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pasca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点看台] 县市小学生们学英语

[复制链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20:46:52 | 只看该作者
Pascal学习简况:
   1、新概念青少年4A unit 15   
   2、典范7完成。

  典范7的词汇不少,复习一遍,再学8。 NCE1听写1.3  课,争取每天听写一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10:58:36 | 只看该作者
Pascal学习简况:
   1、新概念青少年4A unit 17   
   2、典范7复习到第8本。

  达尔的自由阅读。
  水浒完成,开始三国演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18:52:21 | 只看该作者
Pascal学习简况:
   1、新概念青少年4A unit 19   
   2、典范7复习到第15本。
  听写nce1 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发表于 2013-6-12 21:09:33 | 只看该作者
坚持的真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1:32:20 | 只看该作者
Pascal学习简况:
   1、轻松英语中四下完成;
   2、开始典范8。

  走遍美国看完,有空对照剧本精学。
  学校的僵化教育对pascal影响好大,必须引导看一点关于社会的博客,对冲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发表于 2013-6-15 11:06:2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也是小县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发表于 2013-6-15 11:07:4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也要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发表于 2013-6-16 07:58: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留着慢慢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楼主| 发表于 2013-6-16 19:40:02 | 只看该作者
Pascal学习简况:
   1、新概念青少年4A unit 21。
   2、典范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17:15:08 | 只看该作者
良良妈妈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其实也是双语养育中最焦点的疑虑:我说的不地道怎么办?
其实对这个问题,肯定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也就造成了每个家长对双语养育会有不同的态度。我想实行双语养育,或者至少对双语养育感兴趣的家长,大概都读过Rubie爸爸的《宝贝比我强》,其实那本书里面就Chinglish这个问题做了非常好的分析,很令人信服地诠释了他的观点。
我个人信奉的观点是,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产生思想的交流是最终目的。而英文做为被世界上大多数人认可的公用交流语言,其实就是为了尽量多的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人之间能够沟通而已。老美说的当然是很美国化的英文,但是和英国人澳洲人说的还不同;欧洲人大多数都把英文做为第一外语,基本都是很小开始学,听说读写交流都和母语一样流利,但是每个国家的人都会受母语影响有自己的口音或者独特的用法,但是没有成为交流的阻碍;印度人几乎把英文当成母语来用,但是他们的口音比中国人的还难懂,语法也很多不合主流,但是印度人去美国没有一点交流障碍。我的一个朋友说最佩服印度的出租车司机,不超过一百个单词,基本没有语法,就和人聊天聊得火热,一路上嘴从来没闲过。这些都不是老美说的英文,但是就像现在的平等观念更需要深入一样,语言也没有个高低贵贱之分,有了交流,不一定美国的英语就是最好的。
更何况,语言的流动也不是单向的。在我们刻苦学习地道美国英语的同时,中国式的Chinglish也在悄悄影响主流美语:据说Let me give you some color see see已经在纽约黑人中广泛流传,正式成为美语俗语用法了。其实Chinglish大多数外国人都会明白,只不过你不能用它来冒充native speaker罢了。
说到这里,就涉及到学英文的目的问题了。让孩子学英文,是想让孩子能尽早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呢?还是能看懂原版的电影,读原版书来扩大孩子视野呢?还是为了让孩子有一口标准的美语,被人当成美国人呢?如果真的是后者,也不妨想想,自己不给孩子说不地道的英文,难道孩子就能学到地道的吗?
起码在现在的中国,大多数孩子还是在学校里学英文。学校的英文老师有多少说的是地道的英文呢?大多数不过是照本宣科地念课文罢了。而课文的内容又有多少孩子能用在交流上?我侄女从幼儿园就开始上英文课,初三就开始学公共英语大学的课程了。而且她们公共英语的班里面,她还是最大的,小的才上小学,但是课文的内容是“how to be a supportive spouse”等等,孩子学得一头雾水,老师也不知道从何讲起。最后就是背了一堆单词完事。学到现在,我的侄女生活中还说不出几句话,而且没有一句话语音不错,语法不错的。这就是在学校向老师学的结果。在另外一个帖子里面我提到,我女儿幼儿园的英文老师是剑桥英语的老师,还是满口“微塞弟”,难道指望孩子在学校学出标准的英文吗?
当然随着外教越来越普及也便宜,现在很多孩子上外教班,但是每周一个小时的外教,即使孩子学了两句英文,如果回家不用,做为交流方式其实是没起作用的。更何况练琴的孩子每天都要练,学语言的没有了重复更是忘得比记得快。如果有个老美整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当然是好,但是即使有个外籍老师每天跟着,孩子都未必能够有很多输入。我的一个朋友就是在一个幼儿园做全天的外教(不是每天一小时课的那种),但是一年下来她坚决辞职了,因为那里的家长对孩子语言目标期望值太高,对外教压力太大。这都是做家长不切实际的天真想法,认为教给一个外教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对于一个20个孩子的班,老师和孩子的语言交流,比起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来说,要少的太多了。
所以我坚信,能启动孩子学英文最有效最自然的方式,就是来自和家长的交谈。那么孩子从家长这里学到“不地道”的英文,是不是就是完全无用呢?对此的回答,还是要去看Rubie爸爸的书。他从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了孩子自我修复能力强,完全能够从标准的音像资料以及与native speakers之间的交流中修正自己错误的观点。这点我没有经验,但是完全能够理解他的意思。不要说孩子,即使成人,在有了英文基础之后,给一个英文环境,就能学会很多地道的语言用法,并且很快改变原来的口音。但是,有些母语中缺乏的东西,如果在孩子语言敏感期没有给孩子输入,将来就是永远的缺憾了。非常典型的例子:中文为母语的人犯的频率最高的口语错误是“she,he”混淆。因为中文口语没有区别。我自己也不能幸免。我能做到口音在电话里被人听不出是中国人,但是一到说“she,he”就露馅了。要非常紧绷着弦才能避免错误。这都是因为小时候开始晚的缘故。其实,如果犯这些初级错误,再有一口标准语音,说一口地道的俚语,也还是一个外国人,又有何异呢?
最后,我想版主之所以起这个帖子,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在教孩子的过程中把英文说得越地道越好。在双语养育中,有胜于无,多胜于少,优胜于劣。这也是大家在这里交流,希望能在家长这一环节尽量拿给孩子最好最地道的东西。如果良良妈妈认为大家讲的不够地道,那就指出来,提供一个地道的说法就是了。我想现在原版资料这么丰富,老美满街走,掉个石头能砸着几个的年代,说几句地道的英文也不该是太难的事情了。
-------------摘自 与宝宝对话----情景英语 蛤蟆妈妈

  一直想多父子多开口说,借着上面的宝贴去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59 , Processed in 0.146884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