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lp5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儿元元的英语学习记录(小升初提高版)

[复制链接]
1111#
发表于 2011-6-2 07:24:40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元元对书法感兴趣不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

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画,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

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

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

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画,写自己的名字。仿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我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艹”。

“勋”的笔画繁杂,我很羡慕别人姓名字画少、字画简单。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

羡慕别人名字的笔画少,自己写“勋”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动”,下面四点就忘了写。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动”。

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动”起来?

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勋”写得特别大。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画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

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爨宝子》,原来西南地方还有姓“爨”的,真是庆幸自己只是忘了四点“火”。如果姓“爨”,肯定连“火”带“大”带“林”一起忘了写。

写《爨宝子》写久了,很佩服书写的人,“爨”笔画这么多,不觉得大,不觉得繁杂;“子”笔画这么少,这么简单,也不觉得空疏。两个笔画差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个方格,都饱满,都有一种存在的自信。

名字的汉字书写,使学龄的儿童学习了“不可抖”的慎重,学习了“不可歪”的端正,学习了自己作为自己“不可取代”的自信。那时候忽然想起名字叫“丁一”的人,不知道他在儿时书写自己的名字,是否也有困扰,因为少到只有一根线,那是多么困难的书写;少到只有一根线,没有可以遗忘的笔画。

长大以后写书法,最不敢写的字是“上”“大”“人”。因为笔画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

现在知道书法最难的字可能是“一”。弘一的“一”,简单、安静、素朴,极简到回来安分做“一”,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吧!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忘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

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签写自己的名字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线条熟极而流滑。别人看到赞美说:你的签名好漂亮。但是自己忽然醒悟,原来距离儿童最初书写的谨慎、谦虚、端正,已经太远了。

父亲一直不鼓励我写“行”写“草”,强调应该先打好“唐楷”基础。我觉得他太迂腐保守。但是他自己一生写端正的柳公权《玄秘塔》,我看到还是肃然起敬。

也许父亲坚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吧!

签名签得太多,签得太流熟,其实是会心虚的。每次签名流熟到了自己心虚的时候,回家就想静坐,从水注里舀一小杓水,看水在赭红砚石上滋润散开,离开溪水很久很久的石头仿佛忽然唤起了在河床里的记忆,被溪水滋润的记忆。

我开始磨墨,松烟一层一层在水中散开,最细的树木燃烧后的微粒微尘,成为墨,成为一种透明的黑。

每一次磨墨,都像是找回静定的呼吸的开始。磨掉急躁,磨掉心虚的慌张,磨掉杂念,知道“磨”才是心境上的踏实。

我用毛笔濡墨时,那死去的动物毫毛仿佛一一复活了过来。

笔锋触到纸,纸的纤维也被水渗透。很长的纤维,感觉得到像最微细血脉的毛吸现象,像一片树叶的叶脉,透着光,可以清楚知道养分的输送到了哪里。

那是汉字书写吗?或者,是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

许多年来,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

我希望能像古代洞窟里抄写经文的人,可以把一部《法华经》一字一字写好,像最初写自己的名字一样慎重端正。

这本《汉字书写之美》写作中,使我不断回想起父亲握着我的手书写的岁月。那些简单的“上”“大”“人”,也是我的手被父亲的手握着,一起完成的最美丽的书法。

我把这本书献在父亲灵前,作为我们共同在汉字书写里永远的纪念。

(作者系台湾《联合文学》社长,曾任《雄狮美术》主编,著有《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天地有大美》等。本文为其新著《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lliwwei + 2 + 2 可以去当作家了!
hlp525 + 3 + 3 我好喜欢。。。
skyhe + 2 + 2 谢谢分享,你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09:2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11 茶冷 的帖子

大学里,我跟一位国家二级美术师学过三年书法。

家里有现成的笔墨纸砚,真是可惜,到现在也没有和孩子一起拿起毛笔进入神奇的书法世界。

谢谢提醒,看来是要行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3#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0:14:23 | 只看该作者
告别童年,点亮青春

六一期间,初一年级家长委员会和学校共同主办了“告别童年,点亮青春”的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家长给孩子写信,孩子给自己写信,这些信将封存在学校校史馆,二十年后校庆时再打开。写这封二十年后给孩子看的信时,真让我伤感,时间、岁月.......真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有时还没动笔,眼睛就已经湿润了! 元元给自己的信是用英文写的。我打趣地对元元说,别到时候你英文水平下降,读不懂你自己的信了:)元元的信还是用彩笔写的,五颜六色的,还有一大堆插图,20年后再看到她曾经的作品时她一定会感慨万分!

活动还包括给郊区的一所打工小学捐赠书、文具、玩具,我给她准备了一下。

六一,就是昨天下午,学校在礼堂为这个活动开了个大会,会上除了各方发言,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退队仪式了,最后一次孩子们高声齐唱:“少先队歌”,然后摘下红领巾在空中挥舞,我的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红领巾在我一个普通家长的眼里没有什么政治意义,它承载着太多童年的记忆,它就是女儿童年的一部分!

