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044|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低年级学习习惯养成家教小故事——向课堂要效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8 15:4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向课堂要效率——今天你举手了吗?
从孩子步入小学的第一天,家长们就会反复嘱咐孩子: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哦!是的,上课专心听讲是孩子必须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让我们想一下,孩子每天在校67个小时,所学的知识就是通过一个个课堂四十分钟完成的。课堂上专心听讲,学习效率就高,孩子的学习自然不会差。我认为对低年级的小孩子而言,检测他是否上课专心听讲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课堂积极发言。因为很多孩子上课也很守纪律,两眼直视黑板,可是是否在听,是否专心,是否思考,却很难评判?而课堂积极发言,显而易见地,说明他专心听讲,说明他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说明他积极思考,说明他对所学内容有兴趣。
在子鉴上幼儿园时,我就鼓励他课堂积极发言,那时主要是针对幼儿园小孩子的心理给他灌输课堂积极发言的好处:老师会表扬和奖励,小朋友会佩服你,你自己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胆子也会变得很大,成为一个勇敢的孩子。我对他的要求是,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必须在课堂解决,因为那是你应该做到的。只要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回家不必“烫剩饭。”子鉴是个听话的孩子,自制力比较强。所以,虽然回到家里幼儿园所学的内容:字宝宝、听磁带,做练习,我们都没有进行过巩固复习,但成绩仍然很好,当然这也因为幼儿园所学知识比较简单。
子鉴在幼儿园可以说是他们班发言最积极的孩子之一。在不断地积极发言中,子鉴自信心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思维也更加活跃了,专注力也就更好了,不用说成绩也很出色。

上学后,我再次提醒孩子要课堂专心听讲,而此时我仍然把课堂是否积极发言回答问题作为检测标准。首先我就形象地告诉他课堂专心的重要性:如果想要学习成绩是100分的话,那么课堂认真听讲就得到了95分,剩下5分才是复习与预习。(不过到了高年级,甚至初高中,预习的分值至少占到40%-50%,课堂听讲则占到30-40%,强调自学,强调课堂的解难与思维碰撞)向课堂要效率就会事半功倍,不珍惜课堂这个学习的好时机,咱们回家就要改错、补习,浪费大量的时间,当然事倍功半。那多傻呀?

