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11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人自负书,书何负人——郑板桥谈读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8 16:2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自负书,书何负人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E=dp
                                    ——郑板桥谈读书e?M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JSwX7O
  闲来无事,翻《板桥家书》,一阅之下,大有味焉。其中关于读书之议论,尤发人深省。v)uo5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B&U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nh_7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b#'};`
  郑板桥名闻天下,诗文书画俱佳,是“扬州八怪”中最著名的人物,“难得糊涂”一语,更是妇孺皆知。在世人眼中,郑板桥乃一潇洒名士,性情中人,一生才华横溢,落拓不羁,殊不知板桥对于读书,却下过苦功夫。如《板桥自序》云:O|}cCy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O^%WG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7?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NWsv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RK;E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in
  “过目成诵”、“过目不忘”乃世人所慕,却最为板桥反感:[Wf}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9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板桥生平最不喜人过目不忘,而‘四书’、‘五经’,自家又未尝时刻而稍忘。”\:z@|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g8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Q&OvK9
   盖世有资性聪敏者,读书能够“过目成诵”、“过目不忘”,但板桥以为那只是“眼中了了,心下匆匆”,不能算真读书。他以孔子为例,说明对于经典,应熟读精研:“千古过目成诵,孰有过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他自己年轻读书时,还曾跟同学比赛默经,“虽字有真草讹减之不齐,而语句之间,实无毫厘错谬。固诵读之勤,刻苦之验也。”总之,板桥相信,读书不能投机取巧,非下苦功夫不可,“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何况资质平常之人?观此可知板桥过人之才能,非偶得之也。nX5S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c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C2IV)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L'w#
   读书既要精熟,而人时间精力有限,故板桥读书“贵精不贵多”。板桥所精读之书,主要是“四书”、“六经”及古文、杜诗等:rb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Ix
  “吾弟读书,‘四书’之上有‘六经’,‘六经’之下有《左》、《史》、《庄》、《骚》,贾、董策略,诸葛表章,韩文、杜诗而已,只此数书,终身读不尽,终身受用不尽。”至于刘向《说苑》、扬雄《太玄》《法言》、王充《论衡》等,他认为“虽有些零碎道理,譬之‘六经’,犹苍蝇声耳。”有个朋友喜欢收藏古董,板桥斥之“玩物丧志”,在他看来,世间可宝贵者,莫若“六经”,“六经”才是值得人一生“收藏”的“大古器”。w\)C[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k1Z+s2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E/Xi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qM&
  郑板桥诗、文、书、画俱臻上乘,然在他自己看来,“写字作画是雅事,也是俗事”,在他只不过是“糊口觅食之资,其实可羞可贱”。其开始作画时间不详,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所作《竹石图轴》题诗有“四十年来画竹枝”之句,推算起来,开始作画约在二十六七岁时。但这不妨碍他在绘画上取得杰出成就。这是一普遍现象,中国古代很多画家并非幼年就学画,而是从小读私塾,练书法,做文章,长大了不得已或机缘巧合才开始学画。他们的功底,还是读书。N]CSl{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DLj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
  郑板桥认为读书之目的在求学问,读书可以取功名,但又不限于功名。“凡人读书,原拿不定发达。然即不发达,要不可以不读书,主意便拿定也。科名不来,学问在我。原不是折本的买卖。”他认同读书可以“救贫”,因为读书则有学问,有学问则自有应世之方。与其“东投西窜,费时失业”,不如安下心来,好好读书。“人有负于书耳,书亦何负于人哉!”|r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xylonhong + 2 + 2 学习一下。
无为而学 + 1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2-9 11:00:35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文, 拜读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9 11:44:47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文, 拜读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21:27:27 | 只看该作者
据说,明代才子徐渭(文长)中年学画。任伯年三十岁后学画。“扬州八怪”之首的金农,六十岁以后学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6:07 , Processed in 0.157847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