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522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 聊聊华德福 边走边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1 16:2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在另一个论坛里,无意中发现了关于华德福的简介,是吴蓓的孩子写的吧,第一次知道这个东东 ,贴在这里。

华德福教育

下面就要介绍华德福教育了,选择到camphill去做义工,除了要有一颗真诚想帮助别人的善良的心,最重要的就是对华德福教育的了解和认可了。华德福教育进人中国的时间不到十年,现在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华德福幼儿园,绝大部分规模很小,由热心华德福的家长或老师办起来的,由于华德福本质是非主流的教育,和中国的教育背道而驰,和中国的考试制度冲突不小,和中国的政策政治也是有矛盾,所以它在中国的发展还需要前赴后继的努力付出和时间,但一旦喜欢上华德福教育,喜欢上有机农业,许多城市的朋友都辞去他们的工作,全心的去参与的华德福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中来,当你发现真正值得你热爱付出的事业时,你会变得坚定的。对了,这里可以加一句,前段时间突然一夜红遍豆瓣的卢安克在广西农村所实行的教育绝大部分与华德福教育是一致的,卢安克在德国上的学校就是华德福学校,但他并没有对外声称自己在中国做的是华德福,不过他对孩子培养方式的根基就是华德福教育的理念。

华德福教育的简介:

华德福教育的创办者是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1861-1925),于1919年在德国创立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历经90多年的发展,如今华德福教育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非宗教的独立教育运动,华德福学校遍布各大洲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的国家。
华德福教育在儿童的不同发展阶段尽力使意志、感觉和思考得以平衡的发展,如突出想象力的发展同时,不忘责任感和真理感的发展,突出责任感的发展也不忽视想象力和真理感的发展。学校强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平衡和谐,给儿童创造一个美丽、快乐和健康的环境,很多华德福学校都是建在有农场的郊外。

我们最大的抱负是培养真正自由的人,让他能自主地发掘他个人的使命与方向。
——鲁道夫•斯坦纳

华德福教育所坚持的教育理念和在全球的实践,给充满矛盾的现行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 费德里科•马约尔

华德福教育对孩子的关注远胜于其它教育学派。华德福教育在学习过程赋予孩子丰富的生命力,令他们毕生受用。这些学生拥有创造者的眼光和改革者的爱心,一旦委以重任,这些特质所发挥的力量定能改变这个地球。
——爱默斯特学院物理学系教授 阿瑟•札约克

我认识不少华德福学校的毕业生,觉得他们是所有学生中最能展现本身潜能的一群人。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约瑟夫•韦森班

华德福学校的毕业生中有:
挪威总理斯托尔滕贝格、德国内政部长席利、美国运通公司CEO谢诺尔特、前德国国家银行主席普尔、著名作家米歇尔•安德、瑞典著名指挥家爱肯柯尔治、赛车冠军费豪、电影明星娜塔莎•金斯基等,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德国前总理科尔、德国前外交部长根舍、德国教育文化部长何曼雅、实用计算机之父汉茨-尼克斯道夫、著名导演史第芬•斯皮尔伯格、《星球大战》导演乔治•卢卡斯、电影明星保罗•纽曼等人则把他们的孩子送进了华德福学校。

豆瓣上的华德福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waldorf/ )小组介绍里有各种连接。
我妈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aldorfbj )她零一年辞掉大学物理老师职位去英国学了两年华德福教育,回国后一直致力于华德福教育的本土化和办学,出版了几本自己写的书和翻译的华德福书籍,可以在豆瓣搜索“吴蓓”。

Camphill课程设置与生活方式

那么在camphill中华德福教育具体是如何体现在课程设置和生活方式上的呢?下面就我的了解和2002年在英国的体验稍微介绍一下。

基本上camphill community的课程包括:烘焙,木工,纺织,园艺,陶艺,活力农耕,厨艺和建筑,当然还有基础的绘画,音乐,戏剧,演讲,户外活动,治疗课程和华德福教育特有的韵律舞。怎么样,感觉像是时下流行的城市小白领儿去的工作坊吧?在camphill,义工不仅仅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亲身参与到每一项课程中,也等于你去学了一年,绝对调养身心,帮助你找到自己,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也能塑造你的性格,让你更平衡。



在<在家学习>的版块,八根儿也有很多相关华德福的具体介绍,已经很久了,有兴趣的可以搜搜,这里链接一个前辈的帖子     
另类非学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67317&highlight=%2B%B0%CB%B8%F9%B6%F9


今天发现,原来人家是个闺女。 可是网名够血性的——钢铁。

[ 本帖最后由 nikkiyy 于 2010-9-15 10:1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i5 + 5 + 5 回头来读,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09:55:20 | 只看该作者
从吴蓓的博客里看到一些国外比较成熟的华德福教育反馈,是瑞典的。摘录部分:


关于家长:  你为什么把孩子送到华德福幼儿园?

