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8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学苑] “假民主”之害甚于猛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3 09:4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受现代民主观念影响的父母,往往不敢理直气壮地管教孩子,怕这样做不够“民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不服管教,乖张暴戾,无法无天,如埋在家里的一颗定时炸弹,令父母们烦恼不堪

  究竟要不要给孩子“民主”?

  其实,“民主”作为现代社会一项重要价值,虽然有其不容忽视的意义,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并不能滥用。从本质上讲,从来没有绝对的民主,认为世上存在一个“绝对民主”的国家或群体,是非常幼稚的想法。此外,民主有其适用的对象和范围,一般适用于素质、地位相差不多的成人之间。还有,“民主”主要是一个权利概念,与利益相关,不能简单套用到亲情伦理等方面。就父母与孩子来说,父母与孩子在年龄、地位、文化程度、社会经验等等方面本来就是极不对等的,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是利益关系,而属于亲情伦理。所以,父母教育孩子,不宜过于强调“民主”。过于强调“民主”,其实是放弃了做父母的责任,结果反而害了孩子。

  必须注意的是,在今天,传统的严格管教型的家庭已经越来越少,“民主”的家庭越来越多,一种似是而非的“假民主”在家庭教育中大行其道。因“民主”而被耽误、被障碍的孩子,远远多于因严格管教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孩子。如果说过于严格的管教会给孩子身心留下阴影,那么过于“民主”的不管不问、放纵姑息,则让孩子根本不能成长!作为一个教育者,近年来已经遇到太多这样的有“民主”教育背景的“问题”孩子,还有他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家庭。然而孩子已经长大,习气已经养成,软硬不吃,如“虎兕出于柙”,面对一筹莫展的父母,再高明的教育者也无力回天,只能扼腕叹息而已。“假民主”之害,甚于猛虎矣!


  父母之所以不敢大胆地管教孩子,主要是怕防碍孩子的自由,压抑孩子的个性。其实,这都是很片面肤浅的观念。正常地管教孩子,不但不会防碍他的自由,压抑他的个性,反而是保护孩子自由,培养孩子个性的必由之路。

  什么叫个性?就是一个人能按自己的理性来行动,不盲从他人。但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因为他还是一个感性的存在,没有理性。让孩子听从大人的话,实际上是让孩子感性混沌的生命逐渐服从理性的过程。在“听话”的过程中,孩子逐渐体会到什么是理性,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蒙昧走向清明。如果我们不敢要求孩子“听话”,实际上是取消了孩子感受理性的机会。而理性不能建立,人也就无所谓成长。

  一个孩子小时侯不听大人的话,长大了也不会听从自己的“话”——他心灵真正的要求,良知的声音。他只是顺着自己脾气、欲望而盲目地行动。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孩子,他并非完全不懂道理,不知是非,但他就是不依理而行。他不只是不听大人的话,其实他也不听他自己的“话”,总是陷于无法调和的矛盾之中。因为他根本没有养成按理性行动的习惯,控制不了自己。他的人格是分裂的,身心备受煎熬,严重者其实就是精神病。这样的孩子一生颠倒错乱,痛苦不堪,又有何“个性”“自由”可言?

  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由脾气、欲望控制的盲目的自己和来自天命之性的清明、超越的自己。按先儒的话说,前者是“气质之性”,后者是“天命之性”。气质之性不一定不好,但它需要教育、修治才能转化为德性。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修治气质之性使之合于天命之性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调伏习气欲望使之顺从清明的良知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得好,人就成长得好,心智成熟,谓之有理性;进行得不好,人就没有成长,心智不成熟,谓之没理性。<<学记>>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善者,长养其善性——天命之性也;救其失者,救治其气质之偏也。不长养其善性,任其气质之偏肆意发展,还做什么父母呢?

  所以,今天的父母们,不要再滥用“民主”了,不要借“民主”而偷懒,也不要怕自己“不民主”或怕别人说你“不民主”而不敢管教孩子。父母管教孩子乃天经地义,是父母神圣的职责,不可推卸的责任。管教孩子要大大方方,坦坦荡荡,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当一个孩子拒不服从父母管教时,我们应该区分他是真有委屈呢,还是任性使气无理取闹?是正常的生理需要,还是欲望的过分膨胀?如果是前者,我们要找出原因,尽量满足;如果是后者,应该坚持原则,稍示颜色。要知道,这时孩子表现的并不是他真实的自己,大人对他的管教,正是对他真实自我的保护。如其不然,孩子脾气将日益粗暴,欲望日益膨胀,最终淹没他清明的天性,变成毫无理性之人。当孩子已经长大还毫无理性,那就非常之可怕,本应充满天伦之乐的家庭,就要变成人人饱受折磨的“地狱”了!如今有多少这样的孩子,多少这样的家庭!见之令人心痛。岂孩子天性如此哉?岂父母本意如此哉?皆“假民主”之过也!


[ 本帖最后由 空山泠雨 于 2011-1-3 09:4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11:05:13 | 只看该作者

林海音童年挨打

         
  
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床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却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最糟的是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有一天,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因为爸爸已经在吃早点。我听着,望着大雨,心里愁得了不得。我上学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妈妈打扮得穿上肥大的夹袄(是在夏天!),踢拖着不合脚的油鞋(〔油鞋〕一种雨鞋,可防水),举着一把大油纸伞,走向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我竟有勇气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哀求说:

  “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意,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在床前来,瞪着我: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坐车去上学。

  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一边抽抽搭搭地哭着,一边撩起裤脚来检查我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来的鞭痕,是红的,而且发着热。我把裤脚向下拉了拉,遮盖住最下面的一条伤痕,我最怕被同学耻笑。

  虽然迟到了,但是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因为下雨天可以原谅的缘故。

  老师叫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的功课有没有做好?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告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抽搭了一大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正在静默的当中,我的肩头被拍了一下,急忙地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势告诉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过头,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爸爸点头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后来怎么样了,我已经不记得,因为那是六年以前的事了。只记得,从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校门的学生之一。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她教我跳舞。

                     (节选自林海音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作家。父母曾在日本经商,出生后不久回到台湾,但旋即又举家迁往北平居住,就读北京城南厂甸小学、春明女子中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与笔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结婚,后来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以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闻名,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则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1 08:30 , Processed in 0.07372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