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果行育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对静定的作用,大家聊聊如何?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0-2-1 09:25: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10-1-31 21:01 发表
我想问的是,读经对静定有何作用?儿童长时间的读经,果真能“定”吗?

静生定,定生慧,成年人并非都能做到,更何况是儿童,长时间读经能定能慧,也因人而异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小羽妈114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1 18:45: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gf666 于 2010/1/31 23:06 发表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
自然同样读经,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
那小女子本就不该做什么出家人,因为佛从来不在她心中.



问:
1、师傅领进门,哪个门?是指“读经”这个行为吗?
2、佛从来不在她心中,那么佛一般会在哪些人心中?我们怎么知道的?
3、你读过哪些佛经上是这么说的,举例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1 19:2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woaiaoao 的帖子

呵呵,那你就小看读经咯,如果它的精髓只能令我们改变一些思考和言行的话,那又怎么能作为我们祖国的经典流传至今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1 19:26:39 | 只看该作者
世间万物向来都是讲求和谐的,有阳就有阴,有天就有地,孩子又怎么能只动不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1 19:28: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10/1/31 23:18 发表

昨天还在找这个资料,我正想通过读经让孩子由静而定,急需要积极的案例和方法。



要让孩子静下来读经,并不难。

营造一个由几人一起参与的读经环境。
不要求背诵,任务只是读诵的遍数。
气息要稳定持续,采用一气呵成的读法。声音持平,吐字清晰。
不断鼓励孩子每一次稍许持久一点的专注表现。
激励手段上因人而异,物质与精神并举,以激发他的快乐感受为导向。

大致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后,你就可以看到很明显的效果,孩子平时的表现开始不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新叶 + 2 + 2 终于看到一个鸟版具体指导读经的方法。 ...
好运多多 + 2 + 2 受到启发, 学习了。谢谢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鼓励持久表现,好主意,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1 21:20: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10-1-31 21:01 发表
读经人对静定训练都很熟悉,佛家有“定生慧”,儒家有“知止而后又定”,道家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等等。西方文化教育理念也强调专注力的培养。

那么,我想问 ...

       关于“静定训练”我讲不出高深的道理来,更上升不到佛家道家那种高深的境界,我就是一个凡人,只不过是个也读一读古籍经典的凡人。我想联系自己和孩子的古文经典的阅读实践来说说自己对“静定”的困惑。我有空的时候会读一读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大多都是走马观花,随便翻到哪一页都可以开读,读到哪儿也不一定,用一位坛友的话说,这是一字长蛇阵读法吧。但《论语》除外,因为给儿子陪读,我自己也读了百八十遍,读的过程中,我的确能做到心境平和,气定神闲,非常投入,我把这种读书状态就理解为“静和定”,当然了,这就是我一个凡人对读经静定的粗浅认识,专业读经人士千万不要拍我呀,毕竟咱是业余的。
      但是,我的宝贝儿子连这种浅层次的“静定”都达不到。从他这几年的读经实践看来,读经的时候反而是更加的“不静”和“不定”,读经只要超过半小时,他就会坐立不安,抓耳挠腮,动这个,拿那个,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就没个安静的时候。说实话,儿子不是个坐不住的人,让他看小说、听故事他可以几个小时一动不动,你叫他喊他他都充耳不闻,绝对“静定”,怎么一到读经的时候就不“静定”了。是不是一个人读实在太无聊?有一个阶段我也给他找了几个 伴儿一起读,效果不错,大家一起读很热闹,还可以专题讨论,儿子很活跃。但是上课超过1小时的话他仍然会故态复萌,表现为多话,打岔,心不在焉。
     现在想来,其实道理很简单,孩子对于自己不懂不了解的东西自然不会有兴趣,没有兴趣自然就会走神,当然就会不静也不定。《论语》是经典,我们成年人都觉得好,但孩子不会这么认为,读经专业人士还提倡读经不讲解,我觉得这对学龄孩子来说就更加地残酷,让他理解都没兴趣读,更何况还不让他理解呢。
      再举个例子。印象当中,好像在全球读经网里看过一个智商很低的孩子读经的帖子,看完之后自己也激动得够呛,马上就去把亲戚的一个孩子抓来一起读《论语》,那个孩子有点感统失调,多动,还有阅读障碍,读课文的时候不能成句成句地读,他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我当时的想法是,读经也许能让他坐得住,能够突破阅读障碍,多看点书。读了有一年吧,结果也是令人失望的,读经的时候他是更加地多动,看他读经简直是一种煎熬,他会趴着读,摇晃着读,抱着枕头读,甚至爬到桌子上读,就是不能端坐在书桌前安静地读,我纠正多次都不行,气急了甚至都想把他的手脚绑在椅子上。我这么想当然是不对的,自责一下。他这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没办法。读经不是万能的,至少治不了他的多动,当然也没解决他的阅读问题。我儿子读《论语》一年后可以独立阅读了,但是他还是不行,他现在四年级了,还只是看图画书,而且不看字光看画。其实我的想法也蛮可笑的,他这样的孩子在学习当中需要想出更科学的方法才行,对小孩来讲,兴趣才是真正的灵丹妙药,我观察过,看动画的时候、玩乐高的时候,听故事的时候他会非常安静,平时不受控制的手脚会非常老实。所以,以后他再来我家,我会给他听故事,读书给他听,他自己读不了我就读给他听,这个时候他也非常安静,两眼放光,非常可爱,我给他读《论语》是绝对没有这样的效果的。
     我儿子是个智力中等的孩子,他读经做不到静定,应该说他的这种状态很有普遍性,我就几乎没发现有哪一个小孩做到了读经后“静定”。
     亲戚的孩子是个智力偏下的孩子,他的例子说明,读经也不能让这样的孩子静定。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问一句: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这样的“静定”训练呢?如果只是让他静心、定神,有都是方法,只要让他做点有趣的健康的活动就完全可以做到,干吗要用读经方法来训练呢?读经典就读呗,当做国学课学一点就好,就像春雨润物一样,一点一点浸润不是更好么,干嘛非要大量地读,读完了又要静定呢?孩子就应该有个孩子样,天真,活泼,率真,自然,干嘛非要让他天天之乎者也呢?除了古文经典,其他可学的东西多着呢,白话文就真的一无是处么?字词句章的基础语文训练难道真的没必要么?以我儿子的智商他是需要这种基础训练的,不然他写东西会错字连篇,给我读小说也会有大白字。这些东西让他通过读经来自悟好像是不太可能。读经专业人士可千万别建议我,让我儿子通过训诂的方法来解决这些语文基础问题,以他的能力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
  所以,我对那些想对自己孩子进行读经静定训练的家长呼吁一下,停下来吧,这样做挺残忍的。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8 金币 +18 收起 理由
866yu + 1 + 1 說的眞好
果行育德 + 5 + 5 欣赏小羽妈的诚实。
paisley + 2 + 2 您说得真诚。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2-1 21:24:34 | 只看该作者
“五味令人口爽,吃饭咯! ”这是儿子最近常用的一句。似乎跟镇定没有关联。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0(^6^)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2-1 21:49:29 | 只看该作者
我不认为读经的定静训练是为了让孩子读了经之后会变得多么安静。这样理解是不对的。而是在读经的时候大脑变得安静,这样是对大脑的一种充分的休息,经过充分休息以后大脑才会更加充分的活动。而且这种休息是睡觉都替代不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2-1 21:52:51 | 只看该作者
还有哦,静及生动嘛,我觉得反而是那种摇头晃脑读经的孩子更容易入静。 所以要求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一动不动的要求是不合理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得一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2-1 22:02: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9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58 , Processed in 0.09055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