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WINGO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岁愚童齐,论语慢慢读

[复制链接]
631#
发表于 2011-5-5 12:41: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磐·墨 于 2011-5-4 17:48 发表
吃饭啊,的确得给他点开胃消食的东西。然后和他谈一谈,比如先定四十五分钟,到时间马上收。接下来的点心就没有了,得撑到下一顿才有得吃,如果晚上,睡前牛奶就没了。磐被我们饿过好多次才终于能够在二十分钟吃 ...

我们家顺顺从小就散养了,从小我总不记得及时给顺喝水,好处就是上幼儿园不怕缺水而生病。还有就是出门很少带换的衣服,尿湿了就先湿着,顺顺2岁半就上幼儿园了,在幼儿园从来没有尿湿过裤子。经您这么一说,看来还是尿湿没有及时换养成的好习惯哦!孩子就是得粗着养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我是精耕细作,笨S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2#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11:52:0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楼上各位妈妈支招。

昨天齐被我收走2次饭碗。可能也不算太饿。
没嚷嚷着要吃,
下午带到公园,玩了3个多小时;
快6点了,人家只要求吃水果

晚上第一次叫起来尿尿
呵呵,兜兜还是用了,不过,到早上干的

今天早上,估计真的饿了
一个人蛋,他趁爸爸不在,多吃了半个
迅速的

豆沙包也破天荒吃掉近一个;
又跟我抢苹果

中午45分钟,也吃完了
儿教无敌啊。。。。
感觉啥都搞得定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哈哈,人多力量大,人多主意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3#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11:57:26 | 只看该作者

好吃 不好吃

11点开中饭,我说11:45要吃完哈
中间仍不住还是喂了2口

问齐,为什么吃的这么慢啊
是妈妈烧的不好吃嘛?

齐,你烧的豆子好吃(齐一直埋头吃,被我收走)
你烧的鱼不好吃,(一条鲑鱼基本都是他吃的

我说,你说不好吃为什么一直吃啊
齐,我尝尝
我,尝一口就行了嘛,怎么尝了这么多口?
齐哈哈哈大笑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shopping66200 + 2 + 2 可爱的孩子
小贝妈妈888 + 1 + 1 齐玩起幽默来挺淡定啊~~哈哈
端妈 + 2 + 2 哈哈哈,笑死我了
海边人家202 + 1 + 1 呜呜,我家的在园里吃地好又快,在家就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4#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19:18:22 | 只看该作者

20110506

感觉齐自己读最黑暗的日子快过去了吧?

今天梁惠王下全部自己指读的。
花费的时间不是一般多啊!

上午读了45分钟,下午又是50分钟;

齐自己读的速度目前看来就是50分钟左右1000字。
呵呵。

论语似乎也有提高了
错误明显减少了,不会睁着眼睛还熟练的错了
纠错真是太花力气了


现在论语、孟子、BIBLE都间或有指读要求
非常影响速度
考验耐心

也许是我心太急,其实想想,
齐现在已经真的可以自己拿着一本书读了
还是本孟子或者论语

这不才1年时间嘛
1年前齐可真是一个大白丁
哈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slowdays + 2 + 2 齐是棒孩子,齐妈是棒妈妈,俩人儿一相 ...
shopping66200 + 2 + 2 向往啊!
新叶 + 2 + 2 齐过了识字关了
端妈 + 2 + 2 齐真棒呀,齐妈更棒,呵呵。我也很期待 ...
tracylin2002hk + 2 + 2 真好哇!
envcmx@163.com + 2 + 2 齐的巨大进步,儿教里的妈妈都知道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5#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22:23:34 | 只看该作者

反思。。。

源妈后面写啥也不知道。

-巨大进步 & 都知道-
看到我愣了半天,
是不是人总是会这样
“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好像在不断提高要求,永远没满足的时候,
漠视着齐的进步,只有在某个阶段性时间,
我才会猛然想到,读了多久达到了什么程度

