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杨阳IL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咨询求助] 请教怎么学?论语买哪本教材好?6周岁了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7:32:25 | 只看该作者
27日乡党第十5遍,(总20遍)
       先进第十一5遍,(总5遍),想这样前后交叉,不至于读新课那天10遍太辛苦,因为新课这5遍没要求他指读,他也没什么感觉。
吃饭前又读了一遍千字文,基本已经忘了,差不多都是跟读的,14分钟

28日乡党第十5遍,(总25遍)
       先进第十一5遍,(总10遍),今天要求十一也指读了,小子意见可大了,但告诉他这个没得选择,他也就作罢了,只是读得比较慢,好在今天早上起得早开始得早,8点就开始了,乡党第十5遍念完还不到1个小时,先进第十一 这个5遍念完好象有11点半了 。不过中间我们二个也都常常分神干点别的,连续几个小时我自己也坐不住

还有个问题是杨阳指读时总是不好好坐着,东倒西歪的,或时蹲时站时趴,一个手指字,一个手要玩个什么东西,时不时的找不到指到哪儿了。今天告诉他,如果不是二个手扶好书指读,读不出来的地方我就不告诉他,还有就是手不指牢字,我是不会告诉他下面应该读什么的,让他自己找出来刚刚读到哪儿了,找不到就往上记得的地方开始重读,他总是愤愤的瞪我,为这个事总与我闹,哎,是不是要求太高了?太严了?最主要是担心下半年小学生活会不会象现在这样有口无心地在那儿读书被老师骂,被妈妈骂总比被老师骂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8:16:19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来引用一下,好象每次都不成功
转自春花姐给oye妈妈的回复:


只要这样有口无心地读下去(这个意思就是让孩子随便读,只要张开口看着书读就行),记忆力还会越来越强。这里的玄机在于遍数多、量大,不在于是不是认真地读了几遍,如果没有大量,认真呀、专心呀这些都是没有用的或者说是用处很小的,当然,认真、专心也不是错,只是不要在这上面太下功夫了,这是不必管的部分,或者说是不必管太严的部份,有也可没有也可,而张口看着书读是必管的部分,至于孩子读错了呢,您就提醒,想不起来了呢,您也提醒,不管多少遍地提醒,都不要发火、不要着急,这样做就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8:21:58 | 只看该作者
再读昀妈的贴子又找到我要的答案了,真是个用心的妈妈,我是看过就忘,怪不得要一遍一遍的多看多学习呀

春花姐的回复:


直接告诉他,不必较劲,或者说:我相信宝宝自己能找着,试试找找,找不着妈妈再告诉你。这样不过就是费点时间而已,不必心急火撩的,反正就是以正面的引导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8:52:51 | 只看该作者
经典的东西我要转来多看

春花姐:

不要这么悲伤了,一周两遍也是了不起的量了,只要坚持,会越来越快的,您就沉下心来让孩子读一年《易经》,看看是什么样?敢吗?


昀妈:
其实不是敢不敢,而是有没有信心的问题。

之前看这个那个孩子读完好多书了,就猴急地上新书。现在反复看您的贴、不断的短信咨询,心是越来越定了。不再去羡慕其他孩子读完多少部书了。只要依据自己的时间多读遍数即可。终于厘清了一件事:目前,我们要关注的不是读完了几部书,而是于反复诵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读书能力。


想起朱熹关于诵读的话: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用您的诵读经验,分解来看:

“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不作强制要求。只要输入正确,遍数到了,自然符合上述要求。

“只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老实大量的必然结果。读书能力、机械记忆力随之形成。因为诵读的内容选择了国学经典,最终的收获亦不会仅仅局限于读书能力、记忆能力的形成。

修正我对儿的态度,踏踏实实多读遍数。

只要开口读,不管读成啥样,都要笑眯眯地鼓励,都要知足。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xly2004 + 2 + 2 谢谢您了!再提醒自己:笑眯眯地鼓励,知足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1-5-6 21:50:41 | 只看该作者
嘻嘻,看到楼主就好象看到了刚带端端读经时候的我
多学习别的妈妈的经验,但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加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杨阳ILU + 1 + 1 是呀,现在是我的学习阶段,每天爬楼,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22:06:24 | 只看该作者

搬回来时刻提醒自己

教会孩子自己学习(转贴)


