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66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转文)只要还在“全民高考”,社会就不及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0 09:4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读了一篇文章,推上来与大家分享。

          只要还在“全民高考”,社会就不及格
    3天来,没有比巴掌大的一张高考准考证,更有效的VIP通行证了。
    它能封路,能让大脾气的司机经过考场附近时,不鸣笛、不猛踩油门或刹车;它能让学校附近的餐厅焕然一新,几乎看不到一只苍蝇;它能让周边的工地停工,让社区活动室的老人停下手里的麻将;它甚至可以让考生免费乘出租车,免费吸氧——瞧,这方寸之物快超越货币了。
    这还远远不够。北京今年首次动用了特警保高考安全,并动用50辆120急救车,每台车配备了800兆电台,开通专用频道,以便救援时抢出宝贵的两分钟。北京市教委发出《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呼吁市民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在河南,有红头文件要求12个部门为考生“立体护航”,上到管天的气象部门,下到监控餐厅下水道的卫生部门。在广州,医学专家为考生开列“高考方略”,细化到了几时吃饭、几时休息、吃什么。在山西临县,所有网吧被强制关闭,网吧老板被告知“这是政府的命令”,“这是很多地方的通行办法”……有人提议,从明年起设立“中国高考节”,全国放假,以保证考生潜心高考。
    嘘,请安静。一切为了高考!
    不得不说,整个社会得了严重的“高考病”!每年6月,全民集体进入高考语境,高考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一切为高考让路。原本一场属于学生的“个体大考”,演绎成了考全民、考社会、考政府的“国家第一大考”——瞧,这几乎是一场现代“全民战争”。
    甚至,“战争”中飞机出动。2007年高考期间,成都机场要求飞机起飞后拐弯,尽量避开中心城区上空飞行,这导致400个航班绕道。
    唉,一声叹息。
    夸张至此,已超出“高考扰民,还是民扰高考”这样的简单讨论了。
    其实,已有很多人意识到“全民高考需要松绑”,“高考不能绑架社会”,可事实上,全民高考病一年甚过一年。大家一边反对“应试教育之恶”,强调“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高考应回归正常,社会应更加成熟”,可相关部门一边警示“大公共汽车不使用扬声器”,“监考老师不穿鲜艳的衣服,不要咳嗽”。难道公交车报个站,老师穿上大红衣服,就让原来能上一本的掉到二本去?
    再把逻辑往里拽一把。考生们认同“一切为高考让路”吗?前不久,多名应届毕业生给媒体写信呼吁:“还我们自由的考试空间,不要给我们来自社会的压力”,“使我们感到了比考试本身还要大的压力,这样的帮助对我们只有坏处没有好处”,“高考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次平常的考试,希望父母和社会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我们的身上”,“希望把我们当做正常人来看待!”
    这些“少爱我一点”的学生的声音,在整个社会巨大的“爱孩子”的声音洪流里,显得微弱无力。
    很多失败的路,就是善意铺设的。把孩子圈养在保育箱到最后一刻,是社会之错。很难想象,这些刚完成成人仪式的学生,在参加第一次重大考试时,得到的是“特权”这个答案,哪怕他们的作文试卷里充满了“公平、宽容、苦难”这些字眼。
    准确地说,我们眼里,只有考生,没有学生;我们眼里,只有这3天,而忽视了其余的成百上千天。
    平时,学校周边的餐馆卫生是不是达标,附近的工地噪音是不是在许可范围内,网吧是否拒绝了未成年人入内,学校门口的安保是否严密……这本该是政府日常应完成的功课。月考的内容,不能拖到年考。3天能做到的事,300天照理也应做到。
    可正因为平时“功课”没做够,才会为了高考3天,十余个部门联动拉网式排查、立体式监督——嘻,这多像学校里临考抱佛脚的“坏孩子”!
    今年,全国957万人参加高考,比去年减少约65万,计划招生657万人,平均录取率接近70%,比去年增加近7个百分点。按道理,这应该是较“轻松”的一年。可这3天来,成人世界包括政府,依旧“比考生还要紧张”,全社会依旧摆脱不了那种沉重而敏感的“高考情绪”。
    这不是大国之姿。在高考问题上,社会应表现出多元、开放、宽容的文化情绪和心理。只有这样的社会,才谈得上健康自信,下一代才能从容地迈出社会第一步。
    希望明年的这3天,我们把对考生的祝愿,放在心里,而不是标榜在“被动员”的战斗里。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33 金币 +38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_^
HMB + 2 + 2 精品文章!
果行育德 + 10 + 10 多谢转帖
12e + 1 + 1 我很赞同。
wanyi77 + 10 + 1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6-10 13:12:49 | 只看该作者
是觉得很夸张,我们那时候高考的录取比例只有二成左右,印象中也没有这么兴师动众的,当然学生的心理压力还是不一般的大,现在真是愈演愈烈了。  看看小学生的书包就知道,似乎一个人从上学时(甚至幼儿园)就已经被十几年后的高考绑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6-10 14:21:12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好, 很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6-10 15:15:1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6-13 09:20:56 | 只看该作者
把考试视为一种常态,说明这个社会成熟了,稳定了,和谐了。
比如,如果我们的人大开会讨论部门预算,如果看到代表们质询了,吵架了,打仗了,老百姓视而不见了,说明我们的政治走向民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6-13 10:41:41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年前我们高考时似乎没这么夸张,父母都不送考的,自己去自己考,考的不好似乎也没什么,那时候的录取比例比现在低多了,压力也没现在孩子大,现在的父母压力估计更大,都是独生子女闹得,谁家也输不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6-13 13:04:24 | 只看该作者
连七十多岁的老爷子都知道那几天高考了。打电话说,好几天没买菜了,因为高考,菜市关了。呵呵。

[ 本帖最后由 HMB 于 2010-6-13 14: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6-14 07:14:36 | 只看该作者
希望明年的这3天,我们把对考生的祝愿,放在心里,而不是标榜在“被动员”的战斗里。


希望是美好的,希望以后能消除为高考护航,归根结底是希望政府能多做一些深层次的工作,比如教育改革、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不拘一格选人才等等,来淡化高考,降低高考的重要性,最好是能取消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形式。

但在今天,一考定终生还是左右了所有考生的一生。我们应该感谢政府为高考护航所作的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6-14 17:44:51 | 只看该作者
6月7号路经本市重点高中门外,见七八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估计都是孩子的奶奶辈),站在校门两侧,排成一排,袖章上写着“高考志愿者”,身上还斜佩着标语:“考生你好”,“孩子你真棒”。每有考生匆匆进场,他们就鼓掌,说:“孩子加油!”
看得我突然鼻子一酸,为这些孩子,也为这些老人。

[ 本帖最后由 心妈 于 2010-6-14 17: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4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8:58 , Processed in 0.090192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