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43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子心得之十五:我和儿子读经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0-30 05:2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我为当一个爸爸做准备的时候,我接触了两本书,一本是刘卫华的《哈佛女孩刘亦婷》,一本是木村久一的《早期教育与天才》,可以说,是他们打开了我陪孩子成长的新视界,是他们促使我下定决心以这种方式陪伴孩子走过他的幼年与学生时代。

如何来评价刘卫华的教育,因为孩子现在尚年轻,她的事业还没有真正开展,对历史我们总要隔开一段时间去看,欲远看得便欲清晰;但从我知道了陪伴孩子要有“细心、耐心、恒心、爱心、信心”。而小威特被老威特那样早的实施教育,但在有生之年似乎也未做出什么令我信服的“事业”,让我对他的早教方法产生了怀疑;但老威特那种“从小处着眼,尽力地为孩子提供有利于他成长的环境的意识”在我心里深深的扎下了根。说实话,通过我的陪孩子成长二年多来的实践,我觉得老威特的方法确是严厉了些。对孩子来讲,春风化雨式的说服和严以律已的身教,比态度严厉效果要好得多。

好象有些扯远了。好了,还是说说古诗词与经典吧。。。

促使我下决心教授孩子古诗词和经典的,是王财贵的演讲,那是一个同事偶然提供给我的。其次,有古代私塾里走出来的先贤大哲满腹经纶与以德立身;再次我琢磨着,唐诗和宋词这样的东东是我国的特产,在我看过的有关早教的书或相关文章里,无一例外地提到过让孩子背诵这些内容。我们也没有不进行尝试的必要。

还有一个说起来相对神秘的原因。我觉得先人对自然以及人类的认识,是宝贵的一笔财富,它通过文字这种形式,蕴含在其中无穷的信息。吟诵这些民族的精华久了,慢慢地就会将这种力量灌注到你内心的最深处,潜移默化地对你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产生影响。你自然会在思想及气质上发生变化,而且,如果你的日常行动与先人的经典相互对照,潜心较正,你就会对蕴藏在其中的深奥有着更透彻的理解。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老子在《道德经》《三章》里讲,“。。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一般的解释是,物质人民、愚化百姓。昨天,我在酒桌上正与朋友饮酒,突然对这段有了自己的理解。“虚其心”,是指在心理上、心思上使民众更谦虚;“实其腹”,是指在自己的行动上变得更自信(当然也有衣食充足的意思);“弱其志”,就是让大伙别做“愣头青”,凡事要隐忍、不用强;“强其骨”,即指要有“骨气”,为人要讲正道。我想,这样解释与老子的一贯思想应该是一致的,正所谓“渊兮,似万物之宗”啊。

还有“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句。你看,凡是历史上咄咄逼人的君主,自以为“天降大任于斯人”了,觉得对百姓喋喋不休地行使教化之责是他这个“伟人”的义务,结果都不免化为历史的烟尘,他的许多功绩都是自己的御用文人书写时自吹的。凡是圣人,都是不声不响地做自己的事,用言传身教这种方式为我中华千秋万代树立了道德的楷模、行事的标杆。而陪孩子一起成长,用这一句也正当其时。“处无为之事”,就是你不要一本正经地教孩子,比方说,我要给你讲课了,你要正作八经地听着。这一套对于孩童来说,根本不管用,他也会玩自己的,不理你这一套。你得将内容转化成孩子能接受的方式。看着你没教他,实际上你在于无声处时就教给他了;再说后一句“行不言之教”,就是你凡事不要仅仅是挂在嘴头子上,还要努力去做;你要让孩子坚持正义,当你面对邪恶的时候,首先自己就要冲出去;你要求孩子善良,当你面对弱小的时候,你要为救助他们拿出些实际行动。我想,当你这样用切身行动去做的时候,即使你“不言”,孩子也会向你学习,这样,你的“教”就成了,就在“不言”中就完成“教”的任务了。

虽然我最终不了解这种经典对人的内心作用的机理,解释不了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但对于我和儿子来讲,能“信并且认真去做“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所以,一开始,我就给儿子先从《三字经》开始背起,接着,又将《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蒙学训要》、《论语》、《道德经》念给儿子听。一是考虑到都是每句不同字数的文章,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让他心里明白,噢,原来文章可以有不同的文字组合。再一个,让他先期有个印象,便于我们三岁后就这些材料对他进行道德教育。比方说,对于节约,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坚”,我想,比“除禾日当午”来得更能让孩子能够接受。三是,古代的大家,都是自小在私塾里吟诵古代诗文开蒙的,虽说不能指望儿子成什么大家,但能够自食其力应该是最低底限。先人有了实践,而且效果相当好,我们后人没有理由不加以继承和发扬。

通过我们父子俩的共同学习,我自己还有着意想不到的收获:人都有这么一个特性,就是会背的东西,它会自然而然地不经意地流露出来,你在平日的生活中,进行对照;在自己的言行中,会按照古代先贤的说法进行自我约束。

比方说,老子讲的“水善利万物。。。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经》第八章),这正和孔子所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第六》)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你就会在平日的生活标准和为人处事上,不尚时俗,不崇豪奢,你的眼光自然会向高处看,你就会琢磨着,我来到这个世上,总要为大家、为社会做出些什么,才能对得起良心、对得起自己。正如夫子所说的那句话“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随着我与儿子的一步步深入学习,我对学生时代背诵的诗歌和经典慢慢地加深了理解,文字中所蕴含的哲理与才识渐渐地与我生活的经历得以印证。相信,以后随着父子俩相扶相携着游向中国古代典籍的更深处,我们的收获,尤其是我的收获,会是更大。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应该感谢儿子!

我打算,以后每天拿出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和儿子一起诵读古代的经典;我相信,坚持必出效果;如此这般地再过几年,我和儿子的收获肯定是大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10-30 11:30: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经验,我小孩才5各月,现在只能念点三字经和五言绝句给他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4-10-31 03:39:0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11-1 10:09:32 | 只看该作者
洛沙,你儿子多大啦!我家小鱼儿快5岁半啦。自上了这论坛看到大家都在讨论杜曼,也想用闪卡和点卡教育孩子,可里仁老师说似乎有些晚了,建议通过读经提高学习孩子能力。我正在了解过程中。你是让他与你一起读吗?还是你读他听呢?有对每句诗词进行解释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 04:10:05 | 只看该作者
小鱼妈妈,我的儿子二岁四个月了。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你可以念给他听。他专心地听更好,看似不听也无所谓。关键是大人要坚持。而且据我的经验来看,孩子好象没听,其实,也在听着,时间长了,你试一下效果,孩子好象没有反映的,实际上,他已经记住了。

对诗句没法解释,也不用解释,只是让孩子机械地记住就行了。

详细情况,请看我在“中国母亲网”上的《儿子成长日记》

http://www.muqin.com.cn/forum.as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11-2 05:43:12 | 只看该作者
小孩子是有一些不专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11-2 16:03:48 | 只看该作者
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11-3 11:36:4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一个经典诵读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也是一个早期教育的倡导者和实施者。欢迎大家一起交流科学育儿,我的qq是:382538787,欢迎大家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6-20 23:29: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吾正在本地(绵阳)办班,一起推广经典诵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0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54 , Processed in 0.18021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