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子云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个月宝宝的听经日记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1-3-26 07:49:21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上周日一早起来,读完经典,正在给笑笑穿衣服准备去上早教课时,笑爸打来电话,说是笑太爷没了。没病没灾的,完全没有一点征兆,就是几分钟内没了。于是赶快收拾东西带笑笑回老家奔丧,笑爸直接从内蒙回家。
        因为笑笑小,又是第四代人,不需要戴孝,笑笑又认生不让其他人带,我就大部分时间带着她在前院。

        连来回路上共五天,主要把《论语》前十篇一篇一篇的梳理了一通。现在论语前半部终于能嗑嗑巴巴的通背下来了,在读完80遍之后。(《道德经》读四十遍左右时能通背的,《孟子》每卷差不多读到五十遍能背。看来这种语录式文章前后没有什么联系的就是难记一些。)

        在老家读书(包括来回在路上两天):
        通读《论语》前十篇6遍
        第1-5篇20遍;6-7篇15遍;8-10篇5遍。
        读《孟子》卷七4遍,卷八3遍

        在火车上笑笑吃或者玩,我读《论语》。四个小时只读了上半部两遍(平时自己读的时候一遍最多用40分钟)。回来的车上也是差不多的量。在家带笑笑读时,也比我自己读慢一倍。总是陪笑笑玩会儿啦,回答她的话啦,抱抱她啊,和她做个互动啊什么的。想来这也是以后读经典的常态了。

        从出生起笑笑听经典也大半年了,貌似并没有什么大的长进。在我读或者电脑放时,没有表现出多么喜欢,更谈不上专注,当然也没有表现出不喜欢听。唯一可以安慰的,是她看到经典书本时总是拿着递给我:“妈妈,读,读。”如果我做其他事不读,她还哭起来。但我一开始读呢,她就跑开,或自顾自玩她的了。
        听电脑读是没有一点反应的。听我读呢,她正在玩时,某个短句子突然会跟着学一句。《论语》这个书名是会说的,但不管拿哪本书,都是说《弟子规》,看来还是前些天给帅帅讲这本书太多了,印象比较深吧
        笑笑现在应该是语言的爆发期,这一个月她是听见什么学什么,小嘴整天巴巴的说个不停,一边玩一边嘴里咕哝,自娱自乐。会说的话比一般一岁八九个月的孩子都多,就是说的不清楚。在小区玩时,看到路牌上的字就指着让给她念,但她又不跟着学,只是手指不停的移动:“这个,这个。”

        以后笑经典听读每天保证在四个小时以上,以早起、做饭吃饭时、晚上睡前为主。六一之前,重点《论语》和《易经》,再选个简短些的。《论语》我读为主,《易经》一起听读。时间分配各半吧。
        在她三岁之前要将这些经典至少给她听够100遍

        春天了,在外面玩的时间会很多,笑笑的大动作练习、交际能力的培养,也都很重要。还有绘本阅读,在六一之前也是重点之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racylin2002hk + 2 + 2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1:03:59 | 只看该作者
        晚上睡前、早上刚醒来、出门玩时,等等,这些不方便拿书和听录音的时间用来背《论语》前十篇给笑笑听。
        早上起床后,穿衣做饭及吃饭时,及收拾房间和做家务时,播放《易经》录音
        能自己给笑笑读尽量自己给笑笑读。

        是不是真如人家所说,大人一心一用,小孩子一心百用?反正我是做另一件事时,看书时,说话时,玩时,播放的音频是一点也听不到的,不管放多少遍都和没听一样。什么事不专心就做不来。不知道小孩子怎么样?笑笑可没有专心听读过,都是自顾自玩她的

        做个大概计划(到六一之前,笑笑一岁七个月):
        《论语》100遍读完(现前十篇读了80遍,后十篇50遍),以我的速度约需55小时
        《孟子》前八卷100遍读完(现平均读了40遍,部分能背),快读大概需要80小时
        《易经》先学习几天再说,能分篇20遍读完就不错

        经典中2010年已完成的(我读完100,且笑笑听100遍以上):
        《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大学》《道德经》
        2011年打算完成的(100遍为准):
        《论语》《孟子》《中庸》《笠翁对韵》《唐诗100首》,《易经》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22:58:46 | 只看该作者
        从大年初二开始,笑笑开始了任何事都说“不”的日子。但问她要什么,却又说不来,两件相反的事同样都否定,让人无所适从。
        过了一个多月,笑笑终于从所有事情都说“不、不”的纯反抗期过渡到自主期,标志性词语从“不”变成“妈妈,……(一般是说自己的要求,动作或名词)”。
        什么事都想自己做,非常喜欢独立行动。她要自己用杯子喝水、用匙子吃饭、自己脱帽子脱衣服、不愿意乖乖的让人牵着走、常常自己给别人搬椅子并拍着说“妈妈坐”(因为这个让人好夸孝顺)、喜欢帮妈妈拿东西,甚至要喂妈妈吃饭!给她买的新帽子一戴上就自己摘掉,偏要戴那个厚厚的拾人家的旧帽子……小人儿真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要自己做主了!

