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458|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枫叶知秋读经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5 16:3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家秋秋每天都会利用坐车时间进行读经诵读。目前已背了《三字经》一大半,《弟子规》泛读,没有背诵,小学必背古诗已背诵47首。以前都是比较枯燥的理解记忆,我相信在这里通过向大家学习,也让孩子快乐的诵读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09:32:44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学经记录

本周利用周末放了陈琴朗诵的《小儿垂钓》、《江南春》、《望洞庭》、《乐游原》,孩子和老公听了这种读古诗方法,都很吃惊,毕竟我们都是第一次接触,有点好奇。还好,这些诗都已熟背在心,跟着节奏,儿子马上也装模作样的唱起来了。这周新学了王安石的名作《元日》、《泊船瓜洲》,因为两首诗都是写有关王安石变法革新,顺便给儿子讲了下当时的历史现状,孩子很感兴趣,几分钟两首诗都会背诵了,随后他还模仿陈琴的唱法唱了一通,不亦乐乎。遗憾的是目前为止我还没时间研究陈琴读诗的韵律,看来要加紧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ydabendan + 2 + 2 请问一下孩子多大呀,很棒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3-25 10:05:59 | 只看该作者

苏轼诗作欣赏背诵

本周继续学了了王安石晚年退出官场在江宁中山居住,在朋友湖阴先生杨毅家的墙壁上写的一首诗《书胡阴先生壁》,这首诗随写的很美,但读起来倒不是很上口,孩子背诵比平常任何一首用时较长。用了两天早上的各十分钟搞定。周三开始学习苏轼的诗作。首先还是给孩子讲解了苏轼的生平,孩子对苏轼的号东坡居士和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以及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三苏”很感兴趣,针对孩子的兴趣,正好进行了深入讲解。随后诵读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读起来朗朗上口,两遍就可以背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10:11:56 | 只看该作者

继续苏轼诗作欣赏背诵

继续学习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孩子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超喜欢。因为喜欢也就很快记住整首诗了。第二天继续学习了《惠崇春江晓景》,因这首诗是苏轼为朋友北宋的一个和尚惠崇写的题画诗,图画精美,诗作上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所以孩子朗读三遍也会背诵了。隔日先复习了前面这两首,然后继续学了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是作者游玩庐山后的总结,我也趁机给孩子讲了一下我游庐山后的感想,通过讲解,也同样增强了记忆。孩子说怎么白云山没有这种感觉的呢?通过我的解释,孩子说看来还是千姿百态的庐山美哦。同样在预定时间10分钟内背诵搞定。顺便简单讲解了一下南宋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的生平简介,明日继续学习李清照诗作,孩子和我都很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11:24:50 | 只看该作者

王老师读经的演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15:17:44 | 只看该作者

朝代顺序表

今天和儿子背诗时,儿子专门询问了朝代的顺序,为了更好的和儿子共同学习,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jssyccll + 1 + 1 我很赞同。也在和儿子一起学诗,但没有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09:48:29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学经记录

本周先复习了以前背诵的三字经前面部分。“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首孝悌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欲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唐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继续学习了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名诗《夏日绝句》,孩子对这首诗表达的鲜明的人生准则,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死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赞叹不己。诗中写到项羽这个大英雄,孩子又滔滔不绝地讲项羽的英雄事迹。故因为喜爱,孩子也是很快理解了诗意,很快就完整背诵了。紧接着第二天学习陆游的诗,在学习之前,还是先给孩子讲了一下陆游的简介,对当时的历史(金人占领中原)简单进行了概述。而后理解记忆《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首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0:04:48 | 只看该作者

自己鼓励自己,坚持啊,加油啊!

要坚持,自己鼓励自己,如今小学必背古诗快背完了,三字经也差不多了,现在该准备下一步学经的书籍了,《论语》、《庄子》、《弟子规》这些书我要先提前给自己补补课,这样才能带好孩子怎么学。当然,学习新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还不能忘记对已学过知识的复习。加油,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racylin2002hk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5: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南宋四大家之一---范成大诗作

范成大早年考取进士,在朝廷为官多年,后因与皇帝意见不合而罢官。他在1186年写了组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12首,共60首。学习他写的夏日中两首,四时田园杂兴之一、之二。都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勤劳的赞美。第一首“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比较押韵,又因为写了小孩也学着种瓜,符合孩子的心理,较短时间就理解背诵。第二首“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晴蜓蛱蝶飞。相对朗读起来较拗口,但意思还是挺好理解,背诵所花时间稍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0:07: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南宋四大家之一---杨万里诗作

杨万里诗作《小池》,孩子一年级课文已学,但对树阴照水爱晴柔,意思还不够理解,所以又讲解了一下。然后让孩子完整背诵了一遍。紧接着,让孩子回忆了我们曾学过的写西湖美景的诗,孩子马上说出了苏轼写的两首写西湖美景的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饮湖上初晴后雨》。看来孩子记忆力不错,回答的很棒。所以继而引出杨万里写的赞美西湖美景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简单讲解了西湖南面有个净慈寺,西湖北面有个灵隐寺。然后讲解了诗意,效果也不错,在预定时间内也完成了记忆。而后复习了杜甫的《春夜喜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racylin2002hk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3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00 , Processed in 0.19653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