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子云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个月宝宝的听经日记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11:41:09 | 只看该作者
       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即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希望去爱别人,在爱别人的过程中练就爱的能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情感满足的体验。这便是幸福的源泉。

        深以为然。想笑笑在八九个月的时候,自己拿着东西吃的时候,总喜欢喂抱她的人一起吃。邻居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吃东西从来不给人,有时候还打还他的奶奶,她奶奶经常和我妈一起聊天,总是以羡慕的口气说笑笑孝顺。可是有次她看到我吃笑笑给的东西吃的那么欢,还说我:“小孩给的东西你也吃那么欢。我们哪舍得吃。”这只是一个小细节,其他娇惯的情形种种不能尽述。我不以为然,但也说不清道理,只知道作为一个独生子,绝对不能让孩子养成吃独食的习惯,什么东西都要让她学会分享。先前笑姥姥也不习惯吃笑送到嘴边的东西,说是不舍得,我说她:“一点东西值什么?是多花点钱重要,也是养个懂事的好孩子重要?”慢慢的多少她会咬一口了。


        现在笑笑大点了,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每次她分享东西给家人,自己都高兴得蹦蹦的,好像是知道自己做了“好孩子”应该做的事,有一种心灵的愉悦?我想,对孩子来说,得到“好孩子的夸奖和家人的一个拥抱一个亲吻,比多吃多少东西更能让她感到幸福吧?毕竟现在物质丰富,给孩子买多少东西其实他们都不大稀罕的。这些都是每天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体现出来的。

        又想起前些天回笑爷爷家,办丧事很多从来没见过的亲戚都到了。笑爸一个表姑,好像是市里某高中的特极老师。笑正在吃麻花,她过来,笑爸:“笑笑,给奶奶吃,给奶奶吃。‘笑趴我怀里,她说:“才不会让我吃哩。”笑爸和她说话,一会儿笑走过去,把麻花递给她,她瞅一眼说:“这是自己不想吃啦,才给我。”又说:“奶奶不吃,孩儿吃吧。”又转过头滔滔不绝了。笑不知所措的样子,她现在都能听懂大部分意思了(往常笑给我们东西吃,我们不管吃不吃总会摸摸她头,亲亲她,夸夸她)。我想,在那位老师眼里,或者潜意识里,小孩子都是自私的吧,不可能主动分享自己喜欢的好东西。在那两天里,我经常看到那位表姑口若悬飞的评论这个,指点那个。好似她在学校里混得很不错。我却不感冒。一个不懂得夸奖孩子,总是防备孩子,以最坏的心思猜度孩子的教师,我不认为会是一位好老师。

        父母竭尽全力的欺骗性的爱剥夺的是他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基本权利和爱的天性,更不必说爱的能力了。 也许就因这充满爱的拒绝一次次重复上演,最终遏制孩子爱的萌动,以致扼杀了孩子爱的天性和能力。于是孩子习惯着被爱,却不知道怎样去爱别人。亲情之爱原本是一种天性,是我们在爱他们的同时不经意地扼杀了这种天性。

        关于做家事。想起几年前我认识的一个妇女给孩子做早期教育,夸耀几岁认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上学成绩好跳多少级,十几岁上大学,可是马上要上大学的孩子连洗脸水都要妈妈倒,每天牙膏都得妈妈帮她挤好,更不要说洗衣扫地之类了。她妈妈是在她高中附近租房子住专门照顾她生活的。她妈妈说:“只要孩子能让好大学,以后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至于这些琐事,高考后几天之内就学会了。有什么要要紧?”我想,关键不在于孩子会不会做事这种能力,而是长时间的被照顾,她只会认为被照顾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你哪天照顾得不周到,她还会怨恨。以后就算能学有所成,可能指望她能反哺父母吗?根本没有这种意识啊!更不用说,这样一个生活能力底下的孩子,长大后怎么独立生活?又怎么和人相处?一个宿舍的同学受得了?以后成家了对方受得了?


