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走过森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是否已经毁了自己的孩子?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0-2-22 17:52:25 | 只看该作者
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变你自己的行为,才能改变你的孩子,一定要坚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0-2-23 11:39:47 | 只看该作者
这孩子缺少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0-3-4 13:37:41 | 只看该作者
很想这个帖子一直发下去,看看楼主的孩子一天天的变好,楼主你不要放弃,我们会一直等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0-3-6 13:57:56 | 只看该作者
从现在开始,爱你的孩子,爱你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0-3-8 14:50:34 | 只看该作者
很同情看了以后,解铃人还须系铃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0-3-8 14:53:5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还算是一个坚强的女人,不错,只是在在教育小孩的上面用错了方法,心态没有调整好,一个人也够难为了,希望能在困境下坚强起来,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0-3-11 11:49:10 | 只看该作者
古往今来,世界各地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都很有作为的。
看了这位妈妈的文字之后,我想不出来怎么安慰她,忽然想到上面那句话,上网一搜,发现下面这篇博文于是转了过来,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下文字转载于新浪网博客车广秀的BLOG。)

孩子能否成才,与婚姻是否完整无关,与什么有关呢?我们先看一些专家说法:
资料一:美国的社会学家们根据细致的调查得出结论。真正影响孩子人生的,是父母的素质,而不是他的婚姻状况;当一桩婚姻已经死亡时,难道仅仅因为会给孩子造成伤害而让它继续在痛苦中苟延残喘吗?与其强行堵漏,不如积极疏导。在美国,单亲家庭孩子占孩子总数的20.6%;在德国,1200万15岁以下儿童中,有250万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在英国,1/3的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由于这些国家单亲家庭数目庞大,整个社会有很大的宽容度和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所以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没什么两样。
资料二:伦敦大学心理学家多萝西.埃诺博士,谈到那些渴望成功并取得成功的人们时说:“母亲那种献身精神、那种专注,灌输给一个男孩的是伟大的自尊,那些从小拥有这种自尊的人将永远不会放弃,而是发展成自信的成年人。你有了这种信心,如果再勤奋就可以成功。”
英国皇家医院心理学家悉尼.克朗认为,确保一个孩子健康、幸福成长的最佳之路仍然是传统之路——一个父母相亲相爱的稳定家庭。但历史向人们展示的是:人类中最具创造性的思想家和事业成功者中,一些人却生长在单亲家庭。如果引导得当,母亲的决心和奉献精神是能够产生时代最成功的人才的。
专家的看法并非没有凭证,很多名人伟人都出自单亲家庭,靠着全心全意爱她的母亲。变得独立,变得自尊,达到成功的顶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是由母亲培养出来的一位成功者。克林顿是个遗腹子,在他来到人间前3个月,他的父亲去世。克林顿的母亲弗吉尼娅是上夜校成为一名护士的,她下决心要使儿子不但有个好职业,而且要上升得很快。她一心扑在儿子身上,让克林顿住大房间,在他3岁时就开始教他读写。克林顿上小学时,弗吉尼娅每天接送他上学,为此克林顿被同学们讥笑为“胆小鬼”。上高中时,克林顿是同学中第一个拥有汽车的学生,是他母亲从小给他存钱买的。后来克林顿到牛津上学时,弗吉尼娅要求他每星期给她写一封信,并审查他结交的新朋友,叮嘱克林顿“永不停止学习,永远不要说‘我做不到’。” 正是母亲弗吉尼娅的始终如一的关爱和照料,温暖也激励着克林顿走向成功;
看到今天自信满满的国语歌坛小天王周杰伦。没有人会想到他曾是一个自卑的单亲小孩。孤独、内向、寡言、叛逆……单亲小孩的特质在周杰伦的身上特别表现得明显,虽然他否认《爸,我回来了》这首歌写的是他自己的经历,但是那种情绪却是非亲身体验而无法感受的。不过,杰伦的妈妈对他的成长一直都很负责,除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之外,还让他学习各种乐器,令他对音乐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可以说,如果没有妈妈,就没有今天的周杰伦。
当《美国丽人》的导演山姆.门德斯3月26日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金像奖时,他的右手牢牢抓着奥斯卡金像奖,而左手则扶着他母亲瓦莱丽的肩,因为他要让母亲和他一起接受人们的欢呼。门德斯激动地说,是母亲让他树立了坚持不懈的决心,是母亲的无尽推动力使他成为最优秀的导演。出生在英国的门德斯5岁时父母离异,是母亲抚育他长大成人。他深情地回忆说,当他请求担任电影导演的70封申请遭到拒绝时,是母亲聆听了他近乎绝望的痛苦诉说,鼓励他更加努力,继续应试。门德斯的同事、导演蒂姆.弗思说:“他的母亲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的避风港、他信心的创造者。
除了上述三个人物之外,在单亲家庭长大的知名人士还可以开列出一长串熠熠闪光的名单:孔子,孟子,岳飞,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张柏芝,梁咏琪,曾宝仪,范小萱等等,举不胜举----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成长于单亲家庭的孩子走向世人梦寐以求的成功呢?应该说是母亲,是站在他们身后的那位有爱心,有智慧,舍得全力以赴对孩子施爱的母亲。
好母亲是孩子精神的支柱,是孩子成功的缔造者。不单是母亲,假如离异家庭的孩子,跟的是父亲,而父亲也能秉持乐观、踏实的精神,接受自己的人生现状,刻苦奋斗,孩子多半懂事、成熟,而且很容易有出息。所以,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可以成功,支撑他的那份爱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只要他们独立,自信,出色,给孩子当好榜样,又精心照料和陪伴孩子成长,孩子会变得很优秀,很懂事,会体会到爱的不易和艰辛,更容易走向成功。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没有时间让孩子在出生的几年中享受最普通的母爱的母亲,一个很少能见到自己孩子的母亲是不能成其为孩子的母亲的,她必然会对孩子很冷漠,没有爱,没有丝毫的关怀,完全像对待别人的孩子一样,在这样条件下长大的孩子,以后对家庭是没有丝毫眷恋的,他们在自己创立起来的家庭里也永远不会感到一点家庭味,因为他们太习惯于孤独的生活了。------”
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父母貌合神离的婚姻,不是对他冷冷相对,总把他当作包袱和负担的双亲,那样的伤害刻在孩子心里,终身都难以抚平。会使孩子偏激,自卑,对尘世充满绝望和无助. 因此,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发自内心的爱,是理性的,带给孩子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有分寸的爱. 有双份,最好。假如不能够,有一份也行。所以,我相信我那位美丽的女博友,她的有如天使般的孩子肯定会成材,会快乐健康地长大。因为她给他的是一份完整而又纯粹的母爱。她本人又是那样的能干和自尊。祝福她和她可爱的孩子!

[ 本帖最后由 hugemic77 于 2010-3-11 11: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0-3-11 17:40:54 | 只看该作者

得赶快补偿爱

我看过李跃儿那本《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非常受启发,你家女儿目前之所以这样的状态,很可能就是成长过程中,父母爱的不稳定与缺少造成的,在她未成年之前,你做出情感方面的补偿,对孩子健康性格的建立一定还有效。使劲地,好好地爱孩子吧,多多和她说心里话,坚决不再冲她发脾气,有时间就带她出去旅行或者看电影,吃点小吃,跟她谈她的学习和朋友,一定会有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1-6-19 19:38:22 | 只看该作者
鼓励,孩子还不是完全定型,应该有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1-6-20 09:54:19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先从改变自己做起吧.你要无法改变,你的孩子估计也就这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1 00:08 , Processed in 0.07441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