“华德福幼儿园是混龄班,我希望自己的2个孩子在一个班。”

“我喜欢这里的自然环境和教室的布置。我认为环境对孩子很重要,也反映出办学者的价值观念。”

“我觉得玩对孩子太重要了。在华德福幼儿园,孩子可以玩个够。”

“在华德福幼儿园没有竞争,老师鼓励孩子慢慢的去做好一件事情。”

“尊重孩子的天性,真正做到了为孩子着想。”

“有次我开车累了,女儿说:‘爸爸,到我们幼儿园休息一下。’在孩子心目中,幼儿园是轻松愉快、可以休息的地方。这就足够了。”

“我喜欢华德福的有机食品,喜欢这里的老师,我信任他们,所以把孩子送来了。”


关于学生:如何看待华德福教育        

其中一位已经毕业4年,他们基本上都是从一年级一直上到高中的学生


“我喜欢手工、艺术等课程,因为老师往往不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尤其到了高中,完全靠自己去设想、尝试。华德福学生擅长做艺术设计工作。但我不喜欢音语舞课。”


“我觉得老师对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现象描述多了一些,对理论的学习少了一些,以至缺乏对现象的深入把握。我还觉得华德福和整个社会有些脱节。但我从小学直到高中,每天都很愿意上学。老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和探索。我的同学毕业四年后,从事各行各业的都有。”


   “毕业后我想学师范,当一名老师。我很喜欢华德福教育,即使数理化学的少了一些。我不喜欢学习很多的数理化,我很满意华德福的课程设计和内容。华德福教育并不适合每一个学生。”


“华德福学校没有其它学校那么多的考试或测验,但到了高三参加全国统考,他们的成绩比一般的学校都优异。也有的学生为了上大学,多上一年预备班,多学一些数理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10:04:48 | 只看该作者
华德福学校和社区一律没有电视的。华德福学校学费非常高,是私立学校。



如果说我的生活跟别人有一点不同的,可能就是我们家没有电视,我是从来不看电视的,每天大家谈论的那些东西我也都不知道,我不觉的我错过了什

么,这个时代,你知道什么我觉得一点也不牛,你拒绝知道确实是需要勇气的。电视真的是一个特别可怕的东西,它一出现,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的

夜晚全都变成一样的了,都变成晚上坐着吃饭,然后开着电视,同样的信息……我到过四川很边远的一个藏区,那里有电视没多久,那是一个特别美丽

特别宁静的一个山区,应该是全国最贫穷的县之一,那么一个完全田园式的一个地方开始出现电视以后,马上所有的躁动就都出现了,那些无用的信息

以那么快的速度,只要一打开电视就充斥在你身边,而且你还很容易地就被这些东西吸引了,所以我觉得这个信息大家都想着成为一个知道得很多的

人,我觉得现在大家应该学会成为一个知道得很少的人,这才能更接近你自己。      ---摘自廖一梅的讲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10:10:37 | 只看该作者
浅显了解了一点,华德福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9-16 12:50:51 | 只看该作者
我经常参加武汉的华德福群的活动,不知楼主是哪个城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2:1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niceness 的帖子

很惭愧,最近我才无意中知道华德福的,很有好感,所以了解一下。我在苏州,这里没有,看介绍,附近好像只有上海有,南京的只是举办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15:39:32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看吴蓓的《英格兰的落叶》,挺不错。网上找来一些挺不错的东东,继续了解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15:41:25 | 只看该作者
主题:吴蓓:有一种生活叫华德福 穿跑鞋的灰姑娘 发表于2010-01-21 18:38:38   摘自宝宝树