        每次吃过饭,三岁半的帅帅总是慌着去收碗,喜欢听到夸他“能干,勤快”,现在笑笑也一吃完饭就拿着送到厨房,嘴里叫着:“刷刷,刷刷。”我虽然很担心她打破碗或者拌倒摔到自己,特别有时我们都还没吃完,但总也会亲亲她,夸夸她。最多给她换个皮碗或铁碗拿。

        吃饭时我盛好饭,帅帅端他和笑笑的小碗到饭桌上。笑笑也慌着要端。不动声色的给她拿勺子,或者让她去搬凳子,拿她自己的围嘴。(力所能及的事,就鼓励他们做;力不能及的事,也不要打击孩子积级性,给一件她们能做的事转移注意力即可。)

        又想起前几天我扫地,笑笑抢过来扫把要帮我扫;我拖地,帅又抢过拖把要帮我拖。结果是我都扫到一起的垃圾被他们弄得满屋都是。可是这有什么要紧?费几分钟再收拾一下就行了。可是若不让孩子干,或骂他们帮倒忙,长期下去的结果可能就是他们再也没有帮父母干活的愿望了,而且会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自信心或许就不经意的被打击了。

        前些天回笑爷爷家去,人皆夸笑笑会说话,有礼貌,懂事,知道孝顺。说是我从小给笑读书,乡里人没文化或者没条件教育孩子。我想,给孩子读不读书或者以后智力方面会有些差别,可这些跟智力关系并不大吧?该关注的方面不关注,不该做的事却替孩子做的太多!家里什么东西都是孩子的,让孩子觉得他就是第一位的他就是太阳,所有的人都围着他转是应该的,这是真正爱孩子吗?

        我想,有了孩子之后免不了考虑什么问题都会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但不能让她感觉到吧?我希望让笑感觉到的是,她是家里的一员,和爸爸妈妈一样的成员,有可以享受的权利,也有需要尽的义务。虽然年龄有大小,力有能及不能及,但爱是无差等的,就是刚出生的婴儿,也有她表现爱的方式。




[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1-4-5 09: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16:55:32 | 只看该作者
        “人之幼时,端正为本,必教之以成器,育之以善其生,教之育之,长者之责,亦先知先觉者之责。”为人父母者,重在“果行育德”,则孩子浮华之气自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08:53:11 | 只看该作者
        昨晚吃过饭,同笑和帅及帅妈去索凌路广场玩。左手边一个笑,右手边一个帅,我们爬台阶数数字玩。蹦一阶,数一个数,帅跟一个数,笑偶尔也跟。台阶一共12阶,下6阶上6阶,中间一个三四米长的平台。上上下下了几次,帅去他妈妈那儿了,我和笑继续,1、2、3、4、5、6,走到平台上时,笑突然开口:“7、8……”我大为吃惊。她姨说:“上午在广场玩时,我们就数数玩,到7时笑笑都会自己说8、9.”笑笑真是每天一个惊喜呀!
        没有认真教过她数数。冬天在老家,天极冷,早晚在被窝里,笑姥姥喜欢和她数手指脚指头玩。前些天,上下电梯时,笑总想自己按键,电梯数字变时,我就抱着她8765421、12345678的认。笑喜欢爬楼梯,我们偶尔也数台阶。平时吃东西,或者手里玩什么玩具时,偶尔也数数几个。仅此而已,她都记到心里了吗,到能表达的时候再表达出来?或者只是偶然吧!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学会数10以内的数目呢?(听我爸说我一岁半会数十个数,不知是真还是夸张)

        上亲子班,预备阶段总是放“找朋友”那首歌,笑好像也没有特别注意过。那次在老家,笑小叔从幼儿园放学,唱“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笑跟着说:“握握手。”从那天起想起来就拉着我的手唱“找朋友,找朋友”。

        春暖花开,外出的时间多多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笑笑的眼睛都不知道往哪儿看了。她总是把所有的植物都叫作“花”,总是叫着“花,花”就跑过去摸。笑妈是植物盲,只会说:“这是小草,这是小树,这是绿叶……”至于是什么树,只认识比较有特色的柳树杨树桐树之类的。公园里开满了花的梨树桃树还有之前的杏树,都认不清。只好拼命的找形容词。笑笑似乎还不会用形容词,没听她说过(什么都是夸“美”),那就储存在脑子里吧。昨天早上一出门笑笑又叫:“花……叶。”好像是突然想起来似的。

