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6014|回复: 2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个月宝宝的听经日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1 17:0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几天偶尔链接到这个网站,见到有如此多的同道中人,不由大喜——以后不孤单了!想我家笑笑虽才七个多月,听经的历史却断断续续有九个月了。在此总结一下。
        《三字经》读得最多,以至于原来只会一句“人之初性本善”的宝妈在六个月之前都背熟了;《千字文》每次都是从头读,读到一半就烦了,以至于前半部分都能背了,后半部分还读的磕磕巴巴的;《朱子家训》能通着给宝宝讲也能当作顺口溜说;《论语》读了一段时间,宝妈把前十篇的句子记了个七七八八(但是完全通不起来,因为都是朗读的,从来没有刻意去背);《大学》只记住了前面长长的序言,后面实在没有兴趣读下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宝妈还理解不了,给宝宝读,岂不是太拔高了?不过那序言倒是朗朗上口的,读着很舒服,读得多了也就能背了。至于给宝宝买的那套《幼学启蒙第一书》,《唐诗》(不限于唐代的)做胎教的时候读过,《三字经》也是胎教的时候读的,《童话故事》一共也没有读一遍,《动物》故事读过几篇,至于《儿歌》和《童谣》,直接送人了。——这些之半都是在宝宝四个月之前读的。

        年后来到我家,想起十多年前读高中那个暑假因为《古文观止》而引起的那场风波,我心里竟有些发虚起来,好像自己在教孩子不务正业一样。再加上自己本来也没有目的,也就断了三个多月没有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yavati + 10 + 10 欢迎笑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7:06:11 | 只看该作者
宝宝最近两个月读书小结

