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花姐读经楼里复制过来,好好学习一下,呵呵。 我所说的孩子的一些好习惯大概归纳起来如下:
1、
做事有始有终。
2、
不拖拉、不磨蹭,学习效率高,能克服困难。
3、
自学能力强。
4、
温和、踏实、厚道,心胸宽广。
5、
不妒忌别人。
暂时我也就能想出这么多,这些习惯要怎么养成呢?我曾长久地思考过并边实践边总结,最后归结为一点,就是要在实践中练,陪着孩子做事、学习,在过程中加以指导,并坚持,比如做事有始有终,如果这件事没有停的理由,就不停,一直坚持下来,坚持到做完,稳稳当当,但是我看现在妈妈把孩子的日程安排的太满了太多了,这样就不一定有始有终了,最好是某一段时间只做一件或两件最重要的事情,这样孩子感觉又轻松又能一心一意地克服困难。
儿子刚上小学的时候非常能磨蹭,每天下午放学回来,由于我还没有下班,奶奶或姥姥看着写作业,写一页作业大概都能用2个小时,到我回来还没写完,东摸西摸的,这也是我始料未及的,因为我也年轻,根本没想到孩子会是这样子,儿子在上学前已经认识一千多字了,也会写一些字了,虽没有练过字,也不至于这么慢呀,这时我才意识到是孩子的习惯不好,我自己静静想了很久,想好了以后,就每天从单位早回来(当然都是想办法偷着早走了),孩子几点放学我就几点回来,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着写作业,还记得头几天他俩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尿尿的,一会儿又爬到床底下去了,弄得我直迷糊,这时我就横下心来,一心一意地陪着他俩,跟儿子说好,先上厕所、喝水等等,把所有的事快速做完,然后开始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我允许他们写得慢,但不允许停了干别的,写完一个字就马上写下一个,就这样看着、表扬着、有时也要发火,大概经过几个月一天不落,孩子写得就飞快了,以后只要没事,我就天天在孩子放学前回家,只要我在那呆着,即使什么也不说,孩子写得都很快。写完后我就放手让孩子玩,儿子一般都在那里画画、看家里摆的书之类的,有时出去疯玩。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看了半年《金庸全集》,天天晚上写完作业就看,而整个小学听了近40部评书,这是很费时间的,因为我也不知道读经,只能这样提升儿子的语文能力了,但是这些儿子并不以为我在教他们,都是他们自己愿意做的,有时我还要假装不允许,他们还要求我才行,每次求我,我都有些要求,就是作业要做得即快又好。这样他们就越来越不磨蹭了,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奥数以后,每个假期,我都让孩子三天之内把小学作业做完,然后我们就开始每天上午做三个小时左右的奥数题,我多半是鼓励、表扬他们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批评孩子不会、笨之类的,甚至从心里就没有这些想法,我是真心觉得孩子很好的,每天规定是100道题,但一般都完不成,我看已经做了近三个小时了,就说,算了今天不做了,已经很好了,然后下午就玩一下午,我领他俩游泳戏水,有时随便,但是不能看电视。
自学能力的养成,稀里糊涂的我和王教授的读经有很多相似之处,就是用读的方法,我当然不知道要读经了,是读所有的教科书,数理化的自学,我都是在假期进行的,每一个假期把下一个学期的书买回来三本,一本答案我拿着,我们三人每人手里一本书,他俩一人读一页,我看着有没有错的地方,经常问问:这里懂了吗?儿子说:懂了,就过去,有时儿子会说,我再看看,我和一个儿子就等着另一个,有时一个不懂,他俩或是苦思冥想,或是讨论,我就静静等着,就是这样,大概15天左右就把下学期的课程预习完了,等下一个学期开学后,上课的效果非常好,而最重要的是我就不用管了,以后他俩他尝到了甜头,作业都作得飞快,然后就自由了,所以儿子直到高中都一直保持着快速做作业的习惯,初中时有一天我无意中偷偷看看儿子写作业,那个速度啊,真让我惊叹,有的孩子做作业能做到12点,我儿子基本上8点半至9点就完成了。(可能也因为没有课外班),
小学六年级的下学期,我和老师沟通后,每天下午,我把儿子接回家,买了一套英语小短文集粹(忘了什么名了),大概有高中大学的水平吧,但是很短,儿子拿着电子辞典,一边查一边读,我要求查出意思后再读五遍,再做题,下面有四个选择题,答案在我手里,如果不对,我就让儿子再念五遍,再做,一般情况下,孩子都能做对,这点英语能力就是儿子的英语底子,同时也练成了一些自学能力,就是不会就自己查自己读。
我觉得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就是“言教”非常重要,我们通常都认为身教胜于言教,可是我觉得言教也很主要,要不断地说,温和地说,一边付诸行动一边说,大部份人都忽视这一点了,为什么会忽视呢?因为觉得重复的多了孩子都能说上来了,也烦了(其实孩子烦往往是烦大人的态度,并不烦重复),然后毛病还不改,就放弃了不说了,或许再说几次就有效果了呢,只要您仔细反省一下就会发现,重复了很多遍的话就会深入人心,然后不知不觉地就影响了人的行为。还有的是大人在心里觉得这么简单的道理孩子一定是懂的,不用说的,其实孩子是真的不懂的,所以教育孩子不要怕多说话,不要怕重复,这点是我在孩子8、9岁的时候悟出来的,在这之前,我是不大愿意多说道理的,一般都觉得孩子都懂。有一天我有病了发烧39度,早晨起不来了,就告诉儿子,自己喝点牛奶上学去吧,儿子听话后就照着做了,他俩倒是很听话,但是都没有过来关心我,我很纳闷,怎么儿子都不关心我呢?晚上儿子放学后,我就问他们,他俩说不知道啊,说妈妈从来不需要我们关心啊,这时我才明白,原来孩子是要教导的,不说,他们是真得不明白,由此我就想,经典不是最好的言教吗?经典这种言教该多重要啊。没有经典的重复,就是世俗言教的重复,孩子的心灵就这样一天天变化着,您看到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