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隽轩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丽水天天的读经日记——每日更新中。。。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11:08:26 | 只看该作者
天天高烧到40度了,痛心的选择——挂点滴
2011年6月2(农历五月初一) 星期四 丽水天气 :小雨霏霏

    昨天晚上天天烧到40度过了,去医院打针退烧折腾到12点多钟天天才睡觉。今天全家三人都睡到九点多钟,天天睡的更晚,中午吃完饭又进军医院,昨晚下半夜天天的体温都还高的,今天白天会缓和了些,但是自从昨天咳嗽厉害起来后,今天更加的厉害,几乎没有停,天天自己也难受,这两天没有吃什么东西,这挂的点滴还要不停的呕吐,看天天小可怜的模样,做妈妈的真心疼,今天下午在医院打点滴又去了四个半小时,天天坐着难受,后来开了张床让他躺下,他择床仍吵着要回家还不断的咳嗽。还不知道明天情况怎么样,需要再次观察,这次天天感冒的是比较严重的了,断断续续烧了4天。

    身边熟悉的孩子也多半都在发烧感冒中,天天更加难逃过这样的劫难了。现在已经晚上10点多钟了,赶紧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做了下赶紧休息,明天还要去医院进行战斗,天天辛苦,我们也跟着辛苦,大家都辛苦啊!

    天天这几天读国学的计划停搁了,今天在医院陪天天打点滴的过程中,天妈的诵读一遍《易经》完毕,这进入50遍后一下子好难前进了,天妈的喉咙现在吃中药稍微调节好了些,但是咳嗽也还是在继续着。

歌曲和戏曲:

阳光体育之歌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一闪一闪亮晶晶

10沙家浜。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11三家店。儿行千里母担忧

12文成公主。猛志在胸催解缆

天天妈妈和天天一起跟读内容:
空白
天天妈妈诵读内容:(易经100遍的第51遍)
易经-上经、下经、系卦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11:09:29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6月3日
2011年6月3日(农历五月初二) 星期五 丽水天气 :阴

      今天去医院,医生用听诊器听了下,胸口还是有"LUO"声音,还拍个片子,结果说是“支气管炎”,又继续挂盐水,天天这几天滴水未沾,人很没力气,也需要挂点滴补充点能量,咳嗽还是不断的再继续,从昨天到今天几乎没有间断过,今天的药水重点分两次挂,现在快2点钟了,才挂了一次回来,等下休息下后又准备去挂药水,天天看到去医院就哭喊,“不要打针,痛”

      明天是什么情况,还有待继续观察。。。

      谢谢关心天天和天妈的家长们,感恩!

歌曲和戏曲:

阳光体育之歌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一闪一闪亮晶晶

10沙家浜。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11三家店。儿行千里母担忧

12文成公主。猛志在胸催解缆

天天妈妈和天天一起跟读内容:
空白
天天妈妈诵读内容:(易经100遍的第52遍)
易经-上经、下经、系卦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11:11:08 | 只看该作者
天天开始吃点东西,精神也有好转
2011年6月4日(农历五月初三) 星期六 丽水天气 :晴

    今天天气非常的燥热,天天昨天晚上开始吃东西了,吃了4个馄饨,今天咳嗽没有感觉明显好转,倒是精神看上去好多了,好动了,话语也特别的多起来了。今天去挂盐水最后一天,前后挂了5天,后两天还是分上、下午挂的,天天不喜欢挂点滴,但是也没有办法,特别是第一天要做皮试,那针打下去肯定很痛的。

    天天在医院挂盐水的时候朋友幼儿园同学李琳,李琳他爸爸牙齿痛在挂盐水,天天和李琳在一起玩的很欢,天妈还特意给天天安排了一张床挂点滴,这样累了也可以睡会,他们两个在床上蹦跳,还一起抢馄饨吃,天天的食欲打开了,精神好些了,天妈悬着的一颗心也稍微松懈了些。虽然还在继续咳嗽,但是已经没有那么频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11:15:05 | 只看该作者
天妈开始接力赛发烧了。
2011年6月5日(农历五月初四) 星期日 丽水天气 :阴

    天天慢慢好些了,昨天晚上天妈又身体开始发烧了,咳嗽了十来天的日子,咳嗽在吃中药的过程中也不见好,这怎么又发烧了。哎!