作业没写完不开饭 让儿子学会抓紧时间  儿子上学前班之后,我们给儿子订了一条规矩----放学回家马上做作业,作业没做完之前,全家谁也不许开饭。
  刚开始,儿子自然有点不适应。从尽情玩乐的幼儿园到整天上课的学校,一放学,就想放松一下。但我毫不让步,动画片我可以为你录下来,玩嘛,等做完作业我可以陪你玩。儿子只好照办。当然也有过违规现象:有一次放学后,儿子经不住小伙伴的劝说,先到楼下玩去了。等我下班回家才赶紧跑回去做作业。那天,他写作业,我故意在旁边陪着,就是不进厨房做饭,也不让老公动手。晚上七点多,儿子忍不住催我,我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学习重要,妈妈等你做完作业。结果全家人八点才吃上饭。我对吃得狼吞虎咽的儿子说,因为你没及时做作业,耽误了全家人开饭,而且我们饭后的散步、讲故事都不能进行了。
  这一次,儿子领教了什么事都没有做作业重要。从此,放学进家门就做作业成了儿子的自觉习惯。
  饭前把作业做完,是一个指标。我坚持只要做完作业,儿子怎么玩我都不管。因为那时间是他省出来的,是对他抓紧时间的奖励。有位邻居大姐跟我一样要求她的女儿进门先做作业。可她女儿却总是磨磨蹭蹭。我一问原因,那孩子悄悄说,早做完了妈妈也要我做习题,反正不能玩,干脆慢慢做吧。
  瞧,就因为没有奖励的措施,就助长了孩子磨洋工的不良习惯。


想学的 一定请最好的老师
  现在家长都注意教育投资,三岁学画,学英语,连着报几个班的也不少见。我和老公对此态度一致:凡事浅尝辄止,对孩子没什么好处。一定要找到儿子感兴趣的项目,而且学就得学下去。
  为这,儿子在三年级之前几乎没报过班。升入三年级之后,他告诉我们想参加学校组织的奥数小组。每周活动一次,一个小时,由数学老师讲奥数知识。参加了几次后,我们发现儿子对数学挺感兴趣,但学校教学的强度不够。于是专门请了一位多年开设奥数家庭补习班的老师做家教----儿子和另外三个学生一起,每周到老师家上三次课。因为时间充裕,老师为他们系统讲解课程。到儿子五年级毕业,奥数课程已经讲完,六年级上学期,集中做习题。结果,因为基础知识扎实,儿子参加区迎春杯数学比赛获得了二等奖。
  儿子对电脑游戏和下棋特别入迷。我的观点是小学功课不是很多,应抓紧时间玩。于是给儿子找了一位业余六段教围棋,又请了一位计算机系的大学生专门陪他玩游戏。不是说我很有钱,作为工薪阶层,我用自己做财务的眼光看待对孩子的教育投资----讲究投入产出比。与其在几个项目上花钱,半途而废,不如看准项目,充分投资。就这样,在专业老师的培训下,儿子的奥数学得挺好;计算机水平似乎也在玩游戏中大大提高。围棋还考了个三段。
  我呢,轻松自在。既没有天天陪读,也没为辅导孩子自己重新学习奥数之类的知识,似乎就在不经意之间,儿子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不查作业不陪读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辅导孩子的功课是很多家长心目中一件大事。有的家长不仅为孩子所上的各种兴趣班陪读,连作业都天天代为检查。我从儿子上学开始,就坚决不肯做孩子的拐杖。即使在小学低年级,老师要求家长检查作业、签字时,我也只管签字认可,决不检查作业。我告诉儿子,妈妈有自己的事情,而你的任务就是学好功课。作业的目的就是复习所学的知识,有了错误不要紧,那就是发现了自己的漏洞呀。只要把不会的、不懂的及时向老师学会就可以了。
  请家教学习奥数之初,儿子有点找不着北的感觉,听老师讲似乎都会,可自己做题老出错。让妈妈和我去听课吧,人家的妈妈都去陪孩子我回答我可不去。我的数学还不如你呢。要是你听完课愿意给妈妈讲一讲,我倒可以从头学习看到没有依靠了,儿子只能靠自己了。有时看到儿子的习题本上尽是叉子,我就鼓励他:没关系,你的成绩是最真实的。别看有的同学作业全对,可那是家长的功劳。再说,你的作业情况能让老师了解你的学习情况,只要追着老师把不懂的弄会就可以了。
  就这样,儿子只能开动脑筋琢磨,自己是哪里不懂,就向老师求教,很快儿子就具备了及时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的能力,及时和老师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了六年级时,儿子兴奋地告诉我,老师说他接受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强。听到这句话,我高兴极了。