既然课堂这么重要,怎样把这95分挣到手呢?那就是课堂积极举手发言。因为,你要课堂举手发言,就得一直专心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就得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就得迅速地组织自己的语言,让语言又快又好。如果你的回答是正确的,那么你不仅获得成功感,还会加深印象,记得更牢。如果你的回答是错误的,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纠正,就能够更清楚自己错在哪里,对问题理解就更深了,以后就不会再犯这个错误了。不管子鉴是否完全理解,我想只要他能领会其中的一半意思,就可以了。
果然,子鉴从上学的第一天就延续了幼儿园里的良好学习习惯: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当然这和老师们生动的课堂教学形式,积极的引导鼓励分不开。尤其是回答问题对了就发智慧卡的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发言的兴致。每天中午我接孩子回家的路上,经常问的问题就是:今天你发言了吗?回答的对吗?孩子总是很高兴地告诉我:我回答了,老师还表扬我了。有时候老师表扬他的话都记得清清楚楚。可见课堂回答问题给他带来的愉悦。我也总是适时地鼓励他继续加油。
然而,开学一段时间后问题就出来了,小学不像幼儿园,一个班将近60个孩子,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老师多提问自己的孩子,可是一节课就40分钟,所以每个孩子回答问题的几率都比较小。也因此,很多孩子都觉得自己被提问的太少。子鉴也不例外。上学期,一天,当我又问他有没有回答问题时,子鉴幽幽地说:“妈妈,说实话,最近老师很少叫我,我的手都举酸了,老师也不叫我,我也得不到智慧卡了。”看着孩子垂头丧气的样子,我意识到,还用课堂是否发言作为评判标准在此时已经不再适用了。
这时我要解决的是:孩子对课堂积极发言的目的是什么,要清清楚楚。
我问:“咱们课堂积极发言为了什么呀?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和智慧卡吗?”
子鉴:“不是,为了学会知识呀。”
我:“是呀,课堂发言是为了同学们自己学到知识。那老师为什么还要表扬积极发言的孩子,还要奖励你们智慧卡呀?”
子鉴:“因为老师想让大家都向积极发言的孩子学习,让大家都积极发言,都学习好。”
我赞许道:“是呀,老师的工作就是要让全班同学都好好学习,都在课堂上把该学会的知识学会。那老师怎么知道大家都会了没有呢?在课堂上就要通过提问来检查。
子鉴:“那为什么老师提问我这么少呢??”
我:“因为通过一段时间,老师已经知道你是个上课专心听讲的孩子,她对你很放心了。所以一看到不经常举手的孩子举手,就要给他们机会,还有那些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孩子,老师就更应该看看他们会了没有,老师一提问他们都会了,老师就对你们大家的情况都了解了。老师还用得着重复提问吗?那就别浪费时间,咱们接着往下讲课呀。你说对不对?”
子鉴:“可是,这样我的智慧卡就少了,我就会落后啦。”
我:“那你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智慧卡吗?”
子鉴想了想:“不是,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是为了我自己有知识。”
我肯定他:“是呀,因为你们现在还小,很多孩子不像你这么明白,所以老师就会采取奖励智慧卡的方式鼓励你们学习。等你们再大一些,智慧卡就会减少,等你们都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后,老师就不会再发智慧卡了。那以后,你们是不是都不好好学习了?”
子鉴:“当然不会了。”
我:“所以,现在你仍然要专心听讲,积极举手。不能因为老师不叫你就不举手。因为你举手就是向老师发出信号:这个问题我会了。如果你不举手,老师就会想子鉴是不是没学会?我要不要再提问一下他呀。要是好多同学会了也不举手,老师就会认为大家还没学会,就会再重复讲,这样是不是浪费了大家的时间?”
子鉴点点头:“哦,我以后还要积极举手,不管老师叫不叫我。”
下面我要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了。
我:“对,老师提问你,你就认真回答。老师没提问你,你更要认真听别的同学怎么回答,像个小老师一样心里给他打打分,他回答的和你的答案一样吗?对不对?好不好?你还能想到更好的答案吗?你怎么样说比他表达得更精彩。这样你的进步会更大!”
子鉴:“嗯,我有时候就是这样的。”
我:“其实,现在你还是有机会得到智慧卡的。”
子鉴:“怎么得到呀?”
我:“老师并不是完全不提问你呀,而且,当一个问题很难时,会有很多同学答不出来,你只要一直专心听讲,继续认真思考,这时候你就高高地举起你的小手,老师一定会叫你。而且,老师看你回答得好,还会专门把一些疑难问题留给你,你想一想,是不是?
子鉴想一想:“是的,有些问题别人都答不出来,就我和几个同学举手呢。”
我适时鼓励:“所以呀,你要比平时更认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哦。
子鉴终于明白了。从那以后,子鉴一直积极举手。这时我再问他的就是:今天你举手了吗?你专心听讲了吗?问得多了,子鉴就会反问我:“那还用问吗?你认为我傻吗?”从老师那里的反馈也是子鉴积极举手,时常有精彩的发言。这下我放心多了。
然而一个小插曲出现了:在最近的一周,子鉴当小老师之前因为没有认真备课,所以很失败。我收到了子鉴上学以来,老师发给我的第一个批评子鉴的短信,可以想象子鉴在那次当小老师的过程中会怎样的难堪。然而我更担心的是,子鉴从小到大一直在表扬与肯定声中长大。他的自尊心特别强,抗挫折能力也特别弱。虽然他表面不怎么显露,但是他的内心一定很痛苦。我担心他因为自己失败的表现,而把怨气撒向别人,为自己开脱;因为自尊心受挫,抬不起头,影响他上课发言的积极性。
怎样把坏事变成好事?几天后我试探着问子鉴最近举手了吗?还像以前一样吗?子鉴虽然回答仍然积极举手。但是我相信他一定受到了影响只是不愿说。(就在我写下这句话时,子鉴跑过来看看,点点头)我就表扬他:“在受到批评后,你还能够积极发言,你是个真正明白学习是为了什么的孩子。说明你的抗压能力很强。”我还举了个自己小时候因为受到批评不能好好处理,结果学习下降的故事。告诉他遇到这类事,最好的方法是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吸取这次教训,不再犯此类错误。子鉴说:“我不仅要爬起来,还要跑到前面!”孩子这样的豪言当然要肯定。
虽然仅仅一次这样的谈话不可能立竿见影,(这件事应该会对他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但是只要经常利用各种机会来加深他对学习的重视,不断强化他利用好课堂时间的这一意识,潜移默化中,孩子就应该能够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
我之所以这样教育子鉴,是因为他是一个从小就是听着道理长大的孩子,理解能力比较强,也比较乖。但是对子鉴的教育尤其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缺乏表扬和物质奖励。孩子毕竟是孩子,不能因为他稍微懂事就把他当做大人。而对于孩子来说,表扬和适当的物质奖励都是应该的,这也是培养他良好学习习惯的助推器。对于子鉴这样一个孩子,如何让他保持这种积极地学习态度,并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我也开始思考,寻找更好、更适合的方法。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10 + 10 精品文章!
多多船长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6:06:49 | 只看该作者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一种教育方法是可以拿来就用的,但是也有不少是可以借鉴其中一二的,比如说我这篇小故事。是儿子一年级末,老师让写孩子学习习惯养成故事。因为很多家长都问我为什么子鉴上课发言这么积极,自己的孩子却总不爱发言,我就写了这么一篇与大家分享。每个孩子个性实在不同,不爱发言也未必没学好,但是爱发言不仅使得孩子上课专心,而且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新手,我看来看去不知道这篇文章应该发在哪个论坛合适。一家之言,但也并非极富个性化,因为太大众,所以就发在这里。并非针对语文,如果不合适,麻烦管理员放个它该去的地方。谢谢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美美元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0-9 10:01:2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经验很好,丁丁刚上小学正好合适。
以前,每天,我都是问他,“今天发言了吗?”
但看了楼主的介绍,觉得这种提问方式应该改一下,
“今天你举手了吗?”比较好,

小时候,觉得识字很重要,后来觉得英语很重要,后来觉得成绩很重要,
但是,现在,觉得“习惯与思维”比什么都重要。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方法,这也是需要我们不断跟踪不断思考不断改进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美美元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0-9 20:44:4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问他,“今天发言了吗?”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0-11 13:50:0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方法,对我很在启发,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1-12 10:57:1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收藏,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1-15 12:33:3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收藏,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1-15 15:33:22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很喜欢问多多,今天你举手没?和楼主进行过相同的对话哦!举手不一定非要被老师点,只是表明你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11-15 16:55:1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方法,对我很在启发,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2-18 08:18:12 | 只看该作者
俺儿天天有举手记录,我不问他教师叫他几次,只让他记举手次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00 , Processed in 0.11072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