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转帖】《大嘴巴小嘴巴》后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5 08:5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公司论坛上有一个好玩儿的人,在坛子里断断续续写了不少有关她女儿的文章,我挺爱看,最近她居然把这些文章结集出版了,下面是她写的后记,也挺有意思,转来给大家瞧瞧,然后忽然想,什么时候我也把多多的日记结集出版,就印一百本,送给关心她的人,也是给她的成人礼物——这真是个有创意的好主意!补充的话:    书稿收拾好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惶惑,其实这本书对丫丫来说,应该是一个特别好的礼物,起码是文图并茂,是一本好玩的童年写真。有时候,我会跳得远一点看待这个事,所有的小朋友都有权力得到这么有意思的礼物,特别是那些好孩子,他们更应该,可惜我是丫丫一个人的妈妈。一点不夸张,我心生愧疚,有点利于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感觉。    用通俗的话说,丫丫不是好学生,我甚至想用“家有差生”做这篇后记的题目,想到因为整本书是从出生写到现在,不能太突出她短暂的刚刚开始的求学生涯,才做罢。    是如假包换的差生,上课捣乱,被老师留堂,今天丢书包,明天丢作业本,铅笔橡皮更别提了,上课铃响了不知道回教室,不停地被换座位,换到哪闹到哪儿,坐在后面的时候扒着前面的同学说话,被安置到第一排更要命,回头连比划带说的,全班同学看她了。所有的老师见了我说的是一样的话,她怎么一分钟也停不下来啊。丫丫同志入学两个月来,考试语文得过不及格,英文得过63分,全班一半以上的同学戴上了红领巾,没有她。最新的打击是她最爱的跆拳道考级没通过,因为不专心,对拆忘了招。要命的是这些糟糕事情完全不能对她造成打击,她总是说,还有不如我的呢,她也知道攀比,永远往下攀比,不往上攀比。我对丫丫的老师充满了同情和愧疚,我是她妈妈摊上了没法子,人家老师一个班上有六十个孩子,有个丫丫,等于多好几个孩子还不止,多不容易啊。我见到老师,除了道歉,就是表达惟一的请求,请老师在她胡闹的时候点她的名字,把她的魂叫回来,要挽救不要放弃,我知道在中国的教育体制里,最终这样的差生是要被放弃的,但是不要这么早。    我现在的生活看似很健康,全是被丫丫逼的。天天傍晚急三火四地赶回家,辅导问题儿童学文化,然后胸闷气短地爬个莲花山,气短不是因为山高路险,是辅导得太费劲了,得散散胸中的闷气。俺不是园丁的料不假,丫丫也绝不是学习的料,很多朋友安慰我,说聪明的孩子小时候学习不好,她没入门,入门就厉害了,反正安慰人不上税,我的女儿聪明不聪明我自己知道,我知道我再这么教下去,不得心脏病,也得得高血压。很多人都跟我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也很想夸她,但是你得让我有地方下嘴啊。   我有点宿命。我从小到大,最得意的境界是四量拨千斤,没大聪明有点小聪明,不算用功,平常玩来玩去的,书翻吧翻吧就记住了,一路混着也没比别人分数低,哪一步也没拉下。工作上也是,不是最努力的,但是该要劲的时候,不算软蛋就行了。现在我这点小得意全砸在丫丫手上了,我认为是命运轮转,不能老是我得到捷径,我付出的时候到了。我和丫丫一起花很多的时间学习,取得很小的进展,整个低分低能。我左想右想,可能是我教育的方法不对,事倍功半了,可能是她的遗传有问题,智力条件不好,可能是像善意的朋友们说的,她还没有开窍,要有耐心,也可能她真的就不是能走学而优则仕有中国特色成才道路的人。我有时候想,这个孩子不生在外国也应该生在农村,生在这两个地方人共同特点就是不会被逼着读书。