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0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秋时节,不宜大补(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9 19:3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曰“四季五补”,即春季“升补”,夏季“清补”,秋季“平补”,冬季“滋补”,四季宜“通补”。而现在正值秋夏交替之时,人们不但感觉不到秋凉和秋燥,反而到处都是闷热潮湿的感觉。再加上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所以饮食行家会说———
    初秋尚有闷热感
    进补宜清不宜腻
    立秋虽然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刚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还是较高,昼夜温差大空气的湿度也很大,人们不但感觉不到秋凉和秋燥,反而到处都是闷热潮湿的感觉。再加上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的胃肠不能一下子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要适当的以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进行滋补。
    酷暑遗症待消除
    大补须待秋冬时
    所谓“清补”,主要是指补而不腻,具体而言,就是适当地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一方面:可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进补而奠定基础,让中,晚秋乃至冬季的滋补达到更好的效果。
    多吃健脾利湿物
    应与鹿角划界限
    此时,不妨适当地多喝点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红枣莲子粥、山药粥等食物。对于一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此时一定要与滋腻的养阴之品如鹿角胶、阿胶等“划清界限”,否则,非常容易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使滋补没达到效果,反而使自己的脾胃更加的虚弱。脾胃虚弱者若适当地多喝点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薏米粥、扁豆粥则对身体大有裨益。
    温燥损伤人津液
    凉燥伤肤又伤肺
    初秋之后虽然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但也经常有“秋老虎”光临。中秋时节若出现高温、天晴少雨、持续干旱、空气干燥时,“温燥”便不请自来,它常损伤人体的津液,引起皮肤干燥、舌红少津、毛发干枯、大便干结、口鼻咽干、胸痛干咳、少痰等症状。晚秋时节,凉燥伤肺使人咳嗽痰稀、咽干唇燥、鼻塞不通。但无论温燥还是凉燥,总以皮肤干燥、津液缺乏为特征。
    养肺食物多多吃
    秋令水果不可少
    为了预防秋燥,中秋、晚秋应该多食用一些性质平和,而且具有滋阴润燥、养肺生津作用的药物或食物,比如用白木耳或黑木耳炖冰糖服用;用玉竹、沙参与鸭子一起煲汤服用;将黑芝麻炒熟、研末,用蜂蜜调服等。为了预防秋燥,秋季宜多吃生津增液的食物,比如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水果,其中以秋梨、甘蔗为首选,其次,像荸荠、香蕉、柿子、大蕉、枇杷、木瓜、西瓜、橄榄、苹果等也是良好的润燥之物。但是,凡脾虚湿重而泄泻者,肺寒咳嗽而痰粘者,则不宜多吃上述水果。凡辛热麻辣、煎烤熏炸等食物,宜少吃或不吃。
    清补平补虽最好
    进补还须因人异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秋季进补应以清补、平补为主。除了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此外,秋季进补还应因人而异,因此,对于身体虚弱、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进补,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骆驼16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4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6:30 , Processed in 0.136694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