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27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教兴国】农村教育盛世危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0-26 21:0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教兴国】农村教育盛世危言 ?农村教育盛世危言 ?农民子女进高校的机会不及城镇生源的三分之一 ?普九辍学率,相关部门提供的几乎都是虚假数字 ?●记者 李斌(中国青年报 20041025)   "农村教育已经到了只能用'危机'二字来鉴定的阶段。"张玉林博士一脸凝重,"这不是危言耸听!"   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离开学校、教师工资拖欠严重、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被张玉林认为是农村教育面临的三重危机。而这三重危机,压得这位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农村教育研究的学者喘不过气来。   作为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此次"我国教育公平的理论和现实"学术讨论会的主持人之一,张玉林博士不管是在主题报告中、分组讨论会上,还是面对记者的采访,都直言不讳农村教育的危机。而与会的许多学者都表达了类似的担忧。   堆在学校仓库的几麻袋毕业证书   "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离开学校,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对教育公平的讽刺和否定。"张玉林说,高辍学率在农村的初中阶段已经很明显,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0%~50%,这说明农村受教育者的权利受到严重损害。   对辍学率调查的艰难,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袁桂林博士和许多教育学者感同身受:"相关部门提供的几乎都是虚假数字。"   但是,习惯"用脚丈量数字"的袁所长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了一种很可怕的现象:有学校把几麻袋的毕业证书堆在仓库里,没有学生去领。   这被很多学者认为是"普九"达标以后,辍学率出现的明显反弹。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王烽博士提交会议的论文中有这样的数据:2002年农村义务教育按时完成率仅有76%,全国有7个省区在60%以下。而在袁桂林看来,随着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的推进,农民对教育付出的在成本加大,如住宿费和交通费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辍学率的上升。   据王烽介绍,2002年全国城乡小学入学率之比是1∶0.75,考虑到城乡儿童的基数,这意味着每年农村有110万名儿童不能入学(城市中的数字为11万)。   代课教师月收入150元   在名列2003年全国百强县的江苏省铜山县,其所辖的20多个乡镇中,只有一个镇发全了教师工资。这是张玉林透露给记者的。这里所指的教师工资,按他的解释,包括国家标准工资和地方补贴。   在江苏省,只要发放了国家标准工资,就不算拖欠,至于地方补贴这一块,"没有条件的县,可以不发。"但据张玉林了解,在铜山县,县教育局直属的学校可以领到地方补贴。而对乡镇中小学的老师,则由有财力的乡镇来发放。"实际上,乡镇没有这个财力,即使有,也可以不发。"   而据张玉林计算,地方补贴占到了教师工资的30%~50%,这一部分缺失,意味着一个教师一年里至少有3个月甚至多达6个月的工资领不到。   而尤其让张玉林关注的是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的待遇。"在徐州市,大部分代课教师一个月只能领到150元的工资,低于全国农民的人均收入。"张玉林认为,在乡村,维持一个乡间知识分子的尊严、地位和形象至关重要,政府应该确保这些教师起码的生存和尊严。   初中刚辍学的教起了初中   在吉林省某市一个区教育局,有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员来自学校。一些领导干部为给子女安排工作,就占用学校指标,却把子女安排在政府部门工作,根本不去学校报到。   在袁桂林调研过的东北三省和湖北、四川、河南、甘肃等省,这种地方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占用教师编制的现象很普遍,校长们叫苦不迭。   而在"造血"功能相当薄弱的乡村学校,另一种残酷的"抽血"就是优秀教师向城镇的流动。"高中老师被挖走了,就从初中抽调,初中老师被挖了,就从小学抽调。"袁桂林说。   今年8月在内蒙古调研时,袁桂林还遇到这样一件事:想找一位刚刚从初中辍学的学生,却怎么也找不到人,原来,这位学生已经到另一所初中教书了。同样极端的一个例子是,一位55岁的教师申请退休,学校批准的前提是,必须找个顶替的。找来找去实在找不到人,老教师没办法,只好找自己的儿媳妇顶替。   清华2000年新生农村生源仅占17.6%   农村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其累积的结果之一,突出表现在农民子女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办学制度,使农村的儿童---95%以上为农民子女,在通向学业成功的竞争中从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张玉林说,"在公共教育经费不足、靠农民自身力量又无法承受义务教育之重的情况下,农家子女往往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被淘汰出局,从而无缘高考。"   据统计,在每万人录取人数中,城镇青年的机会是农村青年的3倍多。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差异在重点院校中表现非常明显。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卫宏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清华大学在1998年~2000年3年录取的新生中,农村生源的比例从1998年的20.8%下降到2000年的17.6%;在北京师范大学录取的新生中,农村生源比例也从1998年的30.9%下降到2002年的22.3%。从1999年北京市高考录取情况来看,军事院校和部属院校的城镇生源比例则接近90%,而艺术院校生源中,城镇生源比例更是高达99.01%。   "这说明城镇学生分配到了大部分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而属于农村学生的大部分是中下等的高等教育资源。"卫宏说。 回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10-27 20:35:55 | 只看该作者
别把陈胜、吴广逼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10-28 13:19:04 | 只看该作者
这些都是事实,而且大多数现象都是我亲眼所见,绝不是什么危言。不过要实现农村、城镇的公平在我国在短期内不可能。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3-2 12:14:26 | 只看该作者
绝对事实!我有经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3-5 18:20:14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一名初中教师,上初一一个班的语文课,那个班上学期开学时58人,这学期开学只有46人。半年时间流失20.68%,这不是危言耸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3-14 22:01:0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说法非常正确,我是一名初中教师看到现在如此的许多学生辍学,务工.心里非常的不是滋味.但又看到现时情况的一些事情也是很难理解的.因为我们这里有许多中师毕业的学生在2000年就已经在校内带课,他(她)们也同样争112元,尽管这样她们也最终"下岗"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工资少,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但最后落了一个这样的下场.所以许多家长看到周围的中专生和大专生都没有工作可干,对自己的孩子的学习也不重视了.都说:"有什么用呢!最后投入的资金和精力不也白白的浪费掉了吗"甚至,有的代课教师被减员后,由于心理压力,刚刚怀的孩子也掉了,真是得不长失.怎么现在这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3-14 23:12:26 | 只看该作者
期待教育公平的来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3-15 07:50:05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农村出来的,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4-3 20:52:34 | 只看该作者
可悲!可叹!机制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4-6 21:39:37 | 只看该作者
可悲!可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2:01 , Processed in 0.13982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