      3月25号买了三个光盘《儿童百科系列6》(童话故事)、中华儿歌曲库3(卡通版)、语文小天使,都是双碟,各取一张给外甥。早上家里吃饭的时候我们笑笑不会无聊得叫唤了——这两个月基本没有读过其他的书,就每天早上看10-40分钟的光碟(时间再长就不能专心了,就该哦哦叫着要出去玩了)。有时候我陪她一些看,有时候我给她打开后去洗溯吃饭她自己看。
        童话故事(两张碟片熟悉程度各从前往后,最熟悉的以黑体表示):猴子捞月、丑小鸭、小兔乖乖、狼来了、龟兔赛跑、雪孩子、谁的小手娟、庄稼人和熊、下金蛋的鸡、青蛙王子、虎穴画虎、东郭先生和狼、灰姑娘、小马过河、姜太公钓鱼;蚕神献礼、木偶奇遇记、小猪变干净了、玻璃瓶中的妖怪、金斧子、小熊请客、狼和青蛙、白雪公主、母亲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骄傲的孔雀、华佗学医、飞箱、笨汉汉斯——两张碟片共30个故事,现在是通着看,后面的自然没有前面的熟悉。黑体的是我自己很喜欢的,平时抱她玩的时候偶尔也给她讲一个。(推荐半岁以后的孩子看,0-6个月的可以妈妈先听会了,再讲给孩子听)
        《语文小天使》是为小孩子专门创作的一套卡通识字教材,从周边的生活事物中让孩子接受多方面的信息,通过听、看、认、读多角度刺激脑部神经的发育,我感觉很不错。小小婴儿可以看花花绿绿变动的图形,再大点认事物,8个月后牙牙学语时学和事物相关的歌谣,一两岁后可以结合认字——当然,这都是我自己想的给笑笑的教程,其实只要孩子喜欢就是上幼儿园的孩子也可以学歌谣学认字啊,还有些包含一些要孝顺啊懂礼貌啊的道理,我外甥也很喜欢看的,有时候都主动提出:“我想学习哩”,就是想看这套碟片了。我们只学习过上片的上半部分(20分钟左右),注意力只能达到这种程度;B片还没有打开过。
        A:1苹果 2 香蕉 3 葡萄 4草莓 5菠萝 6西瓜 7桃子 8梨 9柿子 10甘蔗 11萝卜 12大豆 13麦子 14花生 15大米 16青菜 17大蒜 18向日葵 19牵牛花 20蒲公英 21仙人掌 22莲藕 23牡丹 24猪笼草
        B:1春天 2夏天 3秋天 4冬天 5风 6雨 7雷 8闪电 9雪花 10雾 11霜 12露珠 13彩虹 14冰雹 15日食 16月食 17流星 18蝉 19山 20沙漠 21河 22江 23湖 24海 25瀑布
        至于儿歌,我们听的倒是没有规律,想起就在QQ音乐上放几首,想不起几天也不放的。只我抱她时候偶尔唱几首歌,我这五音不全的嗓子哟,还唱什么都跑调,笑笑反而很喜欢听,比人家专业唱的喜欢多了。我一唱歌她就左摇右摆的,还咯咯笑个不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7:07:45 | 只看该作者
养不教,父母过;教之道,贵以专
    现在生而不养的少了,养而不教的却很多;还有很多父母,也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却不得其法,反而起到反效果,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其实我也不知道,呵呵,不过,在初期,也许妈妈的自我教育比孩子的教育还更重要些吧,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途径获取育儿的正确思想、方法,交流孩子的问题。毕竟“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可是善于教育他们,却是人类的一桩大事了”(俄罗斯的哪位作家说的?)
    很赞成一句话: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
    欢迎跟贴,共同探讨孩子的早教、读书、性格习惯的培养等等问题
    也交流下各自的育儿心得、教育计划、实施
    笑妈是个做事常常虎头蛇尾的人,希望这次能够持之以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7:08:13 | 只看该作者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定要深刻记着这句话!
一定要引导孩子的兴趣,有兴趣才能去学习,绝不能看到别人怎样就一哄而上,而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忘记了“因材施教”的道理;绝不能为了大人的面子,而逼迫孩子去学她不感兴趣的东西!
毛泽东、郭沫若早年读书时都出现过功课不及格。他们的成长经历都能表明:每个孩子的专长不同而且有限,如果强迫他们学习太多不感兴趣的知识,那么他们可能会因此丧失所有的学习兴趣。人生是马拉松长跑,而不是百米短跑,如果为了所谓“赢在起跑线上”而逼迫孩子至无法喘息,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感觉到疲累,从而厌学,抑制了孩子的兴趣和创造潜能。 甚至造成孩子心理不正常,那是最得不偿失的!
要切记不能犯“矫枉过正”的毛病!
品格!习惯!健康!乐观!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08:20:04 | 只看该作者
终于考试过了,不用再挂心这档子事儿。虽然之前也没怎么看书,更难静下心来做题,但考试日近,总没心思做别的事是不是?不过每天多多少少总给宝宝读些书的,这倒没有间断过


从6月13号开始(当天坐火车从老家出来,也算开始一个新的阶段吧)到17号这五天,给宝宝读书如下:
        《三字经》一天通读1~2遍,共读7遍,因之前给宝宝读过不下百遍,已烂熟,再读没什么意义了,决定暂停,到宝宝一岁半以后学认字了再做第二轮指读。
        《大学》,通读5遍之后,决定分成三部分分读。第一部分:序 (背熟暂停)    第二部分:第一章“康诰曰”——第九章“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剩下的是第三部分
        《千字文》分为三部分(没什么依据,纯为读着方便):“天地玄黄”至“福缘善庆”为第一部分,早已背熟,复习读了5遍后暂停;第二部分“尺壁非宝”至“百郡秦并”已读5遍;剩下的是第三部分 , 生。
        《朱子治家格言》复习了两遍
        《论语》学而第一,读两遍
        《唐诗一百首》零零散散读了二三十首
         1~10的数字卡片每天闪2~3次,每次五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08:21:12 | 只看该作者
18号做的下一阶段计划:
主读:《大学》第二部分,每天3~5遍
           《千字文》第二部分,每天3~5遍
辅读:《论语》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唐诗一百首》
复习:《朱子治家格言》
做《第子规》和《千字文》的闪卡

