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灼灼亭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 当朋友向你诉苦时,你会。。。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22:4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5 学而妈妈 的帖子

呵呵,不跑题。聊天灌水嘛,也不是啥严肃的话题,我也是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说不定说着说着就扯到别的事上去了。兴之所至,大家随意哈。

前面我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到今天为止,第三个选项——同仇敌忾两肋插刀——还是没有人选。也许,这也是问卷调查的缺陷吧,当一个人看到选择题的时候,总是会习惯性的比较比较,看看有没有“最”全面“最”正确的选项,而不太去想自己在现实中到底是怎么做的。
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一个答案是绝对正确的,虽然2和4看上去都还不错。这一点,前面很多朋友也回帖指出来了,说他们是为了听我的故事而不得不挑了一个——其实他们大概也感觉到了,任何答案都不是绝对的正确。

其实我的提问完全没有规定范围——别人为什么诉苦,诉的是什么“苦”,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你是不是真的了解,或者根据你的判断,他/她的表述是否真实。。。——这些条件,我一个也没有提,胡乱给了4个选项,大家都很冷静的选择了“倾听”或“倾听”+“帮助思考”。
但是,当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听到或看到朋友倾吐烦恼或表达某种极端情绪的时候,真的做得到冷静、倾听、critical thinking吗?

有时候,我们不能说向自己倾吐心事的人出于恶意歪曲了事实。但,事实上,不管是因为看问题的立场或角度不同,还是因为对人对事既存的偏见,抑或有些事实连那个抱怨的人自己也不清楚,无论如何吧,我们听到或看到任何一种出自单方面的陈述,很可能都不是事实本身。
当我看到或听到这样那样的故事,如果所陈述的事实虽然详尽,却没有途径听到“对立面”的声音,无从了解事情的真相,那我也就只能出于猎奇或八卦的心理,随便听听了事。
因为,不管他/她把自己说得受害、受伤多深,或者多么失望,那都是一个受困于自己心灵藩篱的人单方面发出的声音。在这场没有对手的战役中,他/她是唯一的宣战者,当然也就成了唯一的“胜利者”了。

作为朋友,我会提醒他/她思考自己的误区。如果不是朋友,那,我连这个义务也没有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倦是一种提醒,你能看到多少种选择
学而妈妈 + 10 + 10 做到冷静是需要功力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23:50:37 | 只看该作者
我前面讲的是朋友的家事,在她已经感觉自己无力承担的时候,她选择向我倾吐心事,我很高兴得到她的信任,也会力图不辜负她的信任。

而非朋友的“倾吐”,混迹网络的时间既久,自然也在不同的论坛,见过很多不同内容的倾诉。
最初,我总是非常同情发帖的人,觉得他/她简直太不幸了。慢慢的,同类的帖子看得多了,才发现发帖者的用意各不相同。
有的人的确是权益受损,而由于实力、能力、精力或其他方面所限,无力抗衡也无法维权,不得已才上网发帖求助,或者,同时也抱着一种曝光的心理,想警示后来者。
但这种无助(有时的确也是无能——无能为力之无能)的帖子,不多。
倒是有很多的时候,发帖的人不过是利用大众普遍存在的同情心,以一种很聪明也很狡猾的方式,去构建某种舆论或心理上的优势,以此来实现打击对手自己获益的目的。
为什么我说这种做法很聪明又很狡猾呢?因为这种手法,连美国总统也忍不住要采用啊。。。伊拉克战争,美国总统提交国会批准时提到的理由,是侯赛因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树起一个可怕的敌人作靶子),但实际上找到了吗?没有。但是美国得到了多少经济利益啊——石油!石油!石油!换言之,利益、利益、利益!!!
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和枪支、刀具一样,本身并无所谓好坏,端看使用者的用心。用意良善,它就是好的;用心险恶,它就成了最坏的东西。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luning20001 + 2 + 2 值得深思
学而妈妈 + 10 + 10 时刻提醒自己: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1:17:29 | 只看该作者
当我的朋友将心事托付于我的时候,我会尽可能用第三方的冷静来帮助她。