    今天天天奶奶过来提前和我们一起过端午,天天和天妈都没怎么吃,身体不舒服,吃什么都没有胃口,天妈还在发烧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18:57:00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6月6日
2011年6月6日(农历五月初五) 星期一 丽水天气 :雨

    全国一直干旱,这天把又开始下雨了,好事啊,就是地面潮湿的厉害,天气有些闷。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家很安静,早上天天叔叔他们开车过来接我们去他家吃卷饼,吃完卷饼继续回家趟在床上休息,咳嗽的厉害,这连续几天也没有怎么吃东西,消炎药也吃了2天,怎么还是没有好转,这季节,这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18:57:49 | 只看该作者
天爸也开始感冒咳嗽了
2011年6月7日(农历五月初六) 星期二 丽水天气 :阴

    天气还是很阴霾,很闷热难受,天天的咳嗽好了很多,天妈的咳嗽还在继续,天爸昨天也开始咳嗽吃药了,这个连接的还很紧啊。

    天天学校端午节放3天假,在放假之前就请了几天假,今天改上学的时间了,但是看天天的身体状况还是无法考虑,昨天天妈很奇怪,他这天把说话舌头怎么夹的很厉害,原来是舌头左侧边生了一个很大的泡泡,难怪食欲也不佳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天天在家好好休息吧,也正合小家伙的意,上幼儿园都快一年了,他也仍然会喊不想去上幼儿园,也不只咋回事。放学去接他,问他今天开心不,他又会回答,很开心。

    国学计划这几天停止不动了,天妈没力,天天更乐意,可以不用读,他自己也说不喜欢读,但是为了学本领,所以他才去读国学,呵呵。人生就是这样,你喜欢的未必是好东西,你不喜欢的也未必是坏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18:58:18 | 只看该作者
身体健康是一切的根本
2011年6月8日(农历五月初七) 星期三 丽水天气 :晴

    天妈总是给天爸说,这老天快点好起来,晴朗起来后这人的精神也会强些,天气阴沉,到处都是潮湿一片,怎么可能精神焕发?这又让天妈想起了关于《易经》中的风水问题,什么都有阴阳,阴的东西肯定是对人不好的东西;阳的东西多了,人自然也会比较“阳”气起来。这也不是说说,也不存在什么玄乎的东西,事实的确如此。

    今天外面的太阳虽然很热,但是总比阴阴的天气让人感觉心情舒畅些。下午天妈和天爸去医院找吴医生开了点药方,天爸看上去比天妈病的更严重,脸色苍白,人无力,他也难得会病的如此严重。一则劳累,二则睡眠不够,三则天气干燥又潮气,更加让病菌又侵蚀的机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18:58:57 | 只看该作者
通过这次生病天天有了成长
2011年6月9日(农历五月初八) 星期四  丽水天气 :晴

    之前总是在语言上谈到要让天天成长,天天独立,前一段时间全妈说行动在当下,天妈也才决定让天天慢慢学会独立,只在吃饭问题上先解决独立,经过前段时间的实施,天天每天坚持自己吃饭,就是吃饭的速度像蜗牛爬,我们都吃完了他还在桌子上停停吃吃,很不乐意的样子,(那表情就是想对妈妈说:“妈妈!你喂我吃!”)天妈不理会他,天妈发现这种方法下去也不对,需要调整下方法,这不,又来了一场感冒,计划泡汤了。

    天天生病前前后后了10来天,之后天妈也开始发烧感冒了,天妈生病无力,对天天的照顾也就没有那么周到和细心了,同时也发现了问题,原来天天如此的依赖我们,凡事都嚷着要我们帮他去做,他自己的事情都可以堂而皇之的要我们帮忙,而视妈妈生病不见,还说妈妈没生病。天妈在生病期间情绪比较不稳定,所以发现天天原来如此的不懂得付出,如此的不独立,自己感到好生的惊讶,原来自己养了这样一个儿子,真的需要好好调教他,不然,以后他成人了,不懂得感恩,不懂得付出,不懂得自立,那教育他培养他,做为一个人还有什么意义列?

