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学苑] 讀經教育的基本原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0 14:1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讀經教育的基本原理
                  ____王財貴教授講于 2010年1月2日
                                         地點:台中教育大學
                                                  第一屆讀經宣導員培訓會

同學男(很大聲):起立!(大家笑)敬禮!
同學們:老---師---好!請坐!(大家笑)
教授:這是特別禮遇。(笑,大家笑)
......

......有一個禪師說法,他的講臺上一定要擺一瓶花,後來呀,那個服侍他的小和尚,也聽法聽多了,有一次小和尚就故意不擺花,禪師一上臺說:今天怎麼沒有花?沒有花不說了!小和尚就得到機會了,說師傅不是告訴我們說要不執著嗎?師傅怎麼那麼執著一定要花?師傅就跟他說:你為什麼執著於不執著?所以,我一定要有花。(大家笑)。大家不要笑我執著,因為你不可以執著於不執著。


好,我很謝謝高教授,他讓出時間來讓我講一講,那我為什麼要謝謝他呢?因為我是很喜歡講的,(大家笑),所以,昨天大家要謝謝我,讓出四個小時讓大家做自我介紹,因為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歡講......(大家笑),太喜歡講了,以後你們就來一直講,乃至於可以講一輩子噢,推廣讀經就不遺餘力了,好,今天我講的題目叫做:讀經教育的基本原理。


原理就是基本的意思,所以,原理就是基本原理,那我講話常常囉裏囉嗦的,其實“原理”那個“原”呐,就是“推原其實”,推到那個源頭叫做“原”,(教授在板書),這樣子是一個峭壁,很高的地方,為什麼知道這裏是很高的地方呢?因為這裏站一個人,這裏又站一個人,怎麼樣?噢,所以,很高的地方是危險的,高高的地方是石頭啊,石頭裏邊有裂縫,從裂縫跑出水來,這個叫什麼?(大家說:原),中間這個叫什麼?(大家說:泉),所以,泉跟原是同一個意思,那後來這個字被引申為“原來”,什麼叫原來呢?因為是“最初”,水流的最初,叫“原來”,因為它很高,那高的地方比較有泉水,所以叫做高原,高的地方也有平地,叫平原,等等等等。


這個意思就引申出去,引申出去,原頭的原就不見了,就被假借,再加一個水,這個叫什麼?(大家說:源),所以這是一個錯字,錯字的意思就是本來不應該這樣寫,因為沒有兩個水呀,不必兩個水呀,所以這個是後起字,這個叫做轉注,所以說“原”就是“源頭”,“原理”呢,就是“最原出的道理”,最原出的道理叫做基本的道理,叫基本原理,所以我們這個題目叫做:讀經的原理。


那我剛才說了,這題目叫做讀經的基本原理,這就是講話的囉嗦,但是講一個原理,一般人也不一定瞭解這就是最初的道理、最基本的道理,所以就加一個基本原理,這樣也沒有錯。好,今天我們講一個讀經的原理。


那讀經的原理“原”到什麼地方呢?首先我們說讀經要“推原”,那怎麼推呢?如果說讀經是一種教育,我們就要推原這種教育,我們要從教育來思考讀經問題,假如不從教育思考讀經問題呢,那麼讀經就不能夠成為教育的其中一種理論,如果能夠推原教育的意義、從教育的意義中出發,那他就是站在教育的意義當中,他適合於教育的意義,讀經就可以成為一種教育,叫讀經教育。


再來,如果他是從教育的最核心處,最根源處,剛才說,就是基本原理了,從教育的基本的原則的那個地方,而開出讀經,那讀經這種教育,就是切合於教育的一種方式,那麼,越從他的核心處出發,就越切中教育的本質,所以,我們如果能夠把握教育的本質,就可以開出良好的教育的模式,就可以開出良好的教育的理論。


教育的理論不一定都合乎教育的本質,因為教育展開來是一個廣闊的內涵,做教育不一定要合乎教育的本質,但是我們也可以合乎教育的本質,那麼如果不合乎教育的本質呢,就是教育的週邊,週邊也是有效的,週邊叫做末,本質叫做本,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本為先,末為後,本為終,末為始,不是本為始,末為終啊,是本為終,末為始,所以叫做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所以終是配合本的,始是配合末的,那麼,假如我們把握到教育的核心的部份,從核心的原則出發,我們就可以說,我們把握到教育的本質,那把握到教育的本質,這種教育的理論應該就是最高的教育理論。


那剛才說我們可以去看看人類所發展出來的教育理論,其實說教育理論是一個很奇怪的詞語,如果去讀教育的書、教育史、教育哲學,我們說某某人是教育家,他有什麼教育觀念,有很多的碩士博士論文寫某某人的教育學說,其實,真正地被人所研究的,大部份的人都不是為了教育而來建立教育的理論,他也不是為了來建立教育的理論,而被稱為教育家,比如說蘇格拉底,講西方的教育史一定講蘇格拉底,甚至從蘇格拉底開始,請問蘇格拉底他是不是為了建立教育理論來成立他的教育學說?孔子是教育家,釋迦牟尼佛也是教育家,所以教育這個東西呀,跟人生非常切近,所以,凡是對人生有體悟的,他必定有一套的教育方法可以讓我們去整理出來,去抽取出來。