        吃饭
        从年后就让她试着自己用勺子吃一些固体的东西,如小块的菜、掰成小块的馒头、豆腐、小块鸡蛋,在喂饭差不多吃完时给她放在她的小碗里让她自己试着吃。从一开始完全舀不到勺子里,到舀勺子里送不到嘴边(总是中途翻车),到现在十次有七八次能吃到嘴里,是个多大的进步呀!总算不用天天收拾饭桌了!妈妈这一口气还没出完,笑笑从今天开始又要求独立吃饭了!吃粥,一点都不让喂,总是闹着要“勺,勺,”然后用力舀一大勺,往往全洒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还非要喂我吃,像我喂她一样(真是个孝顺的孩子)。一顿饭下来她自己碗里的饭吃不了多少,都折腾凉了,还得从我碗里喂。饭后收拾又是一项大工程。连我刚换的衣服上面都黄巴巴的。
        怪不得很多人宁可追着孩子喂饭到两三岁,也不愿意让孩子自己学吃饭呢!孩子自己做事实在比帮她做好更麻烦多了。至于孩子得到得不到锻炼,就不理会了。

        出来玩,原来一出门总是俩手一伸:“妈妈抱抱我。”一步都不肯走的。现在呢,你就是嫌她走得慢,要抱她一会儿,她也往下坠着:“下,下,自己走,自己走。”下来后,咯咯笑着就跑开了。不过花样也多,一会叫着“拉手,拉手”,要手拉手走;一会又“呜呜呜,开火车“,要推着背走;一会又甩着胳膊不让碰,自己像个鸭子一样往前奔,一点不看路,还跑得飞快;一会儿呢,又要妈妈两只手都拉着,倒退着走……

        上电梯,要自己按键,而且嘴里念叨着“8,8”,每次都按对。我很欣喜,以为她认得这个数字,在数字卡上问她哪个是“8”,又乱指一气。因我前些时抱她上电梯时给她指从8楼到1楼不断变幻的数字,她此后每次上电梯总要让我给她念,也不知道认真记了没有。

        今天去她小姨那儿,大概有两里路,走走抱抱,她大概得有小一半路都是自己走的。上五楼,也要妈妈拉着手自己上 。到五楼时,别人都转弯进门里了,笑笑还要上楼,我不管,就站着楼梯口,她就拉着栏杆自己上,居然上了十几个台阶,还要再上,有一位住六楼的女孩逗她要抱她走,她才叫着“妈妈”肯转身了。
        离开小姨家,笑笑仍是牵着妈妈的手,自己走着从五楼下到二楼。非常的稳。
        刚出小姨家没多远就趴妈妈怀里睡着了。

        摔倒了,原来总要习惯性的叫姥姥、妈妈,等着别人来拉她起来,不过向来是不哭的。前半个月才学会自己爬起来,摔倒再叫人时,我们总是说:“笑笑最棒了,自己爬起来。“然后笑笑就嘴里念叨着“自己起,自己起”,使劲往起来爬。不过还是穿衣服多,总是爬不起来,总是妈妈过去“妈妈借给你一根手指头好吗?”借助手指头的力量起来,有时候竟然知道说句“谢谢”

        好像现在说“不”的次数比原来少多了。是第一次的反抗期顺利度过了吗?
        想原来频繁说“不”的时候,如果强行要她怎么或不让她怎样,或者斥骂她,那唯一的后果是她哇哇大哭惊天动地地反抗,最后要么是用别的更有趣的事转移她的注意力,要么就得顺从她。
        如果多夸夸呢,倒是好些。笑笑是个顺毛驴,认夸不认骂的。如果经常表扬表扬,说上两句“好孩子”、“真乖”、“妈妈的宝贝”、“妈妈最喜欢笑笑了”之类的话,再啪啪的在脸上亲几口,笑笑倒会颠儿颠儿跑着顺着你的意思走了。
      反正我的教养原则是抓大放小,大原则上的东西不变,细节怎么着无所谓;牵扯到品性方面的事情要严管,生活方面的就无可无不可。所以倒也没太大冲突。
      只是面对这么一个这么小不点就你说东她往西的孩子,有时候真是挺烦躁的。看书上说孩子的第一次反抗期在两三岁时才呈现,我们这是不是太早了些呀!好在最难受的日子过去了(但愿以后不要反复)。