        昨天笑爸要看笑,视频,笑不理,自玩自的,给爸爸一个后脑勺。我说:“笑笑,给爸爸飞吻一个。”笑笑转过头,手一捂嘴,嘴里“啪”一声。 笑笑的飞吻都不“飞”呀,还是跟小姨学的模仿不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4:12:33 | 只看该作者
        笑表哥和俩姨走了的这几天,家里只剩我和笑笑两个。偏笑笑还兴奋得不行,每天都有大半时间要在外面玩,也不肯午睡,午饭后我抱着她跑楼梯,希望能把她晃睡着,可结果只是更兴奋,还跟着数数,要认每层楼标的数字,只把我累得半死。每每弄到下午四五点钟才睡着。晚上也是,晚饭后都带她到小区里蹦跶、讲故事、说应景的唐诗、背《论语》,哪怕哄得她睡着我抱她上楼脱衣也行,可人家小人儿,我讲故事人家就跟着讲,几天跟读了好几首唐诗,《论语》也记住了一个“子曰”;上楼之后呢,还拿着绘本让给她读——还是每晚到十点多才睡着。早上自然醒得晚,都是八点多才醒……当然我是要随着她的作息时间走了,整天是什么事都干不成,连读一点经典都是挤出的时间,日记好几天没写了。
        虽然昨晚笑仍是十点睡着,今早却不到七点就醒了。我下决心要把她的作息时间调整过来,中午早早的做饭吃饭,吃饭陪她玩,看她好像有点想闹了,赶快抱着出去跑楼梯。虽然她仍是神采奕奕的要数数、认数字,到小区之后我背《大学》,背了没多少她却趴我肩膀上了——终于在中午1点之前睡着。

        希望的作息时间和日常安排:
        早上7点之前醒来,亲子阅读半小时;上网、写前一日读书记录、穿衣、洗漱、做饭、吃饭、洗碗、尿尿拉屎、扫地拖地、收拾房间时,听易经(9点之前尽量弄好)
        9点,出门玩,同时说唐诗(应景的)、给笑介绍外面的事物景物(笑最喜欢学说话了)、读背《大学》《论语》《孟子》;去绘本馆,时间长短读书多少随笑高兴,并换几本书回来。
        12点之前到家,放《易经》或《论语》,同时做饭吃饭洗碗,之后哄笑睡。笑睡着之后读《易经》、《论语》下;看帖子,写日记、浏览其它等(笑一般午睡一个多小时,这么多事时间基本是不够用的。根据具体情况看怎么取舍吧)
        笑睡醒,带她出门玩,可以去上亲子课的早教中心。读背经典(唐诗、易经、论语、孟子等)
        6点半之前做晚饭,一般仍要重复早上除穿衣之外的那一摊子事。饭后再出去玩会儿
        晚上8点半之前上床。读绘本半小时,关灯睡觉(背经典哄睡)。尽量在9点半之前睡着

        只是一个计划中的作息时间,对一个有小孩并且孩子作息不太规律的妈妈来说,调整过来不知需要多少时间。但也只能尽力,不然,真是整天陷于琐碎的家务事中,什么都做不成。难道我刚从繁琐而无趣的办公室事务中摆脱出来,还要重归于琐碎吗?我希望做一个生活充实而有涵养的妈妈,而不是一个整天陷于柴米油盐家务琐事甚至只知道老公长孩子短的家庭主妇。
        这一年多以来,生活圈子真是小得可怜。唯一值得自我安慰的事,就是读了些经典。当然耳熟能详的早教和育儿书也看了些。(去年考注会,用功了几个月,只通过一门,就不说它了)。养个孩子呢,吃穿方面还是她姥姥费心比较多,我只关注她的教育方面,还算比较满意。至少没有养出一个蛮横的小霸王。智商方面,也算不在同龄孩子之后。总体算来,这一年多,不算虚度罢了。
        只是以后,再也没人帮我分担吃穿拉带的琐事了。笑爸的归期还是不定,我们以后会在哪里,也是不好说。至少半年内是我一个人带她。希望自己仍能把握好重点,不要被家庭琐事淹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4:52:37 | 只看该作者
        笑笑最近对数字非常感兴趣。开始是帅帅还在这儿时,我们爬台阶数数,笑笑可能留心了,但那时笑笑并没有跟着说。然后是看到上下电梯时跳动变换的数字,总是喊“8、8”(我们住八楼,她可能对8印象最深),我就跟她说相应的数字。帅他们回老家之后的这几天,我俩出去玩的次数大大增加(以前在家还可以跟哥哥玩,现在笑自己就一定要外出),每次上下电梯都要认数,而且笑还跟读出来,从1到10的数字都能说的很清楚了。
        前天在小区里玩时,笑突然指着旁边一座楼叫:“8、8。”我一看,果然树木掩映之中露出一个“8”字,原来是第8号楼。之后在外面玩时再看到数字,我就有意识的教她读出来。有时“6”她也会说成“8”,还有时看到其他数字她也叫“8”。但是上电梯时让她自己按,每每都按对。不知到底认不认得。
        我哄她睡觉抱她爬楼梯,到每层她都要指着数字乱说,一般都是说“8”。或者在她心里,这个“8”是“数字”的代称?

