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5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3 05:3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让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那就是:有求必应、百依百顺。”
                                       --卢梭在《爱弥儿》
0—18个月
    婴儿开始只有很小的忍耐力,这对他们的生存来说不仅正常而且必要。一个婴儿的全部需要,必须由他身边的成人给以满足,哭是婴儿寻求帮助的一种必要信号。但是即使是新生婴儿有时也必须让他学会等待一会儿,鼓励婴儿忍耐是从简单地告诉他开始的。当他听到你的说话声,他就会开始考虑下面将出现什么。当几个月的婴儿听到你的说话声,他就会停止烦躁,以此表明他已经懂得你的说话声,并且是他得到满足的一种前兆。因为语言联系着因果思维,所以它帮助婴儿学会延迟满足。
    妈妈要记住:对一个婴儿来说,忍耐意味着只能等待两三分钟。如果不及时地满足他的需要,他的哭声就会逐渐升级,同时他已经学到的所有关于忍耐的要求会被忘记得一干二净。如果你的反应迅速而且具有一致性,那你就是在教你的孩子相信他的需要会得到满足。这就使他信任你,并鼓励他下次能等待更长时间。
    训练1:“吃苹果”的等待
    对于1岁的孩子,当他提出想去楼下散步时,妈妈可以拿出一个苹果说:“请等一下,等妈妈吃完半个苹果再下去散步。”然后邀请孩子也吃一小片苹果,同时对孩子亲切地说话,说说即将下楼见到哪些小朋友或是小动物、小食品等感兴趣的话题,会使孩子感受到等待中的小小乐趣。
    对1岁半的孩子来说,当他想去动物园时,妈妈可以告诉他:“这儿有4个苹果,我们每天吃一个,吃完了就到星期六了,爸爸妈妈就可以带你去动物园了。”
    这是利用视觉辅助,帮助孩子理解时间的概念。当然,做这个训练爸爸妈妈可得数好家里的苹果,要是一天就少了四个,麻烦就来了。
    训练2:“听歌曲”的等待
    对于半岁的孩子,当他想妈妈抱的时候,妈妈不急着伸手抱他,先微笑地看着孩子,念一首孩子熟悉的童谣,然后伸手抱起他,让他感受到短暂的等待中,妈妈的爱一直陪伴着自己。
    对1岁左右的孩子,你可以对他说:“我们得在汽车里听完这盘磁带里所有的歌曲,然后才下车到姥姥家去。”
    这是利用听觉上的辅助,帮助孩子理解时间概念,并给他一种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完成选择,而不是发脾气。
  
    18个月—3岁
    这时的孩子已经会用语言向你倾诉他的要求,但他还不大懂得通过许多能力来调整自己,而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急切愿望,迫切希望得到他需要的东西,从而常常显得毫不讲理。
    孩子的大量需要是指向你的——你的照顾、情感和赞许等等。他不理解为什么你在被召唤的瞬间,不马上过来或立即听从他的命令。
    妈妈要记住:婴儿是非常以自我为中心的,这是这个年龄段发展的一个健康、正常的特点。缺乏忍耐力和有限的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因为他仍习惯于把他自己的需要放在首位。
    训练1:请孩子等一等
    当孩子向你提出要求时,微笑着对他说:“给妈妈念一首‘小蜗牛’的儿歌,你念完‘小蜗牛’,妈妈就过来了。”或“妈妈在喝咖啡,你给妈妈唱首歌,然后我们出去买你要的牙刷。”
    你还可以用积木来教孩子计算天数,让他学会等待。
    训练2:角色互换游戏
    和你3岁的孩子玩一玩角色互换的游戏。比如,由你来扮演没有耐心的孩子,让孩子来扮演爸爸或妈妈。然后,在“爸爸”或“妈妈”在为你做事时,夸张地模仿孩子平日不愿意等待的焦急,比如大叫“爸爸(或妈妈),你好了没有啊?我要吃蛋糕,我不要等!我现在就要吃!”让孩子体会到模仿的幽默,并领悟到不愿等待的滑稽。
    你还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主题关于期望、忍耐和最终满足的故事书。这些都可以逐步帮助你的孩子明白:有些事情是值得等待的。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如何变得有耐心。
  
    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锻炼,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循序渐进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期望孩子一开始就能等待20分钟。一岁以内的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只有两分钟左右。我们需要循序渐进,从开始等几秒,慢慢的等上一两分钟,只要孩子能等一等,而且在等待的时间里不哭不闹,就是在自我控制了。无论用什么方式去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态度必须十分明确、一致。我们可以给孩子积极的应答,但不必即刻满足孩子。
    2。沟通与关注
    孩子会慢慢懂得,还有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更紧急的事情,从而学会善解人意,这是控制自己的欲望冲动的前提。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为什么要等,等多久;为什么要更换,换作什么;为什么这个不可以,有什么选择等等。孩子理解了父母的要求后,往往还需要通过别人督促才能做到延迟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可以让孩子尝试自我监督。孩子在等待时,爸爸妈妈不要过分关注,可以做自己的事,不要让孩子感觉正在看着他。
    3.拒绝而不惩罚
    惩罚也能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但不是自我延迟满足能力,而是外在延迟满足能力。也就是大人在眼前的时候,仅仅是为了逃避惩罚,表面上服从大人,大人一走,他就恢复原样了。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是幼儿内化了成人的要求,变成安心和乐意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成人不在身边,他也知道应该怎么做。
    拒绝就是明确地告诉孩子“不”,同时告知孩子等待的时间,或者告知行为规则或者提示更好的行为方式,惩罚则是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本身特别关注,通过训斥或体罚等方式使自己得到发泄、使孩子感到害怕,但是问题本身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成人要把握好拒绝与惩罚的界限,让幼儿在拒绝而不惩罚的教育方式中增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
    4。父母要信守承诺
    有一次带女儿去买她心仪的一个蚂蚁工厂,结果店家已经卖完了,她非常伤心,最后就在商店里拿了一个娃娃要求我买。我知道她并不需要这个玩具,她需要的是蚂蚁工厂,因为没有买到而用这个娃娃来填补内心的失落感。我郑重地告诉女儿,她想要的是蚂蚁工厂,不必买这个自己不需要的娃娃。我保证第二天一定给她买到,女儿当时拿着那娃娃犹豫了很久,内心明显在挣扎,最后,她主动将娃娃放回柜台。当第二天我下班回去带着她期待的蚂蚁工厂给她时,她非常的开心。后来我再想想这件事,如果我答应了女儿而不兑现,那么女儿的延迟满足能力必然会受到影响,下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她可能不会接受延迟满足,而选择当前满足,因为如果当时她不要一个玩具,过后也可能失去要的机会。
    延迟满足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的获得,并非一朝一夕、只言片语所能奏效;甚至延迟与否,延迟多长时间,都不是关键所在,最关键的是父母要帮助孩子形成一种认识并最终成为习惯:任何愿望都必须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3-13 10:46: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5 06:19 , Processed in 0.07210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