[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1-3-27 23:5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racylin2002hk + 2 + 2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15:34:15 | 只看该作者
        昨天下午外甥帅帅和他妈妈来了。
        敲门声响起,我故意问:“谁呀?”笑笑也跟到门口问:“谁呀?”门开了,帅帅害羞的样子站在门外,笑笑站在门内也那样看着他不吭声。二姨说:“笑笑,几天就不认识啦?我是谁呀?”一边走进屋里。笑笑跟着,好像突然想起来一样拉着长音叫:“二姨~~~”帅帅在屋里转悠,笑笑跟在他后面亦步亦趋,就是不吭声。一直到从包里拿东西吃,才又“哥、哥”的叫个不停了。

        中午吃蒸米饭,盛好碗给笑笑自己吃。笑笑卷着袖子,戴着围嘴,右手拿勺,左手扶碗,非常认真地一勺一勺吃着。可惜等我们全部吃完时,她的才吃了不到一半,桌子上、地板上、衣服前襟还弄的全是米粒。小人儿还很有成就感似的。帅帅:“笑笑,快点吃!你看我都第一了!”(终于比笑笑先吃完一次)
        吃过饭,帅帅收碗筷,边往厨房送边说:“大姨,我真能干吧!”
        我拿扫帚扫地,笑笑抢过来扫;我去拿拖把,帅帅又抢过来拖。笑爸正好打电话过来问小人儿在干嘛,我给他汇报,俩孩子干得更起劲了。本来已经快扫到一堆的杂物,经过俩孩子的辛勤劳动,终于又四散开花了。

        笑笑和爸爸在一起一周,真是开心的不得了,整天咯咯笑个不停,特别欢。刚把爸爸送走,哥哥又来,笑笑不寂寞。俩人在屋子里那叫一个折腾呀!放的《易经》,不知可能听到一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22:42:09 | 只看该作者
    有三件可值得一记的事:

    上午出门,在幼儿园的栏杆外,笑和帅站在上面看里面的孩子做操。笑跟着人家的动作伸伸胳膊蹬蹬腿,差点掉下来。帅吵着要进去。看来幼儿园的生活还是满吸引俩孩子的,好几次经过都想进去。经常在幼儿园外面玩玩,以后上幼儿园应该不用太费事。

    下午去广场玩,路上教帅读《弟子规》,笑笑也连续跟了十来句,当然发音都不太清楚。这样已经是个大进步了。毕竟以前整个读下来也就偶尔跟一句,一共三五句而已。

    晚上后带帅和笑下楼玩,随便去买点菜。去的路上我背《论语》,帅帅跟读了整篇《泰伯第七》,直到差最后一句时说:“大姨,我不想念了。”我说:“只有一句了,马上读完。”他也就跟读完了。
    买菜回来,我说“咱读《弟子规》吧。”帅帅非常高兴:“好,读《弟子规》!《弟子规》简单。”我说:“不是弟子规简单,是你读熟了。如果《论语》读完100遍,也会很简单。”跟读半本《弟子规》,就到家了。
    读论语时,开始每句都跟的模模糊糊的。我想起春花姐的话,想着可能是他长句子跟不上,就断开为三字四字的短句,果然跟的清楚多了。他也不提什么要求顺利的就跟读完了。估计这样他感觉和读三字经弟子规没什么区别吧!
    由此我想,像论语孟子易经之类所谓的难,也许只是句子比较长,不容易朗朗上口才觉得难吧?至于意思方面,对他们来说和三百千倒是一样的。不像成人,已经有了难易心、区别心,也多半丧失了学习新东西的热情。孩子啊,都是活泼泼的生命,在不感到强迫的情况下,对一切东西都会感兴趣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lowdays + 2 + 2 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12:28:0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和笑笑出门是越来越费心了,比原来耍懒老要抱时还累。笑笑一出门就甩开你的手,自己跑开了,而且她的眼总是最尖的,一会儿花啦,一会小鸟啦,一会儿又大叫大果果,跑来跑去。看到什么都要在那儿“研究”一会儿,也不看路,也不叫人,把帅帅累的,拽她她又不听,还哇哇大叫,于是一路上常响着俩小孩的叫声:
        帅: “大姨!笑笑又跑啦!拉不住她!”
        笑:“啊啊,走,走!”……
        帅:“大姨!你看笑笑!快抱住她!”
        笑:
        特别是上下电梯,更是紧紧揪着笑笑的衣襟,还非要我或他妈妈抱起笑笑,每次都是帅帅急得哇哇叫,笑笑也急得哇哇叫(不让拽她)。因为以前有一次帅和帅同他妈妈乘电梯时,他俩出来笑没跟着出来,一转眼的功夫电梯下来了,他妈妈吓得赶紧顺楼梯往下跑,帅帅就在电梯前拍拍着门叫:“笑笑!出来!笑笑!出来!……”等把笑笑抱上来时,帅帅上来就骂:“笑笑,你傻啦,咋不出来呀!”从此乘电梯就再也不肯给笑笑“自由”了。
        在小区里玩,车子多,帅帅更是操心得很。他自己是车还老远就早早地躲到边上,可是笑笑不躲,还常常往路中间走,帅比大人还急,总是骂笑笑,死命拉她。笑笑还特执拗,不让往哪儿走非要往哪儿走。于是小区经常上演一场场战争。
        笑在老家时非常喜欢和邻居家那家狗玩,老家狗也多,她一点都不知道怕。有一次在小区见到一只大狗,笑笑又往前凑,大狗伸着大舌头,帅帅有点害怕的样子,但还是挡在笑笑面前,叫:“笑笑,往后退!笑笑,往后退!”笑笑不但不退,还往前推她哥哥。真是“兄友弟不恭”
        ……

