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30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中对doman的教宝宝阅读有一个疑问,非常希望大家能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0-16 20:1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不久看了《爱和自由》,有相见恨晚之感(强烈推荐父母一定要看一看,还有《给孩子自由》和《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书中讲到的蒙式方法让我对现在的做法产生了一些疑问。蒙式方法强调宝宝通过自己的直接感觉经验来接收、组织并消化信息。以前我是给宝宝指物,让她摸,然后给她闪,但现在按照蒙式方法,就不仅仅要指,而且要闻、尝,同时还要隔离其他物品,最最要命的是,确实不知道当你告诉宝宝这个物品的名称时,她的关注点是不是这个物品,如果她正在观察物品上的某个小斑点,那岂不糟糕?
   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教宝宝阅读是不是推后进行比较好呢?到她的注意力能够比较集中一些的时候再开始。
   现在我已经把字卡暂停了,等想清楚了再开始,同时想听听大家的见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10-16 22:30:17 | 只看该作者
我看过这本《爱和自由》,也知道网上有很多人崇拜这本书,但我觉得这本书很多东西都在用作者自己错误的视觉观点在误导观众,如果有空很想写一些关于这本书的感想。我不反对蒙特梭利的教育方式,甚至有用蒙氏的方法教孩子,蒙特梭利全套的书我也全有。但孙瑞雪很多时候把蒙特梭利的精神胚胎太神话了,变成了一堆自以为是的东西。就像你上面提到她书上所说的“宝宝这个物品的名称时,她的关注点是不是这个物品,如果教他这个物品他可能只在注视物品上某个小斑点”,这些都是非常主观的看法,然后她把这种猜测推广变成她的孩子两岁不会说“书”这个词的时候,孙瑞雪就认为孩子两岁前就不知道那些是书,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对孩子说“书”字的时候孩子根本没有感知到书。这么说不是比弱智儿童还要低能吗?连语言输入和输出是两回事孙瑞雪都不懂,她认为孩子不会说就是不懂,这什么逻辑?她认为孩子不用教只需自己体验学会的教育方式,令她的孩子两岁多居然还分不清猩猩和星星是不同的事物,真是太让人吃惊了!一岁前的孩子已经可以懂很多很多,他们能理解大人说的一些东西,甚至懂四则运算,以孙瑞雪的逻辑,他们不会说还不会感知于是你输入什么他们也不可能懂。这本书还有很多东西我都不喜欢但没时间去批她了,有空再详细说一说。 我们平时教孩子东西那是输入,孩子说出来是输出。从输入到输出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这关联到大脑复杂的机理。输入的东西婴幼儿学会了但不会马上就懂得说出来,所以会有妈妈说会说话的孩子突然会背一岁前给孩子念的唐诗,甚至有家长很惊叹地说三岁的孩子突然唱起了妈妈婴儿时期抱着他唱的摇篮曲,这歌妈妈可是有两年多没有唱过。这些都是输入后停留在孩子脑中时机成熟才表现出来。关于语言输出,比如有的孩子到了三岁,虽然能准确用手指出12种颜色,并且从来不会指错,但让他们说出来却往往说错,这在孩子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所以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还不会认颜色,但实际这也是大脑的语言输出未成熟的问题。但之前给他灌输的东西孩子实际还是吸收了。当他们大脑回路成熟的时候一下子就能说出来。 杜曼和蒙特梭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最初他们的方法都用在智力低下的孩子身上,发现可以令这些孩子变得好起来甚至恢复正常,于是推广到了正常孩子。 如果你想了解蒙特梭利的东西,最好看原著,不要看什么孙瑞雪,简直是误导观众。 如果你了解了这些书的基本原理,就知道所有的方法都不是矛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10-16 23:58:47 | 只看该作者
砚儿+-->引用:砚儿 不知道当你告诉宝宝这个物品的名称时,她的关注点是不是这个物品,如果她正在观察物品上的某个小斑点,那岂不糟糕?  
我曾在一群鸡里给宝宝指认过一只白色的公鸡,后来试过问他:白色的大公鸡在哪里,他听了之后目光搜寻了一下,然后锁定在那只白公鸡上,(我很容易辨别他是不是在看那只大公鸡,因为那只鸡跑动的方向与其它的不一样,他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它)我想他这时对"白色大公鸡"的理解应该是这只鸡的本身,而不是这只鸡的某一个部分吧?   在BB不到三个月我开始给看他字卡了,比计划的提前了很多,因为我发现他很喜欢看他外公书房的一幅字,一看可以看几分钟,还一边呵呵地乐,开始我没有教他,因为那几个字有些个性,我认为不太适合给婴儿认,后来见他那么喜欢,就一个一个读给他听"x-x-x",他还是一如继往地傻乐着,没有什么特别的反映.过了几天,有一次他在哭闹,为了哄他,就随口说:我们去看xxx,没想到他一下止住了哭声头转向书房的方向...我当时还是不太相信真的是记住了那几个字,以为只是巧合,后来又找机会试了几次,才确定他真的是认得了.我想婴儿可能真的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此帖由 love哈夫 在 2006-05-27 00:24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10-17 06:51:02 | 只看该作者
》蒙式方法强调宝宝通过自己的直接感觉经验来接收、组织并消化信息。以前我是给宝宝指物,让她摸,
》然后给她闪,但现在按照蒙式方法,就不仅仅要指,而且要闻、尝,同时还要隔离其他物品,最最要命的
》是,确实不知道当你告诉宝宝这个物品的名称时,她的关注点是不是这个物品,如果她正在观察物品上的某
》个小斑点,那岂不糟糕?

