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mayavat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祝贺春花姐姐的孪生儿子双双进入清华大学(17楼新增教育心得)

 关闭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0-6-30 11:17:57 | 只看该作者
恭喜恭喜!春花姐姐的文章我也看过,知道春花姐姐有两个宝贝儿子,优秀的妈妈培养出优秀的儿子。暑假到了,我能做到的是鼓励孩子踏踏实实地读经典,希望孩子越来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6-30 18:25:31 | 只看该作者
恭喜恭喜,真是件令人高兴的事,but在读论语之前两个孩子就很棒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0-7-1 14:30:08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楼上各位的祝贺与鼓励,再次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0-7-1 14:35:4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儿子高中写的一篇小作文,是《论语》里的一章改编的小故事

鲁贾沽鞟(沽为卖)
                                                  大宝

鲁有贾者,行于市,见沽鞟者,问其价。对曰:“虎豹之鞟,五百币;犬羊之鞟,一百币。”鲁贾哂之曰:“愚也,当一价也。”沽鞟者怪而问曰:“何者?”鲁贾抚其鞟曰:“其质者,皆兽皮也,所为裳而取暖者也。其质一,其效一,故其价亦当一也。”沽鞟者虽犹有所惑,然无理以对,遂以百币沽之。

及沽鞟者反,告于子,其子责之曰:“虽无理以对,何沽为?拒之可也。”沽鞟者亦悔。

翌日,其子行于市,见一人沽虎鞟,文(纹路)若其父所沽,知此鲁贾者也。乃前而问曰:“何价?”对曰:“五百币。”其子以前鲁贾之理对,欲以百币购之。鲁贾复哂之曰:“愚也,何一价也?”其子怪而问曰:“此非子前以百币购吾父鞟之理欤?”鲁贾抚其鞟曰:“然,有是言也。然其质虽一,文则有异,价之别者,文之区矣。子欲以五百币购鞟,而被之若犬羊乎?”其子默然,亦无理以对,遂以五百币购之。

及归,告于父,其父责之曰:“虽无理以对,何购为?拒之可也。”父子皆怏然。

[ 本帖最后由 春花 于 2010-7-1 14: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0-7-1 14:38:2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另一篇古文体作文,挺浪漫的。

神木之约

                                 桑

                    妇        神木        夫

                                  池

不知年月,不知其所,有巨槐,曰神木。盖自其生已百余年矣,虽数十人莫能环而抱之。木南有一池,曰逢池,北有一桑,曰离桑。

有一僮一女,尝嬉戏于神木下,久而互有慕意。及其壮,俱迁家。夫至神木东而妇至木西,约以会于神木左,以遂其意。

孰知,于夫,木左乃逢池,于妇,则离桑也。夫妇皆守约而莫能相见。

初,夫朝朝傍池以候,妇暮暮守桑而盼,槐叶落而朔风起,乱莺啼而百草生,日月驰焉,春秋逝焉,几年矣。久之,夫舍池旁,渔以为食,妇棚桑畔,桑而为衣。又几年矣。

及夫与妇皆老,神志惶惶,鬓髻苍苍,容既易矣。于其事,则只知渔桑以御饥寒,但忘候盼以守前约。

一日,桑侧之井涸,妪渴,故携桶至逢池畔求水,见一老翁披蓑而渔,其周惟一茅舍耳,乃前问曰:“尔一人乎?”对曰:“然。”妪既得水,又问:“盍至此?”翁骤惊,茫然不知何以对,喃喃自问曰:“盍至此?盍至此?”深思之。妪视而哂之,以为痴,方欲行,亦骤惊。翁妪相视,涕泪已数行矣。

[ 本帖最后由 春花 于 2010-7-1 14: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0-7-1 14:48:48 | 只看该作者

王道与霜道

王道与霜道      

二宝

自古以来,“称王称霸”就是某些人的终极目标,人们往往把“王”与“霸”联系在一起。但是,这二者却不是相同的。从感觉上,正常人可能都更倾向于“王道”,而对“霸”敬而远之。有很多贬义的词,像“校霸”,“霸占”都用了一个“霸”字。王道与霸道确实有很大的不同的。

关于王道,《论语》中就有很多论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关于这点,最好的见证就是秦王朝。苛政如虎,严刑酷吏,使老百姓怨声载道,最后不免落得个“短命王朝”的下场。因此汉学者给秦始皇总结的第一大罪就是“废先王之道”。与之相对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王道的“德”与“礼”,也只是它的一个表现。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可见达到王道是很不容易的,这对君主的要求是很高的,要内心有德,外表有礼,所谓“为政以德”、“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只有这些,还不足以达到王道。“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一“世”(三十年)之后,就要达到“仁”的水平,这是相当不易的。古代多少君王欲效尧舜,欲行仁政,真正达到的却很少。而真要达到王道,君主还应该以身作则。季康子有一次问孔子,怎样才能使人民“敬、忠、劝(互相劝勉)”呢?孔子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这正是《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境界。《论语》中也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正是王道与霸道的最本质的区别。

这些其实都还是王道的内在表现,外在表现就很多了。比如《论语。尧曰》中提到的“所重:民、食、丧、祭”。这是最直接的表现。这里把民放在了第一位,说明王道是以民为本的。孔子提到禹,佩服地五体投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恤。”可见一个王者应以天下之民为重。尧传位给舜时,郑重地说:“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这就是古代圣贤的君主,他们的最大的使命是使人民富泰安康。王道还表现在“公、宽、信、敏、惠”,这也是仁政的一个方面。王道更具体的表现还有“谨权量,守法度,修废官”,这也是“公”的一个体现。汤曾说过:“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霸道所做不到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这就是更深一个层次的仁政了。比如周,对于亡国的商,不但不斩尽诛绝,还给予其封地让商的后代延续下去,这才是真正的王道,因此孔子才说:“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而霸道,就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周朝可谓是一个王道之国,而且它受王道之治,延续了八百年之久,由此可见王道的影响。

王道与霸道都可以治国,但毫无疑问,王道更加有效。而且它还可以影响后世,影响民众,使一个民族的精神得以升华,品质得以美化。在今天,虽然没有了君王与统治,但我们不妨从王道中借鉴一些有用的东西。那就是,要积累美好的品德,养成良好的素养,从而使心灵净化,外表美好,而最重要的,就是以之影响他人,共同为一个民族奠定灵魂之基。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金币 +1 收起 理由
www.6699.tv + 1 斗罗大陆漫画 www.91mh.cc/comic/12835/
静好 + 1 + 1 我一直在想不知你的两儿子考得怎么样了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0-7-1 21:29:55 | 只看该作者
厉害的妈妈。厉害的儿子,真是令人羡慕啊,祝贺祝贺,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0-7-2 18:21:43 | 只看该作者
真让人高兴, 春花姐姐让我受益非浅,  让我和儿子的读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最近一直没时 间 写读经日记,  一定抓紧时间写, 儿子现在是每天都在进步, 在这里再次谢谢春花姐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0-7-2 21:47:18 | 只看该作者
  祝贺春花姐姐!祝贺大宝二宝!

谢谢您的经验分享,尤其是数理化诵读预习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0-7-3 11:26:40 | 只看该作者
恭喜,好厉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2:39 , Processed in 0.092663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