        刚才在楼前的小桥边玩。笑笑照例在小桥上爬上爬下,站在桥正中间时,突然一只小鸟从远处飞来落在对面地上,笑笑大叫着“小鸟!小鸟!”恨不得要飞过去。下来小桥,绕来绕去过不去那边,急得不知叫什么:“妈妈,小鸟,拉手,……”
        转眼又看到天空中还有很多小鸟,偶尔还有的飞到楼上的空调上停着。笑笑在妈妈的帮忙下爬到那棵倒掉的树上,对着楼宇叫个不停:“小鸟,小鸟,小鸟……”又叫:“找朋友,小朋友……”帅帅也叫。楼里好几家开窗户看,好似都是带着小孩的。
        楼前不知又搞什么工程了,整个12号楼前都挖一个长长的大坑。笑和帅又玩土,玩石子。搞得我满身都是土哄哄的。于是回家。

        没有沙子真是不好。想我们小时候,村前村后的大坑里,多少好沙子!在水里面都能筛出来的。天天变成花样玩,小婴儿也不怕摔。现在都是钢筋水泥的,小孩子上哪儿玩去?就是农村,现在空地都被房屋填满了,小孩子的活动空间和娱乐项目更少,只好天天在家看电视。唉!城里孩子呢,父母重视早教的,也只有花高坐上早教中心的什么感统训练…… 若像以前,多少玩的项目啊!就我现在能想起的,至少十几种,还是每天常玩的(不常玩的早就记不得了),天天这样玩儿,身体哪有不协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14:53:26 | 只看该作者
亲子阅读(中文)一个月小结

        从2月16号办了绘本租书店的卡,一个半月了,去掉开始和后来没看的几天,算是一个月吧。书目及阅读情况如下:

        1、《我妈妈》   给笑翻了几遍,她一直没感觉。
        2、《猜猜我有多爱你》   我读第一遍的时候眼泪都下来了。实在感动。但给笑笑读,她仍是不理不睬。只是听读。
        3、《不一样的卡梅拉》 四本       四个故事都是听读一遍,偶尔头伸过来看看彩页上的画。
               〈我想去看海〉〈我想有颗星星〉〈我想有个弟弟〉〈我去找回太阳〉
        4、〈小王子〉    我看。给笑笑读了其中一些章节。没有反应。
        5、〈朗读手册〉   我看。非常好,指导性比较强,打算有机会买一本。
        6、〈嘟嘟熊童话小故事〉六本
              〈好习惯培养〉A 不要妈妈抱  B我不哭
              〈安全教育〉  A不去不去   B不要捡  C不要揉眼睛
               《颜色和量词》 A梅花鹿的角  B彩色的气球
               《数字儿歌》   
               《概念认知》  A钓鱼  B大中小
               《卫生教育》  A臭臭变香香   B洗一洗,搓一搓
            这套书只有“数字儿歌”在某天早起时听讲,可以认真从头看到尾,很少乱翻;
            其他几本都只是听读了几遍,偶尔看一眼;总是自己乱翻页;总是读这本时她拿那本,还喜欢把所有的书都摆在面前把玩。
        7、〈每个人都噗-有关放屁〉    帅帅听的很认真,笑不理。
        8、〈小泥人〉    帅翻好几遍;笑也乱翻。
        9、《中国百年文学经典图画书》第一辑5本
            《百草园》
            〈三味书屋〉
            〈荷塘月色〉
            〈社戏〉
            〈背影〉
          读两遍。笑只瞟几眼。图画一般,只是为诠释文字。选文倒美,可作朗读材料。
        10、《爷爷一定有办法》
          读两遍,笑不看。图画很经典,笑2岁以后可自己看画。
        11、《小熊布迪,和好朋友分享一切》   笑不理会
        12、《情绪管理丛书》  共5本,我们借来看了两本(昨天)。笑笑还算认真的看和听妈妈讲了
             《我不想生气》
             〈我不愿伤心〉
        13、《鼹鼠的故事》系列     只借来看了三本,笑一点都不感兴趣,既不看,也不听。妈妈读了两遍。
            〈鼹鼠做裤子〉
            〈鼹鼠当医生〉
            〈鼹鼠和伙伴们〉
        14、〈三只小猪〉
        15、〈喜欢帽子的小猪〉
        16、〈妈妈手记〉  祖美德 编   妈妈读            
        17、〈可爱的鼠小弟》系列   看完8本
            《鼠小弟的小背心〉
            〈鼠小弟的又一件小背心〉
            〈鼠小弟和鼠小妹〉
            〈鼠小弟,鼠小弟〉
            〈又来了!鼠小弟的小背心〉
            〈鼠小弟的生日〉
            〈鼠小弟和大象哥哥〉
            〈鼠小弟参加音乐会〉
          这套绘本我是慕名已久,但刚开始看到时实在不感冒,感觉既简单又无趣,一看就是日本人风格(我对日韩风格的所有的动画片、漫画、电视剧之类的都不感冒)。看了几遍之后呢,才觉出一点意思了。
          笑笑前期看的和其他书一样,或者瞟一眼,或者抱着看一页就跑了,感觉还不如看童话。一直到昨天晚上看《鼠小弟和大象哥哥》才非常感兴趣的样子,从头一直翻看到尾,还不断重复我读的字句,回答我的话(其实不用回答的话),还不时的自己加个感叹词“啊~呀~哇~”的,今天早上我一拿出这本书,笑笑就叫起来“大象哥哥”,还指着图片学我说“鼠小弟呀~”