当各种媒体携着自己“喉舌”的优势来影响我的头脑和判断时,同样,我也只能尽可能保持清醒和冷静,尽量通过更多的途径,去看、去听不同立场的声音,再做出自己的判断。
英国人总是很自豪,他们的媒体有左中右不同的派系。派系林立,对同一件事的立场观点肯定就不一样。因此公众可以有更多的机会看到更多的事实,听到更多的声音。
现在,我们的媒体比之以往,已经逐渐开始有不同的声音了。
不过,媒体有了不同的声音,我们普罗大众又准备好了吗,如何去聆听这些不同的声音并从中发现“真相”?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比如郭德纲。。。
学而妈妈 + 10 + 10 值得深思~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0-9-3 02:24:38 | 只看该作者

偏题超级灌水

当朋友向你诉苦时一刀把其杀了人生就划上句号了

想起一句话“婚姻因误会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
离婚是否可以解决婚后所有发生的事?
同床共枕已经发生,
孩子出世不能归零,
黄脸婆如何还原成大姑娘
。。。所有皆不可能
那离婚为那般?
愚人所为,游戏之道;人生历练,过程而已

人生路慢慢兮其修远。。。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灌水,发大水啦。。。。惊呼逃命中。。。
学而妈妈 + 10 + 10 允许我先晕一会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0-9-3 08:5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3 wanyi77 的帖子

万管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不仅对我们看待问题有益,对我们如何引导孩子看待“信息”更有益。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当朋友哭诉“受伤”的时候,我们难免会义愤填膺,火冒三丈!难免不与朋友的“敌人”为敌,与其势不两立,一刀两断。但是,这真的是对朋友好吗?真正的益友,该做的是“春风化雨”,还是“火上浇油”?

再联想到我们教育孩子,如果孩子来哭诉老师的种种恶迹,或者同学的般般不是,我们是与老师据理力争,与孩子同学的家长发出最后通牒,还是先肯定孩子的感受,再慢慢了解全部事实呢?

在倾听朋友哭诉时,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要有相当大的考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呵呵,事到临头的时候,真能冷静三思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0-9-3 09:07: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anyi77 于 2010-9-2 22:49 发表
在这场没有对手的战役中,他/她是唯一的宣战者,当然也就成了唯一的“胜利者”了。


这样的战争一旦打响,哪里有“胜利者”,都是“失败者”。

婚姻是两个人的是,没有一边倒的,看你朋友的描述,这老公真的算不上无可救药。只是距离期望值有多远的问题。还好,被你说动了。朋友有听劝的,有不听劝的,往往那些看似能干,强悍的人,头脑比较清醒,能听得到外面的声音,而恰恰那些看似软弱的人,私下里蔫主意正的很,任你劝得嘴上起泡也听不进半句。

77的朋友还是不错的,至少能冷静下来听你的劝,总没有走到不可挽回那一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呵,朋友的离婚大战倘若发生,自然是两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0-9-3 09:25:26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听的故事。明白人才能讲出这种好故事,多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0-9-3 12:02:40 | 只看该作者
投上积极的一票,好久没来这儿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谢谢参与。欢迎评喔~~~~~~http://bbs.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0-9-3 13:01:54 | 只看该作者
wanyi77 2010-9-3 12:40 威望 +10 故事讲得差不多了,还希望得到你的点评 ...
wanyi77 2010-9-3 12:40 金钱 +10 故事讲得差不多了,还希望得到你的点评 ...


万版,你在正好有朋友找我倾述的当儿,用我最喜欢的方式讲了一个我想讲却讲不清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0-9-3 14:18:58 | 只看该作者
我这人说服能力差,当当听众还可以。朋友述所也只能劝两句,可效果不佳。要知道两个人的事是磨合,是要改变自己的。说起来有道理,做起来不容易。我也就只能尽心意而已。

两个人的事已经够麻烦,如果朋友再两肋插刀,可能是乱上添乱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你真可爱。
happy_99 + 3 + 3 最后一句话,乐死俺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8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9:06 , Processed in 0.102176 second(s), 4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