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76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切莫‘心罚’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9-30 23:3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体罚孩子的现象(尤其在城市)是大大减少了。但还是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对“不争气”的子女出言训斥与嘲讽,这就是所谓的“心罚”。殊不知,这对于孩子稚嫩的心灵有多大的伤害。一般来说,孩子心理比较脆弱,其自尊心像“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对待它,我们应“十分小心”。不管家长训斥与嘲讽的出发点多么善良,理由多么实在,但其教育效果必然适得其反。  对孩子“体罚”不好,“心罚”更是不该。“哀莫大于心死”,家长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孩子,表面上看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孩子的伤害绝不会比体罚小。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体罚伤害的是孩子的身体,而“心罚”更多的是伤害孩子的心灵。受“心罚”的孩子自尊被摧毁,自信被打击,智慧被扼杀。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在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人,热爱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但怎样去爱,如何去教育却大有讲究。任何情况下,家长都不应该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和方式会伤害孩子,不应该心罚或变相心罚孩子。如果那样做,则是家长的失职,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儿童心理教育专家认为,孩子性格的养成是从小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无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经常行使带有惩罚性质的话语,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小的性格,甚至产生对立情绪。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没有自尊心、羞耻感,这大错特错!其实两三岁的幼儿也有自尊心,只不过孩子的自尊表现形式不一样。作为家长,不应低估或忽视孩子的自尊心。须知,那些轻视、侮辱孩子的话语是十分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此,应尽快摒弃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以诱导、亲切、善意的方式对待犯错误的孩子,使孩子的性格、人格在童年时期得以正常发展。  俗话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家教成功的父母是深悟“良言”妙用的。他们善于观察与揣摩子女的心态处境,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抚摸他、温暖他、激励他。当孩子沮丧时,适时说几句热情的话予以鼓励;当孩子疑惑时,及时用柔和的语言给他提个醒;当孩子自卑时,不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孩子痛苦时,尽量设身处地说些安慰的话…… 这样,孩子蔫了的理想之花又会渐渐开放,垂落的人生之帆又会慢慢扯起。须知,“良言”是甜甜的、香香的、充满活力的;“良言”是清风,是春光,是青山绿水。但愿每位父母都养成使用与善用“良言”的习惯,讲究教育的艺术,莫再“心罚”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10-1 00:01:1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也很有道理。
加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10-1 08:06:02 | 只看该作者
同意,现在的孩子其实很懂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10-8 10:51: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贴很好,我都读。查看中有我一分子,但有的没回请原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10-8 10:59:45 | 只看该作者
同意。
不过家长有时候黔驴技穷时,说些教育寄语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现在似乎告诉家长老师不改做什么的比较多,告诉叫张老师应该做什么的比较少。理论比较多,操作案例比较少。 最关键的还是家长素质的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6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24 , Processed in 0.07443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