          不知道是在读了一个月之后停了10天,发酵了之后脑子突然开窍了,喜欢上读书了呢,还是纯粹的偶然?反正以前那一个月是不管妈妈卖力读卖力表演,基本不来跟前看书的,只从昨晚开始表现有了一个突变。三月份马上过完,只能看下月的表现来判断了。
          关于亲子阅读的时间,一直没有固定,或者早上醒来时在坐被窝里(这种情况最多);或者晚上临睡前(她容易很兴奋,而且只要开着灯她就不肯睡,闹腾得很,所以很久没进行了。以后如果能上床早些可以试试读半小时,然后关灯,背经典给她听并搂她哄她睡);偶尔下午睡醒时也读,不过她一般要吃东西,只是听听而已。   
          不知道亲子阅读方面的先行者都是怎么做的?在阅读书目、阅读方法、阅读时间等方面有什么建议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22:35:49 | 只看该作者
        对孩子来讲,拥有一个温柔平和的妈妈太重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22:51:5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父母:要学会向孩子索取爱

      有些家长总是埋怨说:“我们对孩子的爱比海深,可为什么孩子却视而不见呢?”可是,你知道吗,孩子向你表达爱意时,却也被你的爱拒绝了。


  亲情之爱在不经意中被扼杀了


  最近,母亲老在我耳边嘀咕:“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同往日了,太自私!”我知道母亲是为我哥的女儿梦雨担心。梦雨今年十岁,在校品学兼优,她父母对她相当满意,但细心的奶奶却觉得孙女总有些不对劲。饭桌上,只要是她喜欢吃的,别人就别想沾筷;一上街就要买东西,从不听父母解释该月家庭经济如何吃紧;更不知照顾谦让表弟妹,表弟妹的零食、玩具她都会先吃先玩为快。其实,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并且正被许多父母忽视着。

  刚满一岁的儿子偎在我身上吃饼干,看他吃得那么香,我就逗他:“航儿,喂妈妈。”正准备咬下一口的儿子立即将饼干凑到了我的嘴边,可我没有吃,只是用嘴吻了一下,说:“乖,航儿吃。”航航便又独自吃着饼干。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想起一个“爱”字,我不忍心吃掉儿子递过来的饼干,是因为我爱儿子,儿子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给妈妈,是因为儿子爱我。不同的是儿子拥有了我的爱,而我却拒绝了儿子的爱。也许就因这充满爱的拒绝一次次重复上演,最终遏制孩子爱的萌动,以致扼杀了孩子爱的天性和能力。于是孩子习惯着被爱,却不知道怎样去爱别人。亲情之爱原本是一种天性,是我们在爱他们的同时不经意地扼杀了这种天性。