  
虽然过去了九个年头,吴蓓回忆起改变她后半生的那一天,依然很激动。

  德国,一所私立学校:朴素的小木屋,每一件植物标本都好像艺术家的作品,从屋顶垂下来的花束宛如瀑布。课本自己编写,自然课是榨苹果汁洗羊毛种地,手工课是做木工打铁编制毛毯,他们的考试是演莎士比亚戏剧……虽然按照世俗的标准,他们的大学录取比例毫不逊色于普通学校,虽然他们也培养了很多艺术家、政治家,但是他们最自豪的是毕业的学生吸毒率、犯罪率最低、幸福感最强。

  这样的学校遍布全世界70多个国家,从幼儿园到高中、成人教育机构、特殊教育机构,超过3000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华德福。

  吴蓓一次一次被感动,她渴望了解华德福。“开始我没有放弃大学工作,只是作为一个母亲,一个环保主义者的好奇。2000年去日本开会,有人鼓励我一定要去了解华德福。我就请假一年去英国留学,学了一年不够,还想接着学。学校就说不能再为我保留岗位了,想留学只能辞职。”

  留学并没有具体学什么教育学心理学,第一年的课程大都是手工和艺术活动。第一次上课用蜡块画自己的一生,从来没有搞过艺术的吴蓓,竟不知道如何下手。华德福学校的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是做针线,而吴蓓最后的针线活是8年前缝过被子。“千里迢迢跑到英国来做针线,这不是中国农村妇女才干的事吗?”这种心理让她的针线和别的同学相比,针脚太大、不均匀。“我只是想赶紧完成作业,别人是享受过程。在动手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

  就是在实践中,担任过13年大学物理老师的吴蓓挖掘出了潜能,她努力学习唱歌、做泥塑、写诗、编故事、做玩具。她对记者说:“回想我和我孩子过去的生活环境,就好像物理实验室,四周是白白的墙壁,什么装饰都没有。我学了华德福以后,会在墙上挂一些画,一些手工作品,让家里变得温馨一些。环境布置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吴蓓相信华德福教育专家Freya Jaffke说的话:“幼儿的环境应该是:愉悦的家庭气氛,正常的谈天和歌唱声,而非噪音和吵架声。我们也应尽可能保护幼儿不受工业技术产品的‘污染’。例如:电视、录音带等。柔和、单纯色系的摇篮床巾和儿童卧房的墙饰,比起所谓可爱、稚气的动物图案的布料和五花八门的壁纸,对幼儿更能发挥镇静作用。如果我们上街,也应尽量避免让幼儿接触太多视觉刺激和人声鼎沸的喧哗。”为什么英国孤独症孩子越来越多?其中一个原因是太多的信息、太多的选择,幼小的孩子承受不了。因此,华德福幼儿园要求家长尽量让孩子远离媒体,包括电脑、电视、收音机、音响等。尽量给孩子穿棉、麻、丝绸等质地的朴素衣服。

  吴蓓2003年回国,留学期间的日记集《英格兰的落叶》由三联书店出版。翻译的两本华德福教育书籍《学校是一段旅程》和《解放孩子的潜能》,看过的人都说好,就是找不到出版社。辗转到2006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现在已经销售一空。还翻译出版了两本印度圣雄甘地的著作。2005年9月她在天通苑创办了北京第一所华德福家庭式幼儿园。后在房山某幼儿园开办华德福实验班。2007年11月,协助3位家长在西三旗创办华德福家庭园。今年2月被聘为李跃儿巴学园华德福教育的顾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15:43:21 | 只看该作者
渐热中国

  在中国,华德福教育从一个几乎没人听说过的名字到现在,很多关心教育的人如果说不知道华德福,也许会被人认为太逊了。吴蓓谈到华德福为什么在中国热起来:“华德福很重视艺术,音乐、绘画,不管哪个年龄段的人都会喜欢。而且在各个国家都能和当地的文化相融合,很重视节日。我成长在一个很西化的家庭,小时候家里从来不贴春联。‘年怪’的故事,我是到了英国才第一次得知。2006年春节我第一次在家里贴窗花、贴对联、倒过来的‘福’和灶神画像。我想是通过给孩子们过节,改变了我,激发出潜藏深处的‘中国魂’。”同时经过这些年的智力开发,家长开始反思教育。有句话叫做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吴蓓就说,人的一生是长跑,起跑第一的并不是终点也能跑第一。万物皆有时,一定的时候做一定的事情。很多过早开发智力的孩子很早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华德福培养的孩子往往终身都保持着学习的热情。

