩句,他急不及待地重複地彈奏,顯然很興奮,還很想立即學好全首歌,但我認他有可能會混淆,並覺得讓他下一堂學會讓他更期待,所以決定下次再教.(就好似大人追劇的心理^^)

想著完成今課之際,學生自己好奇地在白色鍵F音地試彈旋律.於是我趁機叫他自己找找看,看看那些音符可以變成 Mary Had a Little Lamb 的旋律,結果,小男孩就算不懂甚麼叫調性,便已懂得在F position可以彈到Mary Had a Little Lamb,但是在 A position就不對勁了。

音樂課其實是可以很有創意的。:)

我覺得鈴木教學法其中一個跟傳統教學法的分別是鈴木強調每一個課堂只教一個學習重點.

老師要留意學生的進程,從他認識的領域小心翼翼地帶領他到更進深的學習領域.

作為曾於香港受教育的我,也試過填鴨式學習方法.總然之,於課堂的時間內把最多的知識盡塞學生.務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最多的東西.

如果學生是跟傳統教程學習,或者是要趕考試的話,就算多唔願意我也要迫學生.(萬分無奈~)但是我還是盡量將重點帶出.

在這樣急促的學習模式學習,有時他們未必真的吸收得好.

鈴木的理念就不一樣了.他強調學習音樂和學習語言一様,要按步就班,先學單字,才學詞語,學好詞語,才學短句,學好短句,才學句子,每一個步驟都很清晰.父母教導一歲的孩子不可能同一時間教懂他讀字又認字.甚至又要寫字造句,對於小朋友來説,這是太多了.這就顯出初學的幼兒要又看譜又彈琴的不足,就是在一開始學生便要應付解碼(閲譜)和動作的學習,其實是不容易應付的.

在實綫方面,鈴木的學生在一開始只學一個重點,如正確地用微曲的手指彈音.我們不會迫他立即學會一首歌.當他做到後,才再加多一個重點,如兩隻手指正確地操作.這樣學習的話,以後也不用勞氣地提他曲手指.

既然技巧的學習已經這麼豐富,所以學鈴木的學生都先學好技巧,才看譜,就像小孩先學好發音,才學認字一様.

如果每次的學習圍繞一個重點的話,學習目標會變得更淸晰,質量會更好.相反,若每次都太多重點,學習便不能聚焦.

所以,換句話說,這是重質而不重量的學習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谢不足以表达啦!亲一口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1-5-20 14:46:12 | 只看该作者
耐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ExMjA2NjQ=.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E4MjUzOTI=.html
钢琴家韦丹文谈国内盲目练琴的现状
简介:陈达早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李其芳教授习琴,1987年赴日“铃木才能教育研究院”学习铃木教学法,并任东京索菲亚音乐学校钢琴老师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xly2004 + 2 + 2 太谢谢您了,转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1-5-20 14:52:1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铃木教学法教育协会www.suzukimethod.org.cn
铃木音乐教学法对钢琴教学的启示
    20世纪中叶,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创造了“铃木音乐教学法”。笔者通过对铃木音乐教学法的学习,认为要提高钢琴教学水平,就必须从以下几点做起,这样才能教学相长。
  首先,鼓励学习的热情,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动力的源泉,在钢琴教学中,老师如果对学生提出太多的要求,可能会使学生感到要达到老师的标准很难,从而产生心理障碍,变得缺乏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明确的目标,让他们能为这个小目标的实现而付出努力,当最终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候,会使他们获得一种成就感,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信心。
  其次,培养倾听的习惯,建立良好的乐感。铃木教学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强调学生多听,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觉。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声音的概念,要有丰富的声音想象力,只有声音质地的改变才能真正体现出音乐内容的变化。每次上课,教师要给学生放一些视听资料,在视听有关资料的同时引导学生努力听自己的演奏。除了相互细听和彼此评价外,还要让学生把自己的弹奏进行录音,然后同音像资料上的演奏做对比,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在欣赏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技术要领上的启发,同时丰富了音乐的想象力,对声音的辨识度有所提高以及对音像所包含的不同的色彩有了听觉的感知,更增强了对音乐作品的表现能力。
  再次,持之以恒的精神,科学的练习方法。铃木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学习者进行大量坚持不懈的、反复的练习。在钢琴学习中,练琴就是学生提高和进步的过程,这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练习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培养形成良好的练琴习惯。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尝试的:第一是精确地读谱。只有正确地读谱,才能为良好的弹奏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节省“有限”的时间。第二是有效地练习方法。铃木教学法要求学习者要进行反复大量的练习。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学生在经过反复练习后,乐曲还是练不熟,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是因为学生只是在盲目地追求遍数积累,这样的练习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也不能达到练习的效果。倘若要真正达到相应效果,首先是在准确读谱的前提下,先分手、再双手然后把乐曲分段进行反复多次的慢速练习。对于复调音乐作品,仅仅分手练习还不够,还要进行分声部练习,要针对自己弹奏过程中最棘手的地方、最容易停顿的地方有目的地加强训练。其次,在练习时,一定要先慢速练习,再快速练习,这样循序渐进反复练习。慢练是音乐快速弹奏的基础,只有在慢速练习的过程中,我们才可以集中注意力做到一方面细致准确地读谱,另一方面耐心体会弹奏的技术动作。最后,在弹奏乐曲时,通过看谱和背谱这样反复练习,达到完美表现音乐的目的。坚持按照这种科学的方法练琴,持之以恒,让它成为良好的练琴习惯,同时也培养学习者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吃苦耐劳、不畏困难的精神。
  铃木的教学理念并不是培养专门的钢琴演奏人才,而是在教学生如何使用钢琴这门乐器表达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其音乐素养,健全其人格品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这个我联系过,他们只在丽水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0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47 , Processed in 0.174008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