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它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从小熟读《论语》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一个人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甚至生活中看人识人,选择朋友等等,都能从《论语》中得出巨大的启发。
《大学》---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
孙中山先生称这本书是“中国人独有之宝贝”是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读<<大学>>可以培养孩子敦厚中正之性,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小就建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格局.
《中庸》---“和谐”人生的指南
“中”是指做人做事不偏激,中正平和,“庸”就是永恒不变.所以, <<中庸>>说的就是永恒不变的和谐之道.学了<<中庸>>能够开发领导潜能,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成为一个高EQ(情商)素养的人才。
《老子》---中国人的智谋奇书
众所周知《孙子兵法》就是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智慧可以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就将《老子》的思想运用到研究领域;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则运用《老子》,从小熟读《老子》。领悟《老子》,可以使人智慧超群,卓而不凡。
《千字文》---童蒙识字教材首选
有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编成的一篇韵文,是最好的童蒙识字教材。熔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知识于一炉。学完《千字文》,孩子可以轻松开始阅读,及早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及探究式学习习惯。
《 三字经》---中国文化史纲
是一部高浓缩的在中国文化简史,学了《三字经》就等于将中国文化史纲记在脑子里,对孩子的升学考试和文化修养有极大的帮助!
《弟子规》---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
是一整套的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弟子规》教育小朋友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尊敬师长,和别人平等相处,懂礼貌,讲信用等等,而这些是一个人和社会接轨的通行证,直接奠定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础。
何谓国学
“国学“,顾名思义,指的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
一般而言,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国学所涵盖的内容:
(1)以学科分,可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
(2)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
(3)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4)国学的外延:五术(山、医、命、相、卜)、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诸子百家之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目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大多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偏重于智力因素的培养缺乏文化的熏陶与人格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知识和技能相当于士兵使用的武器,优良的武器在于士兵如何使用和发挥它的功能,国学课程是训练士兵怎样发挥武器功能的手段,这样社会上就会少出现一些高分低能的“人才”了。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它是一个国家治国、齐家、修身的所有学术、文化的总和。含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有门类;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在国家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不但不可缺,还要不断创新,以便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国学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
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如鉴借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
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
鉴借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
也鉴借墨家的“兼爱”、“尚贤” 、“节用”;
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反朴归真;法家的“废私立公”、“国之四维”等等思想。
美国人以门罗主义为国魂,日本人以武士道为国魂,中国的国魂便是黄帝。
让孩子从小学习、背诵国学名篇,不但培养了他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还使国学回归到了人们的生活中。现在很多大人受子女的影响也对国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学国学、背古文成为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