我给女儿准备了一些六一礼物,但她自己想要的还是一条粉色的可爱的公主裙。这公主裙很能表达女儿的成熟度,可以看出她还没有告别童年,青春估计要稍晚一些点亮了,我再等等:) 可惜的是,我到现在,还没有买到适合她的公主裙,六一前一晚,我和她一起去商场找了一圈没找到,后来买回了一个芭比娃娃(第n+1个)和一套打羽毛球穿的运动衣裙。

女儿的青春就要点亮了!

[ 本帖最后由 hlp525 于 2011-6-2 11:1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8 金币 +18 收起 理由
新叶 + 2 + 2 母女如闺蜜
乔雨菲 + 2 + 2 元妈,你去写书吧。这段短短的文字已让 ...
xxbzh + 2 + 2 这个活动很好!让我想起有个电影。
茶冷 + 2 + 2 谢谢你了
子川妈 + 10 + 10 感动。很好奇元妈母女20年后方见天日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发表于 2011-6-2 10:55:48 | 只看该作者
孩子超可爱,母亲很感性
也正是因为这份母女情深,才吸引我总是会在您的贴里流连驻足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hlp525 + 3 + 3 好爱你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5#
发表于 2011-6-2 11:02:22 | 只看该作者
元元学校还真不错呢,活动蛮有意思的。
我儿子学校就直接放一天假,又交给家长了 ,我还是觉得“六一”小朋友们一起过才有意思。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hlp525 + 3 + 3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6#
发表于 2011-6-2 11:04:00 | 只看该作者
当当网上对《汉字书法之美》评价颇高。想到女儿练书法已近六年,其中研习体会隶书时间最长,深深感到什么是书法的魅力,什么是学无止尽
豆瓣上有人留言说是这本书要看台版的,是这样吗?茶冷朋友看的是卓越上哪个版本的呢?
元妈,我没歪楼吧

[ 本帖最后由 乔雨菲 于 2011-6-2 11:0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hlp525 + 3 + 3 好书啊,怎么能歪楼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7#
发表于 2011-6-2 11:50:39 | 只看该作者
参考众多评论,感觉《汉字书法之美》和《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这两本书很好,假期前会下单。谢谢推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hlp525 + 3 + 3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8#
发表于 2011-6-2 12:15:26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太看网上的评价,一般都是自己去书店里翻翻,或者能借到书先看一下作为参考。如果喜欢再买。能买到台版书当然好了,因为蒋勋先生本来就在台湾,不过我没那么多银子,就看个大陆版的吧,呵呵。

《上学记》和《巨流河》,如果孩子现在看不了,我觉得大人一定要看看。

《巨流河》如果能弄到台版更好,大陆出版的有删节。看《巨流河》,不止一次泪下。

李霖灿先生的《天雨流芳:中国艺术二十二讲》,让孩子深入中国传统文化看艺术,是真正的美育。

杨步伟女士的《杂记赵家》,真是太精彩了!看《上学记》和《杂记赵家》,了解过去的那些学者,还有那学术自由的年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hlp525 + 3 + 3 暑假看:)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9#
发表于 2011-6-3 08:15: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乔雨菲 于 2011-6-2 11:04 发表
当当网上对《汉字书法之美》评价颇高。想到女儿练书法已近六年,其中研习体会隶书时间最长,深深感到什么是书法的魅力,什么是学无止尽
豆瓣上有人留言说是这本书要看台版的,是这样吗?茶冷朋友 ...


我孩子也练书法,闲时会和孩子一起看看《字里千秋》《中国最美的100传世书法》,你可以去看看介绍。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乔雨菲 + 2 + 2 谢谢了
hlp525 + 3 + 3 谢谢推荐好书!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0#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0:30:57 | 只看该作者
父母给孩子的影响

昨天元元给我看一个精美的笔记本,说这是学校给班里每个学科前几名同学的礼物。她示意我打开,我一看,第一页已经写满了文字。我仔细读了读,原来元元模仿安妮日记,把这本笔记本拟人化,把所有想说的话对这本笔记书“倾诉”。和安妮一样,元元先把她的同学中的好友介绍了一下,这部分没有关于她自己的内容,所以她给我看了  其实,我一直希望她能坚持写作、学会表达,元元的这种和笔记本对话的方式我很喜欢!

她的这个举动源于不久前我和她一块读了一部分《安妮日记》。以前,我给她读散文,通常能在不久后元元的作文里看到所读散文的影子。看来,平时我还要坚持多做一些对孩子有正面影响的事!

评分

参与人数 7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新叶 + 2 + 2 验证了《朗读手册》里建议家长给孩子读 ...
乔雨菲 + 2 + 2 才发现我能加2分了耶
xxbzh + 2 + 2 女孩儿的心思。好一个元元妈,好一个元 ...
逗逗1123 + 2 + 2 我要向你学习,我还一直没给孩子读过书呢
ww_dm + 2 + 2 我也要像你这样做---
茶冷 + 2 + 2 谢谢你了
苹果无色 + 2 + 2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9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8:59 , Processed in 0.102725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