只看终极目标 不计一时得失 不许为考试突击复习
  孩子上学难免要面对大大小小的考试,考试前也难免要突击复习。但是我从儿子上学那天开始,就告诉他,学习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一次考试成绩。因此,必须当天功课当天复习,就像古人讲的今日事今日毕平时复习完功课有剩余精力,可以阅读闲书开阔眼界,可以和同学相约外出。一定不要把考试看得很重。学习的目的不是考试,考试只是为了促进学习。
  有了这种思想观念和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儿子很少为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紧张。考试结束之后,无论成绩如何,我关心的不是儿子在全班的排名,而只是要求他把考卷上不会的试题重做一遍。即使在考初中这个问题上,我也只是告诉他,希望他到几所重点中学去见识一下,考上了更好,考不上也没什么,不会影响你今后的学习。
  由于一直不把考试当回事,也因为一直认为预习、复习是正常的学习程序,所以,儿子没有过度的紧张感,而是以轻松的心态正常面对,正常发挥。而且在升入初中之后,他也没有感到太多的不适应。
  总结我的教子经,我觉得还是得益于那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陪着孩子学习,不如教会孩子学习。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学习的能力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学习了,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22:26:44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天的进度

这段时间努力爬楼,都没时间来更新记录了
29日 乡党第十 5遍,总30遍了,
       先进第十一 5遍

30日 先进第十一 5遍,总20遍
       颜渊第十二 5遍

5月1日-2日 玩

3日 先进第十一 5遍,总25遍(二天不念就觉得不那么熟了
       颜渊第十二 5遍

4日 先进第十一 5遍,总30遍
       颜渊第十二 5遍
晚上念了一遍千字文,用时也有15分钟左右,但觉得比上周熟了点,看来常常复习很重要

5日 颜渊第十二 5遍,总20遍
     子路第十三 5遍

6日 颜渊第十二 5遍,总25遍
     子路第十三 5遍

国学10遍基本 上午读完,玩玩学学,这10遍结束通常要2-3 小时
有时候记时看过20遍以后的通读一篇只要7-8分钟一遍,但却要花这么长时间读,效率啊效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xly2004 + 2 + 2 真不错啊!妈妈和孩子都很棒啊。别太着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22:41:49 | 只看该作者
明天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这估计是幼儿园的最后一次团体活动了,哈,要上小学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1-5-9 15:46:04 | 只看该作者

惭愧。

我的心态还是很不好啊,边爬楼边悔过。

自己也感觉起起伏伏的。时而静,时而燥。

静、燥之间,真真对着儿照镜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杨阳ILU + 1 + 1 您已经做得很好了,爬您的楼学了不少呢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0:27:46 | 只看该作者
来更新记录了
这段时间想找英语绘本资料,以至于都在忙着下载资料了,其实我们现在这个程度很多书都还不会看不会听的,要好几年之后才有可能会看,只是看到好的就想下载,无形中时间都留在那儿了,得忍住啊!多点时间让我自己多学习多思考吧

这个星期做了二本手工书,都是带音频的,这样可以平时放放声音熟悉下
1、a kiss for little bear
2、Why Can't I Fly
电脑上很喜欢看的是:Dinosaurs Say Goodnight.exe,也有音频

论语的进度是:
9日 颜渊第十二 5遍,总30遍
     子路第十三 5遍

10日 子路第十三 5遍,总20遍
        宪问第十四5遍(这篇够长的,本想读4遍的,可是看儿子状态还好,也怕他以后会有挑肥捡瘦的习惯,最后还是读了5遍,玩玩读读一直到下午4点半才读完 )   


11日 子路第十三 5遍,总25遍
        宪问第十四4遍,千字文一遍


12日 子路第十三 5遍,总30遍(这5遍读了70分钟,属于比较快的,中间玩的时间少,奖励讲2段太空历险记,还不会自己看书,认字少5555)
        宪问第十四5遍  
晚上游泳课回来后主动要求补上昨天少念的一遍宪问第十四后再讲故事,好好的表扬了一下 (虽然我本意不想补的),这天全天表现都不错

13日   宪问第十四 5遍,总20遍
        卫灵公第十五下午1遍+晚上1遍
上午有亲戚朋友来,让儿自己跟着电脑读,可惜一遍都没完成 ,自主学习还是不够呀,是还小吗?我再等等
其实平时我也发现的,虽然这个论语是儿自己要求学的,幼儿园也是上个月自己说不要去的,但只要我不陪他一起读,稍一走开,他就玩去了。(因为儿比较调皮,同学常常会去老师那儿告状,然后老师要罚站罚坐什么的,用儿的话说老师就不会放过他了 )但愿这种陪读的情况不要延续很久哦,要不然读书怎么办呢?会不会妈妈不在身边就不好好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9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43 , Processed in 0.09267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