    这几天天妈会比较容易生气,生气是因为天天的行为很让天妈火(其实如今天天这样的行为该检讨的是天妈自己,以前怎么如此的麻痹大意,不以为然列。)所以冲天天发火的次数也会多些,有时候用语言说了几遍天天不听,就生气想打他,天天还挺喜欢狡辩,把人气晕。天妈平时对于他的要求可能都会去满足,但是天妈真的没有力气,天天的要求不想去满足,他的那些要求其实也应该他自己去做的,如身上痒痒要妈妈帮忙抓,如搬凳子,如穿拖衣服,如看书,如陪他玩。。。等等。

    天妈都强行要他自己去做,他之前也会狡辩啰嗦几次,也许会哭着鼻子,最后知道没戏唱了就自己去办了,而且自己办的也挺不错的。

    昨天晚上自己起来小便两次,都自己来回爬下床,自己脱裤子的,记得前天晚上他要小便,让他自己下床去,他硬是不去,他已经习惯了妈妈把他抱着端,最后又是哭鼻子,还是自己去了,昨天晚上就很自觉的解决了。很搞笑的是,去小便的时候天天肯定很迷糊,尿尿尿到他自己的洗脸盆里去了,最后感觉不对:“妈妈!我尿错地方了。”赶紧又找对地方尿尿去了。尿好自己穿好裤子,自己上床睡觉,一起都很顺利。

    天天自己穿上衣和拖上衣还不是很顺畅,天妈也一定要他自己来,可以辅导他一下,但是必须完成,他也会急着哭,天妈仍然一脸的严肃, 要知道,就算现在能帮他,也不可能一辈子帮他啊,他是男儿,他需要自立啊!不然以后愧为一个男子汉啊。

    自己的饭也自己吃,基本也差不多,反而是天爸倒是现在比天妈还对天天呵护不少,天妈制止天爸的这种行为,这次是一个很好让天天自己独立的机会。

    自己一个人玩,以前在家里玩必须要有人陪,读书也是,需要有人陪着读,现在这天把,他基本都可以自己一个人执行了。慢慢的相信他会适应的。

   对感恩和付出这块,天天也做的不够,天妈也会一点点的去教导他的,给爸爸妈妈端水,喝药,等等,他必须要学会付出,这样才会得到的更多。一个都不懂得付出的人,将不会是一个有资格谈幸福人生的人。

歌曲和戏曲:

阳光体育之歌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一闪一闪亮晶晶

10沙家浜。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11三家店。儿行千里母担忧

12文成公主。猛志在胸催解缆

天天妈妈和天天一起跟读内容:(第18周3天)
论语-八佾第三
诗词启蒙03
易经-上经27-28-29
天天妈妈诵读内容:
身体欠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19:02:36 | 只看该作者
生活又慢慢恢复到原轨道
2011年6月10日(农历五月初九) 星期五  丽水天气 :晴

      这一场病菌的袭击让家里的计划彻底打乱,为了健康全家透支的付出着,好几天没有读国学,天妈很想念,不知道天天几天没有读国学了,再次拿着书本会是什么状态,昨天晚上天天和天妈又开始读国学,又开始了那重复有熟悉的日子,虽然大家的身体都还没有彻底康复,但是读国学的精神还是有的,天天表现还不错,拿着书本立马进入状态,手指着书,嘴巴跟着佳佳姐姐的录音跟读,态度挺认真的,没有打野的状态,读到两本书,天天喊有点累了。允许他在旁边休息一下,也没有叫他,结果他休息的第三本书内容还剩下一句话时回来指读。呵呵!第一本没有从头开始跟读,就第二本是认真读完的,奖励冰糖一颗。