18-20号,主要是临阵磨枪复习以及去市区考试,但也忙里偷闲在来回的地铁公交上把这简单的计划基本完成。
《大学》第二部分3+5+5遍,宝妈读的熟极
《千字文》第二部分5+5+3遍,宝妈不看书能磕磕巴巴背出来
〈唐诗一百首〉前28首2遍(18号),宝妈考试的时候宝爸带宝宝零零散散读了一些
没有闪卡也没有其他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08:22:52 | 只看该作者
再下一阶段计划:
主读:《大学》第三部分,每天3~5遍;在网上查找释疑在理解的基础上读
           《千字文》第三部分,每天3~5遍;在网上查找释疑在理解的基础上读
辅读:《唐诗一百首》
复习:《朱子治家格言》,《大学》第二部分,《千字文》第二部分

预计在7天内完成。因为这些内容以前已经听得读得很熟了进度会快些,以后除了《论语》前十熟些之外其他的都算从零开始了,当然大学中文的几年打下的一些底子也会使以后的读经比一般人简单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09:12:04 | 只看该作者
   上面这些都是这半月断断续续发在宝宝树上的贴子,直接粘过来了

    前几天从一个树友那里得知这个论坛,虽然马上要考试了,但还是大致翻看了子墨妈妈、轩儿妈妈、毛毛妈、布丁妈妈、馨儿妈妈、宽裕温柔等不少妈妈的读经贴子(都是精华呀,看的我热血沸腾的,呵呵)  
        比较起来,我最初给宝宝读书只缘于自己喜欢,那是去年国庆节,离预产期只有一个半月了,考虑到经济因素还是决定回宝爸的老家安徽生。但是已经十多年没有在农村长期呆过的我,到一个周围尽是老年人和小孩子、家里没有一本书、十里八乡没有一家书店的地方,无所事事地呆着,没有一个认识的能说得上话的人(我老家地豫北),那种折磨也够人受的——为了顺利生产我每天要到村外公路上溜达两公里以上,每次都只能和宝宝说话。国庆节宝爸在家的时候,为了怕我太过无聊,让人安装了宽带(一个月100多块钱哟,网速还慢。真黑),但是孕晚期又不能长期上网,我就查找了“四海经典朗读”全套的音频资料下载下来,没事放着听。又从百度上搜了《三字经》《千字文》《论语》《朱子治家格言》《庄子-逍遥游》的文本,抄到筹笔记本上——现在在上海做短暂停留一个月,来时自己一个人带着宝宝,只带了一个包,光必备的东西都强塞进去,我的衣服只带了一身换洗的,所以宝宝的书和玩具只带了两本《唐诗》《童话故事》,现在给宝宝读经可全靠的这个破笔记本了。

    决定开始系统读经,仓猝之间既没有材料也没有其他条件,也没有想到更好的让孩子接受的办法,无非是一句话:我拿着破本子读,她边玩边听偶尔抬头看看我。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ydabendan + 2 + 2 笑妈,你还到我们的小楼里逛了,太荣幸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12:40:01 | 只看该作者
“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熹)

能够无功利性的理直气壮地读书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12:55:57 | 只看该作者
感覺讀經的方法,適用於任何方面,呵呵。
總提一下:
心:讀的人自己先認同、喜歡+耳聞目濡
行:細水長流
    堅持
    不提“背”(不問結果),各種各樣的讀法(只問收穫),將讀經變成一種“遊戲”,一個共同的  樂趣(孩子看什麼都是“遊戲”,反過來說,只要是遊戲,孩子就會自然的親近、喜歡。)
境:境隨心轉


李阳说:“不要相信人的决心,那是靠不住的,你要想培养一个习惯,不用点变态的方法是不行的。比如,你要培养自己早上骑单车的习惯,那就需要把单车横拦在自己的门口,不然,随便一个小借口你就可以逃掉。就象我,要培养自己早上跑步的习惯,我就把鞋子挂在我脖子上。”“培养习惯不要贪,以为一天可以培养一个习惯。其实,只要花一年时间培养成一个习惯,那这个人做事就可以成功了。”

各种教育方法归根结底都是一个问题:坚持。
因为,习惯的养成是靠点滴积累的,积累的过程就是坚持的过程。

经的坚持,是大人的坚持与否,而不是看孩子坚持或感兴趣与否!
坚持!坚持!
再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9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26 , Processed in 0.100532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