才会短暂的惊异一下,
而我又是那么健忘(记性不好也是真的)
很快就忘了齐的努力,
也总是忘记齐的进步,
通常齐总是达不到我的要求

我肯定不是好妈妈,
不然为啥总是莫名其妙提速啦,提高要求啦?
没有计划,想到哪做到哪

折腾自己,
儿子也只能跟着我瞎折腾
现在还好是折腾读经;

这几天,又脑子发热想去学钢琴;
昨天对齐爸说,
如果齐以后弹琴,不管他弹成啥样
我肯定都很高兴

齐爸明显久经沙场,
说,你就是要求高,
啥事都要求做的好,
那时候齐刚读论语你也很高兴啊

说的我相当无语。。。。。。。。。。。
我自己啥时候才能进步呐?
等我进步了,齐就有福了。。。。。。。

[ 本帖最后由 WINGOO 于 2011-5-6 22:2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lowdays + 2 + 2 欲望总是随着现实水涨船高的,不仅齐妈 ...
小贝妈妈888 + 1 + 1 是你自己想去学钢琴?为了齐,你永远都 ...
端妈 + 2 + 2 很理解齐妈呀,当孩子进步了,当妈妈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6#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21:23:50 | 只看该作者

20110507

杭州短暂停留2日;咋这么热啊!
路上车子多到无法忍受。
却少没幸福感啊!

----------------------------------------
晚上又去老地方吃牛排(快成是我家食堂了)
完全是夏天,没胃口;
齐有一块牛排,我们虎视眈眈(为了让他珍惜并吃的快点)
他真的好紧张哦,开始很大方滴分享了我们几口,
之后,发现我们是喂不饱的饿狼(爸爸吃牛排,我吃通心粉);
他顾此失彼照顾不过来,
最后只能委屈滴把盘子推在角落里,小心保护着
表情相当严肃

爸爸说,你不给我吃牛排,就把你耳朵给我吃吧
齐短暂思考2秒钟,说好吧!随即把头凑给爸爸
我在边上笑翻。。。

------------------------------------------------------
我指他读速度可以快一些;
自己指还是很慢

论语117;
梁惠王上 16;
梁惠王下 14;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xly2004 + 2 + 2 喂不饱的饿狼……哈哈
shopping66200 + 2 + 2 可怜的娃!被爸爸妈妈捉弄!
端妈 + 2 + 2 哈哈,笑死我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7#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23:23:53 | 只看该作者