  同是失业家庭,却是两种结局

  我想起丈夫给我讲的班上一个叫龚勋、另一个叫董浩的两个男生,他们的父母最近都失业了,两个家庭顿时陷入困境。面对同样的境况,两个孩子的表现截然不同。董浩依旧没有改变以前爱吃零食和穿耐克、乔丹等名牌运动服鞋,跟着时尚走的习惯,最近又迷上网吧,已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更别说按时上课了。

  “浩儿是全家的希望,只要他读书好,将来有出息就行,没想到他连课都不上!”董浩的父亲失望极了,他整了整因气愤和悲伤弄乱的头发又说,“以前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也不觉得负担重;现在夫妻俩没有固定收入,加上我们既没文化又没技术,靠夜以继日拼力气干活,又能挣多少钱呢?我们这粗糙的手和这早白的头发,浩儿怎么就看不见呢?尽管失业了,我们还是觉得孩子应该拥有这个时代付予他们的快乐,再苦再累也不能让孩子觉得委屈,不能让他来承受父母因工作失败带来的酸楚。所以,我们从不在孩子面前倾诉失业后的失落,更不会抱怨挣钱太辛苦和受到太多的委屈,照常满足他的吃穿要求和他想要的零花钱,没想到这孩子把我们对他的期望抛到了九霄云外。”

  而龚勋是班上的物理科代表,一向表现好,虽然最近常迟到,可是成绩却有进无退。因为董浩的缘故,丈夫决定对龚勋进行家访。

  原来龚勋的父母失业后承包了码头货物管理,白天黑夜顾不了家,可是龚勋的奶奶瘫痪在床6年,吃喝拉撒全靠别人伺候,龚勋又正上高三,这着实让龚勋的父母为难。但思前想后,龚勋的父母还是将实情告诉了孩子。“有句古话不是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吗?我们生活困难,孩子是家庭成员,有义务做贡献,帮助家庭早日脱离困境。”

  龚勋的父亲是一个性情爽朗的人,提起儿子就乐呵呵的:“孩子也很乐意,主动提出照顾好奶奶和搞好自己的学习。我们有时回家累了,他还会为我们捶捶背,按摩按摩。这孩子一岁多就会为我们添饭、拿拖鞋,我们就没不放心过,只是表扬鼓励他,并教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也会对他说,请他想办法。我们常对孩子说的就是‘我们都是家庭中的一员,要相亲相爱,尽职尽责’,儿子做到了,他关心每个家人,把奶奶也照顾得挺好,这可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问题了。不知他现在学习怎样,真怕耽误了孩子。”

  爱孩子,也让孩子爱你

  由此我想,我们真的不能责怪董浩的自私无情,因为董浩在家里的“小皇帝”地位被父母的仆人姿态巩固得坚不可摧,其“小皇帝”的盛气凌人行为被父母“理所当然”地默认而受到激化,难道这还不够将董浩幼小纯净的灵魂一步步引向自私的深渊吗?我们更要同情董浩,因为他一直生活在一个虚幻的梦境里,父母竭尽全力的欺骗性的爱剥夺的是他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基本权利和爱的天性,更不必说爱的能力了。

  因此,我们在孩子面前不要忘记: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即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希望去爱别人,在爱别人的过程中练就爱的能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情感满足的体验。这便是幸福的源泉,这便是龚勋面对困境却乐观向上的原因。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强调“完美的人性”,其内涵是让人的友爱、合作、求知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认为自我实现者的成就与童年情感等因素的发展关系很密切。童年情感的正常发展如遇到障碍,失去爱、安全感和尊重,长大后他就很难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健康的人格意味着既能接受爱,也能给予爱。所以,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有所成就,就必须铸造孩子健康的人格,重视孩子爱的能力的培养,尊重孩子家庭成员的地位,和孩子共同分享家庭幸福,共同承受生活的酸苦。

        读完很有感触。等下写写我在这种问题上的做法和孩子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11:26:15 | 只看该作者
儿童语言发展敏感期(转自妈咪宝贝)

        蒙特梭利博士认为语言是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本能。但也有超乎自然的部分。幼儿周围的成人并没有刻意地教孩子语言,然而人类的语言对婴幼儿而言,就如同人间最美妙的音乐。他们生命内在有一种自发的力量,让语言在他们尚不能表达和自由活动时,就开始被吸收,储藏。

        婴儿在学习语言时,有下列各种现象——

永远不会感到疲倦
        现代家庭的孩子生得少,若家中又有爷爷、奶奶、那四个大人轮番上阵,在两个多朋时,你会发现孩子一睁眼,只要有人陪他说话,他就像小鸟般聒噪得不得了,尽管他只会咿咿呀呀地练习发声,但不陪他说话还不行呢!