我想蒙氏的意识是要让宝宝全面的认知一个物体,以免她获得错误的认识。
如果引申成为宝宝只注意细节,岂非贻笑大方?

宝宝认识物体的时候,的确会有错误关联和错误的联想。但是并非每次都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10-17 09:39:08 | 只看该作者
据我观察,两岁的孩子能做到概括,比如他知道自己常看的画书是书,你再拿给他一本成人看的学术书,他也说那是书!他认识了白色的猫、黑色的猫,见了花猫他一定也知道那侍猫而不是别的。
那本书早就听说过,也很想看,但这么一说反倒不想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10-17 14:28:15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曾经也有妈妈对我说看过这本书后认为蒙氏就是什么也不要教孩子。我觉得每一本育儿书都会有写得好和不好的东西,这需要读者自己去分辨,《爱与自由》这本书也是。里面关于如何处理孩子某些行为还是写得不错的,但对于没有经验的妈妈要仔细分辨。 个人感觉,蒙特梭利因为距离今天已经有一百多年了,那时候的脑科学还没有今天这么发达,所以蒙氏的理论只能从实际操作经验中获得,而杜曼是一个现代脑科学专家,已经可以科学地解释孩子的成长。这是蒙氏所不及的,比如蒙氏关于孩子学数学的问题,说来说去还是老三篇:只有等到敏感期。什么都是感觉行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9-6 05:19:0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RAINBO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3-5 14:47: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砚儿 于 2004-10-16 20:12 发表
前不久看了《爱和自由》,有相见恨晚之感(强烈推荐父母一定要看一看,还有《给孩子自由》和《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书中讲到的蒙式方法让我对现在的做法产生了一些疑问。蒙式方法强调宝宝通过自己的直接感觉经 ...

哈哈!我也有过你的这个疑问。可惜的是,我当时不知道这个论坛,就放弃了doman方法。所以说,做父母的还是要多听听,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多想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3-5 15:52:0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孩子是有个体差异的,一种教育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这也是有人杜曼成功有人不成功的原因吧。杜曼与蒙氏应该都是好的教育方法,因为都有很多非常成功的例子,但是,自己的孩子适合那种方法,就要烦劳家长细心观察体会了,因材施教方能事半功倍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3-5 16:23:34 | 只看该作者
我读了<爱和自由>也喜欢孙瑞雪,但我仍然在做杜曼,我认为两种思想是要我们想信孩子,给他自由相信他能自我学习,提供闪卡相信他能自己领会。虽然有些例子偏了一点,但两者的目的是一样的。请读一下蒙氏的原著。再来和杜曼比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5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06:37 , Processed in 0.08985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