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介绍:
周国平2010年的新作:散文集《宝贝,宝贝》。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全书31.2万字,387页。35元。
此书我于2010年3月13日借阅。读了每章的前两三篇之后觉得不错,推荐诚爸看了一周,他难得地在工作之余看了,还在多处似有留意。上周起我自己开始看,于2010年3月30日清晨看完,然后写此文(诚诚今天真给面子,一直睡到9:45我写完才醒)。
作者周国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作家,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
内容提要:
《宝贝,宝贝》写的是周国平第二个女儿啾啾的成长故事,从出生写到刚上小学时止。全书正文共五卷,作者在每一卷的前言里都就本卷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一些概括和介绍,我把他的原话综合摘录如下:
第一卷“人之初”——记录“对一个婴儿的生长过程的观察,及我在养育一个婴儿的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
第二卷“天籁”——记录女儿在幼儿期的各种语言表现,以及她的可爱的童稚之态。
第三卷“爱智的起点”——记录女儿在幼儿期和小学早期的活泼的智力生活,她所思考的问题和所发表的见解,而我的智力教育理念即寓在其中了。
第四卷“个性空间”——记录对女儿的性格特征的观察,以及我在为她的个性发展提供自由空间方面所作的思考。
第五卷“真爱如是”——讲述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无以伦比的亲子之爱和天伦之乐。
我的感受:
熟悉周国平的人大约都知道他早些年的一本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写的是他第一个女儿妞妞:一个一岁半就因癌症而病故的女孩的故事。妞妞病故七年多之后,周国平在大约53岁时再得一女,因此格外珍惜。如今,这个女孩啾啾已经11岁了。
周国平以他向来细腻、温情的笔触,加上为人父母的关切、深爱的感受,配以深邃、理性的哲学思考,写就了这本女儿的成长记录。读来让人感觉饶有趣味而感动频频。周国平在书中说:“一个普通的父亲,爱他的一个普通的女儿,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全部理由。”这话,我相信。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第二卷“天籁”和“爱智的起点”,因为其间可看到啾啾许多的趣言妙语,你会惊叹一个孩子的智慧其实完全不亚于成人,你会感叹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
其次喜欢第五卷“真爱如是”,因为其中写到了许多生活细节,周国平甚至在其中不惮揭短,提到了自己为人的不宽容、与妻子的口角等生活琐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高大的哲学家平凡、俗气的一面。但这才是人生真相,不是吗?生于俗世,谁不是沾尽尘埃?故做高雅、高深、高尚,其实反而让人觉得虚伪。所以,为周国平的真诚,鼓掌!
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更坚定了我要好好陪伴儿子成长,好好记录他的成长经历、生活点滴的决心。因为周国平在序言里提到的两段话,深得我心:
“当我现在重读和整理这些记录时,我发现,在女儿二至五岁的四年里,记的精彩段子最多,以后就大为减少了。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她后来退步了,而是显示了一种规律性的现象。二至五岁正是幼儿期,心智的各个要素,包括感觉、认知、语言、想象,如同刚破土的嫩苗,开始蓬勃生长。一方面,这些要素尚未分化,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又尚未被成人世界的概念思维和功利计算所同化,清新如初。”
“如果说,生命早期的精彩纷呈对于做父母的是宝贵财富,那么,对于孩子自己就更是如此了。但是,孩子身在其中,浑然无知,尚不懂得欣赏和收藏它们,而到了懂得的年纪,它们早已散失在时光中了。为孩子保住这一份财富,这只能是父母的责任。在为女儿做记录时,我经常想,她长大后,有一天,我把这一份记录交到她的手上,她会多么欣喜啊。这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天下父母能够给孩子的礼物,不可能有比这更贵重的了。”
这也是我最近两三个月以来的切身感受。我觉得孩子越来越懂事,越来越会交流了,一天之中发生的趣事、趣言越来越多,常常让我惊叹。珍惜他2—6岁这段最童真、最纯良的时光,好好记录他的成长点滴,我相信是很有意义的。
因此,推荐此书,感兴趣的朋友可买来看看。不想买的,当当有前两章的部分连载。
[ 本帖最后由 prana2009 于 2010-3-30 02:2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