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果行育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世活佛也不是大量读经哦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0-2-5 08:0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天高任鸟飞 的帖子

那个教育系统俨然有序,经过了很多代的传承,可不是谁随意想出来的土办法唉。----------

太赞同了。什么时候我们读经的路上也能次第分明,有理论,有实践的的方法,下脚第一步,以至于往后学,每一步都有肯定的指导。天天增上。
明师难求,有传承的明师更难求。但是我们是否应当先问自己是否具备了求学的条件?
但我设想,王财贵教授要是亲自带孩子们学习会很好。 老师那么光明。

我编辑了帖子,原因给果行老师发信解释了。我想还是谨慎为好

我在想,您介绍过的许多读经孩子不理想的状况原因究竟为何?比如读经后有机会就上网等是孩子本身的根器,习气?孩子是否就是不读,在现行体制下也会是这样?是方法不当?是家长将责任都推哦给学校,缺乏必要的用心?是私塾老师用心不够?爱心不够?

但是如果现在如此,但对孩子未来是否能有积极影响?
我们对读经爱之深,寄托了我们许多理想,但是否单凭读经,本身不能承受如此之重?

一直在思考。我们都是在摸索,希望不要耽误孩子们。希望孩子们在现有起点上,读经,都能有收获。

[ 本帖最后由 chenyiqun 于 2010-2-5 08:2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10 你提的问题很有代表性,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2-5 11:17:5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2-5 11:4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chenyiqun 的帖子

明师难求,有传承的明师更难求。但是我们是否应当先问自己是否具备了求学的条件?

许多读经孩子不理想的状况原因究竟为何?比如读经后有机会就上网等是孩子本身的根器,习气?孩子是否就是不读,在现行体制下也会是这样?是方法不当?是家长将责任都推哦给学校,缺乏必要的用心?是私塾老师用心不够?爱心不够?

我们对读经爱之深,寄托了我们许多理想,但是否单凭读经,本身不能承受如此之重?

---------------------------------------------------------------------------------------------------------


我一生佩服两种人,一种是刘善人那样实修实证的人,没有文化,还不太识字,但他们是用生命在实践,在他们身上你能看到人性的光辉,灿烂美丽。他们说出来的话,朴实无华但切中要害。

还有一种是博学多闻、聪慧谦逊的人,这样的人终身像个孩子般好学上进,胸怀开阔坦荡。他们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虚心请教,毫无矫情做作。我身边有不少这种良师益友,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您提的这些问题非常好啊,希望这里有能人家长来探讨解惑,但是,希望不要转帖,也不要歌颂万能,希望有人能实实在在、具体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也跟着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0-2-5 15:58:56 | 只看该作者
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让孩子多接触经典,多和先贤留下的经典接触。这是态度问题,但时间能否保证,孩子能否接受时技巧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5 + 5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0-2-5 16:10:28 | 只看该作者
读经是为了吃亏,您还来读吗,还是想想好再说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5 + 5 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0-2-5 16:19:3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2-5 16:58:0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大家读经是为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拓孩子的视野,不用太苛求了,差不多就可以,不是人人都是杰出的领袖,在宗教里面是要求使劲的诵经来达到开悟,但是条条大陆通罗马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5 + 5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0-2-7 07:24: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uangjjhh 于 2010/2/5 11:17 发表

俺错了
俺看先生的文章真没你看得认真仔细
俺只记得先生所说的喻意,其他的一概不深究,所以就不记得了,大概是一开始就迷信的原故吧
但俺愿意继续迷信下去



我喜欢,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人类在自己构建的语言王国里纵横驰骋,在这个王国里,人人都很容易拥有张飞的胆魄,想咋说就咋说。比如,张三知道自己不会游泳,他依然可以讨论关于“横渡长江”的话题。但是,现实中的张三,绝不敢赤手空拳地游泳横渡长江,更不敢带着不会游泳的孩子去做这样的傻事,哪怕他再勇敢,他也无法跨越这确然不移的生死抉择。然而现实之中,绝大多数事情的判断,并非如生死抉择那么简单明了。。。。。。

又,假如把“迷信”看做“死亡”,我们会不会依然坚持迷信,乃至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迷信呢?。。。问题在于,谁会认为迷信就是死亡呢?谁,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真实体认了迷信所富含的死亡意义呢?生活在语言泡沫里的人们遂以为我这是在玩文字概念游戏。。。。。夫复何言,夫复何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0-2-7 07:51: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enyiqun 于 2010/2/5 08:08 发表

我在想,您介绍过的许多读经孩子不理想的状况原因究竟为何?比如读经后有机会就上网等是孩子本身的根器,习气?孩子是否就是不读,在现行体制下也会是这样?是方法不当?是家长将责任都推哦给学校,缺乏必要的用心?是私塾老师用心不够?爱心不够?

...



你谈到的这些问题,我在《反对读经》的33楼有一个分析,可以参考着看看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89012&page=3#pid3078098


“孩子是否就是不读,在现行体制下也会是这样?”这个问法我很熟悉,是某派粉丝们常用的回应套路。说实话,我对这种纯逻辑的毫无实质意义的反驳套路十分反感。你可能没有察觉,这个问法,既没有对孩子存在的问题之原因,做出正面解答,又没有给出任何有启发意义的思想成分,纯粹只是通过转移注意力,使问题越来越模糊的一种敷衍手法。

试想,一个孩子经过半年或者一年的大量读经,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的身心状况,家长对此提出质疑,老师应该从自己平时掌握的观察资料中提交正面的解析,怎么能以一句“孩子就是不读,在现行体制下也会是这样”这样一个妄想式的预测(连推理都没有)来搪塞呢?这种搪塞所反映的是一种怎样冷酷而坚固的心态呢?

这就好像一个12岁的孩子偷商家的货品,被商家抓住后,通知家长到场,批评家教失责。家长反问商家:“假如这孩子投胎到你家,是否也一样会偷盗呢?”记住,这位家长曾经一再宣称,自己的教育方法很独到很优秀。——请置身于这个场景中,体会一下这位家长的回应,对你的心灵造成的冲击。



要学会思考,不要只是学人家那些表面套路。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10-2-7 07: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0-2-7 14:20:04 | 只看该作者
读吧,读吧。只要有用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9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41 , Processed in 0.091849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