        春暖花开,外面一片姹紫嫣红。不要说孩子想出去,有时候我都想着在这样的天气宅在家里是对春光多么的辜负。外出的时间多了,在家的时间自然就少,除了睡觉和每天吃喝拉撒洗刷之类的家务事,实在很难再抽出多少时间了。当然对三岁之前孩子的教育还在日常的耳濡目染,倒也不太忧虑。
        在家时,经典是时时放着。亲子阅读,也尽量在每天的早晚各进行一次。力所能及的事,还是鼓励笑笑去做;力不能及但笑笑很积极的事,也随她。
        如今能利用起来的,也就是在外的时间了。认知、语言、交际、大动作,正好都是在外可以发展的。只是如何有效的进行,还没有清晰的做法。只是时时和她说话、教她所见的事物罢了;只是鼓励她和小朋友玩罢了;只是她无论怎么翻腾怎么爬都不管她、帮助她罢了……

        数字、颜色,是笑四月份认知方面的重点。方法:仍是在外玩的时候见到了说给她。无非更强调一些。

        另,除了音频和我读的《易经》《论语》外,在外玩时想给她读些应景的诗词。她非常喜欢跟着说,当然需要两个字三个字的断开教她才行。回来在网上找些关于春天啊花啊树啊月光啊风啊之类的诗,按计划读给她听。
        计划:每天五首,各五遍左右,重复一周。尽量让笑都能跟读个几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13:46:40 | 只看该作者
      4月9号,作息时间:
     早上7点醒,给笑读3本绘本(40分钟);每天的杂务之时,放〈易经〉11-18卦
     10点带笑出去玩,边背《论语》、读〈易经〉7-10卦;回家又读完

     11点半做饭吃饭,陪笑玩,放〈易经〉11-18卦
     1点-3点半,笑睡,我写日记、看帖子、回复
     3点半,笑醒,吃东西喝奶,要求读绘本、玩早教数字卡;完了我跟读《易经》11-14卦3遍
     6点出门,玩,买菜,读背《论语》
     晚上8点半,饭后又出去玩,读背《大学》、唐诗。路上笑睡着
     晚9点,笑睡着,我同老三聊天,失眠,起来翻看祖美德《妈妈手记》200页
     夜12点多,睡
     除了本人失眠睡得太晚之外,这个作息时间还是比较满意的,以后都这样就行。

       本周笑听经内容(4.4-4.10):
      《易经》1-10卦若干 (妈妈读,因有时是笑睡着时读的,不好计数)
      《易经》11-18卦:20遍以上 (播放音频)
      《论语》1-10篇:7遍 (妈妈读,平均算)
      《大学》:5遍 (妈妈读)
        唐诗:按5首,每首每天5遍算
                笑跟读比较多的有:
              〈风〉(李峤)、
              〈春晓》(孟浩然)、
              《咏柳》(贺知章)、
              《春夜喜雨》(杜甫)、
              《村居》(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笑进入四月份比较明显的进步:
        1、亲子阅读进行得不错,笑大部分都能从头到尾非常认真的听看完,还经常自己翻看
        2、听的经典里的短句子偶尔会跟读几句;唐诗有几句甚至可以接龙了
        3、对数字有了很大的兴趣,看见就要求读给她,还跟着念,1-10的数字都是比较清晰的跟读出来(但都不认识,而且并不能自己连起来说,更完全不会数数)
        4、上的两节亲子课表现都非常好,随老师的步骤进行,不再我行我素;上课很积极主动。还可以短时间的让老师抱一下。(这在之前的课上是完全不行的,上月有一次课她几乎闹了半节)
        5、已经连续五天没尿过裤子了,都是和妈妈说“尿泡泡”就自己蹲下来尿,这几天喝水还特别多,一会儿一个大泡,竟然一次都没尿裤子上。(夜里还是尿床;还是随地大小便,不会坐她的便筒)拉屎是从年后到郑州以后就没有站着拉,没有拉到裤子上过。
        其他的都和三月份差不多了。说来笑笔进步算是很大呢,还是长大了一个月,快一岁半了,真是个大孩子了呢!给妈妈的惊喜也越来越多,简直不可胜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春花

