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弟子规》应是孩子的自我期望而不是家长的要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6 20:3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弟子规》,是清康熙年间落弟秀才李毓秀所写,近来因为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的宣讲而大热,学校、培训机构、父母家长,让孩子读《弟子规》蔚然成风。在世风不古的现实中,读《弟子规》非常好,但如果上纲上线到民族精神、传继统序,就有些过了。    《弟子规》,充其量只能是一部孩子的行为规范,其中有部分拔高的道德规范,更加只能说是小辈的自我期望,一种良好的愿望。《弟子规》是好,事无巨细都有规范,许多父母一看,孩子要是照着做,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于是带孩子读,同时也这样来要求孩子。但是大家一定要小心了,《弟子规》只能是孩子修身养性的自我期许,如果反向变成家长自上而下的要求,那就太不符合人性了。就象“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作为小辈的自我约束,自我期许,一点问题没有。如果作为长辈的要求,认为:“我爱孩子,孩子就一定要孝顺我,这没什么做不到的;我即使对孩子不好,孩子也要孝顺我,要不然孩子就达不到贤。”现实是,你爱孩子,是你的事;孩子孝不孝你,是孩子的选择;你对孩子不好还要孩子孝顺,是拿道德作武器抹杀人性。所以《弟子规》,孩子读到心里去了,自觉遵守,非常棒;由长辈引经据典地来提要求,就有点肉麻了。
    现在的许多培训机构,打着孩子读《弟子规》后更感恩、更懂事、更守礼等等,宣传一定要读,只要读就一定有益,就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无疑是太过狂热了。要求每天都要读一遍,天天对照有没有做到,就更加刻板了。有的甚至要求不解释,只让小朋友背,更是误人子弟。要读经,建议家长先读,同时思考三个问题:我自己有没有做到?没做到的能不能做到?能做到的要不要做到?自己有了定论,再带小朋友读时,自然会有取舍。小的时候,我们喂孩子喝奶吃饭,还要先试试温度,现在给那么小的孩子读经典,更要慎之又慎。经典,读对了是经典,读不对就是“吃人”,这个鲁迅先生早有定论。
    钱文忠的《弟子规》讲解,非常精采,如果孩子愿意看,家长陪着一起看看,受益肯定很多。但凡理论家、演说家,为了自己理论的圆满,对原文进行曲解、引申,是正常的手段,所以他讲的时候有侧重,有忽略,有旁解。对于不合理的条款,他没有多加批判,但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还是应该多作引导的。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这里可以体现。就象:“对尊长,勿现能”,就不是全对,现在的孩子,应当鼓励多表现。把自己会的东西表现出来,需要勇气和自信,太老成持重,也少了孩子气。等长大了,青少年了,自然会有他的分寸感。所以,即使是自我期许,有些也是不必要的。比如“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丧三年,犹悲咽,酒肉绝,居处变”之类的,我是只给孩子读过一遍,还加一句:“好象太过了。”之后再读时,就略过了。
    《弟子规》,统观之下,只能达到场行为规范的范畴,跟《道德经》、《时间简史》、《论语》、《存在与虚无》等等相比,着眼在小处,所以只是规而不是经。对宇宙的认识,对社会的领悟、对人生的理解,需要更宽的眼界,把《弟子规》拔得太高,它本身也承受不起,所以狂热还是不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2 08:38 , Processed in 0.28709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