语言活动是秘密的黑箱作业
        我们并没有为孩子拟定一个从出生就开始学习语言的紧密课程,只是让他生活在我们当中,有空时陪他说说话,心血来潮时随兴教他认识一些周遭事物的名称,但时间一到,孩子就能如法炮制我们的语言,甚至会有新名词的创造或突发性地会说很多话。

在获得语言时会有相对的退化现象
        有一天,雯雯的妈妈忧心忡忡地来学校找我,原来她非常烦恼,雯雯已经上大班了,但是说话小声,又结结巴巴地,她担心以后上了小学,会成为容易被老师忽视的学生。原来雯雯有一个同年的堂兄,从小伶牙俐齿,在家中是一个绝对强势,成人总是将二人拿来比较,特别在雯雯语言爆发期有退化的口吃现象时,被家中大人批评、指责,因此一直无法修正。雯雯的妈妈明白后,找时间和雯雯谈过去大家拿她和堂兄比较是不对的,并且表示抱谦。在“家、园、亲、师”共同合作下,雯雯在毕业典礼时,居然跟老师说她要主持游艺节目呢!

0-3岁的语言发展
    三岁以前,幼儿语言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前语言期(0-1岁)和语言期(1-3岁)
前语言期(0-1岁)
        德德胎儿时期,常常随着妈妈到家中来教我大女儿钢琴,因为我的专业背景,他妈妈常常会和我聊很多养儿育女经,每次相见都谈得很久。
        德德四个月时,妈妈带他到家里来玩,我一出声说:“德德来,阿姨抱你去玩。”他很自然地就让我抱,德德的妈妈目瞪口呆一会儿后,以不相信的口气告诉我:“除了我们夫妻外,他都不肯让其他人抱的,怎么今天……”
        我笑着说:“他在胎儿时期就记得我的声音,因为我们每次都谈得很久,再加上当时交谈得很愉快,所以他记得我,是好朋友!”妈妈一脸狐疑的样子。

        在蒙特梭利《生命重要的前三年》一书中,提到孩子在胎儿时期约6-7个月左右,耳朵已经发展完成,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所以当胎儿一出生就能认出母亲的声音,然后会转头寻找声音的来处。由此可知,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能从妈妈对其哭声的回应中,慢慢建立自己的沟通模式,进入前语言期阶段。

爆发的语言
    三岁以前,幼儿语言发展可分为前语期(0-1岁)和语言期(0-3岁)这两个时期:

前语言期(0-1岁)
出生——两个月
        这时的婴儿会使用不同的哭声,来告诉我们其需求,也会以不同的呼吸时距来表达其感觉。所以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观察记录他的声音,并做正确有回应,在回应时以适当的语言和他沟通。
        比如孩子饿时,妈妈可以先说:“哦,宝宝饿了!妈妈知道了,妈妈准备一下,就来喂你。”每一次都说同样的话,相信孩子在听到时,就会开始安静下来,学习等待。当然妈妈回应的速度就得考察孩子的天生气质,有的反应较强,依然哭得很大声,很急促,妈妈相对的速度也得稍微加快一些,或说更多的语言,让婴儿从中感受到安全感,并学习改变气质。

两——三个月
        在这个时期,婴儿获得改变声调的能力。婴儿很喜欢和照顾者聊天,尽管他只能发出喃语声,但大人模仿他的声音能给他很大的肯定,可以激发他练习发音。在这段时间,成人应在模仿他的声音后,回应不同声调的语言,如此可以经由耳膜的共鸣,记忆在大脑的语言中枢中,有助于日后发音中枢的发展。

三——四个月
        这个时期婴儿对母音很敏感,是发出清楚母音的时期,也会跟着模仿,而心情好的时候,会自发地、恰恰地自言自语。除此,孩子的视力已发展到可以看清楚照顾者的轮廓,所以,每天抽时间和他四目相对地聊天,或念一些押韵的儿歌给孩子听是非常重要的。

五——六个月
        这时,幼儿可以发出“d-m-n”等音,所以有些敏感的父母听到孩子重复这些音时,认为是在叫“妈妈”,其实孩子也会因着父母如此的解释而肯定自己发音的能力,并且制造更多不同的声音。
        这个时期成人可以从自己的母语中,找出叠音语,正确地念给孩子听。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一种东西的名称或动作都以叠字呈现,如“穿鞋鞋、吃饭饭、戴帽帽、小狗狗”等,成人应使用正确的语言,如此孩子不必在长大后又得转换一次,也兴支因习惯改不了而显得幼稚。
        蒙特梭利告诉我们,孩子学习语言没有难易之分,又加上正处于敏感时期,所以正确最重要的。

