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子云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个月宝宝的听经日记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7:06:32 | 只看该作者
    小卖铺买了火腿,给她剥开我顺手把皮扔在门口的一堆垃圾上。
    笑笑:“妈妈,垃圾桶在那边。”
    我非常惭愧地捡起来。抱抱亲亲夸夸。


    买了几种不同口味的面包,其中有肉松的,笑笑以前没吃过。
    笑笑:“这个面包太咸了,不好吃,吃那个吧!”


    一起搭积木。我搭了好高,一不小心倒了,捡回来,还缺一个圆柱。
    笑笑爬起来,嘟囔着:“找一找,圆柱在哪里?”一眼瞅到:“圆柱在这里!妈妈没看到,笑笑找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08:09:00 | 只看该作者
7月25号   周一
    《论语》“为政第二”  :10遍
    《三字经》“昔仲尼—终”  :7遍   
    《我上小班了》

    《婴儿画报》1本

7月26号   周二
    《论语》“为政第二”  :15遍  (满50遍了)
    《三字经》“昔仲尼—终”  :10遍   全文2遍   
    《我上小班了》

7月27号   周三
    《论语》“八佾第三”  :15遍
    《三字经》“昔仲尼—终”  :5遍   
    《我上小班了》

    《婴儿画报》1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12:39:16 | 只看该作者
7月28号   周四
    《论语》“八佾第三”  :5遍
    《三字经》“昔仲尼—终”  :10遍   
    《我上小班了》
    《婴儿画报》1本

7月29号 —7.31号  
    《论语》“八佾第三”  :5遍  
    《三字经》“昔仲尼—终”  :5遍   
    《我上小班了》
    《婴儿画报》

    后几天又魔怔一样看小说,四天看了一本120多万字的小说。给笑笑读书都是在她拿着书一求再求的情况下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6:41:11 | 只看该作者
    学而第一读50遍之后笑笑只会了一章,为政第二有三四章能够接龙,八佾第三居然有七八章,当然她是什么时候高兴了就接个一句两句,很多次之后判断出某章她会接的
    里仁第四读了20遍了,目前才接过一句。不过这篇都是小章,最后应该会的比较多的。毕竟她一般都是听了三四十遍才开始接个一句的


    这次分章重读全是给笑笑读的,一般在她比较高兴的时候,或者一章读个5遍往下进行,或者一口气读全篇读个两三遍。我观察笑笑就是只听,注意力最多也就十来分钟吧,还不是很集中那种,同时还玩着别的,只是你读的她熟悉的地方她会出声接龙。及时换《三字经》或者读首诗,她还会多认真听会儿。从这个角度说,赖老师的137累积法对注意力时间短的小小孩子还是比较适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6:47:33 | 只看该作者
笑笑今天就整整一岁九个月了。这两个月貌似又进步好多的样子,却总没心思认真总结下啥的
    昨天妈妈生日,笑笑一天都很乖。早上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吃饭:自己吃馍、自己喝粥、自己用勺子舀菜,这可是第一次呢!难得并没有撒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07:23:24 | 只看该作者
倪海厦(如何带小宝贝)(转贴)
如何带小宝贝

   我时常跟我的病人说 , 我跟外面世界各国的医师不一样 , 君不见满街上到处是医学专家 , 例如肝病专家 , 心脏权威 , 肠胃科专家 , 肾脏病专家 , 甚至于痣疮都有专家 , 美容专家更多 , 只要哪里有钱赚这些专家就往哪里钻 , 因此琳琅满目的招牌到处都是 , 让人目不睱己 , 真是壮观也 。 大概古人从未想到会有今日这个局面 。而我呢? 我开了全世界唯一的一家健康医院 , 由我这位完全没有疾病专家的头衔的小中医来主持 , 我的专长是健康 , 你如果想死在肝病上 , 当然要找肝病专家 , 如果想死在心脏病上 , 自然要找心脏病专家 , 如果觉得得到肾脏病是件很爽的事 , 当然要找肾脏病专家 , 如此才能实现你的梦想 , 但是你如果要找健康的话 , 就应该要找健康专家 , 对不? 我只懂什么是健康 , 所以我能让人人都健康 , 因此我是健康专家 , 其原由于此 。 我是专门在研究如何让病人健康的一种医学 , 就是中国传统的纯正中医学 。

