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ll4kid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中国孩子咋不愿说对不起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 15:34:1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见到朋友一家。他们在澳门,孩子刚刚上小班。孩子很可爱,但孩子妈妈见到我就说她有点烦恼,说,我现在都怕见老师了,因为老师老投诉我家小宝。
投诉什么呢?我问。
她说,那里的孩子好像都比我家孩子听话,懂事。我们都很注意给孩子自由,所以一般都不太管他的。但跟别的孩子一比,就显得很突出啦。。。

是的,我们常常说,要给孩子自由。但,这个自由的度在哪里,个人的自由妨碍了别人的自由时该怎么办,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想过。

最近去世博会也发现这个现象。孩子还小得很,被父母带着使劲往前面去挤。有人提出“排队”的要求时,孩子的父母就腆着脸说“唉呀,孩子小,不懂事”。。。
因为孩子小,就可以不懂事吗?
你不从小教育,他哪天才会懂事呢?
也许,不是孩子不懂事,是大人心里的规则,和我所认同的不一样。

也许,中国孩子不说对不起的这么一个现象,还不能说完全是素质存在问题(像我所说的那个朋友,我知道他本人是谦谦君子,夫人也很有教养,就我个人所见,他们的素质是没问题的),而是在东西方道德伦理短兵相接之际,中国现有的伦理道德,同西方的伦理道德,其关注的重心、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反映在孩子身上,孩子是从不作伪的,于是从外面来看,就形成了这么一些现象。

[ 本帖最后由 我爱飞飞 于 2010-10-1 16:1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nikkiyy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10-3 08:48:06 | 只看该作者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呵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17:5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欣儿妈 的帖子

说得有道理啊。

最近见到LG的父母及侄子,那孩子给了我一样东西,我跟他说“谢谢”,LG父亲立刻说:“跟他小孩子说什么谢谢。。。”
那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会说“对不起”或“谢谢你”的可能性,还真是不大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10-6 03:50:18 | 只看该作者
明白楼主的本意,也很赞成。

但是,关于安妮鲜花的文章觉得有偏颇的。
1)楼主引述的这个情况中,EXCUSE ME的意思,是等同于我们说的:你让一下,我要过去。
那么按中国的习惯,不一定非说对不起,真的说了对不起,一定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吗?特别是对于小一些的孩子。跟据习俗来吧;所以小女孩其实是做了楼主所要求的EXCUSE ME,因为她和弟弟说了,让她过去;

小女孩的错,是错在挤倒了弟弟,但没道歉;但是大人指责她的是没和弟弟说就过去,指责方向不对,她自然要辩解。

2)安妮是以母亲的眼光,只看到了别人孩子的错,而没有审视自己。她的观点,完全是以她孩子为中心来指责别人:
如果一个孩子,挡在一个玩具前,让大家都不能玩,那么所有的孩子是不是都应该等着他,都不玩了?

在滑梯事件中,她是赞成的。因为小宝站在那,不走,别人挤过去,她认为别人不对,教育别人的理由是:
“你想过告诉前面的小朋友这样很好,不过要人家同意你过了才可以啊。并不是你想要到前面去,前面的人就一定得让给你啊。要不然,大家排队不就没有用了吗。这样对先来的人是不是也不公平啊”

但是,在小区秋千上的事件而言,她对那个占着秋千的男孩子是批评的:在面对排了半天队的小孩子的时候,耀武扬威地说:你就排吧,排到天黑我也不给你~~
而小区霸道男孩的举动,其实是验证了她说的那句:并不是你想,前面的人就一定得让给你。要不然,大家排队不就没有用了吗。这样对先来的人是不是也不公平啊”
如果她赞成游乐园规则,那么,对秋千男孩,就不该抱怨,因为那个男孩有这个权利。

在公场场合,权利是有限的,以不损害别人为基准
从安妮引述的孩子们的话来看,他们确实是认为小宝害怕,不敢过,挡路了,而且在别人和小宝商量要自己先过的情况下,小宝还是不让别人过,要别人等,这个好象和那个男孩没什么区别,只是小宝,没说那些蛮横话而已。

安妮鲜花,本身做得就有问题:
从描述看,小宝好象还很小,表达能力也差。那么小孩子加入有大孩子的游戏,家长不根据观察,适当做干预,而只是一味要求其他孩子去适应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点自我中心?
当类似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发生时,不审视一下自己,而是将之都归为中国的孩子有问题;

家长同样面对的是这个问题:在一个公共场合,是自己孩子的个人利益重要,还是维护大部分孩子的利益重要?