那這幾句話就要來看一看了,就要來看一看所謂的教育本質,應該設定在哪個地方?那我們才能夠真正地從教育本質出發,來成立一個教育理論,來檢查其他的教育理論,或者跟其他的教育理論比較,看看這些所有的教育理論哪些是合乎本質的,哪些是不從本質出發的,不從本質出發,我們剛才說過,我們沒有說他是不對,沒有說他是不好,沒有說它是沒有用,但是它是枝微末節,枝微末節也有用,所以,我們要看看現在的教育,然後看看讀經是在教育的本質處還是在教育的週邊處?這樣,我們就可以把握讀經教育做為一個教育的活動,它的意義所在。


那麼要談到教育,剛才說,教育的本質在哪里呢?誰把握到教育的本質了呢?那麼這些所謂的聖賢人物他們都號稱為教育家,為什麼他們號稱為教育家呢?他們不是為教育而教育、建立教育理論,但他們自然會做教育,可見這個教育的本質在哪里呢?所以我們要推原教育,推這個原嘛,我們要往源頭溯,追溯教育的源頭是什麼呢?是人。


我們教育人,為什麼要教育人?因為要讓他成人,就是因為對於成人的觀念的不同,而對於教育有不同的手法、有不同的觀念,所以就開出教育的這些實踐,所以我今天要講讀經教育的原理,我把我歷來所講的讀經教育的這些道理的部份,今天我把它做一個總整理,昨天有人說對我的演講要做總整理,分成幾大塊,那我對有關於讀經教育的原理的說明,把它分成幾個部份,就是:一的二性三原則四標準五特質。


“一的二性”是屬於人的,人的什麼呢?人性,所以我常說教育是開發人性的工程,要把人性開發出來,要瞭解人性,我用“一的”跟“二性”來瞭解人性,人性開發出來以後,就有“三原則”,這是從教育上說的,教育的三個原則,依照原則去實際地操作,就有“四法印”,我們不要叫法印,法印不好,法印一般還要解釋,就叫“四標準”,操作的標準。實施的原則、操作的標準,就是四標準。然後再講,這樣子做法有幾個特性,跟別的教育理論有不同的特性,叫做五特質,我今天用一二三四五來講讀經的原理。


所以“一的”就是一個目的,教育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人性,教育要針對人性,要開發人性,使人性能夠展露出來,就是使人成為一個人,這個所謂“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人並不一定能夠盡其性,所以能盡其性然後能盡人之性,這個就是一種教育,盡自己的性,然後盡所有人的性,這就是教化。所以能盡己之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呢,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能贊天地的化育,贊天地化育則能與天地參矣,贊天地化育就是人通於天,人德通於天德,所以,能盡其性,用現代話來講就是自己與自己溝通,自己與自己和諧,能盡人之性就是人與社會的和諧。能盡物之性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能夠贊天地的化育就是人與宇宙的和諧,那麼現代西方人講這些和諧,我們歎為至理名言,為什麼我們會讚歎它是至理名言呢?因為它確實是合乎人的內在心靈的追求,而合乎內在心靈的追求,我們可以說是本於人性而起的追求,那本於人性而起的追求並不是現代人才有,凡是人,默默中都有,有人說出來了,有人說不出來,那麼現代人能夠說出來的,或許古人也曾經說過,尤其像中國這種有智慧的人,怎麼會到現在才去吸取西方的人與自然的合諧、人與人的合諧、人與社會的合諧,人與宇宙的和諧?講得多麼美妙,這有什麼美妙呢?這本來如此。


那中庸講的比較優美,“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西方人講人與宇宙的和諧,還不能夠講與天地參,還不能夠講到這裏,他還是把天地當做外在的,外在的物件,那麼其實中國的智慧是內外相及,物我一體,那麼西方人是達不到的。


好,我們如果講人性,就是能盡其性,那麼我們教育的目的是使自己盡其性:自我教育;使人人都能盡其性,這是聖人的期待。那我們對教育也要有這種高度的目的,要不然你的教育往哪里走呢?現在各位請你自己問一下,九年一貫的這些計畫,你看看有沒有這種目的存在?甚至拿我們整個教育部,他們的教育的宗旨來看看,有沒有這種目的?是不是傾向於這樣的目的?傾向性有多強烈?有多準確?你就可以斷定出來,這個民族這個國家,他的教育能不能辦好。如果連這個目的都失去了,你這個“的”,“的”的意思就是箭把,叫“的”,那你射箭一定要射中紅心呐,你若射歪了,連箭把都沒射到。所以要把握這個“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天津清羽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11:29 , Processed in 0.101362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