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观点纯粹是自己的揣测和推论,没有实践及数据支持,希望大家能自我判断。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4083618o1p3.html在这个网址中有discovery 和national geogrofic即国家地理中有:关于婴儿的发展、天才的形成等节目,他们中的观点还是蛮有意思的,大家不妨看看。特别是国家地理中讲述了两个例子(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个孩子在她成长到12岁的时候受到了无法想象的虐待,她一直被关在一个房间里面,捆在一张凳子上,没有人和她说话(完全没有办法理解他的父母如此残忍),到她被解救出来她还绑着尿布,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研究者发现她的大脑连接非常多,但都是杂乱无章的,而大脑正常发育的结果是:切断无用的连接,保留有用的连接。在3岁的时候大脑的连接是成人的两倍,在成长发育阶段的孩子大脑必须决定哪些保留、哪些切断。当教育中存在问题:有可能将好的连接切断、保留坏的连接。而这个孩子由于没有人和她说话,致使她永远都没有办法学习语法了,她永远都学不会代词:你、我、他及问句when、where、why等的用法(即抽象的、逻辑的)。她的右脑比较发达,也非常聪明,能够快速吸收、学习各种物品、具体的事物等(即各类名词)。以此证明一点:一味的、无止境或者过度开放右脑,并不是一种科学做法。右脑过于发达并不是一种好事,因为右脑是情绪性的,感性的,悲观的。这就是为何大米说右脑的不足之处了。
我的推想:这也许是为什么杜曼培养出来的孩子会得:Asperger's Syndrome (艾斯伯格症候群)了,像大米说的会带来社会问题:右脑是消极的、直觉的、情绪的;而左脑是抽象的、逻辑的,在情绪上更积极一些。知道艾斯伯格症候群症状的人会了解他们有很强的自杀倾向,而且没有办法进行互动,特别是情绪上面的互动。过多的运用人类的方法(我这里特指人类的方法用以区分别的方法)去刺激右脑,使得右脑发展在某个区域(脑部的额叶和顶叶)过于发达或者异常,有可能阻碍左脑的正常发展,毕竟右脑是原始脑,而左脑则是近代脑。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就是能够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形成我们的文字、符号,进行逻辑思维。而右脑不一样,它是瞬间的、照相式记忆的,在它运行的时候它是无意识的、不加选择的进行记忆;而左脑不一样,它运行的时候需要对事物进行提取,关注重点,有选择的进行。这也是为何得艾斯伯格症候群的人,他们没有办法了解人类的肢体动作代表什么、眼神代表什么、语意内的深层含义代表什么等等。他们没有办法理解,他们只是用右脑在看、在记忆,没有办法转换成左脑进行逻辑思考进而推测出隐含的真实意义。可能很多人无法理解,但我可以想象,右脑畸形发展可能真的会培养一个雨人一样的孩子,他们不通世故、不被社会所理解、而她也不理解这个社会,最终导致被这个社会和其他人所隔离!!! 想起来真的挺可怕的。
这正是古人所说的,得到一个失去一个;用人类不成熟的理论:盲目开发右脑在另外一个方面就将抑制左脑。引用杜曼baby自己的结论“While the child was being taught to crawl, he/she missed out on what he would have been doing at the time. While the child was being given eye exercises to speed reading, he/she wasn't developing the visual skills aturally。”这句话的深切含义就在这里了。
当然也要提出另外的一个想法:是不是我们不用开放右脑,更准确的说开放大脑。由着它自行发展呢?我的答案显然不是的,因为早教也是很有科学根据的,是不能否认的,只是方法不同而已。早前我反对李子勋老师的“右脑教育正统观点”,现在反观后发现自己的局限性,目前我觉得这种观点的确有很强的自省意义,不多说,大家可以看看。也让我了解到:自然的刺激也许是最佳的右脑刺激!这个不是我们人类教育总结出来的,它是上天赐给我们的。
当然我个人依然觉得光有自然刺激还不够,毕竟我们的孩子需要适应目前的社会,更现实一点:我们要让她被社会所接受,她以后还要和其他人一起读书、学习,如果没有任何人类的知识教育,比起其他同龄人而言她将严重落后,在成长过程中会让孩子自卑的。另外我也认为孩子成长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她要遇到太多东西了,很多我们可以控制,而更多是我们家长无法控制的,在这些不可控的情况下,又会有什么发生呢?谁也不知道,因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要不断的辨证看待。
好了让我们重新回归到是否在3岁以前进行的大脑刺激,这就是为何要引出了第二个例子的原因了:第二个例子是一个女孩子苏珊由于早期教育成为了被男人统治着很多年的国际象棋领域的大师,打败了几乎所有男人。她的父亲相信好的教育方式可以将任何孩子培养成天才,她的教育也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整个童年都在进行着国际象棋的学习和比赛,最终成为了这个领域的天才。
人类的记忆中的工作记忆是非常短暂的,有的或许只有几秒种,之后就会被切断;但重复刺激之后会形成永久的连接,保留在大脑的一些区域存储,久而久之会比别人的更加发达,也更加聪明。研究发现:在特定区域她的大脑运动明显要比别人发达。像苏珊一样,她从小进行一系列的培养,重复又重复的记忆着十万个棋谱,那么在她的大脑中工作记忆由原来的短暂记忆变为了长久记忆,形成了永久回路,永久的保留下来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了。
从这个例子看来:我们要提供有效刺激才能对人类大脑进行开发。在这个层面来说:杜曼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他也强调进行刺激,点卡、文字、图片等的确可以进行闪卡刺激。当然批驳杜曼的在于他说的:严格进行的体能训练和过度的速读训练(这是以前杜曼研究中心所进行的)。在这方面过多或极端训练将有可能导致一些伤害。
需说明的另一点:闪卡并不是他所独创的。所以任何事物我们都要辨证的看问题,不能极端,过犹不及,还不如回到原点不开发为好。
以上观点纯粹是自己的揣测和推论,没有实践及数据支持,希望大家能自我判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