如果,八岁的大孩子在被小宝拒绝后没有离开,五岁的女孩子没有硬挤过去;那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小宝后面排了长队,而小宝还在慢慢走或是犹豫要不要走。造成这种状况时,小宝的家长,是不是也要被指责的:让孩子参加不适合的游戏,为了一已之利,损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让本来很流畅的游戏中止。
幸亏只有一个小宝,一个象安妮鲜花这样的家长,如果多几个象这样的家长,那么这个地方其他孩子就不用玩了。


当一个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又只站在自己立场看事件时。。。。。。

不过,楼主从这件事中,看出的意义还是有道理的。

[ 本帖最后由 annfield 于 2010-10-6 04:2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关于外国的事,我没有发言权,倒是有个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05:5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annfield 的帖子

中国式的生活智慧是这样的:忍得一时之气,免去百日之忧;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难得糊涂。。。凡事要留个台阶给别人下,这是“正常”的中国人要做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01:0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annfield 的帖子

和一个从美国回来暂住的朋友聊天中也提到这篇博客,他跟我描述了他看到的事实,征得他的同意,发表如下:

安妮所说的事情,在美国的大型游乐场及社区公园都会发生。每个社区都有一些孩子是品性不太好的,当这些孩子出现在社区里时,一般的孩子会选择躲避。插队,在美国的游乐场所甚至是学校内部都会发生。所谓的excute me,只不过是礼貌用语而以,在成人世界里,大家一般都会以礼待人,在儿童世界里,有成年人在场时,大家也会守规守矩,但是当只有孩子们单独在场时,情况并非就完全如此的。我刚上高中时就经常被几个同班的男孩插队,直到我最后选择了用拳头说话,用拳头告诉别人我也是不可欺负的。我儿子还小的时候自己在社区里玩时,也常常和别的小孩子一样受到大孩子的欺负,我儿子选择反抗,所以慢慢的欺负他的人就少了。有一个孩子比较逆来顺受的,基本上成了别人的“出气袋”。

如annfield所说,安妮的孩子太小,不应该和年龄大的孩子同在公共场所单独玩耍。不管在什么地方,人除了阳光的一面,也都是有阴暗的一面的。当一个毫无反手之力、根本没有能力为自己维权的人单独出现在你面前时,你选择折磨他还是照顾他,或者是至他于不顾、当他不存在,这是一个人的真正良心选择。这个选择,没有年龄之分,成年人会面临,儿童也会面临。像游乐场中发生的这些事,安妮的孩子在大龄孩子面前就是一个没有反抗能力的弱者。大的孩子没有欺负他,已经是善良的本性使然。


本来这位朋友还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中国有中国的人情味儿,其他国家的人说不定还有更多的人情味儿,但,这个故事不太方便拿出来讲,还是略过好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10-8 22:3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我爱飞飞 的帖子

我想,规则本身就是人创造的,而创造的人本身也是为了自身或群体的需要。

所以,对孩子而言,要学习的是创造规则,和适应规则。
所以,当我们输灌完我们认为对的规则后,孩子要学会活用这个规则。如果不能做到让别人来适应你的规则,又不能自己创建一个新规则,那么就学习适应别人的规则。

规则本身就在不断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10-9 09:27:12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非常反感不在国内的“中国人”看到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儿就冠以“中国人”来说事儿。

第二,“Excuse me” 不是“对不起”的意思,只不过是开始说话的方式,这跟我们说“吃饭了吗?”作用类似。

第三,关于规则,我们不是没有规则,只不过跟别人的规则有所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全方位的教育,按规则行事的人越来越多。主题帖中提到的情况,肯定不仅仅在中国有,安妮鲜花在的地方也有。当然,不守规则这种事不能因为别处也有就心安理得,作为家长,引导孩子具备规则意识是必须的。

第四,至于说“对不起(不是Excuse me)”,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尽量不要给自己机会说“对不起”,如果已做了“对不起”的事必须得说“对不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10-14 11:54:09 | 只看该作者
小孩子不愿说对不起是因为有时候大人也没这个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10-14 19:42:55 | 只看该作者
基本素质教养还是很重要的,父母确实要重视孩子的礼貌教育。在国外,父母很看重孩子的P&Q - please and thank yo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1:27 , Processed in 0.23404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