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从立秋开始,历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其中的秋分为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被称为“多事之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由“生长”转向“收藏”的季节。按照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重要的是顺时养成生。顺时就是顺四时而适寒暑。人体适应当季的阴阳变化规律,才能健康生长。
秋日养收重在养肺
《黄帝内经》认为,肺属金与秋季相应,主收,燥为秋之主气,求秋燥之邪会伤及人体精气、血和精液形成阴虚之症。肺与秋气相通,肺旺于秋,秋天肺的气血最充沛,功能最旺盛。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秋季天气寒热多变,寒凉之气及秋燥之气极易伤肺,发生感冒、咳嗽等症,所以秋季养生,重在养肺。
固护肌表 肺主一身肌表,风寒之邪最易犯肺,诱发或加重外感、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或成为其他系统疾病之祸根。故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适当进补,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风寒等外邪伤肺,避免感冒,是肺脏养生之首要。
滋燥润肺 秋令保健养肺为先,肺喜润而恶燥,燥邪伤肺。秋天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尤其是中秋过后风大,人们常有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痒咳嗽、大便秘结等症。因此,中秋后气候转燥时,应注意室内保持一定湿度,避免剧烈运动使人大汗淋漓,耗津伤液。秋季饮食应“少辛增酸”、“防燥护阴”,适当多吃些蜂蜜、核桃、乳品、百合、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等,少吃辛辣燥热与助火之品。
补脾益肺 中医非常重视培补脾胃(土)以使肺气(金)充沛。故平时虚衰之人,宜进食人参、黄芪、山药、大枣、莲子、百合、甘草等药食以补脾益肺(即中医所谓“培土生金”),增强抗病能力,利于肺系疾病之防治。
通便宜肺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肺气宣降;若大肠功能失常,大便秘结,则肺气壅闭,气逆不降,致咳嗽、气喘、胸中憋闷等症加重,故防止便秘,保持肺气宣通十分重要。
芳香利肺 经过多年来科学家、医学上的研究,芳香精油不只是具有迷人的香气,而是真的具有改善疾病、减轻不适、舒缓压力的功效,不同的芳香精油可对症不同的身体症状,如养肺、舒肝等等,它们可以平衡身、心、灵,使身体得到更全面的呵护。
秋季养生利肺精油推荐:
清肺排毒类精油:尤加利、柠檬、天竺葵、丝柏
效用: 可畅通呼吸,清理肺部污染,排除肺部所积压的毒素,并可改善呼吸系统疾病和因肺部毒素造成的面部暗疮和肤色萎黄。
用法:泡澡、泡脚或与基础油调合按摩肺经。
气血循环类精油:尤加利、香蜂草、雪松、鼠尾草
效用:活化循环,强化免疫系统、增强肺部的排毒功能,改善鼻炎、鼻塞、气喘、咳嗽,增加活氧量。
用法:泡澡、泡脚或与基础油调合按摩肺经。
金能量补充精油:伊兰、茉莉、香蜂草、尤加利
效用:调气、补氧最佳精华,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咽喉痛与支气管炎,去痰止咳,消除烦恼和胸闷。
用法:泡澡、泡脚或与基础油调合按摩肺经。
秋日养性神志安宁
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秋季注重调摄精神为养生之要务。应养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方可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
宁心安神 首先,要认识到叶落枝黄、草枯花凋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待到春时又会是一番万紫千红、生意盎然的景象,对秋天肃杀之象无须触景而发悲情。
以乐消悲 其次,若有悲忧情绪,要设法从中解脱,如赏菊、登高、娱乐、聊天、看书或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娱乐、公益活动,既有益于身体健康,又能怡情养性。
防治结合 另外,季节的变换可能引发旧病或加重病情,面对各种生活事件,必须善于自我调节、平衡心态,以五神养五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相反,心急躁,神烦乱,造成心理上的失衡状态,身体上的不适感就会加重,精神疲惫,体力下降,病邪反而有机可乘。
形神相应 有人作过研究,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体内一些有益激素、酶和乙酰胆碱会增加分泌,使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调节到最佳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如果终日郁闷忧伤,就会使这些有益激素分泌紊乱,内脏功能失调,而引发胃痉挛、高血压、冠心病等。这与中医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有相通之处。
芳香安宁 芳香疗法是一种可以帮助平衡情绪波动和控制消沉的自然方式,它可以促进积极、正面情绪,给生活一个全面的修复。香薰渗透感官并通过气味刺激帮助对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
秋季神志安宁精油推荐:
佛手柑、香蜂草、薰衣草、檀香、玫瑰、快乐鼠尾草、茉莉、天竺葵
效用:帮助平衡、提升情绪,放松、恢复活力
用法:薰香、按摩、泡澡或泡脚。
《黄帝内经》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意思是说:秋天天气干燥,气候逐渐转凉,秋气肃杀,万物开始收敛,要使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並要收敛神气而勿外露,此皆所以顺从秋收肃杀之气,从而使肺金得以清净,这就是秋天保养秋收之气的方法。否则就会伤肺,到了冬天,就会发生顽固不化的飧泄病,供养冬天潜藏之气就会变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