      今天天天终于又回到了幼儿园,又可以见到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们了。曾老师有问到天天明年是否继续跟读下去还是再读一年小班,天妈的意见是再继续跟读一年小班吧。男孩子本来发育的就缓慢些,再则,去年我们上小班的时候年龄本来就不够。不希望他在学校学多少本领的。只是让他多多感受集体生活,学会和社会中的人交往和融入。在家好好把国学学好,再根据他的情况辅助的学点东西,天妈觉得就足够了。

      今天晚上的3本国学跟读还顺利,中途有休息一下子,喊他回来,他马上到位了。奖励冰糖三颗,后来给妈妈分享了一颗劳动成果。

周老师的早课《复归于婴儿》摘抄)
主持人语——   

    周老师今天给我们讲了三个内容:

    一、什么是婴儿?表象的婴儿是一个爱哭爱笑的小孩儿,而老子所说的“婴儿”是天真质朴的,是由道所降生在生命的初始形态,又是含德深厚的,包含道,拥有道的存在。

   二、为什么要“复归婴儿”?在老子看来,物极必反。“物壮则老。”生命力强大的背后是衰老。而“婴儿”则蕴含、包藏着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是“生”的象征。

   三、如何“复归于婴儿”?向“婴儿”回归,不是外表的模拟,而是内心修养的要求,就是要自然,天真,质朴,离婴儿般的生命性灵更近,离天道也更近。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要放下身段,象孩子一样不求甚解的读着,看着,吸收着,积累到一定阶段,自然会有开窍的时候。

我们的人生起点可能不一样,但是此刻,我们都一样是坐在大易网络国学院里,十年后坐在这里的人一定又有所变化了,是坚持是放弃只在自己一念之间,只在自己一个选择之间。我们有幸接触到育心,有幸跟随着老师们一起学习。放弃,你舍得吗?

歌曲和戏曲:

阳光体育之歌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一闪一闪亮晶晶

10沙家浜。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11三家店。儿行千里母担忧

12文成公主。猛志在胸催解缆

天天妈妈和天天一起跟读内容:(第18周4天)
论语-八佾第三
诗词启蒙03
易经-上经27-28-29
天天妈妈诵读内容:
身体欠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19:03:15 | 只看该作者
转载皮皮妈日记:经典教育与爱和自由
2011年6月11日(农历五月初十) 星期六  丽水天气 :阴

      由于生病,义工的工作积压了好长一段时间,今天总算抽时间了结了。晚上吃完晚饭和天天一起读完国学后,去空手道馆上课,今天天天读国学表现的很不错,同时,也感觉他越来越不错了。最起码读国学时的态度慢慢在发生着变化。天妈看在眼里,开心在心里,以后的读经国学路还漫长,我们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经典教育与爱和自由(转载皮皮妈日记,西西,感恩)

前言
一,对孩子的定位:生而神灵。
二,不教而教。
三,规则内的自由。
四,俯仰天地,天人合一。
五,中西文化差异对教育定位影响。
六,专家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看法。
前言
最初带孩子遇到困惑时,在“爱和自由”的理念中找到了自己的欣喜,更在《发现母亲》中明白了自身的责任和真正的教育对象: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父母自我教育的过程,而育心经典则更坚定的明确了我努力的方向。
我曾经一度浅薄而单纯的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相通的,仅仅是因为我觉得不管是西方的“爱和自由”还是中国的《易经》思维教育,都是要掌握孩子成长的心理特点,再灌溉爱和自由,蒙以养正,只是看我们如何把握“度”的问题。
而随着学习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对于《易经》在教育层面慢慢有了新的体会,可以说是一份“爱在心口难开”的凌乱思绪,细细品味,在“爱和自由”的理念中,逐渐发现了越来越多经典教育的影子。不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目标,亦或是生命与自然的态度,都若隐若现的昭示着我们民族文化的足迹。

