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帖学习:1122爸谈关于语文学习
对于语文学习,有些很不成熟的看法仅供交流。
1)学校学习很重要
语文课本的内容、情节、人物单薄是事实,但作为识字课本应该是足够了,用来老师精读应试也是可行的。二年级,家庭作业中,一定会有大量的书写练习,组词练习,这些看似不太起眼的基础训练,有时很枯燥,很费时,但还是很有必要的。还是要帮孩子度过这个坎,高年级会大大的减少。
2)提高效率是第一位的
依依俩俩班里家庭作业用时差别非常大,效率高的孩子作业通常1个小时即可完成,但效率低的孩子往往要2、3钟头,家长的督促帮助很关键。二年级正是孩子学习意识、学习习惯的转折期,注意引导,孩子会很快克服困难,情况有所改观。
3)预习应当适量
我们的语文预习,基本上是读读记记,细想起来也不容易。四年级的语文通常有32正课,8篇阅读。每一篇念2遍,通常也需要5,6分钟,如果累计读个5,6遍,也是不得了,安排开在假期及整学期会轻松些。这个我觉得在家进行是有必要的,学校的朗读机会并不多,还是单独进行有效果。再有就是字词,细水长流会好些,反正逃不掉。
4)阅读可以是多样的
三年级后,学校语文学习的重点会逐步向作文、阅读理解转移。因此,除了眼前的学校语文,必须在阅读上多下功夫。
a.听书:省眼睛,闲暇时也可进行,既是乐趣又是学习,很灵活。
b.听读知识见识类图书:可以家长与孩子共读,小孩子听的本领应该比阅读强,能更好的理解,也不累,同时还可以互动。
c.练习阅读:孩子的文字理解力是有限的,需要逐步培养阅读能力,重在乐趣,形成习惯。依依重读三毛散文就很说明问题,二年级时,她读过全集4册,几十万字,相信明白不了多少,现在再读感觉很不一样。
d.享受阅读:小块文章实际是孩子最能品味的,消化得了的。故事会、笑话、读者、青年文摘,这都是依依俩俩的加餐,在没有很空的时候,几分钟的读书,可以十分享受。其实我们成人也是如此,快餐还是方便。
5)多说,多交流--也是语文
每天还是要多和孩子口头交流,聊老师、聊同学、聊学校发生的事。孩子观察的再审视,思路的梳理、语言的组织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口头表达便捷,有效。
===============================================
平衡是关键,不能完全围着学校语文转,但要保证孩子在校学的压力不大,通过抓紧琐碎时间,把有意识学习融入似乎无意的生活片段中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