  曾经有人以画苹果为例说明教学方式的不同,美国老师发给每个孩子一个苹果。日本老师放一个苹果在讲台上。中国老师在黑板上画苹果,全体学生照着老师的标准画。华德福老师可能会讲一个和苹果有关的故事,然后根据自己对苹果的感受,画出每个人心目中的苹果。这样画出的画,无法比较谁画得逼真,或谁画得好,每幅画都很特别。吴蓓留学期间,还看到别的班级学生画酸、甜、苦、辣的感觉。

  为保护孩子的童年,华德福幼儿园创造出如同梦境般的氛围。“孩子非常稚嫩柔弱,不能一下子把外面的东西暴露在孩子面前,即使他们知道了也无法改变任何东西。”

  国内有些幼儿园墙上还有剪报,每天的国际国内大事。吴蓓很震惊:“华德福教育认为应让小孩关心小孩的事,我听过小学三年级的新闻课,每周一早上老师让孩子们说说周末发生的事情,他们说我家小狗、我家小猫、我和哥哥去树林玩、我妈妈生了个小婴儿——这就是孩子眼中的新闻。等孩子们的独立思考意识觉醒了,再和孩子们讨论国家大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15:46:00 | 只看该作者
成为自己

  华德福教育有一个重要特点,投资者永远不分红,盈利只能用于扩大教育和师资培训。对这一点吴蓓说:“非盈利我是完全认同的。盈利就容易背离教育的本质,作出对孩子不利的事情。是不是会制约华德福教育的发展?也是困扰我的事情。在英国和美国,政府不拨款,北欧比如瑞典会有补贴。”

  即使在国外,华德福的老师收入也远远不及普通学校教师,可以说从事华德福的老师都是理想主义者。经过这几年的办幼儿园试验,吴蓓感到最困难的还不是资金,最困难的是师资。“华德福不是一套模式,没有课本,本质上是人身心灵逐渐成长和自我完善,永无止境的学习,对艺术生活的热爱。华德福教育没有硬性的条条框框,而是要求老师深入地掌握华德福教育的儿童发展观。创始人斯坦纳认为当一个人真正了解人类的本质,就会放松内在的灵魂生命而展露笑容,不了解人类的本质才会露出不悦与愤怒的脸色。当一个人的内在充满了对人类本质真正的了解时,这种光彩必会散发在他的脸上,而他必定能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虽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联合国开始向世界各国推荐华德福教育,但是依然是非主流的教育。为什么?

  吴蓓谈到了几个原因:
      “一、和现代社会商业潮流相背离。德国一位华德福老师40多年没有买过一个玩具,所有玩具全是自己动手做的。对大多数人来说,从商店买成品最为省事、便利。自己动手做玩具很难做到。其实父母动手做饭、做玩具、修理物品都是孩子所受教育的一部分。年幼的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如果我们身边的一切事情由机器来做,食物买现成的或到餐馆就餐,衣服由洗衣机来洗,大人在家里大部分时间在看电视。想象一下小孩子看到父母一动不动地坐着,他从中能学到什么?
      二、提倡吃有机食品,在欧洲和美国的华德福学校基本上给孩子提供的食物是有机食品,有些学校还有自己的菜地。对我们的身体好的食物对大自然也好是有益的。但是价格就会很贵。很多人不愿付这笔钱。
      三、不看电视。家长也尽量不看电视。我在英国留学,全校200多人,没有电视。国外统计25%的欧洲儿童都有语言障碍。看电视太多了。我在英国的房东,5个孩子有4个孩子都在华德福学校读书,除了最大的14岁,房间里有一台电视机,其他的孩子包括父母的房间都没有电视。虽然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不赞成孩子看电视、玩电脑,但是到了中学,他们会学习电脑。华德福不是一味排斥现代技术,而是强调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情。”

  在吴蓓最新出版的《请让我慢慢长大》一书封底写着“华德福教育不仅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点,而且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吴蓓自己的生活就“很华德福”:基本素食,穿戴简朴,不用或少用奢侈品。

  今天的吴蓓依然没有稳定的收入。她用废纸制作名片,只写自己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有稳定的工作和社会地位固然重要,然而令我喜悦的是成为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6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26 , Processed in 0.153896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