七——八个月
        此时,婴儿已经可以依大人的指令做出拍手、挥手、握手、拜托等手势,也不了解“不”的意思,有些口语智慧较强的孩子已经能用单字沟通。
        这段时期最重要的是,当成人为婴儿做每一件事时,都应该用正确的语言说出来,比如帮孩子穿衣服时可以说:“妈妈帮佩佩穿衣服了,先穿左手,再穿右手,接着帮佩佩扣纽扣,一个扣子,两个扣子,三个扣子,好,穿好了!”
        每次穿有三个扣子的衣服时,妈妈都这么做,孩子就会把语言和动作串连在一起,并获得正确有左右手认知。或许你会觉得,这样一来妈妈不成为一个喋喋不休的母亲吗?其实这只是短暂的时期,既可增进亲子情感,又可促进孩子的口语发展,相信是值得努力去做的。

语言期(1-3岁)
一岁
        孩子能用一个字或片语来表达许多不同的情况,或用不同的字表示相同的意思。比如孩子说:“妈妈,走。”其中有“妈妈,离开这里”“妈妈回家”或“妈妈,去散步”等不同的意思,需要依情况而定。再比如孩子说:“妈妈,我要吃……。”其实孩子想表达的意思是:“妈妈,我要吃面包。”这时妈妈可以回应:“佩佩要吃苹果。”如此以后,孩子就会很清楚地说:“佩佩要吃苹果。”
        因此,妈妈适当的解码,以完整地语句说出,并蹲下来让孩子看到说话的嘴形,是帮助这个时期幼儿语言发展很重要的态度。

一岁半——两岁
        这是幼儿学习名词的关键期,幼儿将感受到万物皆有名,而且常常会指着周遭的事物问“这是什么?”在幼儿的世界里,没有所谓难与易之分,虽然有些名词在发音或字数上会让成人觉得较难,但只要一再为幼儿重复,他将记在脑海中,当幼儿的发音器官发展完毕后,孩子会像连珠炮一般说个不停呢!

两——三岁
        蒙特梭利认为孩子两岁以后进入了“语言爆发期”,不但会自言自语,也特别会模仿成人说话,就如同模仿人说话的鹦鹉般。
        两岁半以后,孩子的生活经验丰富了,友伴关系也随着形成,会使用主文和从属文的句子,也有我的概念,动词、形容词的使用愈来愈正确,更能叙述不在眼前的事物。父母可以收集孩子的照片或剪下一些孩子有兴趣的图案做成小书,是引导孩子进入阅读最佳的材料。当然字数不要多,语句的设计要简单、扼要、有趣

如何学好母语?
        语言是先吸收,然后再模仿而成的,要确保孩子能学好母语,有下列几点必须注意的事项。
    1、确定孩子是否良好。孩子出生后就应该检查听力。
    2、确定发声器官神经肌肉的发展良好,给予孩子充足的机会去吸吮和咀嚼,并常常陪孩子面对面说话。
    3、引导孩子喜欢与环境沟通的意愿,从谈话中肯定孩子的声音和语意。
    4、对孩子说话要慢,嘴形明确,语音清楚。
    5、让孩子处于充满成人沟通的语言环境中,并赋予生活中每一件例行的事与使用物品的正确语言,且不厌其烦地说给孩子听。
    6、避免模仿孩子成熟的语句,当孩子说不清楚时,不要认为可爱而故意模仿,这样会阻碍孩子学习正确的语言。而孩子说错时也不要当面说:“你这样说不对,再说一次!”这样会让孩子感到挫折而无意学习。
        比方说,孩子告诉你:“妈妈,我要一个纸。”显然孩子不知道如何表达“一张纸”。这时,父母可以用正确的语言反问一次:“你要一张纸吗?”孩子一定会回答:“是。”此时可以再问:“你要什么?”相信孩子会正确说出:“一张纸。”而当你给孩子纸时再正确地说:“这是一张纸,给你。”之后,可要求孩子说:“谢谢你给我一张纸。”
        或许你会觉得好烦,但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孩子,一点都不会拒绝说这些说呢!因而要孩子拥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建筑在爱心上的耐心是值得的。
文:刘冷琴
摘自《妈咪宝贝》

儿童语言敏感期的介绍
出现时间:3-4岁
        主要表现:从孩子开始能够发音时他的语言学习就已经开始了,起先是吚吚呀呀的练习,接着是单字的出现“妈”“爸爸”是我们听到的孩子的最早的语言,然后是词—短语—短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使用语言内在的功能,经过了这几个阶段,我们发现从语言模仿开始,一直到发现语言的美妙,孩子的语言就这样发展起来了。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注意事项: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好方式。所以家里一定要统一一种语言,建议让孩子讲普通话而不是方言,给孩子阅读是学习语言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当孩子的语言思维基本形成后,再加入其他的语言。由柳洪平创建。


[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1-4-4 11: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4:45 , Processed in 0.128143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