铃木--转

从容易的事情开始

  铃木认为,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从简单的会做的事做起,不断反复训练,总有一天孩子会感到容易,这不仅是技能的训练,而且是自信心的培养。铃木把初级阶段的指导方法要点做了如下的归纳:
  ——从少量的、会做的内容开始;
  ——经过训练,内容达到运用自如;
  ——把运用自如的内容中不正确的部分纠正为正确的;
  ——注意不断培养能力;
  ——再增添少量同等程度的内容;
  ——完成的速度出现差异能力开始萌芽?;
  ——要把前面学过的内容和新内容结合起来训练;
  ——要不停地训练,使前边的内容学得更好,新的内容得到纠正;
  ——前面的内容要学得更加熟练,培养能力,新内容达到灵活运用;
  ——在实现的基础上,再增添新内容。
  通过上述指导方法反复训练,就会使孩子总感到一点儿也不难,随之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在训练过程中已经掌握的能力,进入新的阶段时,并不是说不需要了。例如,人的身体能自由操纵自己的手足,而手足则能进行更复杂、更微妙的动作。孩子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它与人的发育过程一样,是逐步提高的。父母和老师对此应该有充分的认识。一般孩子到五六岁时,都能熟练掌握4000左右的词汇及其语言自由表达的能力。这是因为在孩子记住的词汇上不断增加新词汇,并通过每天训练自然而然地掌握其全部内容。
  孩子的能力一旦提高,就必须增加新词汇,其速度也要逐渐加快,而且每天要讲述掌握的全部词汇内容。这就是所谓的训练,铃木把它命名为“加算式训练法”。这是提高孩子能力的最重要的方法。
  铃木在教育孩子学音乐时,不管是弹钢琴还是拉小提琴,都是让孩子每天在家里一边听已学过的5支曲子的标准录音,一边反复练习。因为都是已演奏过的曲子,所以孩子们都能看着优秀的曲本愉快地弹钢琴或拉小提琴,都能自然而然地掌握出色的演奏能力。在此基础上,再练习新曲子。
  与以上指导方法相呼应的,铃木提出了能力训练方法:
  ——给他们几次同样难度的内容,用处理的速度和完成的好坏程度来判断孩子能力发展状况;
  ——若能力掌握熟练的话,再增加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
  ——能出色地完成已学过的内容后,要为培养其他才能、提高应用能力及下一步处理能力做好准备;
  ——教育者若以推进教学计划为目的,那必然会失败。换句话说,只有在注意培养能力的基础上,才能推进教学进度;
  ——若有更好的训练方法来培养应用能力的话,那么必然会产生能力的飞跃,指导者的作用就在于是否注意到这种飞跃,是否推进了与这种飞跃相适应的教材改革。
  这些培养能力的要点不光是技术,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否则人的更大能力就得不到发挥。这是铃木毕生所获得的能力开发的核心所在。
  总之,无论什么样的才能教育,首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对他取得的成绩经常予以表扬,同时不断增加新内容,以促进孩子的上进心。

  孩子失去兴趣的原因

  有许多人说:“现在努力干事的孩子很少。”这话难以置信。铃木认为:“没有培养好孩子的大人首先不要发牢骚,应该分析一下没有培养好孩子的原因。”
  从孩子“失去兴趣”这一角度认真分析就可明白其原因。这并不是孩子们不努力,而是对假装积极的那套表面做法失去了兴趣,你能说他们怪癖吗?相反,孩子们比起那些表面积极的人们要强得多。
  当今时代,任何一件事情,大人都是从表面上进行评价。孩子们失去兴趣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对表面评价的无意识的反抗。
  另一个要考虑的是,孩子们干事“想干得轻松愉快”,而那种表面的紧张状态并不表明轻松愉快,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一种紧张得令人窒息的感觉。
  孩子们对只从表面进行评价的培养方法是抵触的。父母应注意改正仅从表面评价的方式,否则容易助长孩子们的反抗心理。孩子们这种反抗心理的具体表现是:不活泼、不积极主动、干事吊儿郎当等等。换句话说,大人总是从表面进行评价,这是导致孩子失去兴趣的根本原因。
  通过分数、偏差值等表面数字评价孩子好坏的倾向越严重,孩子的败兴心理就越强,到最后将变成一个做什么事情都无干劲的孩子。
  因为如此,才使我们痛感到加强培养孩子心灵的才能教育该是何等的重要!