   我今天以如何带小宝贝为此篇之名 , 一方面是要帮助这个昏庸的台湾卫生署 , 一方面是要回答许多热心的读者来函的共同问题 , 我就不需要一一回复了 , 我非常感谢这些真正醉心于保存我国故有文化遗产的读者们 , 我个人非常尊敬他们 , 也很乐意回答他们遇到的问题 , 奇怪的是都没有开业的中医或是西医来问我问题 , 我想他们一定是比我还懂 , 认为我不足为道吧 。 读者看完以后可以去考考他们 , 到底知不知道 , 如果当一位医师居然连什么是健康都不知道 , 也真够烂的了 。

  健康的小宝贝有哪些症状 :
第一 : 就是时常会流鼻血 , 按照中医理论 , 举凡十四岁以下的小孩 , 由于身体属于纯阳之体 , 是故体质应该很强才对 , 一旦得到感冒 , 在发高烧的前夕 , 自然就会以流鼻血来降体温 , 所以偶而会有流鼻血的小孩其身体是绝对正常的才会有这现象 , 因为肺开窍在鼻 , 可能大家不知道小儿未满十四岁都是用小腹呼吸的 , 如同道家练气一样是采用腹式呼吸的 , 过了十四岁才改为胸式呼吸 , 小肠相火 , 借由呼入氧气的助燃 , 会把大肠中的水气化出来 , 这蒸气在回升入肺中 , 从而使肺功能极强 , 肺又主皮毛 , 因此一旦感冒在表 , 表邪束住毛孔 , 使体温无法外散 , 就形成体内温度过高 , 这就是发烧之源 , 因此经方家使用发表药如麻黄汤桂枝汤大小青龙汤等 , 其目的就是想开表 , 以达到表解而热退的目的 , 现在小朋友如果有正常的身体 , 得到感冒时一流鼻血就会退烧就表示会自动痊愈的 , 不需要我们用发表之药自己就可以把自己治好了 , 因为肺气过热是可以由鼻子出血排出体外的 , 这就是伤寒论条辨中的{得血刃则解}的真正含意 , 所以我们可以说凡是小孩子时常流鼻血的就没有高烧问题 , 这类解读黄帝内经方式我在教人纪时会再加强补充说明的 , 简单说就是小肠在大肠之下 , 小肠相火 , 火在下自然会把大肠里的水烧热 , 而成为蒸气(真气) , 由于热气上升是天性 , 故自然就进入肺 , 肺属天幕 , 故法象天 , 一旦热气到此就会回游如天上之云 , 从而进入皮表 , 以滋润皮肤 , 所以我们冬天在吐气时 , 就可见热气喷出 , 西医只知大肠会吸取食物残渣里的水分 , 却不知道大肠是如何做到的 , 诸位读者用Common sense想一下 , 大肠长得像有那么聪明吗? 它是如何知道光吸收水分就好 , 而不吸取大便 , 真如此聪明的话 , 那大家应该多吃猪大肠 , 就会如猪大肠一样聪明了 , 是不? 因此大肠会吸收大便中的水分就如同你要最干净的水 , 最简单的取得方式就是用烧的 , 然后取其蒸气 , 对不?  西方医学不知此最简单的道理 , 每天都看到的现象 , 就是解决大肠吸收水分的谜 , 还很大声的说他们是学科学的 , 他们只相信他们亲眼所看到的 , 现在他看到了自然界水的气化过程了 , 但是却没有真正学到 , 反而我们中国却早已于五千多年前就知道了 , 比他们早太多了 。 由此也可以知道练气功的原理了 ,  也可以知道练气功是对身体好的 。 其中十四岁是关键 , 超过它之后仍有出鼻血就是生病了 , 需要去看专业于健康的医师 , 当然你如果很是穷极无聊 , 想生些病来玩玩 , 你就可以去找肝病专家看 , 然后就得肝病死掉 , 也可以找心脏病专家来治 , 然后就死于心脏病了 。

第二 : 时常在打哈欠 , 伸懒腰的 , 就是健康小宝贝 , 如果有一天你儿子早上起床后 , 告诉你他生病了 , 要麻烦你打电话给他的老师 , 帮他请病假 , 但是你发觉他一说完话 , 转身就是一个哈欠与伸懒腰的动作 , 这就表示他是正常的 , 他在骗你他生病 , 我们也可以依照这个身体语言 , 来判定他是健康的 。 因为按照中医理论要打一个哈欠与伸懒腰是要经由许多正常的内脏同时发出不同的讯号才会成功的 , 基本上哈就是吸气 , 由肾脏来掌控 , 肾主骨又主脑主记忆 , 管骨随 , 开窍在耳 , 又主腰部 , 主人之成长 , 是故小孩子在生长时期 , 时常打哈欠与伸懒腰是正常的现象 , 许 多胡涂妈妈以为小孩是懒惰或身体又有问题了 , 这是不对的 , 此类误解时常造成小孩被冤枉 , 被屈打成招 , 好可怜的 。

