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y5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 毅学琴记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9-30 15:3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hy582 的帖子

谢谢SOFIA2001版主的称赞,版主特来小楼夸奖,真是对我和宝宝的莫大支持,我们一定努力加油,坚持坚持。目前宝宝已经学到《小汤2》再配学《儿钢》,儿钢只是增加宝宝的兴趣,重点是小汤2,目前快学完了。以前每节课是上四个曲子,后来宝宝不满足,自己要求增加上课量,老师觉得他能接受,于是十月分开始就每节课上六首曲子,宝宝很开心,他总是想弹得比别的小朋友还好,学得比别的小朋友还快。总是要跟别的小朋友比学的进度,总是要做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9-30 17: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hy582 的帖子

不要这样说,我最近贴子看不过来,没来报到真的不好意思呢!但有了宝宝妈的分担后,会常来这里看着小毅不断的进步。加油!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hy582 + 2 + 2 谢谢你了,好久没来,最近宝宝弹琴状态 ...
苹果无色 + 2 + 2 八妈及音乐版其他版主都很负责的,有贴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0:44:45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儿子,练琴状态不好,上周星期五晚上上的课,练到昨天,都不熟悉,弹一下,停下来看一下,一点不是在弹琴,我跟老师说,是不是把要弹的曲子唱熟些,背些,这样上手练琴会更好,老师和琴行的老板都不认同,对我的提议好像很排斥似的,还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可是我看了
台湾张仲权先生的书提高效率的基础钢琴练习法》,对这一观点还是蛮认同的,请大家都来说说。请大家多多留言,帮助我们一块把钢琴练下去。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1:05:01 | 只看该作者
两个月前,就听宝宝的乐理老师说宝宝听音能力不是很好,我就专门花时间在网上找了相关练耳软件,给宝宝每天听听,现在发现宝宝不是听音不行,而是琴行的钢琴根本没调准,或者说调得不精确,总会让人听后产生是这个也是那个音的错觉,所以每次宝宝都很有挫折感,认为自己不行。在我给他下了练耳软件之后,每天听一课,现在听音,都听得很好,之后再回琴行上乐理课,听音,都能答出来了,有自信了,尽管琴行的钢琴调得不是很准,可是还是能把弹的音说出来,就像一个人说的话不标准,可是因为已经对语言听力有辨识,即使对方说得不准,我们也能听出来对方说什么,所以一开始给小孩听音,一定要有标准精确的调好的钢琴来练耳听音,否则就是对小孩听音的及大误导,原本听音好的小孩被练成不会听音的笨蛋了。说不定,无形中把一个有天赋的小孩给抹杀掉了。我想现在很多琴行都在做这样损害天才的事情,可是我们家长很多是琴盲,不知道怎么来保护我们的小孩,要去找一个真正好的专业的钢琴老师,对于太多让小孩学钢琴的家长来是一件不容易做得到的事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家有一宝2009 + 10 + 10 是的,找个好老师致关重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1:08: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y582 于 2010-12-17 11:05 发表
两个月前,就听宝宝的乐理老师说宝宝听音能力不是很好,我就专门花时间在网上找了相关练耳软件,给宝宝每天听听,现在发现宝宝不是听音不行,而是琴行的钢琴根本没调准,或者说调得不精确,总会让人听后产生是这 ...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是琴盲的家长,该怎么办呢?,SOFA版主,在吗,请帮帮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12-19 15:32:45 | 只看该作者
听音能力应该不影响弹钢琴呀?钢琴是十二平均率的乐器,并且每键对应一音。我们学弦乐的孩子,如果要练耳,都是要借助钢琴的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hy582 + 2 + 2 我很赞同。只是琴行多加了每一节的乐理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18:23:2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宝宝学琴状态稳定些了,听音能跟上去了,我心态放松些了,之前那段时间很是焦虑得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家有一宝2009 + 10 + 10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22:23:01 | 只看该作者
有一段时间没过来记录,不过,宝宝的学琴,确是一直没有耽误,每个星期的钢琴和乐理课都在上,每天的练琴一小时都在进行中,没有逼迫,这事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很自然的事情。养成习惯就行了。现在宝宝已经在学考级书了,拿到考级书的时候,宝宝欣喜若狂,蹦跳着说,我终于学到考级书了,太棒了。YEAH!HOORAY! 我看到他这种表情,很开心!希望他把钢琴当作一件开心的事情来享受,心态好,哪里会有问题小孩呢!看来我们做家长的心态暗示,心理指导非常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10:2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hy582 的帖子