  “玩”学习

  小孩都喜欢玩游戏,选择孩子喜欢的游戏,通过反复让孩子练习来增长其能力,是才能教育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游戏似乎与“教育”这个词没有多大联系。一说教育往往认为是让孩子做些不太喜欢的事。真正的教育的核心内容不是让孩子做不喜欢的事,而是以“喜欢的游戏”来培养孩子的能力。这种教育方法绝不是“光玩不培养能力”。
  幼儿教育就是让孩子始于游戏的欢乐中,以此引向正确的方向。铃木在《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个孩子,3岁时父母就让他每天坚持练3个小时的小提琴。有的人认为:这么大运动量的训练,有点太过分吧。而实际上完全不是什么过分,因为对他来说只是游戏,通过这种游戏获得欢乐。每天玩3个小时小提琴,怎么算过分呢?
  孩子的母亲让他练小提琴代替了玩木偶人,还让他像听情调音乐那样,多听几次刚学过的曲子的录音。他整天把小提琴作为玩具独立演练。
  如果父母总摆出一副严肃的“教育”架势,孩子心里紧张就不可避免。如果能激发孩子对接受教育的兴趣,孩子的能力就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铃木才能教育学校开始并不让收留的幼儿拉小提琴,而是先对其母亲进行指导,以便她做到也能拉小提琴。然后,在家里让孩子先听将要练习的小提琴曲子的录音。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即使母亲想让孩子练习,孩子也不完全都有愿拉小提琴的心情。
  为了让孩子不知不觉地养成自己也想练的心情,就要让孩子在家里听录音,在教室里旁听其他孩子演奏的曲子。并且,孩子的母亲无论在家里、还是在教室里都要拉适合自己孩子练习的小提琴。总有一天,孩子会从母亲手里拿过小提琴,并主动说:“我也想玩一玩。”
  在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方面,铃木也强调“玩”的意义。
  幼儿期是记忆力成长最快的时期,要训练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务必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因此铃木想到日本的俳句。俳句是诗词中最精炼而简朴的形式,既优美又朴素的语言,对孩子一生的记忆大有裨益。
  于是,铃木从许多短俳句中,挑选出易被孩子理解的俳句作为教材。当时,铃木执教的“幼儿园”定员为60名,其中3岁、4岁和5岁的儿童各20名。4月份新入园的3岁儿童同高年级的儿童一起,每天新学一个短句,反复背诵,以加强记忆。
  这种训练法会大大增强记忆力。通过每天的训练,孩子学习俳句的速度逐步加快,记忆的持续时间也逐渐延长,记忆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
  为了加强娱乐性和趣味性,铃木把选出的100个短句分别写在纸牌上,用这种纸牌形式让孩子们高兴地玩游戏。那些未记熟这些短句的孩子,玩这种游戏是很难取胜的。伴随掌握的句子增多,孩子们说话的技巧和语调也逐步掌握,甚至进一步向独立创作的方向发展。
  彩票学习法也是铃木独创的新颖的学习方法。
  无论是弹钢琴还是拉小提琴,只要坚持每天练习,其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但是,铃木发现有的孩子不能坚持每天练习,总是无精打采地消磨时间。老师察觉后,常常让这样的孩子在每节课长时间地反复练习同一首曲子,并说:“还不行,再加把劲儿,一直到熟练为止!”而学生由于对每节课总是练习同一首曲子感到厌烦,渐渐滋生了抵触情绪。
  这种情况不只限于弹钢琴和拉小提琴,做任何事都是如此。铃木先生为了避免这种不良的学习风气,便采用了“彩票学习法”。
  授课一开始,首先用抽签的方式从想要学的几首曲子中选出一首,然后讲授和练习中签的曲子。
  孩子通过抽签游戏对学习产生了更多的兴趣。无论是演奏已学过的曲子,还是新学的曲子,孩子们信心都很足,相信自己会演奏好,中签的曲子更别说。
  其实,在家里也可以让孩子用彩票学习法练习学过的曲子和课外作业留的曲子。尤其对初学的学生来说,运用彩票学习法,可以促进其在家里主动练习的热情。四五岁的孩子有的竟能用钢琴熟练地弹奏巴赫的《小步舞曲》和《快步舞曲》,有的也能熟练地用小提琴演奏比巴鲁特的《小提琴协奏曲》,这与任何孩子到5岁都能培养出成熟地练说日语的能力的情况完全相同。对成长期的幼儿只要注意教育,其能力就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因此,父母和老师的作用关键在于,能否鼓励孩子不贪玩,乐于主动地进行练习。而对厌烦练习的孩子,父母只是喋喋不休地反复催促他练习的做法是无济于事的。
  彩票学习法也适用于其他各个方面。无论孩子做什么,只要有兴趣,就要让他试一试。抽签时,孩子们期待着“什么能中呢?哪个中了都可以!”因为里边都是孩子喜欢的曲子和擅长拉的曲子。再说“这次没中签的曲子,也许下次能中呢!”
  对幼儿来说,没有“练习”的自觉性。只要是喜欢的游戏才愿意做,这是孩子的禀赋。如果孩子不愿意做,家长也不要责备,而要进一步寻找孩子喜欢练习的方法。