一,对孩子的定位:生而神灵。
在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双重理念碰撞之下,“爱和自由”已成为很多年轻妈妈的主流教育思想,传统教育被束之高阁。“爱和自由”来源于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的育儿理念,孙瑞雪老师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进行了详尽的诠释,这份育儿理念强调的是:儿童内部潜在的能力,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自然发展和自然表现的法则”,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
蒙特梭利代表性的话语:“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由此看出蒙特梭利理念对于孩子怀着非常敬畏的心态,孩子是自己的主导,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大师,这份理念的目标在于要提高的是人的基本素质,人的基本品格。
蒙特梭利对儿童的敬畏之心,在我们五千年传承的经典中早已表明,《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开篇写到: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读经的妈妈们都不陌生哈,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生而神灵,秉承天地之气而来,有着美好的生命状态,有着蓬勃的生机。老子一生都在提倡“复归于婴儿”的思想,因为这看似柔弱却最有潜能的心态是最合于“道”的人生境界。
二,不教而“教”。
“爱和自由”中说孩子不需要“教”,这也许给妈妈们一个很大的误解,这个“教”是不必过多的说教,“爱和自由”强调的是“概念”与“事物”的配对。这也就是“止”吧,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整个教育的过程,三分的点悟,七分的等待,要学会适可而止,说出来的话要让孩子心有所动,孩子才会因为我们的语言而开窍。
所以这个不用“教”,其实并不是说可以什么都不“管”,如果真是什么都不管的话,就如同农民对地里生长的秧苗遭遇了大量的杂草而任其自生自灭一样,那是种不出好庄稼来。“爱和自由”主张我们要和孩子一起享受探索和“学”的过程,并为孩子的“学”准备一个自由、宽松、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环境,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根据孩子那个阶段的兴趣创设环境,简单的说,就是让孩子在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这个适合就是以孩子的兴趣为标准。
生而神灵的儿童与生俱来最接近于“道”,最接近于生命本源,而经典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启迪的智慧正是天地之道的延伸。而累积式教育法的精髓所在,即是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学、生理学特点,遵守易经七日来复的天地循环原则,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为的思想。
在合适的时间做最合适的事情,即在“童蒙养正”的最佳时机,用累积法来读经典,用经典的智慧来滋养我们的孩子,为优美人格的形成奠定一生的基础,这不正是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外在条件吗?当我们看到读经典的孩子都爱读《易经》,这也不过是一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罢了。
《发现母亲》说:聪明的父母只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二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在儿童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语言、模仿、道德构建等的敏感期读经典,这是文化的熏陶,而不是知识的灌输。我们与孩子一起每天半小时读经典,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而且这全家读经更加亲密了亲子关系,在欢快和谐的氛围中更利于孩子的心智发育,在整个读经的过程中,我们一直主张的是强化自己,淡化孩子,用父母的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三,规则内的自由。
相信很多年轻的妈妈像我一样,刚接触“爱和自由”,都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遥望渐行渐远的传统教育,懵懂无知的我们都怀着一份美好的心愿要给孩子“爱和自由”的成长,真正的爱是不过于宠爱,什么都顺着孩子,无条件无限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包括许多时候的无理要求,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很会看脸色,孩子自然也会“恃宠而骄”。自由也是有边界的,只要孩子的行为不伤害自己、不破坏环境、不妨碍他人,可以视作合理要求,“爱和自由”的度是需要我们要明见于心的。正所谓《孙子兵法》云: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我们的心里一定要有杆称,若把握不好这个“度”,不然孩子不是没有定性的“猴子”,就是任性无理。
而《易经》这部一直披着神秘色彩的源头著作,人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迄今已有九千年的历史,蕴含无穷的人生智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实讲的就是阴阳思维,而最早的《易经》更注重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也是在说处理事情一个“度”的把握。这个“度”很有深意,“中国”就蕴含着中庸之道,意味着国家和谐,治家之道“家和万事兴”,中国向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之用,和为贵。”在深圳大运会即将到来之际,在深圳公交站台,所到之处,均可见宣传栏挂着这样标语的背景画,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也寄托了我们五千年文化的深意。
在《易经》六十四卦,乾坤两卦是大卦,讲的是天地之道延伸到人道,人类的生生不息需要男女的共同维系,乾的自强不息,坤的厚德载物,在当今本末倒置的社会现状进行学习,无疑给我们错乱的人生定位敲响了一道警钟!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坤道,不管其品性多么优秀,也要注意含之,含不是不表现,而是其表现掌握在一个度内,不越乾道。曾仕强教授在《现代女性的价值与使命》讲座中说:“男人有男人的气概,女人要有女人的阴柔,而生小孩,养小孩子是女性的天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学校,而在家庭教育的角色中,从来都是母亲演主角,父亲演配角。又如《易经》家人卦: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在育心群里大家明显感觉到了,主动陪着孩子读经的绝大部分是妈妈,若妈妈不起到相夫教子作用,小家不幸福,大家的和谐将是美丽的泡影。
赖老师不仅时常在育心群里教导我们要掌握适度的原则,随时随地随人。而且这个“度”在137累积法也有很好的体现,“137”每天半小时读经很轻松,也是可以灵活变化的,根据孩子的年龄与状态可以适时调整,但最高不要超过“777”,这是遵守天地的运行之道。所以读经过程中要“进道若退”,并不是数量越多越好。

