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08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质教育] 如何激发孩子对识字的兴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0 23:1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如何激发孩子对识字的兴趣?
                                          文/程跃
孩子为什么要提早识字?
首先是为了提前阅读的需要,识字不是目的,早期识字不是为了识字而识字,而是为了掌握阅读工具,提前进行阅读。阅读能力的提前与提高是促进早期孩子自我发展、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天才儿童有着提前识字阅读的经历,很多资优儿童也是如此。
其次,提前阅读可以避免或防止阅读障碍的出现。现代社会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孩子很小就开始接触电视、动画片、广告片、游戏等视觉刺激,这些刺激本身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同时也造成了视觉皮层的竞争,大量运动画面的刺激,增强了大脑处理运动画面的能力,从面使得视觉区域更多地用来解决处理动画、游戏等画面内容,导致符号的识别和使用区域减弱。正因如此,今天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在小学以后出现阅读障碍。为了视觉的平衡发展,今天提前识字阅读成为最重要的预防手段。
早期识字有一些典型的特征。如果把识二千六百字作为识字的目标来实现的话,识字往往会出现不在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初级散字学习阶段,这时通过出示卡片、字宝宝游戏等方式可以让孩子达到一定数量的汉字识字量。估计在二百字左右。这时通过家长强制性出示、亲子的互动,借助孩子对字宝宝本身的兴趣可以实现。但这时识字重复量要大,孩子的大脑内还缺乏相应的信息处理系统,记忆慢且容易遗忘。
第二个阶段继续散字学习阶段,这时往往要突破五百字左右的大关,大多数孩子在这个阶段失去兴趣、放弃努力。很多家长不是不愿教孩子识字,而是在这个阶段感到阻力难以继续,从而中断努力,认定孩子不喜欢识字,不是这块料。
实际上,所有的孩子在这个阶段都会表现出兴趣的降低,原因是最初识字的新鲜感已经没有了,家长教字的方法也已穷尽。同时大脑内的信息处理系统没有完善,再加上识字量仍然很少,无法达到阅读水平,孩子继续识字而仍然不能体会阅读的乐趣,而不知道识字的意义,放弃识字。
因此,在家庭中多数孩子在这个阶段停止了识字教育。这是一个识字教育的难关。要想突破这个难关,一是要改变识字方法,使用更多灵活多变的手段,提高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通过儿歌等小的内容中去识字;二是重视坚持,通过规定识字任务进行一定量的强制,帮助孩子形成习惯和认识,每天坚持同一时间识字,不完成这一过程不得从事下一项活动,慢慢地孩子开始适应这样的任务。当然,这时如果有幼儿园的配合,会更加容易解决。
第三阶段,五百到八百字,这个阶段可以结合小文章识字。鼓励孩子通过指读的方式进行阅读。如果这个阶段过了,大脑中的识字处理系统也逐步建立起来了,大脑本身对识字的敏感性也就开始提高,识字的记忆能力大大提高,开始一个新字要学很多次,现在开始,一个新字的出现会只要很少的几次就可以记住了。
第四阶段,八百到一千二百字。阅读识字阶段,由于大量符号的刺激,大脑相应信息处理系统不断强大,大脑对识字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识字兴趣开始加强。同时,识字的意义更加明确,孩子已经可以将字当成阅读的工具加以使用,从阅读中获得了新的乐趣。
第五阶段,一千二百至一千六百字。孩子开始在自己阅读的文章中找出生字来进行学习,往往会主动寻问父母“这是什么字呀”。
第六阶段,一千六百字至二千六百字。快速识字阶段,结合各种方法,这时的孩子可以快速地进行识字,记忆能力也大大提高。到了这个阶段,以识字主为的任务已经结束,阅读成为主导任务。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大大提高,并为终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你的孩子很可能处在第二或第三阶段中,这时一是要坚持,以一定的识字目标为努力方向,二是要改变方法,多多鼓励,使孩子可以更愿意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如果 + 10 + 10 谢谢你了,很实用的指导。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10-21 10:23:15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宝贝还是处在二/三阶段,学了拼音之后正在阅读,估计拼音熟了,自主学字也就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0-28 16:32:57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宝宝典型的在第二阶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4-11 12:21: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37 , Processed in 0.18583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