第三 : 睡觉踢被子是正常的 , 许多胡涂妈妈互相抱怨说自己小孩真难带 , 几乎每天晩上都踢被子 , 害得都着凉了 , 真是气死人了 , 实际上这是胡涂妈妈的过错 , 因为正常小孩每天晩上睡觉时双脚都是很热的 , 无论冬天或夏天都一样 , 所以我们应该只需要去盖肚子肚脐就好了 , 手脚是不需要盖住的 , 因此妳如果把小孩全身包得好好的 , 他就过热 , 自然想去踢被子 , 所以经过一夜的展转翻腾 , 早上时终于成功的把被子踢开 , 结果胡涂妈妈只看到早上起床时的果 , 完全不知整夜发生的因 , 所以当胡涂妈妈的宝贝儿子是要付出代价的 , 正确的做法是每天晩睡前在亲完小宝宝时 , 顺便用你的一只手去摸额头 , 妳应该感觉是凉的 , 另一只手去摸他双脚 , 应该感觉是热的  , 这是正常 , 如果相反的 , 就是小孩生病了 , 不然就是妳有病了 , 这里要有一点点Common sense就是如果妳老公抱怨妳的双脚太冷 , 这就是说妳有问题了 , 妳先生与儿子是正常的 , 了解了吗?

第四 : 双眼炯炯有神的小孩没病 , 无论生何病 , 只要小孩眼中有神 , 就没有问题 , 随时会恢复健康的 , 做为父母一定要学会观察小孩的眼神 , 只要知道什么是正常的眼神就可以知道他生病与否 , 因为眼神为心之主 , 心藏神 , 有神就没事 , 无神为心神以失 , 是危险症侯 , 只要会观察就很简单的 。

第五 : 时常流鼻涕的小孩没病 , 我们小的时候时常一边完耍一边流鼻涕 , 然后双颧粉红色 , 这都是正常现象 , 千万不要小题大作的,吃西药 , 越吃体力越差 , 越吃就越容易得到感冒 , 一但感冒后找中医开中药吃 , 如此就越来越强壮了 。

第六 :  不要把小宝贝包的像粽子一样 , 过热的温度不但会使小宝贝抵抗力变差 , 而且脾脏及肺脏会受损 , 将来容易得到感冒气喘及皮肤病等 , 初生婴儿为纯阳之体 , 感天地之气而长 , 肺属寒 , 过热则伤 , 脾属土 , 感土气而成长 , 妳如果包得太过 , 反而会隔绝此天地生养之气 , 于是就像温室中的花朵 , 无法接受大自然的洗礼 , 自然小病不断 , 人也长不高了 。

第七 : 小宝贝眼睛斜一边 , 这不需要担心 , 自己会好的 , 其发生原因是父母在晚上熟睡后 , 半夜小宝贝会醒来 , 由于婴儿颈部还没有力量支撑 , 半夜醒来很无聊很好奇这个世界 , 所以就会到处乱看 , 由于一般父母在晚上都会点一盏小灯 , 以方便半夜起来照顾小宝贝 , 这时小宝贝就会找光亮处看 , 由于头无法转动只好斜眼去看 , 日久就成为斜视了 , 所以建议父母半夜睡觉时点两盏小灯使其平均 , 或是不要点灯 , 如此就没有小孩会斜视了 。

(待续中)我随手捻来一些简单的观察法 , 提供给读者做为参考 , 请指教 。 有空时我再多写一些以飨读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07:5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请教里仁,怎样保持孩子对读经的兴趣  (转)

    在进行早期教育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家长的心态!如果心态摆不正的话,会出现很多的弊病,甚至会给孩子造成一些心理方面的创伤。
    杜曼的方法一再强调不要考试,是非常有道的。如果总想试图去弄明白他到底懂不懂,到底会不会,这样家长的心态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读经,但是这位妈妈有些太紧张了,每天孩子一回家(孩子在幼儿园读经)就问孩子,学没学会呀?给妈妈背一段呀?他的爸爸有时也说:“你不好好背,以后就不给你买玩具了”。在那段时间孩子非常的厌烦读经,老师教他的时候,他根本都不张嘴。后我我与孩子的妈妈谈了一次,其实很简单,只是告诉她,孩子回家后你不要提读经的事情,你不要管他会不会。孩子的爸爸妈妈都照着我的话去做了,孩子现在读经读的非常好,而且也非常喜欢读,每天能背120-150个字,那个孩子现在是3岁半。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早期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已的心态!如果方法正确了,根本没有必要去考试,需要的就是坚持。你可以查看一下,是不是自已的心态出毛病了,造成孩子不喜欢读!如果不是心态的问题,你是不是用自已的想法去衡量了孩子倒底喜欢不喜欢读?其实你只需要天天读给孩子听就可以了,不用管他是否“喜欢不喜欢”。
    胎儿一心万用,婴儿一心百用,儿童一心三五用,成人往往一心也抵不了一用。所以,在你给孩子放经典的时候,没有必要要求他非常认真地去听,也不要管他嘴里说不说话,他都会吸收的。但是,根据我的实践经验来看,3岁的孩子每晚睡觉前给由家长给他读效果最好。


