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67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学苑] 八卦一则 公冶長與兩情相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8 04:2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冶長與兩情相悅   Post By:2008-5-18 22:31:06
http://www.hanfu.net/dispbbs.asp?boardid=23&Id=3229
作者 ufe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這話頗難理解。蓋南容謹言,又問禹稷躬稼,子曰“上德哉若人”,以兄之子妻之,得其宜也。而這公冶長,究竟何德何能,可托終身呢?卻究是考不出所以然來。

顯然,這兩章在《論語》中,是要發明夫子對兒女婚姻的態度。但若“德行純備”,直說便是,何必哪壺不開提哪壺呢?賢父母為愛女擇婿,豈有一個“非其罪也”,便可稱心的?婚禮上父母叮嚀相送,又要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豈是不舉一德,便可心安的?或者弟子傳寫師道,又怎會忘卻德行的贊譽,而專記下一句“非其罪也”呢?

孔子曰:“書之重,辭之復,嗚呼!不可不察,其中必有美者焉。”竊以為,這其中美者,便是庸俗所說的“自由戀愛”。於經亦有徵:

左傳昭公元年:鄭徐吾犯之妹美,公孫楚聘之矣,公孫黑又使強委禽焉。犯懼,告子產。子產曰:「是國無政,非子之患也。唯所欲與。」犯請於二子,請使女擇焉。皆許之。子晳盛飾入,布幣而出。子南戎服入,左右射,超乘而出。女自房觀之,曰:「子晳信美矣,抑子南,夫也。夫夫婦婦,所謂順也。」適子南氏。

子產,夫子所思慕之君子也,則子產然之者,夫子亦然,可想見也。大約子長與夫子之子成悅,夫子知其曾遭縲紲,更知其心地純良,也就將順其美了。至於子長是否如夫子之志,有甚大德高行,卻也無可無不可了。想當年,仲尼弟子亦當深美之,但所謂“實與而文不與”,故留此微言。

可見古人正名分,大居正。所以話要說成:“以其子妻之”,一如父母命之,夫婿求之。正如《春秋》,縱是季姬自獻其身,還要寫作“歸於鄫”,仿佛夫家正娶。縱是文姜私會齊襄,還要諱作“孫于齊”,仿佛負過遭遣。縱是叔季淫而被出,還要有稱曰“子叔季”,仿佛無罪而來……同樣,孟子以衣著不整出妻,吳子以治繩不法出妻,皆所謂“以微罪出”也。正如焦仲卿被迫出妻,要祝她更得府君;朱賣臣貧寒被出,還要說她并無過錯。這便是夫子去魯,實是政事糜爛,卻道“不致膰”而已……古人說話,總道罪在朕躬;行文,留作微言大義。是故,古之良史,或秉筆直書,或諱中藏真;其經其權,相得益彰。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老实说,俺还看不大懂。:(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04:30:26 | 只看该作者
转个文雅八卦来看看。

ufe分析得很有道理,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古人說話,總道罪在朕躬;行文,留作微言大義。是故,古之良史,或秉筆直書,或諱中藏真;其經其權,相得益彰。”

八卦的今人有时免不了恨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6-8 14:04:17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在华夏复兴论坛与此君有过交流,这篇文章挺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6-8 14:46:00 | 只看该作者
ufe有点熟悉,公羊派。转帖观点果行不赞同,但他分析得也有点意思。

《春秋》笔法,有其历史原因,不得已而为之吧。不过俺真不喜欢这种文风,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而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读个书像捉迷藏,读《春秋》如果不读三传,你根本不知道夫子在说什么,一本流水账而已。读《史记》也是这样,别看书中对某些人物大赞特赞,真读懂了,会觉得那种称赞简直是巨大的蔑视,把人物架起来烤,真个辛辣。

如这段:縱是季姬自獻其身,還要寫作“歸於鄫”,仿佛夫家正娶。縱是文姜私會齊襄,還要諱作“孫于齊”,仿佛負過遭遣。縱是叔季淫而被出,還要有稱曰“子叔季”,仿佛無罪而來……

都是曲笔,ufe理解错啦~~仔细体会下,季姬自献,那个时代几乎众所周知,此时夫子谎称正娶,知道的此事的人看了,许是莞尔一笑吧;而季姬看了呢,不知又是什么感觉,大概五味杂陈,憋闷难受吧。

历代有人抨击孔子《春秋》乱断朝报,用现在的话说叫更改历史。夫子自己也云: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

我个人害怕死了这些微言大义,除非不得已,我看现今学术界,还是少用这招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09:3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果行育德 的帖子

哦,是这样啊。多谢果行澄清。

我也同意果行的立场。

看两边观点很有意思,虽然还云里雾里的。还是要自己多读书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9-12 12:10:2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再看这段讨论,又是一番滋味,可喜的是,大家都能相观而善,都有进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paisley + 2 + 2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05:32:16 | 只看该作者
新叶 2011-9-12 16:01 威望 +10 老实说,俺还看不大懂。
新叶 2011-9-12 16:01 金钱 +10 老实说,俺还看不大懂。


新叶,你没看懂的是哪部分?我可以帮下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9-14 07:34:48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hanfu.net/dispbbs.asp?boardid=23&Id=3229
这个网站我这里竟然不能访问,只能看你们的发言了。

看到这句话: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想起当年和儿子共读时的情景,小羽曾问我“为什么”,“为啥公冶长都进监狱了,孔子还这样做,这不是耽误侄女的终身大事么?是不是公冶长真的有什么过人的本事?”我当时也懒得用功,就这么作罢,想起来都瀑布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1:2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secretgarden114 的帖子

我也访问不了,当年可以访问,也许现在改换服务器,地址都换了。

公冶长的故事,到处有不同版本的故事
http://culture.gdcct.gov.cn/myth/201104/t20110414_472180.html

http://ds.eywedu.com/72/005.htm (这时我当时听说的版本)

http://www.cxgjdq.com/cy/c29vZ2Y.html


不过不管是哪个版本,公冶长都是贤德之人,否则再是女儿爱恋,孔子也不会许嫁的。有些版本把污水泼到公冶长身上,很可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5:28 , Processed in 0.186246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