我看过一个日本孩子的问卷调查,关于职业,很多日本孩子选发型师、棒球手、服装设计师……什么都有,不像我们的孩子,不是科学家就是ceo,个个的理想都很正点,本来人就多,理想又这么集中,那样的独木桥上被挤下来的就是千万个丫丫啊。    好在呢,我是天秤座,我这个人有两个优点,一是认命,一是悲极生乐。我在别人眼中快要崩溃了的节骨眼上,总是能找到新的平衡点。这次我平衡自己的方法是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儿童。我确认丫丫就是上帝给我设的一道磨难。她从出生到现在,步步都比别人艰难,对别的孩子来说不算是什么事的成长历程,对我和她来说都是一道道需要艰难跨越的坎,从出生第一夜的通宵嘹亮啼哭,到长达三个月的夜哭郎;从母乳过渡牛乳时严重的异性蛋白过敏,到从学走路时的脑瘫误诊;从带她出去吃饭时能把鞋扔到桌子上,或者钻到餐台底下把桌子拱起来,到现在可以平安无事地吃完一顿饭,除了桌上桌下还会掉一堆饭粒;从为了纠正她攻击别人、当众撒泼的顽疾,我揍她屁股揍得手掌淤紫一片(她屁股没事),到因为她过分偏食(长期只吃西红柿炒鸡蛋里的鸡蛋一道菜),陪着她饿饭,一直饿到她表示再也不挑食了,到现在苦难的求学生涯……每一步都让我焦头烂额,但是总算在逐步跨越,就算比别人难,她还是在日趋正常,正常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如果你是丫丫的妈妈,你就知道什么风格、什么自由、什么个性都是没用的劳什子,中庸之道是一个多么令人心安的境界。    除了我有优点,丫丫也有优点,就是乐观。她不管怎么样的打击当头,转脸就笑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她的笑声灿烂极了,是那种没有任何阴影的天线宝宝的咯咯咯的笑声,从她婴儿期到现在几乎没有改变,谁听了都会被感染,尽管几分钟前,她还在挨骂或者挨揍,她永远会把最甜蜜的笑脸留给妈妈,时时刻刻。今天她还跟我说,妈妈,我想当白云,飘来飘去,去他的学习,如果非读书不可的时候,就吞一口棉花糖做的书。这幕情景,她从四岁就开始描绘,那个美丽世界被她构筑得日益美好,今天她再次被想象给陶醉得五迷三道,连亲了我三口。这种时候,我又否定了自己对她智商的怀疑和气愤,想想那么多难关都过了,只要我坚持,读书教化这道坎应该也能走过去吧。    我刚刚写了篇大熊猫爸爸潘文石教授的采访,很受启发。    潘教授说大熊猫生活在海拔3000米的山上,雪线以上,自然条件残酷,它们以竹子为食物,每天不停地吃竹子,吃几十斤才吸收到一点点能量,它不是不想吃肉,是吃不到,大熊猫没有攻击性,很多比它们强大和完善的动物都消亡了,但是大熊猫留存下来了,可敬吧。熊猫的幼仔出生只有一个半鸡蛋那么重,相当于人类四个月的胚胎,按理说也是生存能力弱的体现,但是就是大熊猫就是在一系列的不完善中走过了110万年的历史。生命其实是一种偶然机会,世界上的物种,100个里面就有99个消亡了,大熊猫存留下来。这说明什么,说明生命的延续其实真的不需要十分完美,十分精巧,只要勉强能维持就可以了,大熊猫就是告诉我们了这个道理。潘教授还说,你看大熊猫终身保持稚态,不像人类和其他动物,老了会变萎缩衰败丑陋不堪,熊猫从出生到终老,都快快乐乐的样子,像个孩子。潘教授是大熊猫的爸爸,我是丫丫的妈妈,我们都偏爱自己的孩子。我觉得丫丫身上那些不完善的东西挺像大熊猫的,除了体型和性格。因为有几次我苦口婆心地让她上课要听讲,不要玩,更不要影响其他同学的时候,她可怜巴巴地点头,然后说,妈妈,我自己管不了我自己。她说的是真话,实际上丫丫多动症的倾向很明显,多动症是种病,我也没找到什么切实有效的解决借鉴法子,除了爱她,陪着她,快乐着她的快乐。    上帝保佑不完善不精确的生命,给他们机会。    我爬山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1:50 , Processed in 0.07349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