qqlin_07
我家布丁偶尔也会不想读,千万不要强求, "就是喜欢边玩边自言自语,而且绝对是滔滔不绝",关于这一点,请不要怀疑,不论他在干什么,只要你坚持放,他一定能听见.不要太干涉他的活动,家长不能心急,  要把孩子当成朋友, 这时候不妨和他一起玩会儿别的,说不定过会儿他就会和你一起读经了.


我还有一个绝招就是--不管他, 我只顾自己很陶醉的读, 他玩一会儿就会自己跑到我身边.  有一点很重要, 就是家长是否真的喜欢读经,有时候我发现自己心态不好的时候,宝宝的状态也不好,你的情绪会感染他.


[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1-8-5 07: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09:10:28 | 只看该作者
    笑一岁九个月,根据五个月以来给笑笑的读经实践情况,制定了一个基本的读经计划.当然,我做事经常不按计划走的,比较随心所欲,读的内容和进度可能会经常调整,不过,大的方向不偏就是了。

    已经过完:《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前四篇,部分能接龙(只算去年已经听过一轮,现在过第二轮的,笑笑听了之后能接龙和自己背的。泛听的、妈妈自己读的、听音频的都不算)

    1岁9个月-2岁  听熟《千字文》到能接龙,《论语》分篇50遍过完(尽量),背诗若干
                        首次听《笠翁对韵》到第20、《孟子》《庄子》随妈妈


    2岁-2岁3个月  复习巩固:《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分篇50遍过完,背诗若干
                         首次听《笠翁对韵》21—30、《孟子》《庄子》《古文观止》随妈妈


    2岁3个月以后   正式开始英语;
                         开始识字,或者用<千字文>做认字教材.
                         听读:《道德经》《易经》《诗经》(选一,或者先后)、《笠翁对韵》
   
    到三岁时候再看情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新叶 + 2 + 2 安排得很好,我就没这样的计划性,进展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09:18:41 | 只看该作者
    估计到三岁,这些经典至少都是听过一轮了,能不能听够100遍不好说,不过至少脑子里会有点印象吧,到时候再开始跟读和指读应该困难小些

    其他方面,如数学、亲子阅读、常识、生活技能、读书和生活习惯的培养,等等,可以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稍微留点心就不会差。

    说实在的,在早期教育中,特别不喜欢“学”这个字眼,更喜欢用“习”,感觉正像英语中“study”和"learn"的区别一样,一个强调“研究理解”,一个讲究“熏染”。不知我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09:47:39 | 只看该作者
    前两天和笑、笑姨在床上玩,笑笑吵着要看《我上小班了》,我真都读腻了,跟笑笑说:“让姨给你看,妈妈给你读《易经》,嘟嘟也听。”又对她姨说:“有种说法,胎儿期听《易经》和《道德经》最好。”然后就听到笑笑:“大哥大,咯达达,名个大,咯达达……”呜哩哇啦一大篇,我和笑姨面面相觑,一句也没听懂。问笑笑“你说什么呀”,笑笑就重复了一遍,还是听不懂。半晌笑姨犹犹豫豫的说:“是不是背《道德经》?”笑笑遇到知己一样,兴奋地叫着:“道德经!道德经!”
    又让笑笑背了一遍,让她背一句我重复一句,发现居然一句都不错,把第一章都背完了!


    道德经笑是去年夏在上海那一个月听过,年后在接笑笑来之前我都读完100遍了。后来也就有时候哄笑笑睡的时候背个几段,也没有刻意。她居然能记得。而《论语》,笑笑听的遍数比《道德经》多得多,最近我又特特分篇50遍的给她读,效果也不过如此。
    或者说,对小小孩来说,讲天道的《道德经》比说教仁道的《论语》确实容易接受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6:13 , Processed in 0.35395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