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09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现代私塾的体会-兼与袁博士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11 13:3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这是大家共知的。但有勇气提出挑战者还是太少,其原因简单分析如下:
1. 家长能力问题,包括经济能力、自由支配时间、自身素质、学习能力、对教育的热情
2. 小孩的意愿、抗挫折能力
我不想展开分析。对家庭私塾,如果家长有能力、有条件,小孩也愿意(当然需要引导)是一种培养精英人物的
最好方法。19世纪以前英国的贵族不多少家庭教育的。鲁豫有约也曾作过《现代私塾》这样的节目。家长没有这
个能力和条件就不要妄想了,小孩该受什么罪,就让他受吧,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有收获。

从几个家庭私塾的例子可以看出,家长主要是文科方面比较好,培养的小孩,人文学科比较好,这其实本身就是
带有欠缺的,所以袁小逸上学后对理科方面会比较不适应。这是目前看家庭私塾的硬伤。

不要片面的否定学校教育,只要不看得太重就比较轻松了。作业如果认为没有意义,你敢不做吗?老师批评你没
做作业,你是否觉得无所谓,如果你做得到,学校学习也是很轻松的,你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作业,有什么压力
。当然需要你有一定学习能力,作业不做可以,考试又不行,你还混什么混,学校是讲分数的,考的好,不做作
业又怎样。家长你敢这样教育你的小孩吗?你小孩能承受这样的压力吗?如果能,学校也是天堂,想听就听,想
玩就玩。

本人儿子还小,我觉得最重要的培养是小时候潜移默化的教育他,在学校老师和家长意见相左的时候,听家长的
,再者就是要有抗挫折能力(简单的说就是对某些你认为不重要的事情,认为无所谓,这样就很轻松了)。我是
有能力教,但没有时间,学校总是要混的,但要小孩轻松点就OK。

我不认为袁博士开班能培养出什么像他女儿那样的。谁的孩子谁爱,教自己的小孩和教别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
的,袁博士也就是开个英语培训班而已,不是什么家庭私塾。我对此不看好。

小逸上中学是毁了她,上个一年半年的,能体会下什么是学校学习就OK了,鉴于她英语好,考美国SAT不就行了
,到美国读书去,不喜欢中国教育,不跟它玩就行了。当然我也怀疑袁博士是否能教得了中学的课程,是否他对
自己有这个信心,对送小逸去中学上学是什么考虑。
九岁上初二绝对是错误的,生理心理方面差太大,对小孩也没什么好处,提前个2年就可以了,从上学的日记中
也看到对现行教育的妥协,混学校还是没经验。这样上几年学,就毁了。

袁博士提出的10年搞定基础教育,这个我觉得不是什么问题,关键是对家长的要求很高,你要自己掂量一下自己
各方面的能力,在经济、时间方面都ok的情况下,自己是否文理兼通,是否有能力培养一个精英。

总结一下:
1. 家长在各方面能力具备情况下,家庭私塾是培养精英的最好方法
2. 对中国教育只要两种出路:1)学好英语,高中就考到美国去,不跟它玩了 2)学校还是要混的,要有正确的
理念和认识来混学校。

祝各位小朋友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4-13 16:38:41 | 只看该作者

很理智的家长!!!

真是很理智的家长!分析的很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4-20 08:31:40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目前情况下,在家上学肯定好过去学校,但让孩子在适当的时候体验一下学校,也有必要。
至于将来,还是让孩子选择。在我看来,中小学不用说,即便大学,也有疑问,至少文科,是不必上大学的。
对早慧孩子来说,不应要求各门学科按学校的模式,齐头并进。小时候偏文是更合理的知识结构,因文科是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4-20 09:31:41 | 只看该作者
我并非看轻理科,但实际上,中小学阶段,理科比文科好弄。有了很好的文科功底,孩子就可以自学和半自学数理化。小逸的理科并不差,只是文科更加先行而显得优势一点而已。
混学校,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23:49:57 | 只看该作者

培养的目标很重要

有报道说,您想把女儿培养成反应敏捷的同声翻译或掌握多种语言的全球性信息情报类高级研究者。这个目标很正确,也是从自身的教育经历、个人兴趣爱好出发,可能女儿也有这方面的遗传因子,小孩的兴趣爱好是要引导的,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音乐世家。如果想培养和训练一个数学天才,估计不是这个办法。

关于理科的思维模式与文科相差很大,也是需要一定的天赋和训练的,文理兼通是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的,不要也罢。
混学校只是一种比较痞的说法,不太雅。只是想让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学校的作用,对于大多数人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使自己少点折磨而已。

如果不是兴趣和以后职业规划与英语密切相关,不要过高的估计英语的作用。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在英语上投入极大的努力。英语人际沟通交流是一个层次,深入的了解文化,融入异域文化是另外一个层次,我不认为小孩能流利的说英语有多了不起,和一个跳街舞的少年是一类,兴趣而已,小孩自己开心就行,不是什么可炫耀的东西。

现代私塾只是极少部分人可以实现的,不要过多的宣传其优越性,袁博士办的班也没有全国推广的价值,能适合的家庭也不会很多。从大多数的处境看,需要家长和学生一起反思怎样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更好的、快乐的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2:12 , Processed in 0.07168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