四,俯仰天地,天人合一。
“爱和自由”的理念中,很在意生命与自然的互动与亲近,孙瑞雪说:“孩子天然地就和生命有连接,他们容易发现生命,容易跟随生命,并进入到生命中,发现生命的至爱、至善、至美、至真。而沙和水是大自然赐予孩子最好的礼物,任何一种人为的玩具都无法与大自然的赐予相媲美。”
而几千年前的圣贤们早已告诉我们:从最早的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创造出《易经》的先天八卦。再到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都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赖以生存与不可分割。
还有《易经》的八卦图,上过早课的同学们都很熟悉,“卦者挂也。” 卦就是挂起来的现象,生活无处不是象,承香老师的《看树篇》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从树根到从树冠,延伸到教育的本末,形象而生动,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是父母的复制版,父母是要根,孩子是冠,只有根深了,把根养好了,才会枝繁叶茂,繁花簇景,硕果累累。当遇到孩子不喜欢读经时,我们要反求诸已,我们为自己读,读到愉悦,孩子也就会为自己读。这就是经典在生活中给我们的智慧,《易经》真可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已。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们,亲近自然变成了一种奢望,幼儿园除了玩具就是各种绘本图书,离孩子的本性需要越来越远。而经典教育,可以教孩子体味易经的卦象,观察自然中的事物,这点要象承香老师学习;观察我们人文的精神和文明的载体,比如北京西妈的天坛游,就是带领孩子进行的一次人文之旅。我们用这种眼光来教育孩子,将来孩子的天地会更为高远,辽阔。我们渴望给孩子最自然的状态,也许这样的幼儿园是我们期望的吧。设想一下育心幼儿园:
一、没什么玩具,可以玩泥巴,砂石,树叶,可以去野外看花草树木,用眼睛、触觉还有照相机记录春夏秋冬,寒来暑来中自然的变化;
二、没什么图书,只有几部经典,易经,诗经,黄帝内经等,用经典指导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育儿,我们的精神,
三,经常练练地龙功,烧烤是打死都不会提供的,
四、孩子是不是最快乐,只有天知道,
    不过有一要,也许小时候偶尔不快乐,但是我们最大限度保证他长大快乐,当事业成功,健康,智慧过人,满足于生活中的一切,热爱社会,热爱生活,乐于奉献,积极进取。