现在老师,总是对儿子的表现不满,打击的话语多,说儿子目前弹琴的连贯性不行,听力和节奏不行。怎么办?我现在对儿子的说的话,是提高增强自己的实力,用实力来说话,每天都鼓励他。不要太在意老师的评价,妈妈认他为是最棒的。同时,也要想办法对进行指导。怎么指导,是我目前最无助的事,不知各位有何高见?

[ 本帖最后由 hy582 于 2011-5-16 10: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5:51:43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人认为弹钢琴与打字差不多,不过打字只是把文章正确无误地打在纸上,只需长期练习得出的反射功能来高速搬字过字,相反地弹琴要非常了解曲目内容细节,并透过钢琴向听众演绎作曲家想表达的意境。很可惜,大部份学生只知道自己弹的乐曲是A:2B:1C:3(因为应付考试原故),连乐曲标题都不知道。要了解乐曲,是非常重要的:
● 作曲家是谁?知道他的故事吗?
● 乐曲属于某一时期?
● 乐目题目告诉我们甚么?
● 乐目调子是甚么?调子有甚么升降符号?
● 乐曲拍子记号是甚么?
● 怎样数拍子?
● 乐曲有那些音阶或琶音模式?
● 乐曲在甚么地方有技巧困难?
● 乐曲中的大细声如何分布?那里需要渐强、渐弱?
● 乐曲中有那些演绎记号?如何演绎?
● 乐曲情绪如何?
要知道若不知练琴练甚么,是练琴的大忌。那么练琴应注意甚么呢?
乐句
音乐是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要标点符号来分句,音乐亦然,除了要分句,亦要知道何时是逗号、句号
呼吸
很多人误以为只是管乐或声乐才要呼吸,其实学习所有乐器都需要呼吸,否则乐曲便没有生命及说服力
聆听
聆听是练习中最重要的一环,不可像打字般弹对所有音就算了
想象力
音乐如故事,运用想象力在乐曲上,增加表达的情感
细节
不可放过乐谱上任何细节
准确性
很多人认为弹错少少,为何老师要那么执着呢?要清楚这些音乐是伟大的音乐家留给我们的宝物,必须要尊重他们的作品,要准确地弹奏才有说服力
另外,怎样练琴才正确呢?
有计划
要自己知道练甚么,每天定下目标,不是坐够家人规定的时间便算数
分手练
钢琴是多旋律乐器,左右手都有不同的线条、声部、内容、细节,分手练可以让耳朵容易分辨各部份不同的旋律与和声,待分别熟习左右手声部,才合手练习
分段练
从头到尾练数遍并不是练习,有问题的部份没有加以注意及给予足够时间更正,实在浪费时间。从头到尾只需一至两次已经可以,然后抽一段落,针对自己不足之处
慢练
「欲速则不达」,想要尽快把乐曲练好,最有效方法就是慢练,要「慢」至有足够时间用脑、用耳、用心练习所有细节,「慢」至不会弹错,「慢」至手指关节能适应动作
另外,可以做一件不愿意但很有效果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练习过程用录音机录下来,待练完后自己重听,很多学生在听录音时,才能察觉问题所在,并加以纠正,令练琴效率大大提高。练琴时弹错音很平常,千万不要停下来,避免无意识地重复弹奏,经常重复弹奏会养成不少坏习惯,不会正视问题所在。当然如果错漏百出,就要「停」下来,细心改掉错误及克服技术上困难是必要的。所以,笔者教学时,是不会在学生练习次数或时间给予压力,而是提供有效的练习方法,好让练习事半功倍。
此外,在没有钢琴的地方都可以练习的,例如乘车时,可打开琴谱,细心留意乐谱上的细节及内容,会有意外收获。练琴不单是手指练习,更需要使用脑袋,多思考、探讨,更要持续地练习,像运动员一样,持之以恒才是获得最理想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1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0 13:57 , Processed in 0.09042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