给予具有希望的表扬

  一旦鼓起劲来就有了积极性,但干劲并不是从外界可以注入的,而是从人的内心迸发出来的。
  积极性是最重要的。而积极性与干劲是紧密相连的,那么如何才能调动积极性呢?
  最有效的方法是:要给予具有希望的表扬。铃木在教学过程中对拉得十分糟糕的孩子也说:“拉得不错呀!要是克服了缺点……”
  也就是说,最好是采取幽默的方法,首先要表扬。对孩子们来说,如果对表现不好的地方只是进行失望的指责,而对表现好的地方连声“挺不错的嘛!”都不肯说,会使他们感到难堪的,从而孩子的干劲也就没有了。除了表扬以外,还要明确指出不足的地方。这样既能使孩子改正缺点,又会促使他做得更好。
  当孩子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时,就加以表扬也是应该的。同样的道理,在幼儿牙牙学语时,不管嘴里说些什么,没有家长会指责说:“那嘴是怎么张的呀,声音高或声音低啦”等等。
  可是,小提琴拉不好的孩子,当练习得会拉时,家长却不仅不表扬,反倒还找茬儿挑些毛病,孩子的积极性又怎能调动起来。
  “与过去比,现在拉得相当不错了呀!再加把劲儿还会更好,将会叫老师大吃一惊的。”铃木希望家长多用这些鼓励的话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鼓励的目的是要让他从“要求他做”变成“要让他想做”。因此,应该在给予希望的表扬方式上下些功夫。“呵,拉得挺不错呀!”就这么一句话,孩子就会变得使大人想像不到的高兴起来,充满了自信和热情,于是积极性也就产生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学习了,很受益,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8#
发表于 2011-5-7 23:38:20 | 只看该作者
齊媽,之前我看鈐本的書時,很有看讀經理論的感覺..
他所提倡的--从容易的事情开始,背誦詩句等等...
而且很注重對父母的教育,我朋友用鈐木方法是母親要一起學習的..

从容易的事情开始

  铃木认为,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从简单的会做的事做起,不断反复训练,总有一天孩子会感到容易,这不仅是技能的训练,而且是自信心的培养。铃木把初级阶段的指导方法要点做了如下的归纳:
  ——从少量的、会做的内容开始;
  ——经过训练,内容达到运用自如;
  ——把运用自如的内容中不正确的部分纠正为正确的;
  ——注意不断培养能力;
  ——再增添少量同等程度的内容;
  ——完成的速度出现差异能力开始萌芽?;
  ——要把前面学过的内容和新内容结合起来训练;
  ——要不停地训练,使前边的内容学得更好,新的内容得到纠正;
  ——前面的内容要学得更加熟练,培养能力,新内容达到灵活运用;
  ——在实现的基础上,再增添新内容。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这一段也是我特别赞同的,太有共鸣了!
小花妈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9#
发表于 2011-5-8 05:40:17 | 只看该作者
赞同子仁妈。

我们现在没有练习乐器,
但我还是常常翻看铃木镇一的书。
他的才能培养观点,除了音乐和其它才能的培养,
还能当读经指导手册来看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0#
 楼主| 发表于 2011-5-8 07:42:51 | 只看该作者

无敌的儿教,上海哪里有铃木法老师?

我无知,第一次听说,非常感谢子仁妈妈!

一看到明显觉得就是他了。
跟读经异曲同工吖!


搜来搜去搜不到老师,
上海,上海,上海,。。。。。。。。。无敌的儿教
告诉我上海哪里有铃木法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0:20 , Processed in 0.089024 second(s), 3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