五,中西文化差异对教育定位影响。
犹记得邹老师在早起分享《黄帝内经》课程时,这样说:“中国的文化是含蓄的,而西方的文化是张扬的。为什么中国的文化会是含蓄?因为,我们的祖先创造出的这些文化就是符合人身脏腑的天真本性。人的脏腑天性就是含蓄,而不是外扬,识得涵养生机。所以中华文化才如此长久,如此的有生命力,就是因为是符合天道。含着,慢慢散发,用的时候发,不用之时不发。用之时,自强不息;含之时,厚德载物。”
赖老师曾经说:“读经典,读易经,既有自强,也有包容,安身立命,端赖乎兹,强者抑之,弱者强之,是天之道也。西方文化,只懂强者愈强,不知终有一天,弱也胜强的道理,所以必为其所害,害人者,终害己,父母不能有效的掌控自己的孩子,就是教育的失败。”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的肠胃是适合豆浆包子,非要喝牛奶吃面包,必定会引起消化不良,近几年的牛奶事件,更是让我们诚惶诚恐。文化的滋养亦是如此,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让我们对于“爱和自由”只能是补充,而不是主流。记得晏子使楚中有这样一段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如果把经典教育比作根,注重内心的养正;那么“爱和自由”更注重生活中细节,教育的细节,只能纳为“术”的层面,浮躁的社会做任何事情都是水湿地皮,来不及过滤沉淀,信奉的是拿来主义,眼见为实,在实施经典的过程中,我们授之以渔也授之以鱼,但发现大部分人兴趣点还是在鱼上。特别是《易经》,《道德经》这类高深的经典,讲的是原理而不是具体解决的方法的时候,很多人难以理解。其实只要知道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原理通过实践就能慢慢内化而变成自己的教育行为,知道万变不离其宗,面对任何问题都有能力解决,而简单的模仿永远学不到根本,因为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六,专家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看法。赖老师曾经谈《易经》、《黄帝内经》对中华民族的重要影响:世界上许多文明,灿烂一时之后,消失了,中华民族却一枝独秀,绵延跨过历史的长河,至今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来自何处?我们能够回答吗?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来自于文化之源,易经这部伟大的经典,如果没有易经,如果没有易经的精神,中华文明恐怕早已不复存在,易经给了中华子孙精神的力量!使得中华文明无论在何时,都不至于灭亡,反而将一次次外族文化的入侵,化解,同化!中华数千年历经沧桑,使中华民族不至灭亡的另一部重要经典,就是黄帝内经,由黄帝内经创立的中医理论,使得中华民族得以用极小的代价,维护了中华民族无数人的健康、生命的延续,如果没有黄帝内经,没有中医,在一次次不期而至的大瘟疫中,我们如何能够确保种族的留存,实在是难以想像。
英雄总是所见略同,嘻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这样意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当我不止一次地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更好地接纳先进的西方教育思想,而我针对这一问题想首先亮明的观点是,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其实非常先进,正是这种先进,使我们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不中断的文明。刀剑炮火曾使地球上一些高度发达的文明几乎完全消失,一些灿烂的文化基本覆灭;而中华文化,历经劫难,不但流芳千古,而且具有海纳百川的吸收和同化能力。这力量来自哪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功劳。
拿我们公认的比较先进的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来对比中国传统教育,我们可发现,西方教育者在一、两百年前说的话,我们的祖先在两三千年前就说过了。“早教”的概念似乎是近年从西方引进的,而我们的祖先早就强调“教妇初来,教儿婴孩”;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特别强调给儿童自由的成长空间,家长不要对孩子干涉太多,我们的前辈对此观念已概括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们现在学校大张旗鼓地引进西方的个性化教育,而两千多年前就出世的“因材施教”四个字,说的不正是这个观点吗。还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和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教育家崇尚阅读、强调在做事中学习的观点又是多么吻合。”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中国文化能够绵延几千年的历史长河而生生不息,是儒家哲学从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奠定了民族延续发展的文化基础。在教育改革越改越失败的现状,众多有识之士痛定思痛后聚集巴黎发表的著名宣言:“人类要想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寻找孔子的思想和智慧。”经典总是恒久不变,历久弥新。当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冲突也趋明显,“治病必求于本。”中国的文化将是未来的治世良药。“人身难得,佛法难求,中国难生。”当我们面对市场上零零总总的教育方案,要有自己最基本的智慧,不要怀其宝而迷其邦。
在人生又一次的成长机会,我们都来陪孩子快乐读经吧。经典给我们智慧,给我们向上的力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我们就从这里开始。相约十年,读经十年,让我们携手同进!
歌曲和戏曲:

阳光体育之歌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一闪一闪亮晶晶

10沙家浜。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11三家店。儿行千里母担忧

12文成公主。猛志在胸催解缆

天天妈妈和天天一起跟读内容:(第18周5天)
论语-八佾第三
诗词启蒙03
易经-上经27-28-29
天天妈妈诵读内容:
空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7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34 , Processed in 0.13217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