QUOTE:
原帖由 envcmx@163.com 于 2010-9-2 22:17 发表
中午,一个朋友带着她的儿子来我们这儿玩,她的儿子比我们阿源小一岁,即将要上阿源以前的幼儿园。她问说我们为什么不上幼儿园。我觉得要是我说我们要在家读经的话,肯定会吓人一跳,所以我说在幼儿园里老生病,没省什么事,等大点再去。呵呵 ...

下一次再遇到这种问话,就笑笑不说话,或顾左右而言他,我的孩子小时候虽没读经,但是我有过很多和人不一样的想法,我基本上就是不说话,或打岔,这方法比较好。不必太紧张。

记得小时候我教孩子认字,哥哥说我“拔苗助长”,又说“儿孙自有儿孙福”,那意思就是说我过分了,我什么都没说,因为一时想不出要说什么,后来发现这还真是个好办法,不解释是最好的办法了,人这一生,无论是教育还是其他事,都要自己拿主意,可能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虚心一点,但是最后还是要回归到自己内心来判断,别人、社会都不可能为我们负责,如果听了别人的,或是社会的主流,最后的结果不好,您想想别人和社会能为我们负责吗?不可能的。所以自己要安静自己的内心,仔细体贴一下自己的内心,到底要什么?

记得年轻的时候曾经看一本书《穷爸爸富爸爸》,先不说这本书好不好,里面有一句话我记忆深刻,作者说,当一只小鸡做事时,其他无数的小鸡会说:天要塌下来了。(原话记不住了,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想,不只是读经教育是这样,任何事情都是一样,我们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为了标新立异?是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是不是为了面子?是不是长了反骨?如果都不是,只是为孩子好,在乎其他的做什么呢?等到孩子长大,一切都烟消云散了。这点委屈都受不了,这点耐力都没有,也枉为人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11-4-14 18:52:26 | 只看该作者
妈妈好厉害,看着好像出门时都是背给笑听?
我啥也背不出
非儒即侠的确与众不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2 + 2 是觉得儒侠不两立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21:58: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INGOO 于 2011-4-14 18:52 发表
妈妈好厉害,看着好像出门时都是背给笑听?
我啥也背不出
非儒即侠的确与众不同


        虽然孟子批墨子批得死狠,说什么“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但我总感觉他们两家流派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或者因为在我还没有读过儒家和墨家原典的时候,先读到韩非子《五蠹》中一句话:“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好像太史公《史记里也有类似之语。当时正是愤青,对这两类人是相当的向往啊!看金庸小说,最敬佩的往往是郭靖这种“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侠士;读历史,又往往更喜欢一些带点侠气的儒者.

        所谓“亦儒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俗流”,是少年时代的我最向往的境界了.

        《论语》上部是我在听过百遍又读近百遍之后才能通背的,实在很惭愧。《道德经》在读完40遍左右能背,背够百遍,隔了这两个月,这几天又背不顺了。《大学》也是。真是老了,和孩子时期没法比了

[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1-4-14 22: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22:16:01 | 只看该作者
带笑去同学家住了几天,笑没有听音频,只听妈妈读,平均每天在三小时左右吧

        很遗憾的一个现象:笑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的经典,还是不敌才看了一个多月的绘本啊!吃过饭,笑笑就跑进去随便拿一本书出来:“妈妈,读书,读书。”拿到什么就听我读什么。但如果看见绘本,她一定拿着往我手里塞:“读这个,读这个。”还把我手里的易经夺走放一边去。小孩子真的这么有区别心么?

        晚饭后笑又拉着我出去,到好几天没见的小桥上玩。又想出来新的玩法。把她娘这一把骨头折腾得不行,她还不亦乐乎的,一点也不知道累。妈妈说累了,腿好酸啊,笑还伸着嘴给妈妈吹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2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48 , Processed in 0.103084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